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認為的人類不平等起源(四):最初的不平等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篇會就《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第二部分,探討不平等的起源,並反思人是如何自願地替自己戴上無形的枷鎖。


原始人從經驗中發現,追求幸福是人類活動的唯一動力。但一開始人類的進步是十分緩慢的,直到進入舊石器時代,建立最初始的家庭,便開始某種形式的私有制,許多爭執跟鬥爭便從此產生。

人類的心靈因為新環境的刺激而發展,這種情況把夫妻、父母和子女結合在共同的一個住處,形成共同生活的習慣,並由此產生人類情感中最溫柔的情感:夫妻的愛和父母的愛,每個家庭變成一個團結的小社會,互相依戀和自由是聯繫這一小社會的唯一樞紐。

人類在這新形態的生活是簡樸而獨立,他們需求有限,並滿足於因需求而發明的工具,因此他們享有較多的閒暇,用來安排各種各式各樣祖先們所不知的享受。 盧梭認為這便是人們無意間給自己帶上的第一個枷鎖,同時也是給他們的後代準備的最初痛苦的根源。原因是這些享受不斷敗壞人的身體和思想,並隨著這些舒適的享受成為習慣,便使人幾乎完全感受不到樂趣,而變成人的現實需求。

民族也是在這段過程中產生的。原先在特定區域漂泊的人,由於有一個比較固定的生活區域,漸漸地互相接近起來,結合成各種集團,並最終在各個地方形成有共同風俗和性格的特定民族,這些民族不是由規範或法律維繫,而是由相同的生活方式、飲食生活和共同氣候的影響。

隨著觀念和情感的相互推進,精神和心靈開始活躍,人類便日益文明化。聯繫越多,關係也就越緊密。每個人都開始注意別人,也願意別人注意自己。公眾的重視具有一種價值。有美貌、力量、才藝的人會受到最多關注。盧梭認為這就是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時也是走向邪惡的第一步。

人們一開始互相評論,尊重的觀念在他們心靈中形成,每個人都要求得到別人尊重,而一個人得不到別人尊重而不感到任何不愉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由此在原始人中便產生最初對禮貌的要求。每個人對所遭受的輕蔑實施的報復是由別人對自己的尊重程度來決定,因此,報復變成可怕的事,而人也就變成冷酷殘忍的動物。

盧梭認為,沒有比原始狀態中的人更溫和的了。在那種時候,人被自然安排的距離動物的愚昧和文明人的不幸智慧相同遙遠,人被本能和理性同等制約,只知道防備自身面臨的威脅;被天然的同情心制約,不會主動加害於人,即使受到傷害也不會想報復。盧梭引用洛克的一句格言:「在沒有私有制的地方是沒有不公正的。


參考文本:《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讓–雅克·盧梭著,張露譯,台北:五南出版,2019年

下一篇會從私有制這點,了解不平等是如何持續發展,直到不平等的巔峰。 有任何疑問或建議修正之處,歡迎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ssic
12會員
13內容數
尼采《瞧!這個人》:「若有人自以為從我的著作中理解到了某些東西,事實上充其量只是根據其自身的想像,從中汲取了某些東西,而其所汲取的,往往卻是我的反面。」
Classic的其他內容
2023/09/14
康德認為,自己是活在啟蒙運動的時代,而非啟蒙了的時代。因為他認為就人類全體而言,要能夠在宗教事務中不靠他人的指導,很好地使用自己的知性,還缺少很多東西。
Thumbnail
2023/09/14
康德認為,自己是活在啟蒙運動的時代,而非啟蒙了的時代。因為他認為就人類全體而言,要能夠在宗教事務中不靠他人的指導,很好地使用自己的知性,還缺少很多東西。
Thumbnail
2023/09/06
康德替啟蒙給出定義:「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接著講述如何從少數幾位獨立思考者開始,讓公眾達到普遍啟蒙的狀態。在這過程當中,運用理性的自由變得相當重要。本篇會談到,康德以各種不同身分的「學者」的角度出發,來理解運用理性的自由是怎樣一種情況。 康德指出,以學者的身分
Thumbnail
2023/09/06
康德替啟蒙給出定義:「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接著講述如何從少數幾位獨立思考者開始,讓公眾達到普遍啟蒙的狀態。在這過程當中,運用理性的自由變得相當重要。本篇會談到,康德以各種不同身分的「學者」的角度出發,來理解運用理性的自由是怎樣一種情況。 康德指出,以學者的身分
Thumbnail
2023/09/04
康德在文章開頭,即對啟蒙給出定義:「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熟狀態。」所謂的未成熟狀態,即是不經他人的指導,就無法使用自己知性的那種無能。會造成這種未成熟狀態,原因不在於缺乏知性,而是在缺乏不靠他人指導去使用理性的決心跟勇氣。
Thumbnail
2023/09/04
康德在文章開頭,即對啟蒙給出定義:「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熟狀態。」所謂的未成熟狀態,即是不經他人的指導,就無法使用自己知性的那種無能。會造成這種未成熟狀態,原因不在於缺乏知性,而是在缺乏不靠他人指導去使用理性的決心跟勇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層層疊疊的奴役過程 我們都幹了什麼?我們都允許了什麼? 難道存在界中沒人能看到我們都允許了什麼嗎?難道沒人能夠看到我們在存在界中實際上全都在踐行、表達和經歷著同樣的表現嗎? 渴望建立戀愛關係,享受愛,建立家庭,取得事業成功,遵守統治著國家和社會的政府所製訂的法規。
Thumbnail
🌌層層疊疊的奴役過程 我們都幹了什麼?我們都允許了什麼? 難道存在界中沒人能看到我們都允許了什麼嗎?難道沒人能夠看到我們在存在界中實際上全都在踐行、表達和經歷著同樣的表現嗎? 渴望建立戀愛關係,享受愛,建立家庭,取得事業成功,遵守統治著國家和社會的政府所製訂的法規。
Thumbnail
本篇會就《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第二部分,探討不平等的起源,並反思人是如何自願地替自己戴上無形的枷鎖。
Thumbnail
本篇會就《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第二部分,探討不平等的起源,並反思人是如何自願地替自己戴上無形的枷鎖。
Thumbnail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以下簡稱《論人》)》開頭,盧梭便將不平等分成兩種: 「一種是我稱之為自然的或生理的不平等,因為它是自然所創建的,展現於年齡、健康、 身體體力、才智品質或精神的差別;另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道德或政治的不平等。因為它是約定俗成的,經由人類同意下所建立的,或至少是授權的。」
Thumbnail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以下簡稱《論人》)》開頭,盧梭便將不平等分成兩種: 「一種是我稱之為自然的或生理的不平等,因為它是自然所創建的,展現於年齡、健康、 身體體力、才智品質或精神的差別;另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道德或政治的不平等。因為它是約定俗成的,經由人類同意下所建立的,或至少是授權的。」
Thumbnail
現在社會文明的主要構建,是以人性本惡為價值觀建立的規則。如果以人性本善為信仰來建構人類文明,有哪些規則應調整呢?
Thumbnail
現在社會文明的主要構建,是以人性本惡為價值觀建立的規則。如果以人性本善為信仰來建構人類文明,有哪些規則應調整呢?
Thumbnail
【本集主題】 :你和父母及手足的關係,一開始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直接點,免下載聽小倉鼠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21682685 觀點1: 人際關係最一開始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觀點2: 為什麼我總會有自卑感? 觀點3: 人類是基於什麼
Thumbnail
【本集主題】 :你和父母及手足的關係,一開始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直接點,免下載聽小倉鼠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21682685 觀點1: 人際關係最一開始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觀點2: 為什麼我總會有自卑感? 觀點3: 人類是基於什麼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8 我們要逃離社會才能幸福嗎?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8 我們要逃離社會才能幸福嗎?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自由」時,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權利。綜觀近現代史,即是一部自由權利的擴展史,我們從封建時代的宗教與王朝中脫離出來,走向今日自由民主的社會。很自然會覺得自由就是捍衛人們「可以做各種選擇」的權利。然而在這種「進步」的歷史敘事中,我們卻時常遺忘了當人們擁有自由選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自由」時,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權利。綜觀近現代史,即是一部自由權利的擴展史,我們從封建時代的宗教與王朝中脫離出來,走向今日自由民主的社會。很自然會覺得自由就是捍衛人們「可以做各種選擇」的權利。然而在這種「進步」的歷史敘事中,我們卻時常遺忘了當人們擁有自由選
Thumbnail
有錢人真的就壞壞?還是仇富其實是我們的錯? 我們時常可以觀察到一些跟「財富」有關的現象。例如在重大災情發生時,總有人認為大企業或知名人物不捐錢救災,就是道德上有缺陷該被我們撻伐。或是當有錢家庭的小孩獲得不錯成就時,總有人會說出:「還不是因為他家有錢才辦得到?」
Thumbnail
有錢人真的就壞壞?還是仇富其實是我們的錯? 我們時常可以觀察到一些跟「財富」有關的現象。例如在重大災情發生時,總有人認為大企業或知名人物不捐錢救災,就是道德上有缺陷該被我們撻伐。或是當有錢家庭的小孩獲得不錯成就時,總有人會說出:「還不是因為他家有錢才辦得到?」
Thumbnail
綜觀貧富差距的現象以及解法。 本書引用了大量的數據跟實驗,主要分三個部分: 回顧人類歷史中的平等階段。 綜觀貧富差距的現象以及影響,同時說明常見誤區。 提出如何解決貧富差距。 人類歷史中曾有段期間,社會非常平等 人類學研究發現、在過去人類仍以狩獵採集維生時,社會上非常的平
Thumbnail
綜觀貧富差距的現象以及解法。 本書引用了大量的數據跟實驗,主要分三個部分: 回顧人類歷史中的平等階段。 綜觀貧富差距的現象以及影響,同時說明常見誤區。 提出如何解決貧富差距。 人類歷史中曾有段期間,社會非常平等 人類學研究發現、在過去人類仍以狩獵採集維生時,社會上非常的平
Thumbnail
人類是群居的社會,這是一個事實,一個現象,為什麼會是如此?我們來探討一下。 《第一種看法》:   人類可能發現如果大家一起生活,彼此有個照應,比一個人單獨生活要好一點,所以會形成群體社會。這種說法是從理性的角度來剖析,當然是合理的,但是這是正確答案嗎?  《第二種看法》:  如果把人隔離開來,放到
Thumbnail
人類是群居的社會,這是一個事實,一個現象,為什麼會是如此?我們來探討一下。 《第一種看法》:   人類可能發現如果大家一起生活,彼此有個照應,比一個人單獨生活要好一點,所以會形成群體社會。這種說法是從理性的角度來剖析,當然是合理的,但是這是正確答案嗎?  《第二種看法》:  如果把人隔離開來,放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