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政策的矛盾與解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蕭文乾 2023年4月15日 發表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iao.100/posts/10226452040380900?ref=embed_post

說穿了,我們九成的臺灣人,才不管什麼雙語國家,雙語政策,什麼多語臺灣,英語友善,什麼雙語學科,什麼CLIL什麼EMI.

聽不懂啦!沒時間啦!要追劇啦!要倒垃圾啦!要賺錢啦!孩子要英檢啦要建北啦要哈佛耶魯牛津劍橋啦!

-

九成的臺灣人,說穿了,

胸無大志,就是希望孩子英文好一點。

That's it.

還在興高采烈講更多的,只有三種人:

知識份子;

有心人士;

無聊人士。

-

九成的臺灣人,不,九成的地球人,講到任何跟學習有關的事,都回歸人性。

人性,就三要件。

  1. 最好能免費:我不要花錢。
  2. 最好超簡單:我不要花力氣。
  3. 馬上要見效:我不要花時間。

九成的人,就這樣。

您我,就是這樣。別裝了。

我先承認,我也這樣。

-

臺灣的雙語政策,就是要放到這樣的人性脈絡下,

才能理解,

進而破解。

  1. 針對免費這件事,對民意的嗅覺最敏銳的那群人,就推出雙語政策,直接叫每間學校,管他有沒有師資,隔夜就變雙語實驗學校。
  2. 針對簡單這件事,對學術的良心最無感的那群人,就推出雙語政策,直接叫每位老師,管他會不會英文,隔夜就變雙語學科老師。
  3. 針對見效這件事,對群眾的智商最清楚的那群人,就推出雙語政策,直接叫每個縣市,管他有沒有需求,隔夜就花38億去聘外師。

-

所幸,我們社會,不完全是由白痴組成的。

至少有一成的人,腦袋冷靜,內心熱情,行為溫暖。

我就靠您們了。先在此跪謝。

raw-image

我不懂組織,不懂選舉,不懂財務,不懂行銷,不懂經營管理公司,更不懂得臉文要寫很短很聳動。

但我懂中英文從一張白紙到翻譯莎翁的整條習得過程,

以及沿途的每一顆地雷、每一處景點、每一條捷徑。

我懂雙語。

raw-image

天更佑臺灣的是,

我不但懂雙語,我更懂得「惜福」跟「分享」,

是一雙比雙語珍貴百千萬億倍的,成對的,對的美德。

我惜福,因此我從不輕視任何看似理所當然的資源;

我分享,因此我從不重視任何看似奇貨可居的發現。

我惜福,

所以我善用了國語注音符號,轉化成雙語注音符號;

甚至進而編纂了雙語字典,獲得了三項雙語的專利。

我分享,

所以我無心插柳,培訓了很多很多師資,推廣了很多很多年,種下了很多很多潛在的善緣。

最重要的是,我累積了很多很多次被潑冰水仍存悲心的行公義好憐憫的生命經驗。

而這樣的生命經驗,讓我更安於惜福,更勤於分享。

raw-image

那我來繼續分享。

那讓我們回到人性三要件:免費、簡單、立竿見影。

臺灣孩子學英文,能如何免費、簡單、且立竿見影?

我舉一個簡單例子。

蝴蝶音,到底怎麼唸?

到今天,

都還有人在拿口腔圖在把英文系當牙醫系,

都還有外師在齜牙裂嘴,叫你模仿他來騙學費。

蝴蝶音,就兩個注音合在一起,ㄝㄚ。

沒了。

As promised,

免費;簡單;立竿見影。

-

類似這樣的發現,這樣的發明,這樣的可居的奇貨,

我在過去的31年間,在無意間,累積了太多。

從發音到語調到單字

到文法到寫作到翻譯

到地老到天荒到葉倩文的海枯石爛。

多到一位老師教不完,

多到一間學校教不完,

多到一個縣市教不完,

多到剛剛好要一整座島嶼,一整個世代,才教得完學得完。

那座島嶼,叫逮完。

那個世代,叫現在。

raw-image

那我們就一口價,一次出清吧。

趁著選舉的熱潮,

趁著執政黨要為雙語政策解套,找個下台階,

趁著在野黨要拿雙語政策開刀,找個大目標,

趁著臺灣雙語無法黨如果再不選舉,就要被撤銷了。

我們來衝政黨票吧。

我們來募款300萬,

推10位其實沒有真的要廝殺的區域立委,

來滿足法定門檻。

然後,我們來找德高望重的5位賢者義人,出任不分區吧。

進立法院幹嘛?

進立法院送貨啊。

送可居的奇貨,給可憐的孩子。

raw-image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我哪是在從政;

我根本是在做見證。

raw-image

我當然是在做見證:健康的健,正常的正。

學英文,應該健康一點;

學英文,應該正常一點。

就這樣。

誰支持我的「健康正常論」,誰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從選舉的眼光來看,

從雙語的眼光來看,

從政績的眼光來看,

我滿坑滿谷滿手都是

福杯滿溢的滿滿的

可居奇貨好東西。

-

而好東西,當然要跟好朋友分享。

#政治不是我這種兼商的教書匠能碰的

#我唯一能碰的只有發財跟白板

raw-image


雙語的定義:雙語=母語+外語 外語的定義: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美語。 雙語的教改:我的主張就是SoR。 SoR, 是 Science of Reading, 意即「腦科學實證的英文學習步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曾經是個用「充滿絕望的悲觀心態」去實踐「充滿盼望的樂觀夢想」的務實主義者。 前者叫做證空性; 後者叫行菩薩道。
臺灣,是令人又愛又恨,又好氣又好笑的矛盾社會。 每個大人都說「發音不重要,能溝通就好。」;
雙語,是哪雙語? 光這句話,就可以被「有心的人」炒作,讓「無腦的人」吵翻。
我曾經是個用「充滿絕望的悲觀心態」去實踐「充滿盼望的樂觀夢想」的務實主義者。 前者叫做證空性; 後者叫行菩薩道。
臺灣,是令人又愛又恨,又好氣又好笑的矛盾社會。 每個大人都說「發音不重要,能溝通就好。」;
雙語,是哪雙語? 光這句話,就可以被「有心的人」炒作,讓「無腦的人」吵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公立學校推動雙語教學已有一段時日,這期間許多教育專家都提出現場實施的狀況,供政策制定者思考。目前公立的雙語國小如果過江之鯽,然而實際運作狀況真如我們想像的嗎?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臺灣政府提出了2030雙語國家政策,旨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但成績提昇未如理想,本文探討教育體制對教學成效的影響,以及重新思考英文學習的持續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公立學校推動雙語教學已有一段時日,這期間許多教育專家都提出現場實施的狀況,供政策制定者思考。目前公立的雙語國小如果過江之鯽,然而實際運作狀況真如我們想像的嗎?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臺灣政府提出了2030雙語國家政策,旨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但成績提昇未如理想,本文探討教育體制對教學成效的影響,以及重新思考英文學習的持續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