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存在必有其價值,只是其價值不一定符合自身需求。
「儲蓄險」目的是儲蓄還是保險?「投資型保單」目的是投資還是保險?在不熟悉、不清楚的情況下,不建議採用具有多項功能的投資工具。
愈簡單、愈單純的理財工具也愈安全、愈穩定。
舉個已經停止銷售的商品為例:
論儲蓄面,定期定額投入六年的年報酬率還比定存低,不合格。
論保險面,理賠範圍太少且理賠上限10萬太低,不合格。
而這個不合格的理財工具,從開賣到停止販售,前後14年期間,累積保費總額為94億。
清楚、明白、知悉、了解一項理財工具的前因後果、優劣好壞,接著檢視自身狀況,最後評估是否要使用,以及怎麼使用。會出現什麼樣的工具代表有其相對應的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給),只是這樣的工具不一定符合自身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