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翻車了。
在這個熱潮最多燒三天的年代,除非後續又有新消息出現,大家應該很快會忘記。我本人也有在「說書」,辦講座講講日本神話與地方有趣的特色文化。說書人是把艱澀的東西咀嚼後以淺顯有趣方式呈現的人,如我的粉絲頁一樣。所以一開始我看到有人指證老高的內容問題,我不覺得有什麼。直到真的看到他的聲明之後,才略為眉頭一皺。
聲明稿是表達當事人對特定事情(通常為負面事情)之立場,而且很高程度決定品牌形象(以老高的案例而言,就是他與小茉的個人形象)未來的走向。重點不是在討好非粉絲,而是要「固粉」,因為粉絲才是他的收入來源,路人不是。老高的聲明中,說明了針對說書人講解的「內容本身」不是原創應是觀眾共識。這點我覺得沒問題。但我個人認為爭議最大的地方不在此。
許多人喜歡看老高都是因為喜歡夫妻互動與小茉對話中的神來一筆,也就是他倆的舞台風格。不過連這神來一筆都高比率還原他人創意,爭議就不小。因為說書人賣的就是「個人觀點」和「表演魅力」。
舉兩個我最近喜歡看的說書影片。我很喜歡歷史,這兩位說書人以不同的風格來詮釋歷史。
《正直講史》
說書人本身是歷史老師,手上有許多史料,因此他的內容絕對非原創。但他說書聲線穩重,講到比較感性的地方,尤其影片最後他下的註解,感性程度之高非常觸動人心。我也是從這影片開始固定追蹤這位 YouTuber.
《經典傳奇》
這位說書人綜藝感比較重,他的肢體語言和抑揚頓挫甚至吐槽用語都充滿幽默感。我在聽正直講史的時候有時只會用聽的,不過這位說書人的「表演」會讓我想看畫面。
從以上兩個範例,我們可以看到說書人真正販賣的是「人格魅力」。有人格魅力的人可以把無聊的事情說得有趣,這就是讀者最需要的,也是說書人真正賣的「服務」。
回過頭來看老高的聲明,他聲明中未能針對消費者重要質疑回覆完整,多少就會給人「避重就輕」之感。這些累積起來的細微負面感受會造成不信任,導致觀眾流失。
又若如果聲明流露出「不爽不要看」「你又不是我粉絲還來攻擊什麼」,這種態度是會有掉粉危機的。平日說書時形象幽默穩重,一遇事變得攻擊性極強,這會讓人覺得你有第二張面孔,讓人猜想「我信任你可能是因為我還不知道你有這一面。」之前老高在幾個說書內容爭議時,我覺得他的回覆不錯,風度涵養都不差。不過這次聲明倒讓我覺得應該要退一步好好觀察這個人了。
我的前一篇文章「炎上了,怎麼辦?談公關危機」中有提到幾個公關事件的處理步驟,雖然那是針對企業書寫,不過只要微調幾個重點,「個人」也適用。
- 確認被炎上的事情是否真是行為疏失,亦或者是惡意攻擊。
遺憾的是,當對象為個人(小組織)而非企業,確實更容易被「帶風向惡意攻擊」。 - 當自己也有錯,不論大錯小錯,不要避重就輕,要老實道歉。更不要設一堆「因為OO前提下才道歉」。即便你也有話要說,應把自白與道歉分開。就算你句句在理,參雜過多資訊的道歉文容易失焦,事倍功半。
如果這個錯是「長期存在」,譬如劇本長期連吐槽點都與他人高度一致,那最好不要說「我不知道」,因為機率極低。就算你真的這麼天兵,東西都是是別人處理,你最後一個發現,你也不能否認未盡好相關責任。
公關事件發生時,誠實道歉安撫事件關聯者中的情緒,是讓事情能往好方向進展的重點。
我後來就沒有再 follow 老高後續了,不知道他會怎麼調整未來方向。不過身為一個有志也說一口好書的人,認清楚自己賣的是什麼服務,並且明白究極的自我品牌保護之道,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