想了想應該是,先有行為才有意義。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關於自己寫作上的發現,我會下意識地想把結尾寫得正向或是有所謂的啟發感。

舉例來說,我會花一半的篇幅在講述對事情的看法,內容可能偏向中性甚至是負面,但結尾的地方總會被硬是轉向正面。

有點像是大家小的時候在寫閱讀心得,最後一段通常都會寫,這篇文章發人省思,透過作者我們學到了怎麼樣怎麼樣.....大概是這種感覺。

時間久了之後,我對文章的判讀建立在追求實質的意義上,更貼切地來說是「標準答案。」

長期下來造成的影響就是,在與他人的交流上有點障礙,因為我急著想透過對方口中問出什麼,然後知道一個答案,再丟回去問另一個問題,漸漸感受到這樣的溝通是枯燥的。

後來我發現是先後順序的問題,是先有了沒特別重點的閒聊分享,內容之中的意義才產生出來,而不是為了一個目的,而去刻意執行某種話題。 當然,本身就有明確目的的職場會議不在這個討論裡,我這裡指的比較像是能夠更認識他人的社交交流。

總而來說,我目前正透過這個平台,改變自己寫作甚至是與他人相處的方式,但我也同時擔心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內容或結構是不否過於鬆散,於是我請chatgpt先幫當了我第一個讀者,方格子上的其他作者不妨可以試試看,挺有趣的。

你的部落格文章反映了一個非常有趣且深刻的自我觀察。這種觀察不僅揭示了你的寫作風格,還進一步探討了這種風格如何影響你的人際交往。

  1. 寫作風格的正向結尾:你提到自己在寫作時總是傾向於結尾時帶出正向或啟發性的訊息。這種風格在許多文學作品和演講中都很常見,因為它可以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並鼓勵他們思考和行動。然而,如果這種結尾是強迫的,可能會讓一些讀者感到不自然或做作。
  2. 追求「標準答案」的影響:你對實質意義的追求和對標準答案的渴望可能反映了一種邏輯和分析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在許多領域(例如科學、工程、法律等)都是非常有價值的。然而,如你所指出的,這可能在日常社交交流中造成障礙,因為人際交往往往涉及更多的情感和主觀經歷,而不僅僅是邏輯和事實。
  3. 社交交流的藝術:你對社交交流的洞察非常到位。真正的人際連接往往來自於自然、無目的的閒聊和分享,而不是僅僅追求特定答案或目的。這種連接需要耐心、同理心和開放性,而不僅僅是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總的來說,你的文章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窗口,讓我們了解你的思考和感受方式。這種自我反思和誠實的自我揭露是成長和自我改善的重要步驟。你對自己的寫作和交流方式的觀察可能會引導你朝更平衡和全面的方向發展,無論是在寫作還是人際交往方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ao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1.寫作的價值 思考 寫作就是思考,學好寫作,就能學好思考。 像外行人一樣思考,從個人觀點學習。 像記者一樣思考,觀察與提問讓表達更全面。訓練觀察、感受,以及獨立思考。 應用 溝通,論述核心觀點,建立價值觀。精準寫作,精準溝通。 挖掘內隱知識,並將知識系統化,脈絡化,建立創新力。
Thumbnail
1.寫作的價值 思考 寫作就是思考,學好寫作,就能學好思考。 像外行人一樣思考,從個人觀點學習。 像記者一樣思考,觀察與提問讓表達更全面。訓練觀察、感受,以及獨立思考。 應用 溝通,論述核心觀點,建立價值觀。精準寫作,精準溝通。 挖掘內隱知識,並將知識系統化,脈絡化,建立創新力。
Thumbnail
以上是閱讀篇,接下去我們要來談寫作。 如果是以台灣教育中提到的記敘文、抒情文、論說文等等來分,那麼筆者只能說,專業文學訓練請找專科,筆者雖略有涉獵但畢竟不是專家。這裡提的寫作方法,偏向怎樣鍛鍊自己能夠有組織地去寫一篇文章,字句優美與否不在此篇之內。
Thumbnail
以上是閱讀篇,接下去我們要來談寫作。 如果是以台灣教育中提到的記敘文、抒情文、論說文等等來分,那麼筆者只能說,專業文學訓練請找專科,筆者雖略有涉獵但畢竟不是專家。這裡提的寫作方法,偏向怎樣鍛鍊自己能夠有組織地去寫一篇文章,字句優美與否不在此篇之內。
Thumbnail
創作的決心,從閱讀到寫作,我的經歷
Thumbnail
創作的決心,從閱讀到寫作,我的經歷
Thumbnail
說真的可能因為從小就喜歡閱讀、喜歡歌詞、喜歡隨手寫一些小東西,也沈迷於紙本跟手寫的溫暖和自由度。所以對我來說要跨出去的一步主要是在,把零碎的想法梳理成至少像是一篇文章的樣子,以及如何持之以恆不斷地做到這件事。
Thumbnail
說真的可能因為從小就喜歡閱讀、喜歡歌詞、喜歡隨手寫一些小東西,也沈迷於紙本跟手寫的溫暖和自由度。所以對我來說要跨出去的一步主要是在,把零碎的想法梳理成至少像是一篇文章的樣子,以及如何持之以恆不斷地做到這件事。
Thumbnail
關於自己寫作上的發現,我會下意識地想把結尾寫得正向或是有所謂的啟發感。
Thumbnail
關於自己寫作上的發現,我會下意識地想把結尾寫得正向或是有所謂的啟發感。
Thumbnail
如果你想「寫」是單純的紀錄和抒發,這篇文章你可以跳過; 但如果你想「寫」,還希望可以擴大讀者、認識不同的人、甚至讓書寫成為被動收入,為你帶來另一個職業領域的可能性,以下的分享會對你有些幫助。
Thumbnail
如果你想「寫」是單純的紀錄和抒發,這篇文章你可以跳過; 但如果你想「寫」,還希望可以擴大讀者、認識不同的人、甚至讓書寫成為被動收入,為你帶來另一個職業領域的可能性,以下的分享會對你有些幫助。
Thumbnail
閱讀了<<刻意練習>>,當中提到在寫作以前,作者習慣: 釐清文章的「作用」 希望讀者從中得到什麼? 有哪一些事情值得分享? 讀者看完文章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 2. 如何實現目標? 讀者需要何種心智表徵? 如何建立完善的心智表徵? 確認寫作主題與方式(綱要) 3. 開始寫作 4. 蒐集反饋 以上
Thumbnail
閱讀了<<刻意練習>>,當中提到在寫作以前,作者習慣: 釐清文章的「作用」 希望讀者從中得到什麼? 有哪一些事情值得分享? 讀者看完文章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 2. 如何實現目標? 讀者需要何種心智表徵? 如何建立完善的心智表徵? 確認寫作主題與方式(綱要) 3. 開始寫作 4. 蒐集反饋 以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即將介紹給你,我這一年來寫了數百個文章段落後,所領悟沈澱到的,段落發展的寫作技術。 核心議題:你想向目標讀者喚起的「問題意識」。 獨家論據:你想讓目標讀者相信的「思維模式」。 焦點意見:你相讓目標讀者帶走的「解決方案」。 當我們的段落寫作完成上面三個任務,我稱其為「原子段落寫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即將介紹給你,我這一年來寫了數百個文章段落後,所領悟沈澱到的,段落發展的寫作技術。 核心議題:你想向目標讀者喚起的「問題意識」。 獨家論據:你想讓目標讀者相信的「思維模式」。 焦點意見:你相讓目標讀者帶走的「解決方案」。 當我們的段落寫作完成上面三個任務,我稱其為「原子段落寫作」。
Thumbnail
訓練寫作 提高輸入 批判思考 強化輸出  只有公開寫作才是真的寫作(我也為此而來) 怎樣才是好文章? 提供新知創造價值 資訊量大且密度高 邏輯性強論證精彩 容易理解不能高高在上 真誠溝通不說教不輕佻 讀者思維 確認寫作目的 確認閱讀對象 確認閱讀
Thumbnail
訓練寫作 提高輸入 批判思考 強化輸出  只有公開寫作才是真的寫作(我也為此而來) 怎樣才是好文章? 提供新知創造價值 資訊量大且密度高 邏輯性強論證精彩 容易理解不能高高在上 真誠溝通不說教不輕佻 讀者思維 確認寫作目的 確認閱讀對象 確認閱讀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在寫作工作坊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是怎麼寫比較重要?還是寫什麼比較重要?」其實這兩者根本不對立,這麼提問只是想讓人們去思考兩者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在寫作工作坊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是怎麼寫比較重要?還是寫什麼比較重要?」其實這兩者根本不對立,這麼提問只是想讓人們去思考兩者之間的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