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蒼鷺:「當我們仔細檢視自己,看到的不一定都是喜歡的樣子。從現在的你變成你想成為的自己,必然要經歷行為和態度的轉變,這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勇氣與毅力。」

面對情緒的重要性

蛤蟆吸吸鼻子「但我不喜歡這樣嚎啕大哭。」「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分被切掉」

在了解面對情緒的重要性之前,我在書中看到的是蒼鷺先引導著蛤蟆去自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被教育要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當然太過氾濫的負面情緒可能無法解決當下遇到的問題,但如果我們一昧地忽略情緒,總有一天它會跟我們生理上遇到的健康問題一樣,在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爆發。所以知道自己的情緒是我們成長進步,或是維持心理健康第一步會需要具備的能力。

心理諮商不會全然是一個舒適的對談過程

越是能幫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往往最可能引發激烈的抗拒。

這個部分我想要引用心理諮商師陳志恆的推薦序裡的一段話:「讀完全書,你會知道,心理諮商不是個愉快的對話過程;你可能需要去觸及那些令你感到痛苦的情感、想法或回憶。然而,你願意投入越多,你越能從心理諮商中獲益。」就像身體上真實可見的傷口,他們或許已經被忽視許久,治癒的過程中必定要經歷清創、消毒、塗藥或換藥。不過重要的事我們知道「傷口在復原,而我會變得更好」。

不好玩的「心理遊戲」和「心裡地位」

對你而言,這是你看事情的唯一方式。從那時起,你一輩子都在用這個觀念,在你的事件裡生活和看待一切事物。

這是我個人覺得從書中體認到最重要的觀念,如果缺乏這層自覺,我們可能一輩子都困在自己有時塑造的視角當中去經歷這個世界。舉書中兩個淺顯的例子,在預約計程車卻被爽約的情況下,心裡地位處於「我好,你不好」狀態的人,會開始玩「我抓到你了,你這個混蛋」這個遊戲,會打電話過去大發雷霆。而心理地位處於「我不好,你好」這個狀態的人,會開始玩「可憐的我」這個遊戲,會開始難過司機忘記他,去想或許司機有更重要的客人,或甚至怪自己沒有把時間約好。

無好壞之分的父母、孩童、成人自我狀態

「在成功的人生裡,這三種狀態都是不可或缺的。他們都是千百年演化的結果,所以每一種狀態肯定都很重要,對生存有價值。但我們可以說這個成人狀態是具有特別的重要性。」

當我們處於父母自我狀態,我們的行為會像個法官,審判別人,亦或是審判自己。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指我們能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168頁)也只有在這個狀態時的我們才得以吸收建議,並思考如何成長。孩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的成長過程所建構,幼年至成年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發展出越來越細膩的情緒反應,其後碰到某些場景或情形時,我們仍像小時候一樣去感受和行動的狀態。

了解這個觀念讓我感到很有收穫。類似於了解情緒之後更能夠自我覺察情緒,瞭解人有這三個自我狀態,讓我慢慢可以去覺察自己或是身邊的人目前處於哪樣的狀態,更能夠有機會去理解彼此,也讓我多了機會去修正自我。


如果還沒看過這本書的各位,非常推薦去親自閱讀全書,相信會有更貼近自身的成長。


hello 我是Sada,我喜歡閱讀、電影,和探索一切我可能有興趣的事。

這裡或出現的文章約八成會是閱讀心得和電影觀後感,其餘兩成會是關於我有興趣的內容組成的小知識分享。

祝看到這裡的各位都有愉快的一天。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揭示自我情緒管理的三大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父母自我與成人自我。透過蛤蟆先生與心理師的對話,瞭解如何從自身情緒中解脫,學會選擇對自己情緒負責,培養健康的情感表達方式。文章旨在鼓勵讀者獲得更深的自我認識與情緒掌控能力,進一步感受心靈療癒的力量。
Thumbnail
蛤蟆心理諮商的故事,透過心理專業的角度解析兒童、父母、成人三種心理狀態,讓真實的自己擺脫過去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Thumbnail
這本小說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描述了蛤蟆先生在心理低谷中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鷲幫助的故事。書中以故事形式解釋了許多心理學名詞,適合對心理諮商好奇、想學習心理學的人以及想療癒自己的人。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講述了蛤蟆先生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幫助,最終在經歷了10次諮商後走出憂鬱、獲得成長的故事。這本書以生動的故事形式,向讀者介紹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心理諮商的過程,探討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心理健康的奧秘。 心理健康:每個人都應重視的議題 書中首先強調了心
期許我們都活在當下,擺脫過去負面束縛跟框架,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瞭解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探索與檢視自己,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愛自己多一點,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之所以有情緒的存在是為了要促使我們去改變現況,但如果今天情緒反而成為了我們的牢籠,讓我們無法成長,無法突破,我們就非常需要 EQ 的訓練,來重新檢視和處理與情緒之間的關係。EQ情商的重要性在於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情緒,並且對於個人和人際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裡師》是一本深刻且啟發人心的心理成長書籍,透過故事和情節,讀者能夠提升對自我認知、情感處理及人際關係的瞭解。書中通過描述主角蛤蟆先生的成長旅程,帶領我們深入探索心理成長的要素。
Thumbnail
在書中陪伴蛤蟆先生去心理諮商,自己也好像經歷了一次心理諮商,過程中會試著思考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很多事情忽然變得清晰,從而得到力量去改變自己,希望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了解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多方法。 我想,認識了人有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這個概念可成為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 在理解自己之後,我們便能作出選擇,並有所成長,像蛤蟆先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揭示自我情緒管理的三大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父母自我與成人自我。透過蛤蟆先生與心理師的對話,瞭解如何從自身情緒中解脫,學會選擇對自己情緒負責,培養健康的情感表達方式。文章旨在鼓勵讀者獲得更深的自我認識與情緒掌控能力,進一步感受心靈療癒的力量。
Thumbnail
蛤蟆心理諮商的故事,透過心理專業的角度解析兒童、父母、成人三種心理狀態,讓真實的自己擺脫過去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Thumbnail
這本小說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描述了蛤蟆先生在心理低谷中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鷲幫助的故事。書中以故事形式解釋了許多心理學名詞,適合對心理諮商好奇、想學習心理學的人以及想療癒自己的人。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講述了蛤蟆先生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幫助,最終在經歷了10次諮商後走出憂鬱、獲得成長的故事。這本書以生動的故事形式,向讀者介紹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心理諮商的過程,探討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心理健康的奧秘。 心理健康:每個人都應重視的議題 書中首先強調了心
期許我們都活在當下,擺脫過去負面束縛跟框架,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瞭解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探索與檢視自己,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愛自己多一點,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之所以有情緒的存在是為了要促使我們去改變現況,但如果今天情緒反而成為了我們的牢籠,讓我們無法成長,無法突破,我們就非常需要 EQ 的訓練,來重新檢視和處理與情緒之間的關係。EQ情商的重要性在於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情緒,並且對於個人和人際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裡師》是一本深刻且啟發人心的心理成長書籍,透過故事和情節,讀者能夠提升對自我認知、情感處理及人際關係的瞭解。書中通過描述主角蛤蟆先生的成長旅程,帶領我們深入探索心理成長的要素。
Thumbnail
在書中陪伴蛤蟆先生去心理諮商,自己也好像經歷了一次心理諮商,過程中會試著思考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很多事情忽然變得清晰,從而得到力量去改變自己,希望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了解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多方法。 我想,認識了人有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這個概念可成為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 在理解自己之後,我們便能作出選擇,並有所成長,像蛤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