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緩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大概只能用這麼兩個字來形容近期的狀況。


其實那是在看完黑洞展覽時有所體悟,雖然是帶著小童的情況下匆匆看完,但看著「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的介紹時──「緩步」這兩個字就落入我的海馬迴。

一旦進入了「事件視界」後,無論是物質或者能量就沒有辦法逃脫。

而若是你對相對論有著一些瞭解,可以試著想像當闖入「事件視界」之後,你所能感受的「時間」越是接近靜止。由於沒有任何物體、生命在掠過「事件視界」還活著回來跟你分享心得,也許他不能跟你分享所謂接近一切像是無的靜止是什麼。


但我大概可以想像那是什麼。

大概是對於什麼人或者事物的著迷。

它讓你不知不覺過了近乎一輩子,

然而卻又像是轉眼一瞬之間。


你可以說是愛,也可以說是一種痴迷。


每當想起這個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在Breaking Bad【絕命毒師】Season 3 Episode 6中出現的詩。那是來自於Walt Whitman的"When I Heard the Learn'd Astronomer"。當時剛在Gus提供的實驗室起步的老白認識了另外一名助手Gale。Gale背出了這首詩,映襯了兩人的際遇,無論是在學術界要當個跳火兔子、還是在業界賣出股份而成為笑柄,兩人都在"Lab"中找到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從某個角度來說,或許「方格子」也是,成為了一部份人生命中的實驗室。而在那間實驗室中,在那裡White、Gale可以做自己擅長的事,不必在管世俗的眼光,只對化學著迷與尊重。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4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開放流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亂度的總和
13.6K會員
501內容數
母體錯置的空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你來,你來到我的世界裡。 來到這個幻境之中。 成為我的觀眾,作為我的拼圖,企圖化身為一個好的解謎者。 我更希望你是我的信徒,熱愛到盲目地匍匐在這片魔幻的空間之中。 當你踏入的時候,我一無所知。 當我意識到的時候,內心有些什麼正在充盈, 就如同水球一般,搖晃搖晃地,像是下一秒就要漲破那層薄薄的禁錮。
Thumbnail
你來,你來到我的世界裡。 來到這個幻境之中。 成為我的觀眾,作為我的拼圖,企圖化身為一個好的解謎者。 我更希望你是我的信徒,熱愛到盲目地匍匐在這片魔幻的空間之中。 當你踏入的時候,我一無所知。 當我意識到的時候,內心有些什麼正在充盈, 就如同水球一般,搖晃搖晃地,像是下一秒就要漲破那層薄薄的禁錮。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次來參加課程參與課程的同學們簡直是匯聚了一群與眾不同的靈魂!或許這是地球覺醒的高維度引導所致?其中一位同學甚至是現場報名,她純粹憑直覺前來。另一位同學則是從南部趕來,精心計畫搭乘高鐵並安排住宿,原本一直無法確定出席時間的他,卻驚奇地獲得長官批准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次來參加課程參與課程的同學們簡直是匯聚了一群與眾不同的靈魂!或許這是地球覺醒的高維度引導所致?其中一位同學甚至是現場報名,她純粹憑直覺前來。另一位同學則是從南部趕來,精心計畫搭乘高鐵並安排住宿,原本一直無法確定出席時間的他,卻驚奇地獲得長官批准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顯微鏡下的世界很有趣,因為那總能看見肉眼無法輕易察覺的事物。
Thumbnail
顯微鏡下的世界很有趣,因為那總能看見肉眼無法輕易察覺的事物。
Thumbnail
《意識突圍》極簡落伍了,躺平興起了? TIME X CHANGE X ETERNITY 五月甫過,並不是總在感嘆時間又跑到哪個里程點,自己則猛追在後,而是走出大樓之外,抬頭一張望,到處都在展示相關的訊息,我不由得持續接收外來的刺激。 晨間的陽光映曳著淺黃色的光芒,朦朧溫柔的金色輕輕覆蓋在
Thumbnail
《意識突圍》極簡落伍了,躺平興起了? TIME X CHANGE X ETERNITY 五月甫過,並不是總在感嘆時間又跑到哪個里程點,自己則猛追在後,而是走出大樓之外,抬頭一張望,到處都在展示相關的訊息,我不由得持續接收外來的刺激。 晨間的陽光映曳著淺黃色的光芒,朦朧溫柔的金色輕輕覆蓋在
Thumbnail
在《奇蹟課程》裡面談到不少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論。我們都知道非常地抽象,那個不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因為這個時間觀,其實隱含在所有的奇蹟裡面或者是操練的背後。尤其是它隱藏在所謂我們的寬恕法門裡面。 任何希望別人改變的想法都假設「別人已經錯了」,這個假設會成為你的經驗。 別當一回事吧。
Thumbnail
在《奇蹟課程》裡面談到不少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論。我們都知道非常地抽象,那個不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因為這個時間觀,其實隱含在所有的奇蹟裡面或者是操練的背後。尤其是它隱藏在所謂我們的寬恕法門裡面。 任何希望別人改變的想法都假設「別人已經錯了」,這個假設會成為你的經驗。 別當一回事吧。
Thumbnail
當天再次覺得生命很奇妙的時刻: 沒想到參與紀老師的課程,與對哲學探究的興趣緣分,重新與大學時期的同學,有幸再次成為了同學。 或許這就是班雅明說的「通感」,如同群星一樣,在現今突然連結起來,有一種「啊!我現在才看懂這是怎麼一回事」的實際領受的頓悟。 另一方面這也如同榮格所提到的「共時性」
Thumbnail
當天再次覺得生命很奇妙的時刻: 沒想到參與紀老師的課程,與對哲學探究的興趣緣分,重新與大學時期的同學,有幸再次成為了同學。 或許這就是班雅明說的「通感」,如同群星一樣,在現今突然連結起來,有一種「啊!我現在才看懂這是怎麼一回事」的實際領受的頓悟。 另一方面這也如同榮格所提到的「共時性」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小時候看神怪小說,常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上神仙過一天的時間,人間已過了一年,有一首詩也提到:「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長大之後才發現這是科學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受,原來時間從來不是等速流動的,它時而飛逝,時而緩慢停滯。     對時間快慢的感受是因人因情境而異的。
Thumbnail
小時候看神怪小說,常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上神仙過一天的時間,人間已過了一年,有一首詩也提到:「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長大之後才發現這是科學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受,原來時間從來不是等速流動的,它時而飛逝,時而緩慢停滯。     對時間快慢的感受是因人因情境而異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