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三嘴砲,轉系、轉學、雙主修。」在台灣,有許多的大學生都聽過這句流傳已久的經典名言,這句名言背後,也反映出了台灣的大學轉系與雙主修、輔系資格不易取得的荒謬現象。
過於嚴苛的轉系、雙輔門檻,是世界罕見的現象
現今台灣大多數的大學,對於轉系、雙輔都設有相當高的成績門檻,甚至有些科系還會限制「外系生不得雙主修/輔系」,也有一些科系會規定以特定管道入學的同學「不得轉系」。
然而,這麼高的轉系、雙輔門檻,在世界上主要國家的大學中,其實是相當罕見的。
就以美國為例:在美國,大多數學校的雙輔是採取「事後認抵制」,由各個學系規定必須修畢的學分,想要雙主修/輔系的同學只要於畢業前修完該系規定的學分,便可以取得該系的雙主修/輔系資格,且沒有限制成績或排名門檻。
轉系也是如此:在美國的大學中,學生如果對於原本的主修沒有興趣,想要更換主修,只要有該系的老師簽名便可以轉系。相較於台灣的大學不斷訂定各種成績、排名門檻,甚至還有部分科系要經過面試、轉系考,美國大學可以說是把轉系/雙輔的決定權大幅交還給了學生自己。
雖然轉系資格都是給成績好的人,但真正需要轉系的,反而是那些成績不好的人。
我大二下學期的時候,曾經參加過學校職涯中心所舉辦的演講,當時的主講者是國貿系的一位學長,後來進入行銷相關領域工作。
學長提到:他在大學的時期雖然主修國貿系,但是國貿系的必修他幾乎都沒有興趣,也因為念不下去而導致排名落後,並因此無法得到轉系機會。
學長演講的內容我已不完全記得,但學長說的這段話,卻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雖然轉系資格都是給成績好的人,但真正需要轉系的,反而是那些成績不好的人。
是啊,我們把追求自己興趣與所愛的機會給了那些成績優異的同學,但是那些成績普通、甚至是不好的同學呢?他們就沒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嗎?
用成績篩選轉雙輔標準,造成學生一味選擇容易拿分的課程
回想當初,我為了爭取雙主修與輔系資格,選了許多給分高、課程輕鬆的「甜涼課」,最後終於爭取到輔系資格。但事後回想,這些所謂「甜涼課」除了讓成績單上的gpa更漂亮之外,我幾乎沒有從這些課程中學到東西,反而浪費了更多時間與學分在這些無意義的課程上。
直到我獲得了輔系資格後,我開始不再在意給分,而是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真正能學到東西的課程,這些課程的給分不一定高,有時也會覺得準備起來很辛苦,但我在這些課程中獲得的知識與學習方法、思考模式,卻對我的學習與人生有很大的幫助。
儘管如此,每當我回想起大一大二時的自己,也常忍不住想著:我們用這麼高的轉雙輔門檻限制學生,讓學生被迫選擇許多容易拿分,卻沒有實質意義的「營養學分」來衝分數,這樣是不是讓那些想要多方學習的同學,反而浪費許多時間與可分配的學分在這些除了給分高以外,沒有其他意義的課程?
培養跨領域人才,從降低轉雙輔門檻開始
台灣大學轉雙輔高門檻的背後,是學系之間彼此競爭、各自為政的結果:各系之間彼此競爭學生與資源,為了學系的資源分配,讓學生能夠留在本科系,以利於學校分配更多資源給科系。
而這種「各自為政」的現象,更是反映出台灣大學學科過度分化、各科系互不相通。這樣的現象在過去的工業時代,有利於培養各領域的專才,並將學生分配到對應的職場環境中,然而現今社會改變的速度,遠比過去來得更快、更早,過度專業化的學科訓練對學生來說,已經不足以面對未來的職場與社會。
現在的社會比起單一專長,更需要能夠擁有多重專長的斜槓人才,而開放學生自由選擇科系的權利,正是培養跨領域人才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