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下臺跟愛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蕭文乾 2023年4月15日 發表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iao.100/posts/10226430557003829?ref=embed_post

臺灣,是令人又愛又恨,又好氣又好笑的矛盾社會。

每個大人都說「發音不重要,能溝通就好。」;

每間學校卻都「本校禮聘北美外師,口音純正。」

每位家長都說「我英文程度很爛。」;

每天臉文卻都「我聽孩子跟外師對話,程度還不錯。」

每間學校都說「賀本校成為雙語實驗學校。」;

每位校長都說「雙語師資怎麼可能數量足夠?」。

您我都說「背單字最痛苦;而且背完考完就忘了。」

您我都勸「孩子,還不快背單字!學英文最基本就單字!」

政客都說「臺灣雙語要學新加坡;我去考察了。」

新加坡說「蛤?」

raw-image

新加坡的華文跟英文,

在明白人的眼中跟耳裡,

各有各的嚴重遺憾跟待補缺漏。

當年李光耀總理強推雙語政策,

之後不但很勇敢,公開承認錯誤,

raw-image

更很負責,調度公權力,全國動員,力圖補牢。

  • 李光耀送三個孩子學中文學到高中
  • 李光耀說他誤認為中英能俱佳是大錯特錯的看法
  • 李光耀說你們不准說Singlish因為那是loser在說的
  • 李光耀說英文是第一語言中文是第二語言
raw-image
  • 新加坡規定前百分之十的孩子中英文可以並重
  • 剩下的孩子就專攻英文不要太重視中文了

-

二流的強人,就是會強推自以為是的政策;

一流的強人,會找更強的人獻策。

raw-image

李光耀這位強人,是二流的強人。

二流的強人,只能做到「敢做敢當。」

一流的強人,才能做到「敢問敢用。」

敢問,就是不恥下問;

敢用,就是破格重用。

raw-image

新加坡當然是臺灣雙語政策的最佳借鏡。

但這面明鏡,要拿來調整歪掉的紅領帶跟左頰的白飯粒。

新加坡,不是範例;

新加坡,是案例。

-

五年前,我在師大英語系開設中英口筆譯的大四課程。

那學期恰好有兩位新加坡同學,一位大陸同學,一位法國同學。

全班都活生生地見證了

什麼叫「母語對外語的干擾」,

什麼叫「相近語系的天生優勢跟劣勢」,

什麼叫「各國有各國的口音,騙不了人」

什麼叫「各國的口音,就是會影響溝通,騙不了人」

什麼叫「各國口音不但影響溝通,更影響溝通的心情,影響溝通的意願,然後很快,大家都放棄溝通了。因為沒人想要猜猜猜,猜猜猜,猜個十分鐘才勉強塞出 3 句對話?」

我畢生鑽研的是中英文口筆譯;

口筆譯是一個人「雙語能力」的石蕊試紙。

新加坡那兩位同學,家境都極佳,英文也極佳。

他們優秀到各自都私下來找我面談,

因為他們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中英文,

「各有各的嚴重遺憾跟待補缺漏。」

而我似乎能補闕。

I can't.

但我們都達成共識:

「他們將來的孩子,該怎麼學中英文,他們終於清楚了。自己,就這樣吧。」

-

眾所周知,

新加坡有Singlish.

有人在鼓吹,

臺灣也可以有Taiglish.

我想請這些鼓吹Taiglish的人,輕輕把眼睛閉上,聽我一言。

飯,可以亂吃;話,不要亂講。

尤其是這種會禍延子孫的話,出口前,真的該三思。

新加坡不是範例;

新加坡是案例。

範例,是有前途的;

案例,是有前科的。

-

臺灣因為種種國際政治的因素,

莫名其妙急就章的雙語政策,

被硬推、

被強推、

被趕著推...

這無可厚非。

不但無可厚非,我甚至判斷是無可選擇。

魚肉在江湖,此身不由己,I get it.

-

但我認為,我們臺灣孩子,值得我們臺灣大人,

為他們選出一位真正意義上的一流強人。

新加坡的雙語,是來不及了。

就算我去獻策,都得要三代後才會見效。

畢竟,他們已經錯誤政策整整50年了。

臺灣的雙語政策,才短短5年。

還沒冰凍三尺,趕快拿出來退冰,拿出來解凍,還可以上桌全家全國享用那種熱騰騰跟香噴噴。

-

若沒有意外,臺灣下一位上臺的,會是賴、侯、柯、郭這四位先生裡的某一位。

他們都想上臺;

他們都說愛臺;

他們都會下臺。

他們的英文,都大有問題。

-

不是能力問題,不是學歷問題,更不是口音問題。

那都是旁枝裡歪樓的末節,毫無意義。

我們是選總統,不是選口譯。

一國之君,好好講自己的語言,

好好傳承、保留、呵護、發揚本國的語言,足矣。

別忘了,我們臺灣,是舉世無雙的「五語國家」:

國、臺、客、原、新。

我們的國家語言,論質論量,毫無疑義,全球第一。

但,那是好祖宗的遺產;

好子孫是要好好傳承、好好保留、好好呵護、好好發揚的。

-

我說:『賴、侯、柯、郭的英文,都大有問題。』

不是能力問題,不是學歷問題,更不是口音問題。

是見識問題。

你給一個人,元首級的權力,搞雙語,

結果他開口閉口,就說要「超越新加坡」?

你給一個人,國家級的預算,開餐廳,

結果他開口閉口,就說要「超越麥當勞」?

麥當勞是厲害。全球最厲害。但,厲害的不是美食吧。

-

我八歲赴美,初識英文,迄今已整整41年了。

這41年的每一天,我都在中文英文華語美語之間,

徘徊遊蕩沈思嬉戲。

我高二就在美國報社寫英文專欄,當辯論校隊,碩博士都翻譯研究莎氏筆雅,blah blah blah.

那都是玩票。

我的主業,是研發推廣兒童如何成為遨遊在中英人文,游刃有餘的三文餘。我不但像可敬的前輩梁實秋先生一樣編纂字典,更成功申請到三項英文發音教學的專利。

我的意思是,我在諸多因緣的和合交織下,有了雙語的「見識」。

但區區一個人的「雙語見識」,

只是「雙語國度四階段」的第一件事。

第二階段,

有了「雙語見識」,還要系統化,

成為教師能複製的「雙語知識」;

第三階段,

有了「雙語知識」,還要普及化,

成為庶民能兌現的「雙語常識」;

第四階段,

有了「雙語常識」,還要政策化,

成為全國能接受的「雙語共識」。

我做了一輩子,正在第三階段的中場:

我正在用字典跟課程跟專利跟組織,

把我的雙語知識普及成為雙語常識。

-

可是,要選舉了!

第四階段,馬上要來了!

我們臺灣孩子,將迎來他們今生千載難逢的契機!

這個契機,

就是我們大人,

可以選出「沒有雙語見識」的總統,

來用我們賦予他的公權力,

把我「還沒完全普及成為雙語常識的雙語知識」,

直接跳級打怪,直接跳過第三階段,

直接進入第四階段,變成「臺灣甩尾新加坡的雙語共識」。

真是天佑臺灣,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

新加坡的李光耀總理,

在全球雙語政策的歷史評價裡,是有定位的。

他,在無高手獻妙策的前網際網路、前人工智慧時代,

是位高瞻遠矚,但缺乏雙語見識的強人。

二流的強人。

-

二流的強人,敢做敢當.......但是子孫要付代價;

一流的強人,敢問敢用.......但是高手要肯獻策。

-

真正的強人,不是一流的強人,是超一流的強人。

二流的強人,會強推雙語政策;

一流的強人,會雅納雙語政策;

超一流的強人,會選出一流的強人。

超一流的強人,不是賴侯柯郭他們。

是我們。

-

敢做敢當算什麼?有匹夫之勇,充其量就是流氓。

敢問敢用算什麼?具識人之明,升再高不過老總。

敢投票嗎?

集眾人之力,行千秋之事,那...

每一票,都超強;

每一票,都是愛。

-

-

-

而國度的打造,

國君不能靠,

國民才可靠。

#李光耀談雙語政策根本顛三倒四自我矛盾

#搞到最後裡外不是人中文英文方言三方全輸

#但那是因為時代不同他還是個狠角色的

#2023年的臺灣跟1950年的新加坡不可同日而語

#若李光耀還在我會去新加坡幫他打造雙母語

#雙語跟雙母語不可同日而語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師的外師:蕭博士的沙龍
132會員
233內容數
雙語的定義:雙語=母語+外語 外語的定義: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美語。 雙語的教改:我的主張就是SoR。 SoR, 是 Science of Reading, 意即「腦科學實證的英文學習步驟」。
2024/03/29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有用的教學,明明上面說不准教,暗地就都喬好了; 沒用的教學,今天上面說不用教,明天就鳥獸散了。
Thumbnail
2024/03/29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有用的教學,明明上面說不准教,暗地就都喬好了; 沒用的教學,今天上面說不用教,明天就鳥獸散了。
Thumbnail
2023/10/09
學著學著,對岸竟然拋棄了注音; 學著學著,我們悻然放棄了英文。
Thumbnail
2023/10/09
學著學著,對岸竟然拋棄了注音; 學著學著,我們悻然放棄了英文。
Thumbnail
2023/10/07
我一介平民,甚至是貧民,妄想螳臂擋車? 是。我想當吠火車跟臂擋車的漫威狗螳螂。
Thumbnail
2023/10/07
我一介平民,甚至是貧民,妄想螳臂擋車? 是。我想當吠火車跟臂擋車的漫威狗螳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背單字很痛苦;學文法很痛苦;刷考題很痛苦。 我們正在提前,讓孩子重溫這三種痛苦; 我們正在提錢,讓孩子重溫這三種痛苦。
Thumbnail
背單字很痛苦;學文法很痛苦;刷考題很痛苦。 我們正在提前,讓孩子重溫這三種痛苦; 我們正在提錢,讓孩子重溫這三種痛苦。
Thumbnail
中文太老,英文太嫩,各有利弊, 我充當月老,來點基本優生學。
Thumbnail
中文太老,英文太嫩,各有利弊, 我充當月老,來點基本優生學。
Thumbnail
「雙母語」是什麼? 光這三個字,就讓我自己吃盡苦頭,讓好多人吃盡甜頭。
Thumbnail
「雙母語」是什麼? 光這三個字,就讓我自己吃盡苦頭,讓好多人吃盡甜頭。
Thumbnail
每年都一萬個高三孩子,學測英文作文交白卷,這教育就是錯的。 每天都一百萬的小學孩子,上個音樂課,還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的。上個美術課,也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上加錯。
Thumbnail
每年都一萬個高三孩子,學測英文作文交白卷,這教育就是錯的。 每天都一百萬的小學孩子,上個音樂課,還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的。上個美術課,也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上加錯。
Thumbnail
全民需要搞懂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家長需要放手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學生需要練習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老師需要傳授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校長需要煩惱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部長需要支援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Thumbnail
全民需要搞懂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家長需要放手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學生需要練習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老師需要傳授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校長需要煩惱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部長需要支援的,在雙母語的設計之下,實在太簡單了
Thumbnail
這句話的意思, 是「雙語害我們每個人,都成了說謊的人」。
Thumbnail
這句話的意思, 是「雙語害我們每個人,都成了說謊的人」。
Thumbnail
我不懂組織,不懂選舉,不懂財務,不懂行銷,不懂經營管理公司,更不懂得臉文要寫很短很聳動。 但我懂中英文從一張白紙到翻譯莎翁的整條習得過程, 以及沿途的每一顆地雷、每一處景點、每一條捷徑。 我懂雙語。
Thumbnail
我不懂組織,不懂選舉,不懂財務,不懂行銷,不懂經營管理公司,更不懂得臉文要寫很短很聳動。 但我懂中英文從一張白紙到翻譯莎翁的整條習得過程, 以及沿途的每一顆地雷、每一處景點、每一條捷徑。 我懂雙語。
Thumbnail
我曾經是個用「充滿絕望的悲觀心態」去實踐「充滿盼望的樂觀夢想」的務實主義者。 前者叫做證空性; 後者叫行菩薩道。
Thumbnail
我曾經是個用「充滿絕望的悲觀心態」去實踐「充滿盼望的樂觀夢想」的務實主義者。 前者叫做證空性; 後者叫行菩薩道。
Thumbnail
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 林子斌.親子天下.2022/11(七刷). 推薦給: ❦想知道​林子斌教授的雙語教育理念的人 ❦想再多聽一些意見,建構自己的雙語教育理念態度的人。 台灣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對「雙語教育」來高談闊論一番,也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可見「雙語」是一個童叟能解的議題?!
Thumbnail
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 林子斌.親子天下.2022/11(七刷). 推薦給: ❦想知道​林子斌教授的雙語教育理念的人 ❦想再多聽一些意見,建構自己的雙語教育理念態度的人。 台灣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對「雙語教育」來高談闊論一番,也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可見「雙語」是一個童叟能解的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