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書信 (3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三十、示妙明居士 (李知省伯和)
道由心悟,不在言傳。

近年以來、學此道者,多棄本逐末、背正投邪,不肯、向脚跟下推窮,一味、在宗師說處著到;縱說得、盛水不漏,於本分事上、了沒交涉。

古人、不得已、見學者迷頭認影,故設方便、誘引之,令其自識本地風光、【明見】本來面目而已,初無實法與人。

如,江西馬祖、初好坐禪,後被南嶽讓和尚、將甎、於他坐禪處磨。

馬祖從禪定起,問:「磨甎何為?」

讓曰:「欲其成鏡耳。」

馬祖笑曰:「磨甎、豈得成鏡耶?」

讓曰:「磨甎、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

蓋讓和尚、嘗問馬祖「坐禪何圖?」,馬祖以「求成佛」答之;教中所謂:「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馬祖聞「坐禪豈得成佛」之語,方始著忙,遂起、作禮致敬,曰:「如何即是?」

讓知其時節因緣已到,始謂之曰:「譬牛駕車,車若不行,打牛即是?打車即是?」

又曰:「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

馬祖、於言下、忽然領旨,遂問:「如何用心、即合無相三昧?」

讓曰:「汝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故,當見其道。」

又問:「道非色相,云何能見?」

讓曰:「心地法眼、能見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

曰:「有成壞否?」

讓曰:「若以成壞、聚散、而見道者,非也。」

前所云:方便、誘引;此,是從上宗乘中、第一箇樣子。

妙明居士、請依此參。

昔,大珠和尚、初參馬祖。

祖問:「從何處來?」

曰:「越州大雲寺來。」

祖曰:「來此,擬須何事?」

曰:「來求佛法。」

祖曰:「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甚麼?我這裏、一物也無,求甚麼佛法?」

珠、遂作禮,問:「那箇是慧海自家寶藏?」

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珠、於言下、識自本心,【不由知覺】。

後,住大珠,凡有扣問、隨問而答,打開自己寶藏、運出自己家財,如盤走珠、無障無礙。

曾,有僧問:「般若大否?」

珠曰:「般若大。」

曰:「幾許大?」

曰:「無邊際。」

曰:「般若小否?」

曰:「般若小。」

曰:「幾許小。」

曰:「看不見。」

曰:「何處是?」

「何處不是?」

爾看:他悟得自家寶藏底,還有一星兒實法、傳授與人否?

妙喜常常說與學此道者:若是真實見道之士,如鐘在虛、如谷應響,大扣、大鳴,小扣、小應。

近代、佛法可傷,為人師者、先以奇特玄妙、蘊在胸襟,遞相沿襲、口耳傳授、以為宗旨;如此之流、邪毒人心、不可治療,古德謂之「謗般若人」,千佛出世,不通懺悔。

此,是宗門善巧方便、誘引學者底、第二箇樣子。

妙明居士、決定究竟、當如此樣子參。

既辦此心、要理會這一著子,先須立決定志:觸境、逢緣,或逆、或順,要把得定、作得主、不受種種邪說,日用、應緣時,常以無常迅速,「生死」二字、貼在鼻孔尖頭上。

又,如欠了人萬百貫債、無錢還得,被債主、守定門戶,憂愁怕怖、千思萬量、求還不可得;若常存此心,則有趣向分。

若半進、半退、半信、半不信,不如三家村裏、無智愚夫;何以故?為渠百不知、百不解,却無許多惡知、惡覺、作障礙,一昧守愚而已。

古德有言:「研窮至理,以悟為則。」

近年以來、多有不信「悟」底宗師,說「悟」為誑謼人,說「悟」為建立,說「悟」為把定,說「悟」為落在第二頭,披却師子皮、作野干鳴者、不可勝數;不具擇法眼者、往往、遭此輩幻惑。不可不審而思、思而察也。

此,是宗師、指接群迷、令見月亡指底、第三箇樣子。

妙明居士、欲【跳出生死窟】,「作是說者、名為正說,作他說者、名為邪說」,思之!

怕怖生死底疑根、拔不盡,百劫、千生、流浪,隨業受報,頭出、頭沒、無休息時;苟能猛著精彩、一拔淨盡,便能不離眾生心、而見佛心。

若夙有願力,遇真正善知識、善巧方便誘誨,則有甚難處?

不見,古德有言:「江湖、無礙人之心,佛祖、無謾人之意。」只為時人、過不得;不得道:江湖不礙人。

佛祖言教、雖不謾人,只為學此道者、錯認方便,於一言、一句中,求玄、求妙、求得、求失,因而透不得;不得道:佛祖不謾人。

如患盲之人、不見日月光,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此,是學此道、離文字相、離分別相、離語言相底、第四箇樣子。

妙明居士、思之!

疑「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底心未忘,則是生死交加;但向交加處、看箇話頭:

僧問趙州和尚:「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云:「無。」

但將這、疑「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底心,移來「無」字上,則交加之心、不行矣;交加之心、既不行,則疑「生死、來去」底心、將絕矣。

但向欲絕、未絕處,與之廝捱;時節因緣到來,驀然、噴地一下,便了教中所謂:「絕心生死,止心不善,伐心稠林,浣心垢濁」者也。

然,心、何有垢?心、何有濁?謂:分別善惡、雜毒所鍾,亦謂之「不善」、亦謂之「垢濁」、亦謂之「稠林」;若真實、得噴地一下,只此稠林、即是栴檀香林,只此垢濁、即是清淨解脫、無作妙體。

此體、本來無染,非使然也;「分別不生,虛明自照」,便是這些道理。

此,是宗師、令學者捨邪歸正底、第五箇樣子。

妙明居士、但只依此參,久久,自𡎺著、磕著也。

道、無不在,觸處、皆真,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教中所謂:「治生產業、皆順正理,與實相、不相違背。」

是故,龐居士有言:「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勿張乖;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

然,便恁麼認著、不求妙悟,又落在無事甲裏。

不見,魏府老華嚴有言:「佛法,在爾日用處、行住坐臥處、喫粥喫飯處、語言相問處,所作所為、舉心動念、又却不是也。」

又,真淨和尚有言:「不擬心,一一明妙、一一天真、一一如蓮華不著水,迷自心故、作眾生,悟自心故、成佛;然,眾生本佛,佛本眾生,由迷、悟故,有彼、此也。」

又,釋迦老子有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又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此亦是「不許擬心」之異名耳。

苟於應緣處,不安排、不造作,不擬心思量、分別計較,自然、蕩蕩、無欲無依,不住有為、不墮無為,不作世間、及出世間想。

這箇,是日用、四威儀中、不昧本來面目底、第六箇樣子也。

本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己事未明故,參禮宗師、求解生死之縛,却被邪師輩、添繩、添索,舊縛未解,而新縛又加,却不理會生死之縛,只一味理會閑言、長語,喚作「宗旨」;是甚熱大、不緊?教中所謂:「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要得不被生死縛,但常教方寸、虛豁豁地,只以「不知生來、不知死去」底心,時時、向應緣處、提撕;提撕得熟,久久,自然、蕩蕩地也。

覺得日用處、省力時,便是學此道、得力處也;「得力處、省無限力,省力處、却得無限力」,這些道理,說與人不得、呈似人不得,省力、與得力處,如人飲水、冷煖自知。

妙喜一生、只以「省力處」指示人,不教人做謎子、摶量,亦只如此修行,此外,別無造妖、揑怪。

「我得力處、他人不知,我省力處、他人亦不知;生死心絕、他人亦不知,生死心未忘、他人亦不知。」

只將這箇法門、布施一切人,別無玄妙、奇特、可以傳授。

妙明居士、決欲如妙喜修行,但依此說,亦不必向外、別求道理;真龍行處、雲自相隨,況神通光明、本來自有?

不見,德山和尚有言:「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

這箇,是學此道、要徑底、第七箇樣子也。

如上七箇樣子,佛病、法病、眾生病,一時說了。

更有第八箇樣子,却請問取妙圓道人。

又代妙圓道人、下一轉語,云:「大事、為爾不得,小事、妙明居士、自家擔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森愛耦諧的沙龍
12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森愛耦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18
復次。大慧。(或有) 未來世 (之) 智者。以離 (於) 一。異。俱。不俱 (等差別) 見 (之) 相。我所通 (達。究竟無二之) 義。問 (於) 無智者。彼 (無智者) 即答言。此非正問。
Thumbnail
2023/10/18
復次。大慧。(或有) 未來世 (之) 智者。以離 (於) 一。異。俱。不俱 (等差別) 見 (之) 相。我所通 (達。究竟無二之) 義。問 (於) 無智者。彼 (無智者) 即答言。此非正問。
Thumbnail
2023/10/16
復次。大慧。(我今) 當說名。句。形身 (之) 相。善觀名。句。形身 (相之) 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則能)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 (悟) 已。(亦能) 覺 (悟) 一切眾生。
Thumbnail
2023/10/16
復次。大慧。(我今) 當說名。句。形身 (之) 相。善觀名。句。形身 (相之) 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則能)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 (悟) 已。(亦能) 覺 (悟) 一切眾生。
Thumbnail
2023/10/15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 (自性) 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悖之過) 耶。(先前。世尊既) 說無生 (之) 性 (自性。後卻又說) 如幻 (之惑亂相。有種種現。既有種種現已。云何而可說是無生耶)。
Thumbnail
2023/10/15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 (自性) 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悖之過) 耶。(先前。世尊既) 說無生 (之) 性 (自性。後卻又說) 如幻 (之惑亂相。有種種現。既有種種現已。云何而可說是無生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三十、示妙明居士 (李知省伯和)
Thumbnail
三十、示妙明居士 (李知省伯和)
Thumbnail
二十三、示中證居士 (郭知縣仲堪)
Thumbnail
二十三、示中證居士 (郭知縣仲堪)
Thumbnail
〈念佛著魔辯〉今詮-1(節本)     彌陀淨土的「念佛」法門,其特色是行持簡易而功德殊勝,全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攝受往生,且隨時隨處有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可說念佛之處,唯有光明顯耀、清淨莊嚴,諸佛歡喜、行者安詳,似不應有「著魔」之事;而淨土宗祖師《省菴法師(1686—1
Thumbnail
〈念佛著魔辯〉今詮-1(節本)     彌陀淨土的「念佛」法門,其特色是行持簡易而功德殊勝,全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攝受往生,且隨時隨處有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可說念佛之處,唯有光明顯耀、清淨莊嚴,諸佛歡喜、行者安詳,似不應有「著魔」之事;而淨土宗祖師《省菴法師(1686—1
Thumbnail
十五、示妙淨居士 (趙觀使師重)
Thumbnail
十五、示妙淨居士 (趙觀使師重)
Thumbnail
〈念佛著魔辯〉今詮(象山慶’23.6.16) 彌陀淨土的「念佛」法門,其特色是行持簡易而功德殊勝,全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攝受往生,且隨時隨處有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可說念佛之處,唯有光明顯耀、清淨莊嚴,諸佛歡喜、行者安詳,似不應有「著魔」之事;而淨土宗祖師《省菴法師(1686
Thumbnail
〈念佛著魔辯〉今詮(象山慶’23.6.16) 彌陀淨土的「念佛」法門,其特色是行持簡易而功德殊勝,全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攝受往生,且隨時隨處有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可說念佛之處,唯有光明顯耀、清淨莊嚴,諸佛歡喜、行者安詳,似不應有「著魔」之事;而淨土宗祖師《省菴法師(1686
Thumbnail
二、示東峰居士 (陳通判次仲)
Thumbnail
二、示東峰居士 (陳通判次仲)
Thumbnail
一、示清淨居士 (李堤舉獻臣)
Thumbnail
一、示清淨居士 (李堤舉獻臣)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