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即將升小六的女兒看到我買了這本書的第一個反應😭
本書作者是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和他兒子(7年級)的對話。他用32個青少年關心的問題,寫給正值青春期的你/妳,以及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我光是看到下面這幾個問題,就決定買回家,給自己看,也準備給女兒看。
如作者所說,不論是青少年或是作父母的,我們都需要對彼此更多的瞭解
,唯有瞭解,才能改善緊張的親子關係。
不論我們距離青少年時期已經相隔多久,現在的教育與過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多了網路世界、手機、社群媒體、AI..等各式接受新資訊的管道。這個年紀的孩子,一方面覺得自己長大了,是一個小大人,想要學著自己做決定,但一方面又經驗不足、自律不夠,還有很多很多似懂非懂的事情需要有人提醒與導引。
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是,透過作者與兒子(7年級)的每一場對話,讓我更瞭解現在的青少年(我女兒)在想什麼?他們為何會這樣想?他們遇到的困擾是什麼?他們怎麼看待大人?....
本書一共四大章節,「自我篇」「關係篇」「學習篇」「價值篇」,我自己看完書相當有感(尤其是近期暑假看到孩子手機不離身,親子關係緊繃特別有感),我們應該站在「更瞭解孩子的角度」
、站在「幫助孩子的角度」
來跟她們相處。
女兒說:「我以後可以當Youtuber嗎?」
我:可以!但我會試著跟孩子聊:
我說:根據調查,青少年沉迷手機後,越來越多人不開心、幸福感下降、甚至憂鬱指數攀升😭
女兒相當不解的問我:「為什麼?玩手機不是很開心嗎?」
當我娓娓道來一些實際案例後(例如:網路霸凌、上癮、影響睡眠...),女兒才知道原來很多事情不如她想的簡單。這本書提醒我做這樣的親子對話,我們有義務讓孩子瞭解更多真實的狀況。
青少年的孩子,都會開始面臨人際關係的困擾,孩子遇到時可能不知該如何處理也不知道如何尋求協助。我自己一邊看書一邊想到不久前女兒也才遇到被同學誤會的狀況,我甚至開始自責,我當時因為正在忙可能沒有好好安撫她,不知道下次若再遇到這樣的狀況,女兒是否已經知道如何面對與排解。
書中也提到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好友做壞事時,我該包庇他嗎?」
青少年的孩子把同學/好友看的比父母還重要,這個章節就是教育孩子該怎麼面對這樣的難題?小學時期,可能只是考試作作弊,但隨著年齡增長,好友做的壞事可能會傷害到他人、甚至有法律上的責任,這時該怎麼教育孩子、提醒孩子,以及如何在「維持好友關係」 vs. 「面對自己良心」的兩邊取得平衡。
我們總是喜歡一直叫孩子多唸書、以後進好學校、將來有好工作的機會比較大。但現在甚至未來的世界可能都不一樣了,作者提醒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的是「如何培養持續學習的動機」「如何找出自己的強項」「如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專注法」「如何學習規劃時間」「如何培養自己的軟實力」。
現在的世界每天都在變,青春期的孩子正面對各種不同人生課題的挑戰、不同發展任務的考驗,這個時期的他們更需要有人指引。
以上簡單心得分享,如果喜歡,拜託幫我按一個愛心❤️(每一個愛心都是我閱讀與分享的動力)。同時,為了讓大家看文時不受廣告干擾,我堅持不開啟廣告,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妳,歡迎訂閱我或贊助我,給我小小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