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定義下的啟蒙和運用理性的自由

更新於 2023/09/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在1784年,於《柏林月刊》上發佈《答覆:「何謂啟蒙?」》一文。整篇文章雖然篇幅不長,卻帶出對啟蒙一詞的諸多討論,兩百多年後的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也回覆康德這篇文章

康德(Immanuel Kant)

康德(Immanuel Kant)

康德撰寫的起因,是前一年,也就是1783年,由一位柏林牧師策爾納同樣在發表《柏林月刊》上的《繼續以宗教認可婚姻,是恰當的嗎?》一文,他以國家利益為由,反對民事婚姻,為宗教婚姻辯護。他替「啟蒙」下註解,並認為沒有人替「什麼是啟蒙?」這一問題做出答覆。

策爾納這篇文章,就像是近期在日本火腿的王柏融的打擊一樣,成為起爆劑,在當時的德國引發一場以「啟蒙」為主題的大辯論。這篇文章即是要談論康德定義下的啟蒙,文本主要參考《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由李明輝教授譯著。


康德在文章開頭,即對啟蒙給出定義:「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熟狀態。」所謂的未成熟狀態,即是不經他人的指導,就無法使用自己知性的那種無能。會造成這種未成熟狀態,原因不在於缺乏知性,而是在缺乏不靠他人指導去使用理性的決心跟勇氣

為何絕大多數人早已在自然免於他人的指導,卻還願意沉溺於未成熟狀態?而又為何這些人極其容易成為其他人的監督者?康德的答案點出了人性,即是人的惰性和怯弱。

未成熟狀態非常舒適,很多日常的瑣事都可以交由其他人負責,自己便不再去進行思考。康德指出絕大多數的人認為邁向成年是麻煩事,同時也十分危險。這裡呼應了上一段所說的,人的怯弱是讓人沉溺於未成熟狀態的原因之一。

用柏拉圖的話來說,處在未成熟狀態的人,就像是《理想國(The Republic)》第七卷裡,那些待在洞穴裡的人,把外面的光照射在穴壁上而產生出的影像,當作是世界的一切,不敢走出洞穴去確認真相。

而監督者們發現這點,表面上好心地要負起監督之責,實際上是讓大眾更不敢踏出那關鍵的一步。每一個人都很難掙脫未成熟狀態,它已經如同本性般,依附在人的身上,甚至讓人喜歡上這種狀態。實際上人之所以還不能使用他自己的知性,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叫他去做這方面的嘗試。只有少數人得以靠自己的精神修養擺脫未成熟狀態,邁出切實的腳步來。

不過,公眾的自我啟蒙,卻是更有可能實現的。只要讓他們有自由,就幾乎無法避免。因為這其中多少會有幾個獨立思考者,自行除去未成熟狀態的限制後,傳播以理性尊重每個人的獨特價值及獨立思考的天職之精神。這邊康德說的「自由」,筆者認為有兩種,第一種是思想自由,第二種是傳播自由。前者可能很多人都察覺不到,所以便忽視了它的重要,實際上它是邁向啟蒙最重要的第一步。後者則在擺脫未成為狀態這件事上,有著非常大的功用,不去傳播啟蒙的精神,便無法讓其到處生根。

一開始公眾原本是被獨立思考者套上這種思維,當被本身不可能有任何啟蒙的監督者們煽動時,隨後便將強迫他們也身處其中。公眾只能緩慢得達到啟蒙,透過一場革命,或許能推翻個人專制及貪婪和權勢的壓迫,但絕對不會產生思想的真正改革。

啟蒙除了自由以外,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而且還是一切可以稱之為自由這東西當中最無害的自由,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公開運用其理性的自由。然而康德所處的時代,到處都有不要用理性思考的聲音,那些都是對自由的限制。

不過究竟有哪些限制是礙於啟蒙?哪些是不礙於啟蒙,甚至有助於啟蒙?康德回答:理性的公開運用必須自始至終都是自由的,並且唯有這種運用才能帶來人類的啟蒙。理性的私自運動往往被限制得很狹隘,卻不致因此妨礙啟蒙的進步。


參考文本:

《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李明輝譯注,台北:聯經出版,2013年

下一篇會繼續講述如何讓一個國家的人民達到普遍啟蒙的狀態。

有任何疑問或建議修正之處,歡迎留言。

avatar-img
11會員
13內容數
尼采《瞧!這個人》:「若有人自以為從我的著作中理解到了某些東西,事實上充其量只是根據其自身的想像,從中汲取了某些東西,而其所汲取的,往往卻是我的反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ssic 的其他內容
法律和私有制的建立是不平等的第一階段;官職的設置是不平等的第二階段;最後一個階段,是法制權威變成專制的權威。因此,第一階段是窮與富,第二階段是強與弱,第三階段則是主人和奴隸。最後一個階段是不平等的頂點,也是其他各階段持續發展的最終結果,直到新的變革讓政府完全瓦解,或重新回到法制狀態為止。
本篇會就《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第二部分,探討不平等的起源,並反思人是如何自願地替自己戴上無形的枷鎖。
霍布斯最為代表性的著作,即是《利維坦(Leviathan)》,在這本名著中,霍布斯給出和盧梭截然不同的,對自然狀態的想像。 霍布斯認為,在自然狀態中的人與人之間只是一種生存鬥爭關係,人們彼此仇視對方,都僅為自我保存的慾望而行動。這種鬥爭關係最終會演變成一種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以下簡稱《論人》)》開頭,盧梭便將不平等分成兩種: 「一種是我稱之為自然的或生理的不平等,因為它是自然所創建的,展現於年齡、健康、 身體體力、才智品質或精神的差別;另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道德或政治的不平等。因為它是約定俗成的,經由人類同意下所建立的,或至少是授權的。」
在開始這篇的重點之前,筆者想要先來談談盧梭(Rousseau)這個人本身。 盧梭雖然常被劃分為法國哲學家,但他是出生於日內瓦共和國。盧梭本身沒有受過正式的教育,十六歲時遠離故鄉,憑藉著自學和機遇,成功打入法國知識圈,當時和百科全書派(狄德羅、孔狄亞克等)有著良好的關係。
《理想國》的主題是有關正義的討論,但書名Politeia的古希臘原文卻是政體的意思,原因在於政體的差異展現在城邦中這三種階級和統治城邦階級之間的關係。一個最好的政體,就是統治階級、衛士階級和生產階級的公民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安其位,各盡其德性的政治體制,這也就是柏拉圖理想中正義的城邦。
法律和私有制的建立是不平等的第一階段;官職的設置是不平等的第二階段;最後一個階段,是法制權威變成專制的權威。因此,第一階段是窮與富,第二階段是強與弱,第三階段則是主人和奴隸。最後一個階段是不平等的頂點,也是其他各階段持續發展的最終結果,直到新的變革讓政府完全瓦解,或重新回到法制狀態為止。
本篇會就《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第二部分,探討不平等的起源,並反思人是如何自願地替自己戴上無形的枷鎖。
霍布斯最為代表性的著作,即是《利維坦(Leviathan)》,在這本名著中,霍布斯給出和盧梭截然不同的,對自然狀態的想像。 霍布斯認為,在自然狀態中的人與人之間只是一種生存鬥爭關係,人們彼此仇視對方,都僅為自我保存的慾望而行動。這種鬥爭關係最終會演變成一種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以下簡稱《論人》)》開頭,盧梭便將不平等分成兩種: 「一種是我稱之為自然的或生理的不平等,因為它是自然所創建的,展現於年齡、健康、 身體體力、才智品質或精神的差別;另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道德或政治的不平等。因為它是約定俗成的,經由人類同意下所建立的,或至少是授權的。」
在開始這篇的重點之前,筆者想要先來談談盧梭(Rousseau)這個人本身。 盧梭雖然常被劃分為法國哲學家,但他是出生於日內瓦共和國。盧梭本身沒有受過正式的教育,十六歲時遠離故鄉,憑藉著自學和機遇,成功打入法國知識圈,當時和百科全書派(狄德羅、孔狄亞克等)有著良好的關係。
《理想國》的主題是有關正義的討論,但書名Politeia的古希臘原文卻是政體的意思,原因在於政體的差異展現在城邦中這三種階級和統治城邦階級之間的關係。一個最好的政體,就是統治階級、衛士階級和生產階級的公民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安其位,各盡其德性的政治體制,這也就是柏拉圖理想中正義的城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理性」,真正的自由,也是所謂的「成功」與「道德」的關鍵。 每個人都擁有「理性」(reason),它指的是內心的思考活動。康德認為我們的理性是大於情感的,也就是理性是我們自己的「最高主宰」。身為Z世代尾端的學習者,發出對於康德「自由」最大的感慨,世代變遷下有所感嘆的我發出對自我的省思......
Thumbnail
 高中時代偶然看到德國哲學家康德說:「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這句話就像閃電,瞬間擊中了陰霾彷徨的心。原來,美不是有錢人的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美是一般人垂手可得的快樂,而且是─―無 目的,在每一個人的成就都用數字決定的功利社會「無目的」三個字簡直是氧氣罩,讓我在無法逃避的高壓中,獲得一點喘息空間。
Thumbnail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Thumbnail
我們前一篇是目的論中最常被引用的效益主義,那麼在這一篇中,就要來討論康德式的義務論。康德的主張是義務論,但義務論者不只有康德,在應用倫理學中也有多種義務論說法被學者拿來當作主要方法論,或是與效益主義做某種程度的整合運用,像是普里查德和洛斯的主張。但這些理論通常沒有康德理論來得好用或「耐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理性」,真正的自由,也是所謂的「成功」與「道德」的關鍵。 每個人都擁有「理性」(reason),它指的是內心的思考活動。康德認為我們的理性是大於情感的,也就是理性是我們自己的「最高主宰」。身為Z世代尾端的學習者,發出對於康德「自由」最大的感慨,世代變遷下有所感嘆的我發出對自我的省思......
Thumbnail
 高中時代偶然看到德國哲學家康德說:「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這句話就像閃電,瞬間擊中了陰霾彷徨的心。原來,美不是有錢人的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美是一般人垂手可得的快樂,而且是─―無 目的,在每一個人的成就都用數字決定的功利社會「無目的」三個字簡直是氧氣罩,讓我在無法逃避的高壓中,獲得一點喘息空間。
Thumbnail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Thumbnail
我們前一篇是目的論中最常被引用的效益主義,那麼在這一篇中,就要來討論康德式的義務論。康德的主張是義務論,但義務論者不只有康德,在應用倫理學中也有多種義務論說法被學者拿來當作主要方法論,或是與效益主義做某種程度的整合運用,像是普里查德和洛斯的主張。但這些理論通常沒有康德理論來得好用或「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