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關於輕與媚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推薦先讀:【書評】昆德拉的關鍵字:笑、忘、輕、不朽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昆德拉在《笑忘書》之後的作品。不同於《笑忘書》分散書寫笑、忘、輕、不朽等概念,《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輕與重為主軸來展開敘事,並提及媚俗的概念。這篇文章聚焦在這些概念,並從幾個角度來評論這部小說,包含法國學者弗朗索瓦.希加(François Ricard)關於田園詩的評論,以及這部作品是不是哲學小說的問題。

raw-image


輕與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一部長篇小說,由七個章節組成。各章節的故事彼此相關,但經常是從不同人物的視角看待事情,不變的是輕與重的概念都反覆出現在屬於他們的情節中。故事的核心人物為托馬斯和特麗莎:托馬斯是個浪蕩子,在眾多伴侶之間享受純粹的肉體關係,而且從來不過夜,代表著輕的生命態度;特麗莎出身於不注重個體和隱私的家庭,無差別意味著輕,因而她渴望的是重,也就是承載意義的生活。

在遇見特麗莎後,托馬斯的生命軌跡由輕到重。他先是打破了不過夜的原則,又和特麗莎共同生活(但沒有斷絕其他肉體關係),還共同養了一隻名叫卡列寧的小狗。他們本來生活在布拉格,但在布拉格之春期間為了自由遷居到瑞士的蘇黎世,托馬斯在那仍然享受著輕的生活。然而,特麗莎追求的是重,她逐漸受不了托馬斯的行為,加上其他種種理由,最後帶著狗回到了由共產黨統治的布拉格。托馬斯大可留在蘇黎世繼續過自由的生活,但他在「非如此不可」的沉重催促下選擇去追回特麗莎,回到了布拉格,這意味著放棄他的自由,以及輕的生活方式。果然,他在布拉格因過去寫過的文章而被剝奪外科醫生的資格,喪失了自己生命的志業,只能當個洗窗工,之後是卡車司機。當他逐漸在這樣的生活中找到意義的時候,他開著卡車,載著特麗莎,兩人墜入了山谷中。這是代表重的死亡。

在對於《笑忘書》的書評中,我提到昆德拉連結了笑、忘、輕、不朽,使得這些概念成為極權統治的共犯。由此看來輕對於昆德拉是負面的意義,這點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沒有改變:輕使人喪失意義,所以特麗莎渴望重,托馬斯也轉向重;托馬斯的情婦薩賓娜從頭到尾都是輕的,敘事者卻說她的悲劇正是輕。然而,我認為昆德拉在這部作品中對於重有更多的討論。作為輕的相反,重應該具有正面的意義。然而,托馬斯和特麗莎最後卻死於重。這是否意味著,過多的重也是負面的?倘若如此,昆德拉想肯定的究竟是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托馬斯和特麗莎的死不是這篇小說的結尾。這篇小說的敘事時序是跳躍的,讀者早在第三章就知道了主要人物的死訊。結尾的章節名為「卡列寧的微笑」,病死的卡列寧被埋入土裡,卻帶著微笑。埋入土裡是重的意象,微笑則意味著接受並感到滿足。在故事的最後,特麗莎對托馬斯說「你這輩子痛苦的原因就是我」,托馬斯卻說他很快樂,在這裡他沒有任何使命,那是最大的解脫。這似乎意味著輕,但我認為在這裡輕與重已經不是對立的概念了:托馬斯接受了重,他處重若輕。特麗莎的願望也實現了:托馬斯變老了,像是可以抱起來貼在臉頰上的兔子。弗朗索瓦.希加稱此為「小寫的田園詩」。即使讀者知道兩人會墜入山谷,就像卡列寧被埋入土裡,那也會是帶著微笑的。


媚俗

在第六章「偉大的進軍」中,昆德拉提及「媚俗」(Kitsch)的概念。在這部作品中,媚俗是指將人類無法接受的事物都排除在視野之外的態度,是假裝大便並不存在的美學理想。因此,亦有人將這個詞彙配合讀音譯為「忌屎」,不過人們不喜歡提到屎,所以如今普遍譯為媚俗。如此看來,媚俗這個翻譯本身就很媚俗。我個人更偏好折衷的譯法,譯為「忌俗」,可以呈現出忌諱的意涵。

用輕與重的概念來說,媚俗應該比較接近輕,因為媚俗否定了事實,而被其否定的大便也是屬於肉體的、往下沉的。然而,薩賓娜說托馬斯「跟媚俗的東西完全相反」,但托馬斯是輕的代表,特別是在和薩賓娜在一起的時候。這是因為雖然托馬斯的行為輕浮,但他不像政治人物那樣提倡崇高的理念。由此看來,媚俗並不能簡單地被化約到輕或重,它們屬於不同的範疇。

在小說中,共產主義的理想明確地被連結到媚俗,這種理想塑造了人們共同的願景,卻掩蓋了他們所不願面對的事實,如同社會裡的化糞池。對抗媚俗的方式有兩種:輕與重。薩賓娜選擇了輕,所以他認同早期的托馬斯,自己也選擇了輕的生活方式,否定任何被強加的意義。托馬斯和特麗莎走向了重,但不是認同人群所提供的共同願景,而是與人群決裂,到沒人認識自己的村落過自己的生活。在這個意義下,我想昆德拉可能無意貶低任何一方,因為他們都是站在共產主義的對立面,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

然而,昆德拉筆鋒一轉,指出沒有人能逃離媚俗。薩賓娜察覺自己在內心深處也帶著媚俗,因為她期待著寧靜和諧的家庭,這是她生長歷程中所缺乏的。她待在一對老夫婦的鄉間別墅,聽著媚俗的歌曲,暗自享受親情的溫暖,卻意識到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另一方面,薩賓娜的情夫弗蘭茨的墓誌銘寫著「迷途漫漫,終將回歸」,暗指出軌的丈夫終將回到妻子身邊。這樣的標語受眾人推崇,卻是不顧事實的。弗蘭茨被化作了媚俗。「在被遺忘之前,我們都將被化作媚俗。媚俗,是存在與遺忘之間的轉運站。」昆德拉用這段話作為這章的結尾,把媚俗連結到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而媚俗是站在遺忘的那邊。


小寫的田園詩

在皇冠出版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書末,附上了法國學者弗朗索瓦.希加的評論。他出版過評論昆德拉作品的專書,是專門研究昆德拉的學者。他以「大寫的田園詩」和「小寫的田園詩」來評論昆德拉的作品,我覺得相當有洞見。

他將追求基於和諧的幸福之渴望稱為「田園詩意識」,並指出昆德拉的作品是以批判「大寫的田園詩」為核心。在這類田園詩中,人們廢除個體或拋棄界線,並投入更大的目標來獲致和諧的幸福,前者的例子是海邊的天體營,後者的例子是國界上的戰車入侵。他認為昆德拉所肯定的是「小寫的田園詩」,這是基於個人和群體的徹底決裂,而置身於「非命運、非完滿、重複、意義未全的世界」。這出現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最後一章「卡列寧的微笑」,也出現在昆德拉的其他作品中。

弗朗索瓦.希加把大寫的田園詩連結到媚俗,並指出這會帶來「存在的遺忘」,這是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所提到的概念,意指過度簡化的生命態度,而小說的任務就是要對抗它。相對地,小寫的田園詩是對抗媚俗的方法,也是對抗遺忘的方法。這就是昆德拉的作品所欲肯定的事物。


哲學小說?

敘事者提到尼采和巴門尼德斯,但都不是為了討論哲學概念,而是為了從不同的視角來描述輕與重的概念。因此,我認為將這部作品稱為哲學小說並不適當。它只是以哲學為包裝,真正想討論的是感情觀與人生觀。

不過,這部作品確實是以概念為主軸,而非以劇情為主軸。在故事的開頭敘事者就在闡述輕與重的概念,之後才帶出人物,後來甚至承認人物是虛構的。在這樣的安排下,小說的兩大支柱——人物和情節——都從屬於概念。這樣的敘事方式有其隱憂,那就是說教意味較重,看起來是引導讀者從既定概念來理解情節,而不是讓讀者自行從情節中去發現概念。對於不喜抽象概念的讀者而言,有可能是缺乏吸引力的;對於喜歡抽象概念的讀者如我而言,有可能會不想深入探究劇情細節,而直接用概念去掌握整體,而這樣的理解是有點媚俗的。

儘管如此,我認為昆德拉還是提供了讀者足夠的動力去理解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有著切中人類處境的核心關懷:輕與重。它們不是哲學概念,卻訴說著更基本的生活真理。昆德拉反覆訴說這個主題,像是極力想傳達某種真理。這使得虛構的故事顯得真實,也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這就是這部作品的精彩之處。

*引文出自: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譯者:尉遲秀。皇冠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知之後 After Ignorance
32會員
69內容數
電影書籍哲學評論,試著在荒蕪的生活中種出點什麼。完整文章放在方格子,臉書和IG分享片段的文字。合作請私訊臉書或IG。
2025/03/23
大量的移動鏡頭,即使定格鏡頭也搭配焦點變化或物體運動,加上誇張的光線,呈現出影像的流動感,形成超現實的風格,也呼應故事的伏筆。 在流動感的基調下,靜止的特寫反襯出情感:宥俊主觀鏡頭下家中靜止的鋼琴呈現出恐懼;演奏會上身旁的空位呈現出寂寞;觀景台上的吻、多次從臉頰上滑落的淚,都沒有多餘的台詞。
Thumbnail
2025/03/23
大量的移動鏡頭,即使定格鏡頭也搭配焦點變化或物體運動,加上誇張的光線,呈現出影像的流動感,形成超現實的風格,也呼應故事的伏筆。 在流動感的基調下,靜止的特寫反襯出情感:宥俊主觀鏡頭下家中靜止的鋼琴呈現出恐懼;演奏會上身旁的空位呈現出寂寞;觀景台上的吻、多次從臉頰上滑落的淚,都沒有多餘的台詞。
Thumbnail
2025/03/14
人是100%的社會動物嗎?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所遲疑,就不應該完全相信阿德勒。阿德勒認為所有人都會面臨三大問題:職業、社交、兩性。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人合作,並且維繫人類的延續。這樣的觀點是以人類群體的生存與延續為目的,思考採取哪些手段最為適當,具有濃厚的目的論色彩。
Thumbnail
2025/03/14
人是100%的社會動物嗎?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所遲疑,就不應該完全相信阿德勒。阿德勒認為所有人都會面臨三大問題:職業、社交、兩性。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人合作,並且維繫人類的延續。這樣的觀點是以人類群體的生存與延續為目的,思考採取哪些手段最為適當,具有濃厚的目的論色彩。
Thumbnail
2025/03/08
階級、殖民、怪物,還是那個奉俊昊,沒有因為複製人就落入空泛的哲學討論,還是在做擅長的社會批判和諷刺。 電影的情感核心是反物化:反對人類列印、反對物化女性、反對壓迫原住民。人類列印到底好不好,其實不重要。廢除人類列印只是一種隱喻,真正想廢除的是把人視為消耗品的體制。
Thumbnail
2025/03/08
階級、殖民、怪物,還是那個奉俊昊,沒有因為複製人就落入空泛的哲學討論,還是在做擅長的社會批判和諷刺。 電影的情感核心是反物化:反對人類列印、反對物化女性、反對壓迫原住民。人類列印到底好不好,其實不重要。廢除人類列印只是一種隱喻,真正想廢除的是把人視為消耗品的體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穿彩衣的丑角不斷地推擠和諷刺,象徵著世人的認知,又或者說是舊有的價值習俗。
Thumbnail
穿彩衣的丑角不斷地推擠和諷刺,象徵著世人的認知,又或者說是舊有的價值習俗。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於1984年以法文所寫的小說(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繼而有多種語言譯本出版,自己看的是英文版(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於1984年以法文所寫的小說(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繼而有多種語言譯本出版,自己看的是英文版(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昆德拉在《笑忘書》之後的作品。不同於《笑忘書》分散書寫笑、忘、輕、不朽等概念,《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輕與重為主軸來展開敘事,並提及媚俗的概念。這篇文章聚焦在這些概念,並從幾個角度來評論這部小說,包含法國學者弗朗索瓦.希加關於田園詩的評論,以及這部作品是不是哲學小說的問題。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昆德拉在《笑忘書》之後的作品。不同於《笑忘書》分散書寫笑、忘、輕、不朽等概念,《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輕與重為主軸來展開敘事,並提及媚俗的概念。這篇文章聚焦在這些概念,並從幾個角度來評論這部小說,包含法國學者弗朗索瓦.希加關於田園詩的評論,以及這部作品是不是哲學小說的問題。
Thumbnail
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反媚俗…來跟著米蘭.昆德拉來場思辨之旅吧!
Thumbnail
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反媚俗…來跟著米蘭.昆德拉來場思辨之旅吧!
Thumbnail
(一)第一部長篇小說 《玩笑》於1967年出版,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2023)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米蘭.昆德拉參加過捷克共產黨,當過工人、爵士音樂者、電影學院教授。1948年捷克共產政府成立,民眾以為這是全新理想的開端,曾幾何時,政府當
Thumbnail
(一)第一部長篇小說 《玩笑》於1967年出版,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2023)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米蘭.昆德拉參加過捷克共產黨,當過工人、爵士音樂者、電影學院教授。1948年捷克共產政府成立,民眾以為這是全新理想的開端,曾幾何時,政府當
Thumbnail
(一)「布拉格之春」為時代背景 跟《笑忘書》一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也是以「布拉格之春」為敘事背景的長篇小說。 「布拉格之春」是捷克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一九四八年捷克共產政府成立,民眾以為這是全新理想的開端,曾幾何時,政府當局一連串的鬥爭、整肅與高壓統治,使得捷克人民大失所望
Thumbnail
(一)「布拉格之春」為時代背景 跟《笑忘書》一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也是以「布拉格之春」為敘事背景的長篇小說。 「布拉格之春」是捷克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一九四八年捷克共產政府成立,民眾以為這是全新理想的開端,曾幾何時,政府當局一連串的鬥爭、整肅與高壓統治,使得捷克人民大失所望
Thumbnail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書籍摘要 故事背景以蘇聯軍隊進佔、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為背景,同時描寫主要的兩對男女,四人彼此經歷多個「偶然」相識或有所關聯,交織並構造出以不同視角為主的故事,在愛、背叛、情慾、政治、人生之間,每個主體皆共存著複雜、真實卻矛盾的情感......
Thumbnail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書籍摘要 故事背景以蘇聯軍隊進佔、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為背景,同時描寫主要的兩對男女,四人彼此經歷多個「偶然」相識或有所關聯,交織並構造出以不同視角為主的故事,在愛、背叛、情慾、政治、人生之間,每個主體皆共存著複雜、真實卻矛盾的情感......
Thumbnail
托馬斯•曼說「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偉大」。 老作家《魂斷威尼斯》之前,發現了「那喀索斯的微笑」,此生足矣。
Thumbnail
托馬斯•曼說「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偉大」。 老作家《魂斷威尼斯》之前,發現了「那喀索斯的微笑」,此生足矣。
Thumbnail
這本書有很多的地方,我還未能了解得透徹,很佩服作者有那麼深入透徹的思維,我以我了解的⻆度去,說一說我的讀後感吧。 這個故事主要圍繞著「輕和重」、「靈與慾」用不同的情境故事,不同的故事人物來帶出這兩個觀點。 這是不是很像渣男的藉口,剛開始,我覺得他很渣,他自己擁有很多的情婦,卻要求特麗莎對他忠誠。
Thumbnail
這本書有很多的地方,我還未能了解得透徹,很佩服作者有那麼深入透徹的思維,我以我了解的⻆度去,說一說我的讀後感吧。 這個故事主要圍繞著「輕和重」、「靈與慾」用不同的情境故事,不同的故事人物來帶出這兩個觀點。 這是不是很像渣男的藉口,剛開始,我覺得他很渣,他自己擁有很多的情婦,卻要求特麗莎對他忠誠。
Thumbnail
用單純二元對立的角度觀察事情,是簡單很多,卻常常碰不到問題的核心。人性是複雜的,靈與肉不需要對立,自由與承諾不用是單選題,「命定」不一定較有意義,「隨機發生」的相遇與巧合也不會只是無謂,道德更沒有絕對的對錯——翻開歷史,道德是流動的,是相對的標準,不同時期、不同人,會有不一樣的觀念與想法。
Thumbnail
用單純二元對立的角度觀察事情,是簡單很多,卻常常碰不到問題的核心。人性是複雜的,靈與肉不需要對立,自由與承諾不用是單選題,「命定」不一定較有意義,「隨機發生」的相遇與巧合也不會只是無謂,道德更沒有絕對的對錯——翻開歷史,道德是流動的,是相對的標準,不同時期、不同人,會有不一樣的觀念與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