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大使—顧問式的建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在長期關注政府單位青年政策訊息的人,對於中央單位到地方政府的「青年顧問團」一定不陌生。雖然我沒有承辦過類似的工作,但從網路訊息來判斷,所謂的「青年顧問」或是「青年諮詢委員」,多數的任務及功能比較偏向於提供「想法」或「作法」,青年本人似乎不用真正捲起袖子進行工作。或許因為是這樣的運作方式,多數政府單位運行幾年之後,也就沒再繼續起動青年顧問的計畫。

七月初的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雜誌)一篇小短文上方一張穿著正式服裝卻有稚嫩臉孔的照片,吸引我的目光進而閱讀內文。

文中報導美國大學生近十年以來,流行參與一種以擔任企業顧問的名義,進行資料搜整及企業市場分析的社團(consulting clubs),是貨真價實的顧問公司所執行的工作。社團收取低於市場行情的顧問費,作為社團運作的資金,拿來辦社員party之用,耶魯大學及柏克萊大學者有類似社團。

一位21歲柏克萊大學生參與這個2016年成立的顧問社團,每周花10小時為社團招來的客戶工作,而且沒有拿任何薪資。在被問及為什麼要在大學歡樂時光如此辛苦地擔任無給職工作,他們的回答是:交朋友、在一個大家庭裡互動相處並且在進入職場前磨練各種技能。

「新北文化大使」第一年所辦理的「公共事務工作坊」,以「世界咖啡館」的型式,邀請新北市所屬博物館負責教育推廣活動承辦人,一起聽取青年文化大使對於如何吸引年輕人進入藝文場館所表達的想法和建議。而這樣的討論型式,彙整所有的想法之後,或許也能稱為是一種「顧問式」的反饋。

或許博物館在位者會認為平均18歲的年紀,能有什麼具體的建言呢?

我們最近以新成立的新北市美術館為例,二年前所辦理的「世界咖啡館」,即有美術館籌備處承辦人員參與。當時將近一、二個小時的輪桌討論之後,所留下的紀錄,以目前的環境下,看起來都還是很實用的建議。

以下是學員在2021年進行「世界咖啡館」時所做的紀錄:

以形式上來說,首先,大部分的學員第一反應都是(美術館)要有拍照好看的景點,透過社群媒體的分享去吸引更多青年人前往美術館。再來,因為大部分學員這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比較依賴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因此交通方便也是很重要的點。其次,學員們也認為美術館的館內整潔以及長期維護是影響是否會再次美術館的重要因素。最後還有館內動線規劃完善、有休息區域適合親子家庭、有宣傳廣告讓常使用手機的青年知道美術館最近的活動、以及利用周圍公園舉辦其他短期活動。

以展覽內容來說,重要的分為兩種,一種是與自身的專業或是興趣有相關、對於自己來說有話題性的;另一種是有關於社會議題,具有啟發性的。次要則是有互動性以及與其他領域結合,像是科技線上遊戲可以利用網路裝置現場參觀或是現在流行的團體探索遊戲讓青年組成團體以遊戲的方式參觀美術館,最後還有在周圍公園舉辦大型活動帶動人潮,例如歡樂耶誕城、星空演唱會。

或許會有人質疑文化設施的功能和效益為何?

用一種很簡單的譬喻來解釋,如果大街小巷充斥著除了正餐以外的甜食點心店舖,那表示社會普遍階層的人們除了吃飽之外,還需要能點亮生活樂趣的東西,藝術文化體驗也是其一。

另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文化專欄」中,分析各國政府努力建設文化設施,期望能靠藝術文化吸引觀光並促使地區經濟發展(主標及副標題:Built to order-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are turning to the arts as a means to spur economic regeneration)。這本雜誌母公司旗下的另一家公司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分析一座城市的活力來源有五項要素,包括Environment(環境)、Education(教育)、Infrastructure(公共設施)、Health care(醫療照護)及Stability(穩定度)。

社會文化教育所涉及領域很廣,藝術文化設施除了讓青年作為網美照po上IG之外,要用什麼方式讓文化的廣度和深度植入青年的腦袋裡,則是「青年文化大使」或「青年顧問」要好好思考的面向。

10會員
62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Day 2打開相簿裡第一張相片,早上七點三十五分,沒想到自己的適應力不錯,水果、臘肉、蔬菜、餛飩麵、牛奶麥片、酸奶樣樣都來。這張照片只是一小部分,其他食物都在肚子裡啦!
Thumbnail
avatar
Sabrina Shih
2023-08-02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Day 1身為大九學堂二期的學員,第三期的隊輔,這一次透過大九學堂這個媒介參加了由國臺辦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
Thumbnail
avatar
Sabrina Shih
2023-08-02
北科青年:豐原文化的參訪與認識碩一時,因研究的題目毫無頭緒、不適應研究所生活、與家人頻繁衝突,而處於自信心低下、負面悲觀的狀態,我嘗試改變但如同陷入沼澤一般,每下愈況,直到指導教授有一天問我有沒有意願換到USR計畫試試看,給了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也因此USR計畫於我而言是一個人生的轉淚點。
Thumbnail
avatar
許朱利
2023-05-19
與青年學生葉慈 談台灣文化問題 本文基於鼓勵年輕人重視文化的立場,給他的意見。 葉慈少年兄: 王振義2003.02.?.於台灣第二共和網
avatar
王振義
2022-02-04
基隆青年發起文化行動 為在地人才留住發光舞台基隆距離台北不到一小時,年輕人總是跟著人群、排隊等車去台北工作,人口一年年流失。事實上,基隆的文化豐饒,青年力量遍布各角落、人才輩出,只缺一個發光的舞台。而「惠隆市場X嘻哈行動」和「地衣整合行銷」團隊便是看見基隆之美,決定為家鄉出力。
Thumbnail
avatar
SyndAvant
2021-11-25
【讀書筆記】《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迷失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的四川諾蘇人大事記 〔鴉片戰爭〕1840年 〔清廷禁鴉片〕1906年 〔民族識別計畫——整併彝族〕1950年代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改革開放〕1978年(從而使得諾蘇新一代青年對世界的想像空間一瞬間擴大) 〔利姆傳出首例因毒品注射不當而引發的愛滋感染〕1997年 〔組織無疆界醫師〕1998-2
Thumbnail
avatar
予晞🌸
2021-11-21
觀點青年:關懷,還是商品:資本社會與流行文化中議題文本的定位我們要談的,是文本中的議題如何被曲解為商業操作,或真的被誤用為商業操作。 為了避免誤會,書寫著議題的創作者們該收手嗎?這樣一來需要被看到的議題誰來傳遞呢?
Thumbnail
avatar
111級雄中青年社
2021-06-22
破報試刊號《音樂政治與青年文化》 1995.08.14 在我們說服Lucie讓破報以「台灣立報週日版」的形式獨立出刊後,1995年八月十四日破週報試刊號發行,開始了我們顛跛的二十年生命。創刊號只有少數書店可以買到。這期節選了1994~95年間於台灣立報週日版「破報」中相關的音樂政治文章,正好集成了台灣青年次文化與音樂政治最華麗登場的開端。 除了幾篇經典
Thumbnail
avatar
黃孫權
2020-04-24
超齡的房客在青年旅舍的文化衝擊原來青年旅舍Hostel的精髓在文化交流 /認識新朋友 /尋找愛情(咦?)
Thumbnail
avatar
Jessie Weng
2020-03-25
青年論壇講座的發展探討-從九零後論壇延伸|活動趨勢觀察最近剛辦完「九零後青年論壇」,由於活動宣傳上並沒有想像中順利,我也開始探討市面上類似的以「青年」為主題的講座或論壇究竟還符不符合現在的趨勢?以及未來講座論壇類的走向又該怎麼執行?
Thumbnail
avatar
張家惟 Evan Chang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