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奧本海默》海報

《奧本海默》海報

《奧本海默》並非我首次以IMAX螢幕觀看的電影,但它是第一部讓我體驗到IMAX價值的電影。IMAX除了讓爆炸的畫面更為震撼,其精緻的畫質更細膩展現出飾演奧本海默的Cillian Murphy隨著角色人生起伏的臉部線條變化,以及他那雙湛藍眼睛透射出的慧黠與糾結。

電影選角是門學問,尤其是文戲居多的劇情片,需要高度依賴演員的演技,以及演員如何恰到好處地揣摩角色原型的外觀。以當今的化妝技術,要把一個演員的臉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並不困難(例如《為副不仁》裡,克里斯汀貝爾扮成錢尼,超像),但要說服觀眾「現在出現在螢幕上的演員就是他所扮演的角色」依然不容易,例如艾希頓庫奇的《賈伯斯》,我從頭到尾都認為在畫面裡出現的就是上賈伯斯模仿秀的艾希頓庫奇,實在無法被說服。

猶記得當年得知《奧本海默》開拍時,一方面很期待,另一方面卻也很擔心,諾蘭會不會一個不小心,就把《奧本海默》拍成一齣讓觀眾無法融入劇情的電影。畢竟,要上哪裡找來這麼多能演又願意屈居配角的人呢?我想起小時候看的龐德電影,那是由皮爾斯布洛斯南主演的年代,明知道龐德電影的賣點就是看男主角耍帥以及跟女配角談情說愛,但《007:縱橫天下》還是讓我看的很難受,其原因正是選角問題,片中飾演「核物理學家」的演員,舉手投足實在很難讓人把她跟核物理學家聯想在一起。我其實也說不出一個核物理學家該有怎樣的言行舉止,但當那位飾演核物理學家的演員一出場,我只看到一個身材性感但眼神空洞的雜誌模特兒努力想假裝自己是個核物理學家,我感受到的就只有尷尬,而這尷尬就這樣一路伴隨我直到電影結束。

但諾蘭這回在《奧本海默》做到了,選角相當成功。飾演葛羅夫斯將軍的麥特戴蒙先前已在《星際效應》及《絕地救援》飾演過太空人角色,扮演知識型角色本就極具說服力。令人訝異的是,以《波希米亞狂想曲》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雷米馬利克,願意承接只有少許的戲分的大衛希爾,並在那短短的幾句台詞中展現該角色「路見不平」的爆發力;總共只出現一幕的杜魯門竟是由蓋瑞歐德曼飾演。更出乎意料的是,小勞勃道尼竟然能把一個乍看是個好人,但事實上是個小心眼的反派角色詮釋得如此恰如其分,先讓觀眾一望即知這個人不單純,接著看出他是個包藏禍心的壞傢伙,小勞勃道尼演得夠壞,但又不至於壞到被說是「chew the scenery」。《奧本海默》有這樣的演員陣容,著實讓影迷如我看得既過癮又感動。

先前看到不少人呼籲觀眾進場前須做功課,例如研究片中提到的科學家生平及其重大研究成果等等,進去電影院裡才不會看得很混亂等等。我同意該稍稍了解片中提到的幾個科學家,如果真的完全沒聽過波耳、海森堡與布萊克特等人,看到角色出現的當下,難免會有「這個人在這裡講兩句話就消失了,要這橋段幹嘛」的錯愕感。但我不認為《奧本海默》是要走科普教育路線,至少,我看完電影後的理解是,這部電影談的是人性、談的是過去科技發展對世界的影響,談的是科技發展能否兼顧道德的問題。思考這些不需要先做太多功課,只要有心,《奧本海默》的餘韻會讓你想很久很久。

《奧本海默》值得一看,真心推薦。


avatar-img
20會員
50內容數
這裏是我收藏書籍讀後感的地方,文章或為長篇大論,或為幾句短評,皆屬肺腑之言,歡迎大家看看,更歡迎發表意見,一同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h-Yu 的書架 的其他內容
前些日子才跟朋友聊到台灣餐飲業在疫情後大復甦的情形,以及台灣人過度依賴外食的現況。我們都認為,當今台灣,尤其是台北的部分餐廳、小館,以及「個性拉麵店」姿態越來越高,用餐規定越來越多,就是因為仰賴外食的客人已多到餐飲業不缺客人所致。
今年,小孩終於學會講簡短的句子了,詞彙不多,有時候會鬧笑話,逗的大人們笑呵呵。不知不覺,日子好像就在繞著孩子打轉的生活中飛快的過去了。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帶讀者回顧過去三年對抗新冠疫情的紀錄,以及教導民眾如何防範下一次可能的疫情。
這陣子的台灣媒體充斥許多關於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新聞,議題涵蓋政治、經濟、公司前景等諸多面向,筆者謹針對其中關於美國勞工對於到台積工作意願的新聞,提供一點淺見。
猶記得學生時代,對咖啡的印象就是個飄著香氣,但入口苦澀,偶爾還會導致心悸的飲料。若跟朋友約在咖啡館談天,能不點咖啡就不點咖啡。但現在的我,不僅對咖啡成癮,還一腳踏進手沖咖啡這麼一個同時消耗時間與金錢的大坑。如此大幅度的轉變,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
「二十歲」是筆者個人定義裡「青年」的起點(至於何時算是「中年」的起點?請容我再想想),這系列以「青年時期紀錄」為題的文章,紀錄從二十歲迄今,隨著年紀增長,各方面不知不覺(或不得不為)的轉變及相應的體悟。 而這系列第一篇,就從長輩說的一個關於「友情」的小故事開始吧。
前些日子才跟朋友聊到台灣餐飲業在疫情後大復甦的情形,以及台灣人過度依賴外食的現況。我們都認為,當今台灣,尤其是台北的部分餐廳、小館,以及「個性拉麵店」姿態越來越高,用餐規定越來越多,就是因為仰賴外食的客人已多到餐飲業不缺客人所致。
今年,小孩終於學會講簡短的句子了,詞彙不多,有時候會鬧笑話,逗的大人們笑呵呵。不知不覺,日子好像就在繞著孩子打轉的生活中飛快的過去了。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帶讀者回顧過去三年對抗新冠疫情的紀錄,以及教導民眾如何防範下一次可能的疫情。
這陣子的台灣媒體充斥許多關於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新聞,議題涵蓋政治、經濟、公司前景等諸多面向,筆者謹針對其中關於美國勞工對於到台積工作意願的新聞,提供一點淺見。
猶記得學生時代,對咖啡的印象就是個飄著香氣,但入口苦澀,偶爾還會導致心悸的飲料。若跟朋友約在咖啡館談天,能不點咖啡就不點咖啡。但現在的我,不僅對咖啡成癮,還一腳踏進手沖咖啡這麼一個同時消耗時間與金錢的大坑。如此大幅度的轉變,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
「二十歲」是筆者個人定義裡「青年」的起點(至於何時算是「中年」的起點?請容我再想想),這系列以「青年時期紀錄」為題的文章,紀錄從二十歲迄今,隨著年紀增長,各方面不知不覺(或不得不為)的轉變及相應的體悟。 而這系列第一篇,就從長輩說的一個關於「友情」的小故事開始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Ex Machina人造意識》是由亞力克斯嘉蘭自編自導於2015年上映的英國驚悚科幻電影。並由多姆納爾格里森、奧斯卡伊薩克與艾莉西亞薇坎德主演。本片是導演嘉蘭首次執導演筒,此前工作主要以編劇為主。但這部電影一鳴驚人,廣受影評人的好評,在8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2項入圍,並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顛覆成見的諜報片, 導演不斷地衝擊傳統對間諜的印象, 翻轉對這些情報員的認知。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2024年第81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於稍早正式圓滿落幕,得獎名單也隨之全部揭曉。由諾蘭執導的原子彈之父傳記片《奧本海默》一舉奪下戲劇類最佳影片、戲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配樂 5 項大獎,成為本屆電影類的最大贏家,其中導演諾蘭與憑著本片封帝的奇利安墨菲皆是他們生涯的首座金球獎。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個性決定命運。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看完卻還意猶未盡。 電影主角當然是奧本海默,有些麻煩是自找的。自以為可以不受框架限制,自以為只是單純交友,自以為的信任判斷,自以為的幽默,自以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的任性,終究還是會帶來後果。太太Kitty的片段極少,但無比重要,尤其在最後的聽證會中是最強力的反擊,中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Ex Machina人造意識》是由亞力克斯嘉蘭自編自導於2015年上映的英國驚悚科幻電影。並由多姆納爾格里森、奧斯卡伊薩克與艾莉西亞薇坎德主演。本片是導演嘉蘭首次執導演筒,此前工作主要以編劇為主。但這部電影一鳴驚人,廣受影評人的好評,在8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2項入圍,並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顛覆成見的諜報片, 導演不斷地衝擊傳統對間諜的印象, 翻轉對這些情報員的認知。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2024年第81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於稍早正式圓滿落幕,得獎名單也隨之全部揭曉。由諾蘭執導的原子彈之父傳記片《奧本海默》一舉奪下戲劇類最佳影片、戲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配樂 5 項大獎,成為本屆電影類的最大贏家,其中導演諾蘭與憑著本片封帝的奇利安墨菲皆是他們生涯的首座金球獎。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個性決定命運。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看完卻還意猶未盡。 電影主角當然是奧本海默,有些麻煩是自找的。自以為可以不受框架限制,自以為只是單純交友,自以為的信任判斷,自以為的幽默,自以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的任性,終究還是會帶來後果。太太Kitty的片段極少,但無比重要,尤其在最後的聽證會中是最強力的反擊,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