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小到現在,身邊的人總是會問我說為甚麼這麼愛看小說,硬要仔細述說迷戀上文字的過程,恐怕我自己也不知從何說起,是甚麼時候開始的呢?又是甚麼地方吸引我一直閱讀到現在的呢?
我難以形容熱愛文學的原因,在旁人眼中無趣、不想去碰的數千數萬的字符,在我眼裡拼湊出一位人物、一楨畫面、一段冒險或一條真理。
不同時期的我總會愛上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國小的我鍾愛於推理小說,總喜歡看一絲一縷的線索織成名為真相的布,我狂熱於謎題解開的爽快感,沉迷於絞盡腦汁的思考,反覆對照答案和伏筆,只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看那些關於人性、誤會、情感所構成的複雜案件,看不同時代的人們做出同樣的選擇,看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價值觀衝突,看那些所謂時代下的悲歌、所謂天性兇殘沒心沒肺的殺人兇手背後的故事。
年幼的我沉迷於倫敦的迷霧,長大的我閱讀著人心的衝突。
之後我迷上了冒險、快穿小說,興許我就是個天性追求刺激的小孩,但個性使我害怕於現實中冒險,所以才會沉浸於書本的世界,有時幻想著自己是主角,有時僅僅只是旁觀者,羨慕他們不日常的每一天,祈禱著有日能打破現實的循環,將飛鳥的腳鐐解開,但我顧忌的太多,始終無法踏出追尋自由、刺激的道路,看著那些故事,彷彿我也跟著去了新大陸旅行,見識了新的能力體系,共同書寫了新的冒險篇章。
追求自由的飛鳥,卻於籠中眺望天空。
而現在我喜歡綜漫小說,無法否認綜漫小說比較小眾,而且大多都是網路小說,難免看到ooc的角色描寫,但我可以在裡面看到別人眼中的角色,和他們的原創角色和我所熟悉的角色互動,那些不好的結局被改寫,不同番的角色鬥智鬥勇的化學反應,也有的是單純的治癒日常,也有的是在被刀一次:),即使有重來的機會仍走向悲劇之類的,或許是現在老了也說不定,對於那些悲劇收場的結局,總是期望會有更好的結果。
即使在原作中你已經無路可走,但我仍希望你至少能在小說裡有更好的結果,不再是因為悲慘結局而被銘記,而是擁有平凡而美好的日常。
我曾跟朋友開玩笑說沒有小說我就會死去,小說是我的生命之類的話語,閱讀小說就如同在剖析自己,總有人將你內心深處的某個點挖掘出來,以優美的詞藻重塑形體,再將它擺在你眼前,而有些書中的感情,我覺得是現實中找不到的,正因虛幻又美好,才一次次令我著迷,「得不到的越想要」許是人的通病,我喜歡去感受藏在文字後的情感,有的濃烈似火,有的溫柔似水;我看過隱藏在交鋒下,不帶一絲感情,充滿算計的戀愛,也看過甘願犧牲自我,不求回報的愛戀;見過不畏世俗,寧負天下不負卿的果決,自然也見過,為世俗妥協,只求各自安好的和平。
我總是樂此不疲地見證情感的萌芽、生長、枯萎,不限於愛情、親情,而是難以定義的每一種感情。
原諒我拙劣的文筆難以傾訴我內心的感觸,其實最初也不過是想回答首段的問題,但對於熱愛的事物我總是忍不住的想再多說一些,不知我這樣雜亂的書寫能否吸引一些人來接觸小說,若有的話那自是最好不過。
小說於我來說可以是疲累日常後在深夜食堂的治癒、溺於深淵的壓抑、平淡感慨的嘆息,它是多樣且多變的,但它是我不變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