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冥王星》:世界沒有規律,但你有你的軌道

更新於 2023/08/0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本書獻給所有經歷過生命中意想不到變動的人。」

──這句話乃是作者張惠菁寫給自己、也是書評特別標註出來的一句亮點,我想沒有哪句話更適合一筆描繪《給冥王星》讀完後的感受。

第一次認識張惠菁,是先讀2019年出版的《比霧更深的地方》。讀2008年初出版的《給冥王星》,張惠菁的文字比起霧的柔軟與過渡,更流露一種在世俗中追尋領悟,逆流而執著。

raw-image


書籍資訊

《給冥王星(2021經典版)》
作者: 張惠菁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06/23

※第一個版本由大塊文化在2008年發行
※此篇心得閱讀的是《給冥王星(2021經典版)》Readmoo 讀墨電子書


逆著世俗規範而行

《給冥王星》以單篇散文的形式呈現,記錄作者2006年旅居不定的工作生活,各個單篇看似只是一則隨手筆記,書名很貼切地貫串了它們的共通點。

冥王星曾在九大行星中,後來發現行走路線不符合標準而被除名,但不論人類如何貼標、撕標,冥王星本來就有自己的路線。甚至哪一天,地球會飄出九大行星的軌道也說不定。

本書開篇就提到作者與眾不同的舉動:理光頭。

女生頂著光頭,即使放在這個時代,仍是讓親朋好友難以理解的行為。或許那時的作者是想從什麼東西掙脫,才會聽從師父建言,把「三千煩絲」一次剃乾淨。明明還是同個人,周遭人看待她的目光卻如此不同,就像翻開許久未讀的一本書,重新瀏覽文字後,在裡面找到新的見解。

理頭髮,說起來只是一個外在的動作,卻好像起了一種直接的作用,強制地把我從原來那個叫作「張惠菁」的固定形狀鬆脫開來。

〈光頭報告〉

作者從他人的回應,反過來覺察自己的鬆綁,〈光頭報告〉的反轉同時也映著了整本書不斷重複的主旨。


事物的一體兩面

當一個人的主觀視角翻轉,整個世界就會截然不同──即使客觀外在並無任何變化。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悲觀的人看見杯子裡只剩下半杯水,樂觀的人看見杯子裡還有半杯水」,轉變觀點說起來簡單,事實上很難做到。

我們有許多煩惱,就算知道大多是庸人自擾,仍然會感到焦慮。單從書店熱銷排行,長期都是「教你如何轉變思維」的書籍類就可見一斑。

或許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但思維真正轉變的剎那,往往不可預期。

有一篇作者寫到她想趕走黏在佛像上的蒼蠅,認為那是不潔生物。某天自己卻誤打誤撞,透過蒼蠅的視角凝視佛像。在那一瞬間,她擺脫人類從上而下擦拭佛像或放置神壇上平視的角度,重新建構了佛像的姿態,也重新思考了蒼蠅的存在。

在〈冬城〉一篇裡,作者讀書時期所在的愛丁堡,對她來說只是為了完成學業,而不得不生存的暫居地。留學生來到一座城市是有明確目標的,全部的精力都灌注在未來,沒有留神當下就很容易就遺忘生活的細節。

我在那個城市住了三年多,但從離開的那天起,有關它的記憶就迅速風乾縮小,失去細節的厚度。

〈冬城〉
每一天都不是獨立的日子,「現在」不只是現在,是朝向日後而存在,日子長長地投影在未來。

〈冬城〉

這一點我也頗有共鳴,現在要我回想交換學校的生活點滴真不容易,甚至連廁所、曬衣間長什麼樣都毫無記憶點。

直到出了社會,時間倏忽被解放,不再像學生時期一樣充滿硬性的規劃,也能完全決定存款如何使用、到何地居住,這時才真正認真對待一間屋子、一個週末、一座城市、一段生活。

作者對於空間和時間的細微覺察,同樣體現於身體感官。在〈風塵僕僕〉一篇中,初次體驗因空氣品質不佳而過敏,肺的存在感驟增、呼吸變得困難。身體的不適本應化為一種埋怨哀嘆,作者卻意外從器官接收到另一種領悟。

奇妙的不是我忽然獲得了這個新感官,而是我這麼多年來竟然沒有以這種方式感知空氣過。沒有感受到過空氣之於胸腔,乃是一種異質物。沒有感覺過臟腑與空氣的臨接時刻,是一種陌生又熟悉、戒備又擁抱的接觸。

這世界還有多少我看不見、察覺不到的度量方式?

〈風塵僕僕〉

雖說會過敏是因為飛到另一座城市,但這份體悟並不來自外界。

這份體悟,來自大腦對熟悉領域的重新構築。如同她剃光頭後,親友重新將她閱讀了一遍。藉由每一次困難的呼吸,她也重新閱讀了自己的五臟六腑。


從宇宙中所見

我以前對科幻、宇宙題材的故事不感興趣,直到看了《妳一生的預言》和《星際效應》等作品後漸漸改觀。專業人士或許目標在於資源開發、科學數據分析,但文學、電影作品體現的卻是一面鏡子。

人類用宇宙映照自己。

張惠菁從冥王星堅定的軌跡,投射回人類思維的蛻變瞬間。

和剃光頭相反,領悟道理的當下,外在絲毫未動,內在卻突地生出感觸。這時只有自己知道,內心的某些部分正在轉變。

內在看不見的地方,你突然摸著了一直以來擋著的無形的牆,感覺自己正在打開它。
這寂靜的過程,微細且無言。坐在我面前,笑著的說著話的人們看不見。

〈給冥王星〉

人海中的空虛感

有時,我們會誤以為能夠參與世界、讓自己感覺還活著的方式,只有不斷接觸流行、品嘗新餐廳、買最新發表的3C產品。然而現今的科技,讓人們陷入「擁有越多、空虛越大」的循環中。

作者在〈尋歡作樂〉文中,對於「週末晚上一定要放鬆狂歡」的固化想法做出回應。

我感受到他說這話時的虛弱感──又是一個相似的夜晚,又是用吃喝度過。
我有點想對他說,會不會其實跟在哪兒、在哪個城市無關。這突如其來的狹窄感覺,是因為週末晚上被給予的命題本來就是狹窄的。

〈尋歡作樂〉

就我自己的例子而言,至今仍未習慣解放的感覺。學生時期每天都利用課業零碎時間,投注自己的夢想,不會因時間多寡有半分猶豫。現在可控管的時間太自由了,反而對每一段時間運用都斤斤計較:

用一晚做這件事划算嗎?會不會做另一件事的收穫更多?還是應該要好好休息,為明天準備?

在追求社會推崇的效益或CP值時,我的內心是焦慮的。其實心底明白,自己想要「快樂」的慾望與想要「收穫」的堅持正在搖擺。

作者在〈清十郎的抉擇〉一篇也點出了這樣無措:

我的簡單歸納是:抱定執念而等待往往最糟。期待著這段獨處時間可以作為對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清洗,一個人在房間裡獲得某種洞見或靈視般的清醒,那麼往往召喚來的反倒是不安。什麼都不期待地去閱讀,思考,書寫,反而好。但是因為在一個禮拜當中,好不容易有這樣完全靜處的時間,要什麼都不期待反而難。

〈清十郎的抉擇〉

這讓我聯想到《意義》一書裡面,對於「快樂人生」的追問:「厲害的神經心理學家可以刺激你的大腦,讓你感覺自己正在寫精彩的小說、結交朋友,或是讀一本有趣的書。」你會選擇一輩子待在那台機器裡嗎?多數人是拒絕的,不只因為機器內發生的事情只是虛構。

……諾齊克說,「浮在機器裡」的人是「難以名狀的一坨東西」,他們沒有身分、沒有計畫和目標讓他的人生有任何價值。諾齊克總結:「我們在乎的不只是內在的感受,人生除了感到快樂以外,還有更多的意義。」

《意義》Emily Esfahani Smith 著/洪慧芳譯

空虛茫然不會因為腦袋放空而消失,只有執起筆,才能在文字增減間,真正與自己對談。

或許自我的更新,不能只隨波逐流,期待一位老師或一本書幫你整理思緒,也不應期待躺著追劇就能真正幫心靈充電。熱銷書籍再怎麼教你觀察入微、戲劇中再多的警世真理,也比不過自己在生活中專注凝視的一雙眼睛。

如果喜歡我的文字,可以幫我按顆愛心或小額贊助,對我就是最大的鼓勵(比心)

佛系發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將不可言說的模糊之物,從霧的另一端帶回來,用文字拼湊成像。張惠菁擅長捕捉生活中發生的細微事物,或是人際遭遇、或是季節變化帶來觸動,或是電影書籍觀後感想,即使再不起眼、再莫名的一縷情緒,她總能抓住閃逝而過的瞬間,結合過去所見所讀,將當下的心情凝鍊於字句中。
心流存在的意義在於「我們願意用一段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並從一點小小的挑戰中獲得成就感,提升心靈和生活的品質」,不論是寫了一篇小說、將房間整理得井然有序、成功增肌減脂,這些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同時帶來樂趣和滿足。
「浮沉展眉」是沖泡茶葉的過程,茶葉在熱湯中浮沉、舒展,茶葉如眉形,展眉也是「開心」的意思。
翻讀前幾頁,就深刻體驗到什麼叫「妙語如珠」,以日常觀察故事為基底,幹話和金句互相穿引卻不突兀。閱讀時我全程樂翻、舒暢,就像植物在陽光下伸展,行光合作用般那樣自然。盧建彰不談文句本身的運用,而是從「一個人就是文案」開始說起,從信仰理念講到創意發想、從商業模式到生活品味,即使非相關領域的人也很適合一讀。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將不可言說的模糊之物,從霧的另一端帶回來,用文字拼湊成像。張惠菁擅長捕捉生活中發生的細微事物,或是人際遭遇、或是季節變化帶來觸動,或是電影書籍觀後感想,即使再不起眼、再莫名的一縷情緒,她總能抓住閃逝而過的瞬間,結合過去所見所讀,將當下的心情凝鍊於字句中。
心流存在的意義在於「我們願意用一段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並從一點小小的挑戰中獲得成就感,提升心靈和生活的品質」,不論是寫了一篇小說、將房間整理得井然有序、成功增肌減脂,這些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同時帶來樂趣和滿足。
「浮沉展眉」是沖泡茶葉的過程,茶葉在熱湯中浮沉、舒展,茶葉如眉形,展眉也是「開心」的意思。
翻讀前幾頁,就深刻體驗到什麼叫「妙語如珠」,以日常觀察故事為基底,幹話和金句互相穿引卻不突兀。閱讀時我全程樂翻、舒暢,就像植物在陽光下伸展,行光合作用般那樣自然。盧建彰不談文句本身的運用,而是從「一個人就是文案」開始說起,從信仰理念講到創意發想、從商業模式到生活品味,即使非相關領域的人也很適合一讀。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給習慣逃避的你:心理諮商師告訴你,每個逃避行為的背後,都有需要被關心的理由》 📖 書籍簡介: 逃避,其實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能夠保護我們暫時不受傷害,所以在碰到問題時,每個人都會依照成長過程中學到的經驗,自然地產生不同程度的逃避行為。   然而,當逃避變成習慣,不只原本的問題沒有真的解決,
Thumbnail
工作、玩樂、學習與愛人,我把人生的目標,如同本書一樣,當成《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不是談遙不可及的夢想,但也有相當難度才能達成。
Thumbnail
創作者經濟、斜槓等概念興起,越來越多人希望能用興趣來變現過喜歡的生活,因此大家希望在社群媒體上創造聲量,才能吸引人流、進而獲取金流,但目前平台上吸睛的話題早已被講爛、晚期進入者也難以超越前人聲量,加上抄襲、社群媒體演算法影響能見度、創作被抽成種種已是目前常態,感覺變現之路越來越窄,而此時出現了NFT
Thumbnail
寫作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它非常容易上路,卻不容易走下去
Thumbnail
「習慣性焦慮」在這個世代似乎已經快要成為文明病了,過量的資訊每天透過網路放送到我們眼前,社群平台拉近了朋友、同事的距離也讓分享生活變得容易,同時也無形的有了比較的壓力,我們都是那感到巨大壓力而焦慮的族群,進而給自己戴上了厚厚的「窮忙濾鏡」。「對我應該要做這個,還要做那個...」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Thumbnail
《給親愛的聖誕老公公》(英文版《Love, Santa》),一本很打動我的繪本。去年上楊禎禎老師英語繪本師培課程,聽老師介紹這本,深受感動,就失心瘋的買了中文版和英文版來收藏。 露西從五歲時就寫信給聖誕老公公,每年都會收到聖誕老公公的回信和收到禮物,七歲那年她覺得聖誕老公公的字跟媽媽很像,八歲那年
Thumbnail
不論還是不是青年,只要是對追求知識有一絲嚮往者,都很適合閱讀此書。
Thumbnail
各位長輩大家好,我是可安,這封信或許有些內容會顛覆過去你們的觀念。
   過往兩、三年是我人生的低谷期,碰到許多問題,開始去思考、面對,這期間有許多挫折,我不斷探詢未來的方向,也嘗試做出改變,問問自己要的是什麼?這段時間我給了自己許多目標讓自己有所動力去逃脫身處的桎梏。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給習慣逃避的你:心理諮商師告訴你,每個逃避行為的背後,都有需要被關心的理由》 📖 書籍簡介: 逃避,其實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能夠保護我們暫時不受傷害,所以在碰到問題時,每個人都會依照成長過程中學到的經驗,自然地產生不同程度的逃避行為。   然而,當逃避變成習慣,不只原本的問題沒有真的解決,
Thumbnail
工作、玩樂、學習與愛人,我把人生的目標,如同本書一樣,當成《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不是談遙不可及的夢想,但也有相當難度才能達成。
Thumbnail
創作者經濟、斜槓等概念興起,越來越多人希望能用興趣來變現過喜歡的生活,因此大家希望在社群媒體上創造聲量,才能吸引人流、進而獲取金流,但目前平台上吸睛的話題早已被講爛、晚期進入者也難以超越前人聲量,加上抄襲、社群媒體演算法影響能見度、創作被抽成種種已是目前常態,感覺變現之路越來越窄,而此時出現了NFT
Thumbnail
寫作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它非常容易上路,卻不容易走下去
Thumbnail
「習慣性焦慮」在這個世代似乎已經快要成為文明病了,過量的資訊每天透過網路放送到我們眼前,社群平台拉近了朋友、同事的距離也讓分享生活變得容易,同時也無形的有了比較的壓力,我們都是那感到巨大壓力而焦慮的族群,進而給自己戴上了厚厚的「窮忙濾鏡」。「對我應該要做這個,還要做那個...」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Thumbnail
《給親愛的聖誕老公公》(英文版《Love, Santa》),一本很打動我的繪本。去年上楊禎禎老師英語繪本師培課程,聽老師介紹這本,深受感動,就失心瘋的買了中文版和英文版來收藏。 露西從五歲時就寫信給聖誕老公公,每年都會收到聖誕老公公的回信和收到禮物,七歲那年她覺得聖誕老公公的字跟媽媽很像,八歲那年
Thumbnail
不論還是不是青年,只要是對追求知識有一絲嚮往者,都很適合閱讀此書。
Thumbnail
各位長輩大家好,我是可安,這封信或許有些內容會顛覆過去你們的觀念。
   過往兩、三年是我人生的低谷期,碰到許多問題,開始去思考、面對,這期間有許多挫折,我不斷探詢未來的方向,也嘗試做出改變,問問自己要的是什麼?這段時間我給了自己許多目標讓自己有所動力去逃脫身處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