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式的追思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一生一次的畢業典禮你準備好了嗎?

當我們走向告別式的現場,前方竟然是另一場儀式,一場我們不期而遇的告別儀式。

老婆急切地提醒我,不要看,要默念阿彌陀佛。
這種習慣源自阿嬤的教誨,看到賣棺材的店就不要仰頭,看到辦喪事的搭棚就要念阿彌陀佛。

對我來說,這種行為好像是一種對死亡的回避,一種避免碰觸不喜歡的事物的方式。

我忍不住問她:「如果他是基督徒呢?」(幽默地提了一下)

老婆也說不出原因,只是明確地表示,這是她從小時候開始,阿嬤就告訴她的習慣。她以此為證,好像只要稍微看一眼,就會聯想到不喜歡的事情,然後就真的會發生嗎?

然而,我想,人總是會面臨死亡,這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一個階段。如果我們害怕,生活中充滿恐懼,生命會因此變得更加脆弱。我們即將參加的告別式,也正是為了面對這個現實。

我想起了一部日本電影《送行者》。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面對逝者,回到生者的生活,是一種尊重和敬意。電影的廣告詞寫著:“即使是最悲傷的離別,也要留住妳最美麗的容顏”。納棺師給了往生者最尊貴的對待,也安慰了家屬們的心靈

同樣地,在基督教的世界觀中,也有一句話「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顯示生死是相互聯繫的,生命的循環和轉變。

然而,老婆對這些外國思維不以為然。於是,我引導她了解中國著名思想家莊子的故事。

莊子在妻子去世後,鼓盆而歌!

想像一下這個情景,莊子蹲在地上敲著瓦盆,一邊在唱著歌。

(這個瓦盆不是亂敲的,是一種樂器,史記裡面也記載秦王敲過瓦盆。)

不論是現在或是遠在兩千年前的年代,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卻是兩千年前的莊子的智慧

老婆點頭如搗蒜,張大眼睛,想聽聽莊子的道理何在?

莊子有一個很重要的中心思想-「深情而不滯於情」,用這七個字就可解釋莊子在他老婆死後,為什麼還可以鼓盆而歌。

他解釋說,生命本來是無形的,死亡只是回歸本源,像四季循環一樣自然。這種態度教導我們,面對死亡,我們可以以深情和敬意,以及對生命本質、道法自然的理解,來參加告別儀式。

正如蔡璧名教授所言:

莊子讓我們學會,

面對愛,如何舉重若輕;

在情感關係裡,如何相愛相扶,但不相累相傷,終能在濃如酒的愛裡,保有淡如水的心,甚至達到《莊子》書中「深情而不滯於情」的理想情感境界

或許,你會好奇我的老婆有什麼反應。我要說的是,40年的既有觀念,一時之間很難改變。但我相信,這些思考和感悟,已經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最近我們參加了三場告別式,每一場都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前兩場是傳統的佛教融合道教儀式,不同的儀式形式,但目的都是幫助生者走出情感的低谷。

今天南下高雄參加第三場追思會,卻是一場生命教育課程,我稱之為莊子式的追思會,家屬希望對逝者不是告別而是追思!

這是我見過最溫馨的追思會!

(莊子式的追思會-深情而不滯於情)

一朶紅玫瑰,獻上追思祝福

身著黃色連身衣的妳,在半身遺照中閃耀著亮麗的光芒。

安德烈.波伽利的輕快優雅歌曲為這場告別增添了一絲溫馨的氛圍。

一個陽光𤌴爛的星期五午後,

𤫊堂裡聚集了家人及好友們,

人手一包可樂果 ,一杯手搖飲,一起走入回憶的時光機,細數著「和妳在一起相處」的點點滴滴,在歡樂的氛圍中,笑容浮現在每個人的臉上,充滿愛的回憶彷彿重新綻放。

每個人都向妳說出心中想說的話,有敬意,有感謝,我們在一起笑,也一起哭,彼此擁抱著情感。

在𤫊堂前,紙鶴圍繞著妳最愛的「南瓜馬車灰姑娘」,仿佛告訴我們妳將像最後得到幸福的灰姑娘一樣,攜著體貼善良的心,相信著南瓜馬車會帶領妳去更美好的地方。

沒有公祭只有家祭,沒有禮儀社司儀的悲傷帶領只有自己家人在一起溫暖傾訴的點滴歲月,分為四階段的分享對「逝者的追思想念」

第一段的追思:由原生家庭的姊妹代表,細語妳小時候的點點滴滴回憶

第二段的追思:由嫁入夫家的親人代表,訴說妳成為媳婦曾經生活的點點滴滴

第三段的追思:

從高雄到台中打拼20年的第三個家的事業夥伴,細數妳拼搏成長的點滴

第四段的追思:

由最親近的家人也就是另一半及女兒,傾訴對妳絲絲縷縷愛的一點一滴

逝者的先生告訴大家,他為何選擇樹葬的方式?

我選擇了樹葬的方式,因為我捨不得將我妻子的骨灰罈放在塔裡,感覺會有距離感。透過樹葬,我覺得只要我站在任何一塊土地上,就能感受到她的存在,彷彿她的靈魂融入了這片大自然。這種方式讓我感到我們更親近,她就像成為我周遭自然環境的一部分。

全程溫馨而感人,圍繞在逝者生前與我的故事,實際上能夠觸動內心的不是死亡的事實,而是逝去之人留下的那些故事,也就是當人與人分別之際,透過那些記憶與想傳達之事傳達出去之時,也就是「愛的流動;愛是動詞不是形容詞」

「一直以為愛的反義詞是不愛,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愛的反義詞是遺忘。」

當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記得你的時候,你就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電影【可可夜總會】Coco的金句

時間逐漸接近午夜十二點,坐在南瓜馬車上的妳已經來過、走過這個世界!

我們回想著日本導演黑澤明電影《夢》中的情節,全村人吹奏著音樂,歡慶老奶奶的過世,老奶奶的初戀情人在慶典行列中趕來。他告訴來自外地的年輕人,

「順著大自然生活,死本來就是一件值得喜悅的事。」這段描述也讓我們深思生命的意義。

這場追思會是一場「溫柔的」告別,將妳善良體貼的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

讓我們思考自己,如果有一天走了,想用什麼方式對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做最後的告別?我們希望選擇一個能讓自己走得安心、家人放心,減少遺憾和哀痛的葬禮方式。

妳是我們的好榜樣,妳的善良、體貼、和溫暖將永遠在我們心中。

讓我們珍惜生命,以愛和感激之心對待身邊的每個人,讓每一天都是如此溫馨和美好。

在此,我們向妳致以最深的告別,願妳在天堂安息,永遠被懷念與愛戴。

沒有人想參加告別式,除了「莊子式的追思會」,心情不會好受,但是每一個告別式都是在提醒你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親如夫妻,也總會有一個人先走的時候。

知道了,然後呢?

這是一個令我震天動地啟發深遠的故事⋯

她是印度女神,克利緹娜,在封神之前,濕婆神出了三個考題,過關了,才能封神,

你在人間那麼長的時間⋯

第一個問題:你覺得人類最可笑的事是什麼?

答: 

人們知道死亡,甚至看過死亡,卻不知活出生命的重點,生命的價值!盲目追求"虛假"!

第二個問題:如果你的生命只有15分鐘,人類最想做的事卻也是你覺得人類最後悔的事是什麼?

答:

當可以給出愛,卻把愛收起來,只把愛放在心裡,其實愛不是形容詞而是動詞!

愛怕沈默!

第三個問題:您覺得人類最重要的修煉是什麼?

答:

愛的修煉

不是一家人, 不進一家門 

一家人在一起的目的, 共修並圓滿愛的修煉

何謂圓滿愛的修煉?

不管風吹雨打,我都願意牽著你的手 ,共同去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 老病殘死, 謂之圓滿愛的修煉

這是一個啟發人生,也是身為人的「必死」之路為愛引路的故事⋯

路不怕遙遠,一步一步走就會到,就怕迷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才令人心慌啊

人生只有一次,不空過、不遺憾、不後悔!

知道了,然後呢?

想想你有多久沒有陪陪父母了;

有多久沒有跟另一半說過貼心的情話了。

想說的話,想做的事,都要趁一切都還來的及的時候。

Just do it !


avatar-img
3會員
148內容數
壯遊趣真諦:不走出去家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永遠別忘記要「好玩 愛玩 會玩」;玩才是壯遊的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文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誰說得對?! 這是個很有趣且深刻的問題 一位有財產的老父親想再婚,孩子們會說:「不可以!對方肯定覬覦爸爸的財產。」 但如果此人沒有財產,孩子們則會說:「能在這樣的年紀遇到真愛真是太好了。這樣爸爸就能安享晚年,不再孤單了。」 (搞不好孩子心裡還偷偷盤算:「照護父親的任務有人接手了,真棒!」)
這是我見過最溫馨的告別式! 一朶紅玫瑰,獻上告別祝福 身著黃色連身衣的妳,在半身遺照中閃耀著亮麗的光芒。 安德烈.波伽利的輕快優雅歌曲為這場告別增添了一絲溫馨的氛圍。 一個陽光𤌴爛的星期五午後, 𤫊堂裡聚集了家人及好友們, 人手一包可樂果 ,一杯手搖飲
誰說得對?! 這是個很有趣且深刻的問題 一位有財產的老父親想再婚,孩子們會說:「不可以!對方肯定覬覦爸爸的財產。」 但如果此人沒有財產,孩子們則會說:「能在這樣的年紀遇到真愛真是太好了。這樣爸爸就能安享晚年,不再孤單了。」 (搞不好孩子心裡還偷偷盤算:「照護父親的任務有人接手了,真棒!」)
這是我見過最溫馨的告別式! 一朶紅玫瑰,獻上告別祝福 身著黃色連身衣的妳,在半身遺照中閃耀著亮麗的光芒。 安德烈.波伽利的輕快優雅歌曲為這場告別增添了一絲溫馨的氛圍。 一個陽光𤌴爛的星期五午後, 𤫊堂裡聚集了家人及好友們, 人手一包可樂果 ,一杯手搖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喪禮的由來? 台灣傳統喪禮的源由主要是受到儒家和孝道思想的影響,以「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觀念透過種種傳統的儀式表達對往生者的重視與孝道。另外一種說法是,舉辦喪禮除了是要表達孝思之外,最重要還是在協助亡魂度過不安定的狀態,最終回歸祖先的行列。 除此之外,根據民俗說法也起到超渡亡魂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你是否曾聽過追思會?不管是在電影裡或是新聞上都曾出現過的追思會,到底跟告別式差在哪裡呢?追思會是什麼?人人都可以辦追思會嗎?參加追思會有禁忌嗎? 什麼是追思會? 追思會的目的是讓生者感謝是者生前所做的付出及貢獻,讓生者了解到逝者生前對他們的愛護及照顧,並為逝者的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追思會不僅限於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夫妻不相送的傳統習俗常常被要求嚴格遵循,但這是否符合現代價值觀?這篇文章對夫妻不相送的習俗進行反思,提出一些觀點。同時探討了告別式當天的情景以及相對應的意義,以及對未亡人提出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喪禮的由來? 台灣傳統喪禮的源由主要是受到儒家和孝道思想的影響,以「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觀念透過種種傳統的儀式表達對往生者的重視與孝道。另外一種說法是,舉辦喪禮除了是要表達孝思之外,最重要還是在協助亡魂度過不安定的狀態,最終回歸祖先的行列。 除此之外,根據民俗說法也起到超渡亡魂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你是否曾聽過追思會?不管是在電影裡或是新聞上都曾出現過的追思會,到底跟告別式差在哪裡呢?追思會是什麼?人人都可以辦追思會嗎?參加追思會有禁忌嗎? 什麼是追思會? 追思會的目的是讓生者感謝是者生前所做的付出及貢獻,讓生者了解到逝者生前對他們的愛護及照顧,並為逝者的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追思會不僅限於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夫妻不相送的傳統習俗常常被要求嚴格遵循,但這是否符合現代價值觀?這篇文章對夫妻不相送的習俗進行反思,提出一些觀點。同時探討了告別式當天的情景以及相對應的意義,以及對未亡人提出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