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想像中的已啟蒙國家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康德提到,在各個領域裡,身分不同的「學者」們。接著闡述,在一種特定的短時間內,容許每位公民尤其是教士以學者的身份公開,透過著作對當前制度的缺點發表自己的言論。讓這種新制度持續到這類事情的性質被公眾充分理解且獲得證實,便統合其聲音,向國君提出建議,使已改變的宗教制度加以保護,而不至於妨礙那些仍願維持舊制度的人們。

康德認為,自己是活在啟蒙運動的時代,而非啟蒙了的時代。因為他認為就人類全體而言,要能夠在宗教事務中不靠他人的指導,很好地使用自己的知性,還缺少很多東西。

不過他對未來的前途,看法是樂觀的。人類能夠自由地在這些領域上努力,普遍啟蒙的障礙逐漸減少。康德認為,這個時代乃是啟蒙的時代,或者說乃是腓特烈的時代。

康德再來說到,一位國君認為自己有義務在宗教事務上對人民不加以任何規定,而是讓他們有充分的自由,他又甚至能拒絕接受自大的「容忍」之名,那麼這位國君便是已啟蒙了,而且應該被天下以及後世子孫給讚許,因為他讓人類從未成熟狀態中解放出來,而且讓每個關切良心的事務的人使用自己的理性。

康德提到政府的目的,就是要在人民心中,樹立一種典範,即自由不是與壓根不關懷公眾的安寧和共同體的團結一致的。只有當人們不再有意地想方設法要把人類保持在未開化的狀態時,人類才會由於自己的努力,逐漸地掙脫這種狀態。

康德將啟蒙運動的重點,主要是放在宗教事務上,因為統治者在藝術和科學領域,沒有向他們的臣民盡到監督之責的興趣。除此之外,康德認為宗教上的未成熟狀態,是所有未成熟狀態中最可恥的。

不過,一個庇護藝術與科學的國家領袖,他的思考方式須更進一步去了解到:即使是在立法方面,容許他的臣民公開運用它們自身的理性,且公開地向世上提出它們對於擬訂法律的較佳方法,甚至是直言不諱地批評現行法律的各種見解,這也不會有危險。腓特烈大帝即是康德認為那無可超越的典範。

不過康德也立下了前提,只有那位其本身已是啟蒙了,不怕幻影而又同時掌握著一支訓練精良的大量軍隊可以保障安寧的君主,才能夠說出一個共和國不敢說出的話:「不論你們要思考多少、思考什麼,用理性去思考吧!但是要服從!」

康德發現到,一種程度較大的公民自由彷彿是有利於人民精神的自由似的,然而它卻設下不可踰越的限制;反之,程度較小的公民自由,卻為每個人發揮自己的精神自由開闢了餘地。因為當大自然在這種堅硬的外殼下打開了為它極為細心照料著的幼芽時,也就是要求思想自由的傾向與天職時,它也就要逐步地反作用於人民的心靈面貌(從而人民慢慢地就能掌握自由),最後還會反作用於影響政府的原則,使之發現按照人的尊嚴去對待他,他不只是一台機器而已,這也是有利於政權本身。


結語

康德的啟蒙觀,筆者認為可以用來檢視一個國家能否完全發揮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當人民有可以公開運用理性,發表自己的意見時,除了達到啟蒙的狀態,也有成為一個民主國家的潛力。

而在這當中,公共知識份子有很重要的地位。沒有他們的領導,人們終究還是會活在自己的私人領域中,不會跳脫出來,就如同今日常講的同溫層那樣。

一個社會若要有長遠的進步,一定要有人跳出來說些話,試圖去改變大眾。這個人不一定是要高知識份子,只要是在某方面的領域有卓越的表現,就可以憑其專業發表個人意見。

這背後,政府支不支持,就變得很重要。通常獨裁政體國家不會希望有人公開發表啟蒙大眾的言論,即使是在私人的團體間交流也是一樣,獨裁者會用國家公權力來壓制,設法讓人民只需要服從,不需要有多餘的思考。

身為活在現代的公民,所要做的就是要在一些重大議題上,公開的運用自己理性的能力,試著去讓這個社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本:

《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李明輝譯注,台北:聯經出版,2013年

有任何疑問或建議修正之處,歡迎留言。

10會員
13內容數
尼采《瞧!這個人》:「若有人自以為從我的著作中理解到了某些東西,事實上充其量只是根據其自身的想像,從中汲取了某些東西,而其所汲取的,往往卻是我的反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ssic 的其他內容
康德替啟蒙給出定義:「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接著講述如何從少數幾位獨立思考者開始,讓公眾達到普遍啟蒙的狀態。在這過程當中,運用理性的自由變得相當重要。本篇會談到,康德以各種不同身分的「學者」的角度出發,來理解運用理性的自由是怎樣一種情況。 康德指出,以學者的身分
康德在文章開頭,即對啟蒙給出定義:「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熟狀態。」所謂的未成熟狀態,即是不經他人的指導,就無法使用自己知性的那種無能。會造成這種未成熟狀態,原因不在於缺乏知性,而是在缺乏不靠他人指導去使用理性的決心跟勇氣。
法律和私有制的建立是不平等的第一階段;官職的設置是不平等的第二階段;最後一個階段,是法制權威變成專制的權威。因此,第一階段是窮與富,第二階段是強與弱,第三階段則是主人和奴隸。最後一個階段是不平等的頂點,也是其他各階段持續發展的最終結果,直到新的變革讓政府完全瓦解,或重新回到法制狀態為止。
本篇會就《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第二部分,探討不平等的起源,並反思人是如何自願地替自己戴上無形的枷鎖。
霍布斯最為代表性的著作,即是《利維坦(Leviathan)》,在這本名著中,霍布斯給出和盧梭截然不同的,對自然狀態的想像。 霍布斯認為,在自然狀態中的人與人之間只是一種生存鬥爭關係,人們彼此仇視對方,都僅為自我保存的慾望而行動。這種鬥爭關係最終會演變成一種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以下簡稱《論人》)》開頭,盧梭便將不平等分成兩種: 「一種是我稱之為自然的或生理的不平等,因為它是自然所創建的,展現於年齡、健康、 身體體力、才智品質或精神的差別;另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道德或政治的不平等。因為它是約定俗成的,經由人類同意下所建立的,或至少是授權的。」
康德替啟蒙給出定義:「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接著講述如何從少數幾位獨立思考者開始,讓公眾達到普遍啟蒙的狀態。在這過程當中,運用理性的自由變得相當重要。本篇會談到,康德以各種不同身分的「學者」的角度出發,來理解運用理性的自由是怎樣一種情況。 康德指出,以學者的身分
康德在文章開頭,即對啟蒙給出定義:「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熟狀態。」所謂的未成熟狀態,即是不經他人的指導,就無法使用自己知性的那種無能。會造成這種未成熟狀態,原因不在於缺乏知性,而是在缺乏不靠他人指導去使用理性的決心跟勇氣。
法律和私有制的建立是不平等的第一階段;官職的設置是不平等的第二階段;最後一個階段,是法制權威變成專制的權威。因此,第一階段是窮與富,第二階段是強與弱,第三階段則是主人和奴隸。最後一個階段是不平等的頂點,也是其他各階段持續發展的最終結果,直到新的變革讓政府完全瓦解,或重新回到法制狀態為止。
本篇會就《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第二部分,探討不平等的起源,並反思人是如何自願地替自己戴上無形的枷鎖。
霍布斯最為代表性的著作,即是《利維坦(Leviathan)》,在這本名著中,霍布斯給出和盧梭截然不同的,對自然狀態的想像。 霍布斯認為,在自然狀態中的人與人之間只是一種生存鬥爭關係,人們彼此仇視對方,都僅為自我保存的慾望而行動。這種鬥爭關係最終會演變成一種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以下簡稱《論人》)》開頭,盧梭便將不平等分成兩種: 「一種是我稱之為自然的或生理的不平等,因為它是自然所創建的,展現於年齡、健康、 身體體力、才智品質或精神的差別;另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道德或政治的不平等。因為它是約定俗成的,經由人類同意下所建立的,或至少是授權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理性」,真正的自由,也是所謂的「成功」與「道德」的關鍵。 每個人都擁有「理性」(reason),它指的是內心的思考活動。康德認為我們的理性是大於情感的,也就是理性是我們自己的「最高主宰」。身為Z世代尾端的學習者,發出對於康德「自由」最大的感慨,世代變遷下有所感嘆的我發出對自我的省思......
Thumbnail
 高中時代偶然看到德國哲學家康德說:「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這句話就像閃電,瞬間擊中了陰霾彷徨的心。原來,美不是有錢人的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美是一般人垂手可得的快樂,而且是─―無 目的,在每一個人的成就都用數字決定的功利社會「無目的」三個字簡直是氧氣罩,讓我在無法逃避的高壓中,獲得一點喘息空間。
Thumbnail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Thumbnail
我們前一篇是目的論中最常被引用的效益主義,那麼在這一篇中,就要來討論康德式的義務論。康德的主張是義務論,但義務論者不只有康德,在應用倫理學中也有多種義務論說法被學者拿來當作主要方法論,或是與效益主義做某種程度的整合運用,像是普里查德和洛斯的主張。但這些理論通常沒有康德理論來得好用或「耐用」。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理性」,真正的自由,也是所謂的「成功」與「道德」的關鍵。 每個人都擁有「理性」(reason),它指的是內心的思考活動。康德認為我們的理性是大於情感的,也就是理性是我們自己的「最高主宰」。身為Z世代尾端的學習者,發出對於康德「自由」最大的感慨,世代變遷下有所感嘆的我發出對自我的省思......
Thumbnail
 高中時代偶然看到德國哲學家康德說:「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這句話就像閃電,瞬間擊中了陰霾彷徨的心。原來,美不是有錢人的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美是一般人垂手可得的快樂,而且是─―無 目的,在每一個人的成就都用數字決定的功利社會「無目的」三個字簡直是氧氣罩,讓我在無法逃避的高壓中,獲得一點喘息空間。
Thumbnail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Thumbnail
我們前一篇是目的論中最常被引用的效益主義,那麼在這一篇中,就要來討論康德式的義務論。康德的主張是義務論,但義務論者不只有康德,在應用倫理學中也有多種義務論說法被學者拿來當作主要方法論,或是與效益主義做某種程度的整合運用,像是普里查德和洛斯的主張。但這些理論通常沒有康德理論來得好用或「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