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憲判字第13號:販賣第一級毒品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前世今身:釋字第476號解釋

數十年前臺北地方法院法官陳志祥向司法院大法官聲請解釋[1],陳法官針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中「販賣或運輸毒品罪之法定刑,均為死刑或無期徒刑」,認為其有違權力分立原則及及罪刑相當原則,然而釋字第476號解釋並未做出違憲宣告。

其中關於死刑、無期徒刑之法定刑規定,係本於特別法嚴禁毒害之目的而為之處罰,乃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及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無違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與憲法第十五條亦無牴觸。

釋字第476號作成後,飽受學界質疑[2],而因該刑罰確實過苛,故日後實務上法官也經常依刑法第59條之規定減輕其刑。[3]


二、宣告違憲:112年憲判字第13號

時隔二十餘年,憲法法庭再度審理毒品條例中的「死刑、無期徒刑」條款,判決主文如下(僅節錄第一項)。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前段規定:「……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立法者基於防制毒品危害之目的,一律以無期徒刑為最低法定刑,固有其政策之考量,惟對諸如無其他犯罪行為,且依其販賣行為態樣、數量、對價等,可認屬情節極為輕微,顯可憫恕之個案,縱適用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仍嫌情輕法重,致罪責與處罰不相當。於此範圍內,對人民受憲法第8條保障人身自由所為之限制,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司法院釋字第476號解釋,於此範圍內應予變更;相關機關應自本判決公告之日起2年內,依本判決意旨修正之。


三、重刑化的刑法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係特別刑法,其刑責較原先刑法典第二十章「鴉片罪」更重。就結論而言,筆者贊同多數意見的想法,然理由部分略有不同意見。本號憲法判決主文論及「縱適用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仍嫌情輕法重,致罪責與處罰不相當...」然而,在審查一刑法規範是否違反比例原則時,應以其行為規範與制裁規範一併檢視,並且論理上不應以刑法第59條酌減為必然得解決刑度過苛的方式。簡言之,按判決主文之思考邏輯,倘若本條依刑法第59條酌減後符合罪刑相當,是否意味著本條法規範無違憲之虞?多數意見似有混淆法定刑與宣告刑之關係[4]。筆者認為,本案核心爭點即在於制裁規範過於狹隘,剝奪法官裁量權,並違反比例原則。

此外,憲法法庭並未直接宣告本條之制裁規範「死刑」違憲,或許係出於尊重立法者決定,也或許是因為死刑存廢在我國仍是爭議問題,然仔細思考後,其實本罪係前置化犯罪懲罰,類似抽象危險犯之概念,是否必然將死刑列為其中一項制裁手段,仍有待思考,然多數意見未對此加以論述,稍嫌可惜。




[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法官陳志祥聲請書

[2] 張天一,釋字第四七六號解釋的遺珠之憾試論毒品犯罪之相關問題,月旦法學雜誌103期(2003.12)

[3] 112年憲判字第13號理由書第31段

[4] 類似見解參考黃昭元大法官於本號憲法判決提出之不同意見書




avatar-img
11會員
68內容數
books & movie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orit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聲請人 (一)聲請人一 陳奧死亡後,其子女陳純美等三人被排除在祭祀公業外,確定終局判決認定聲請人陳純美、陳文祥、葉陳月娥等不符祭祀公業條例第4條第2項[1]同條第3項之規定,故無法繼承「祭祀公業李祿」派下員李屋之派下權。 二、專家意見書 三、判決主文 四、個別大法官意見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揭開了當代快樂主義至上的序幕。過去書店架上陳列的書籍,泰半是政治類的書及,然而當今我們走進書店,可以察覺到心理學的書籍與日俱增,暢銷排行榜上永遠有它們的身影,而關於正向思考的書籍更是一枝獨秀。 企業與正向思考 二十世紀初,腓德烈·溫斯羅·泰勒(
Die Wü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 Sie zu achten und zu schützen ist Verpflichtung aller staatlichen Gewalt. 德國基本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寫道:「人之尊嚴不可侵犯,尊重及保護此項尊嚴為
近十餘年來,從河南村鎮銀行抗爭、四通橋事件、鄭州富士康疫情抗爭,一直到白紙運動,中國大陸抗爭事件層出不窮,然而這並非不常見。而中共政府如何面對這些社會大小抗爭呢?
1628年,撞上珊瑚礁的「巴達維亞號」,開啟船員科內則茲在燈塔島上的統治大門,他建立權威、剷除異己,並濫殺無辜。數月後,原先該船的船長帶著救援隊前來,科內則茲為自己的暴行付出代價-他被判處死刑,;1965年,在燈塔島以東四千英里處,貪玩的六名青少年偷了一艘漁船,沒想到這一趟出航,他們航行到荒島「阿塔
當初大二修了姜皇池老師的國際公法(拉丁英檢課)因而整理了單字表,希望可以造福以後的學弟妹.. 🔗 international law_vocabulary.pdf 🔗 international law_vocabulary (期末考).pdf
一、聲請人 (一)聲請人一 陳奧死亡後,其子女陳純美等三人被排除在祭祀公業外,確定終局判決認定聲請人陳純美、陳文祥、葉陳月娥等不符祭祀公業條例第4條第2項[1]同條第3項之規定,故無法繼承「祭祀公業李祿」派下員李屋之派下權。 二、專家意見書 三、判決主文 四、個別大法官意見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揭開了當代快樂主義至上的序幕。過去書店架上陳列的書籍,泰半是政治類的書及,然而當今我們走進書店,可以察覺到心理學的書籍與日俱增,暢銷排行榜上永遠有它們的身影,而關於正向思考的書籍更是一枝獨秀。 企業與正向思考 二十世紀初,腓德烈·溫斯羅·泰勒(
Die Wü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 Sie zu achten und zu schützen ist Verpflichtung aller staatlichen Gewalt. 德國基本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寫道:「人之尊嚴不可侵犯,尊重及保護此項尊嚴為
近十餘年來,從河南村鎮銀行抗爭、四通橋事件、鄭州富士康疫情抗爭,一直到白紙運動,中國大陸抗爭事件層出不窮,然而這並非不常見。而中共政府如何面對這些社會大小抗爭呢?
1628年,撞上珊瑚礁的「巴達維亞號」,開啟船員科內則茲在燈塔島上的統治大門,他建立權威、剷除異己,並濫殺無辜。數月後,原先該船的船長帶著救援隊前來,科內則茲為自己的暴行付出代價-他被判處死刑,;1965年,在燈塔島以東四千英里處,貪玩的六名青少年偷了一艘漁船,沒想到這一趟出航,他們航行到荒島「阿塔
當初大二修了姜皇池老師的國際公法(拉丁英檢課)因而整理了單字表,希望可以造福以後的學弟妹.. 🔗 international law_vocabulary.pdf 🔗 international law_vocabulary (期末考).pdf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今年發生的死刑釋憲的事件,除了引發對死刑立場不同的雙方激烈的爭辯,也暴露了人性險惡的鬧劇,首先法律存在的原則就是揚善懲惡,殺人者死古之常例,豈能在法律上竭盡所能的去開脫惡人?美其名「修復性司法」,但國法的威信何在?受還仁及其遺族的撫慰又該如何?這場死刑釋憲的事件注定是一場在受害者遺族傷口上灑鹽的鬧劇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法律究竟能不能規定無期徒刑受刑人不許假釋,使其成為「終身」監禁,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這本《與死刑拔河─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又剛好有特價之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證據,最後有「理由」
關於死刑犯有沒有必要廢死? 到底台灣要怎麼對待犯下重罪之人? 台灣目前關押在看守有37名死囚聲請釋憲,主張死刑侵害生存權、人性尊嚴、比例原則等憲法原則,要求宣告違憲,歷經多年、多屆大法官討論,今年大法官拍板決定受理,1月25日宣布將於4月23日召開言詞辯論。 死刑有無違憲? 因為今天新聞報導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選期間曾經出現反對廢除死刑的政見。本篇文章,是要純粹從憲法角度,討論死刑存廢的嚴肅課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今年發生的死刑釋憲的事件,除了引發對死刑立場不同的雙方激烈的爭辯,也暴露了人性險惡的鬧劇,首先法律存在的原則就是揚善懲惡,殺人者死古之常例,豈能在法律上竭盡所能的去開脫惡人?美其名「修復性司法」,但國法的威信何在?受還仁及其遺族的撫慰又該如何?這場死刑釋憲的事件注定是一場在受害者遺族傷口上灑鹽的鬧劇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法律究竟能不能規定無期徒刑受刑人不許假釋,使其成為「終身」監禁,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這本《與死刑拔河─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又剛好有特價之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證據,最後有「理由」
關於死刑犯有沒有必要廢死? 到底台灣要怎麼對待犯下重罪之人? 台灣目前關押在看守有37名死囚聲請釋憲,主張死刑侵害生存權、人性尊嚴、比例原則等憲法原則,要求宣告違憲,歷經多年、多屆大法官討論,今年大法官拍板決定受理,1月25日宣布將於4月23日召開言詞辯論。 死刑有無違憲? 因為今天新聞報導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選期間曾經出現反對廢除死刑的政見。本篇文章,是要純粹從憲法角度,討論死刑存廢的嚴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