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非心非佛

2023/08/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文章討論的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說的是佛性平等,凡聖不二,人人皆可成佛,這是給修行者確立自信的思想基礎。在禪宗的傳承裡,馬祖道一禪師更是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大弘禪風。有則公案是這麼說的:

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師(馬祖道一)云:「為止小兒啼。」

僧云:「啼止時如何?」

師云:「非心非佛。」

僧云:「除此二種人來,如何指示?」

師云:「向伊道不是物。」

僧云:「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

師云:「且教伊體會大道。」

  小兒要學作佛,卻不知如何才能成佛,故哭啼。為止小兒啼,祖師大德開示「即心即佛」,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人人皆可成佛。小兒聽聞真的有成佛的機會,建立起了信心,便不再哭啼,發願修行以開示悟入佛知見,古德云:「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

「即心即佛」是為止小兒啼的對治法門,止啼之後,「即心即佛」這帖藥方就不該再繼續服用,法尚應捨,不可執著「即心即佛」,故言「非心非佛」以破除妄念偏執,實則兩者並無差別。

  來人不明白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之義理,以有所得之心,直問心與佛何處可得,該當如何?真心無相,憑何得見?佛本離相,著相求佛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謂心與佛,「說似一物即不中」。向伊道不是物,本來無一物,無有一法可得。

來人明白即心即佛,亦明白非心非佛之義理,又當如何教示?常行中道義,不執是之與非;常離相,不執心與佛世間之名,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體解大道,且教伊體會大道。

  「非心非佛」尚有後續。五代時期,有一位禪師名為禾山。有一天,學僧對禾山禪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佛?」

  禾山禪師答道:「解打鼓。」

  昔有馬祖道一以「即心即佛」來止小兒啼,再以「非心非佛」破「即心即佛」之妄執,如今學僧問禾山如何是「非心非佛」,便是仍存執心、仍存有所得心。禾山禪師回答:「解打鼓」,意在勸學僧莫執「非心非佛」,應當放下所得心,自性自悟。那麼什麼是「解打鼓」呢?筆者整理兩種說法供各位參考。解一是較常見的說法,解二是筆者的心得。

raw-image

解一:

  什麼是非心非佛呢?「懂得打鼓」!

  禾山禪師懂得打鼓以發出聲響,也就是禾山禪師懂得擊法鼓開示佛知見,但學人聽了鼓聲之後能不能悟入佛知見,就只能靠自己了。你問我什麼是非心非佛?無上妙諦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不可議的,我能做的,僅是懂得打鼓發出鼓聲,我跟你講得再多,也只是不得不說的方便,能否體解大道還是在你自己,我不代你迷,亦不代你悟。

解二:

  什麼是非心非佛呢?「好比打鼓」!

  《金剛經六祖口訣》云:「凡夫說法,心有所得,故告須菩提,如來說法,心無所得,凡夫作能解心說。如來語默皆如,所發言辭,『如響應聲』,任用無心,不同凡夫作生滅心說。若言如來說法,心有生滅者,即為謗佛。」

  《妙法蓮華經》云:「惟願天人尊,轉無上法輪,擊於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度無量眾生。」

  打鼓一聲,會聽到產生的共鳴回響繚繞,就好像在山谷叫了一聲,就會聽到山谷傳來此聲的回響。「如響應聲」是自然之理,非由作意,法爾如是。世尊大慈,語默皆如,隨感而應,所發言詞,如擊大法鼓,心無所得,任用無心,如響應聲,普雨大法雨,度無量眾生。

  你問我如何是非心非佛?好似打鼓,如響應聲,自然之理,不由作意,隨感而應,任用無心。何謂無心?真心離妄念謂之無心,無所得心即是。心無所得,即無生滅,無生滅之心即是真心,當下即心即佛,不一不異。

願世人早求明師,參透心性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即心即佛

#非心非佛

#馬祖道一

#禾山解打鼓

8會員
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