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綠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經由自我覺察反省,創立自由自在的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啊~原來如此!
趁著休假,開始整理生活與人生的我。
一早先去全聯採買未來一週的食材,還順道去機車行換機油、齒輪油,和越發平滑的後輪。
接著又是換洗夏季的寢具,為接下來的季節鋪上厚實的棉被。這一切淨空身心的清掃活動,一直持續到剛剛。
我在打掃地面時,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啊~原來如此!
趁著休假,開始整理生活與人生的我。
一早先去全聯採買未來一週的食材,還順道去機車行換機油、齒輪油,和越發平滑的後輪。
接著又是換洗夏季的寢具,為接下來的季節鋪上厚實的棉被。這一切淨空身心的清掃活動,一直持續到剛剛。
我在打掃地面時,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原來大姊A之所以一直想要抱怨,是因為在家裡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先生並不尊重她也不體貼她,然後孩子也不太幫忙她。我問了之後才大概知道一些東西,她的內在應該存在著以往男尊女卑的能量,婦媳就是要作牛作馬照顧夫家的那種制約。
然而現在的她卻想要脫離這樣的框架,於是才會有內在的衝突,而抱怨就只是一個引線。她

原來大姊A之所以一直想要抱怨,是因為在家裡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先生並不尊重她也不體貼她,然後孩子也不太幫忙她。我問了之後才大概知道一些東西,她的內在應該存在著以往男尊女卑的能量,婦媳就是要作牛作馬照顧夫家的那種制約。
然而現在的她卻想要脫離這樣的框架,於是才會有內在的衝突,而抱怨就只是一個引線。她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只能靠自己」,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長出的信念。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或困難,都自己一肩扛下。不信任任何人,更不知道如何對外求助。直到身心都出了狀況,他們都還是會責怪自己,怪自己沒能力、不夠好。當我問她:「你心疼你自己嗎?」她回答說:「我不知道怎麼心疼自己?」從來都沒有人心疼過她,怎麼能夠要求她學會心疼

「只能靠自己」,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長出的信念。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或困難,都自己一肩扛下。不信任任何人,更不知道如何對外求助。直到身心都出了狀況,他們都還是會責怪自己,怪自己沒能力、不夠好。當我問她:「你心疼你自己嗎?」她回答說:「我不知道怎麼心疼自己?」從來都沒有人心疼過她,怎麼能夠要求她學會心疼

社會化下的自己為了求生存跟真我早已失去連結,當一個人強烈地想要改變,都是真我不斷地向你在乎求,一旦開始自我探索最終都會與原生家庭的家庭角色動力、7歲前建立的信念、價值觀…等影響有關,而愛自己、找回真我是一條漫長且挑戰的過程

社會化下的自己為了求生存跟真我早已失去連結,當一個人強烈地想要改變,都是真我不斷地向你在乎求,一旦開始自我探索最終都會與原生家庭的家庭角色動力、7歲前建立的信念、價值觀…等影響有關,而愛自己、找回真我是一條漫長且挑戰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