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 運動的發生是為了將來不再有其他受害者 MeTo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top Sexual Assault

Stop Sexual Assault

身為普通的人類,一般人當然是不可能完全保證能辨識得出別人是否值得你的信任、善意或關愛,因此,不論是如今我們認為的「錯信」或「錯愛」,這個失誤都不是一個願意提供信任與關愛的人所需要承擔的。

為什麼無法百分百正確判斷人心呢?

有兩個原因:

㈠ 人心可能會因為時間更迭以及遇到的人事物與生活歷練而逐漸發生改變。

㈡ 人其實沒變,只不過一開始選擇隱藏真實的自己,而把面對外界的人設包裝的太過完美,但又因為無法時刻維持人設而讓外人有巨大落差的感受。

然而,若要判斷你該不該去相信一個人的最簡單方式,就是「先相信他」。

為什麼這麼說?

正是因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時間向來是最好的測謊機與卸妝油,若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是刻意為了特定目的或利益而包裝出來的,那麼隨著時間流逝,由於自滿與鬆懈,終將現出原形。

沒有例外。

請別檢討自己錯付信任,善良與正直不該被檢討。

歸納兩個要點:

▋首先該被檢討的,絕對不是受害者。

▋宇宙之下沒有失誤,只有人生體驗。

⊹⊹⊹

這十年來,地球母親依照宇宙計劃升級、時不時都在翻身清理舊能量,勢必會持續引發一波波的巨浪,為生存其上的人類帶來一波波震撼。

除了像是洪災、火災、地震之類的地表事件,不管是在政治圈、演藝圈或是一般大眾的工作職場,不論是 MeToo 運動雙標立場人設翻車或是秘密揭露的驚濤駭浪會一波波地席捲而來,起碼持續好幾年。

這是隱藏不了、掩蓋不住的浪潮。

現在的能量就是如此,逼人面對與解決,也逼人勇敢與重生。

不論是受害者或是加害者,多年來他們的內在底層情緒與潛意識都不曾消失過,能量不斷在另一個層面運作著,就像蓋著鍋蓋在慢火燒煮一鍋湯。

水燒開了,鍋蓋勢必會被滾水與高壓掀翻掉,不是嗎?

其實,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也是好事。

▋唯有勇敢正視與面對,才能處理與解決,最終放下與重生。

這就是宇宙在告訴你,你該升級啦。

⊹⊹⊹

MeToo 運動不是為了讓大家看八卦而存在的,它不是趕流行,它是一場嚴肅的指控,它是為了帶動社會變革而來。

㈠ 性別平等教育絕對不能再拖!

㈡ 身體自主權的尊重不能漠視!

什麼叫做「尊重身體自主權」?

白話就是:即使他人穿著清涼,也不代表你可以隨便碰!不代表你可以隨便對他人開黃腔!

講更直白的,即使他人的平日工作是AV女優或男優,在他本人不同意的情況下,你就是必須保持尊重與距離、一根手指頭都不准摸!一個黃色笑話都不准隨便開!

這才叫做真正懂得尊重,這正是人類與動物的區別。

這是很好的判斷方法,幫助你辨識出你日常周遭遇到的人究竟是個表裡如一的人類,或者是一隻披著人皮的禽獸。

這也是簡易辨別靈魂頻率的方法,以後若再遇到低頻靈魂,請自己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能量、儘速遠離。

⊹⊹⊹

若你的孩子不願意被其他叔叔阿姨抱抱親親,請尊重你的孩子,請尊重他的「不要」,而不是譴責他不聽話。

你應當成為那種鼓勵孩子說出內心真話的父母,而不是壓制他的真心、漠視他的意願,讓他從此不再對你說真話、也讓他逐步失去未來對抗社會權勢階級的勇氣。

你有沒有想過:有多少孩子曾經在幼年或少年時期就曾被父母的朋友或自己認識的長輩私下性騷擾甚至性侵害呢?

你敢知道真實的數據嗎?我敢說沒有父母敢聽真相!

根據衛福部、教育部統計,每年超過 16,000 件性侵害通報案件中,有 6 成被害人未成年。自 2016 年開始,安置機構性侵通報居高不下,校園通報案件逐年增加,每年已超過 2,500 件。

深究會發現警訊:師對生的性侵比率逐年升高;機構性侵近兩成加害人是機構的管理者、工作人員或志工。

監委紀惠容、王美玉、張菊芳、葉大華 2021 年提出的「政府對防範兒少性侵案件執行成效之探討」通案研究,爬梳近 10 年監院調查的 17 件重大兒少性侵案,當中 11 件發生在校園,6 件在安置機構,76% 為「權勢性侵」。

這些犯罪有著相似情節:被害人普遍遭受機構背叛(Institutional Betrayal),呼救遭師長或機構人員漠視;舉報案件的吹哨者被報復打壓;有時連地方主管機關都是視而不見的共犯。從案發到揭露,普遍時隔多年,加害人繼續任教或任職,造成更多人受害。

即便近年隨著通報規定更趨嚴格,以及相關工作者知能提升,攀升的通報數背後,仍有不少黑數。

每年有多少孩子因為恐懼外人言語霸凌、擔心父母難過、或害怕被質疑、不被採信或被報復打壓,而只能煎熬地獨自面對,直到長大還在療癒自己。這些都是不在通報案件之列的黑數,就像是中共隱瞞新冠疫情病例的黑數一般難以數計。

而那些已經知道孩子曾被性騷或性侵的父母當中,令人遺憾的是,多數父母的態度都是負面做法,要嘛是不相信孩子、責怪孩子胡言亂語,要嘛是只在乎自家顏面或者避免破壞與加害者的關係、要孩子吞在肚子裡。

這都是嚴重欠缺身體自主權以及性別平等的教育所導致。

要知道,性暴力留存在受害者心裡的陰影會存在很久,久到可能以為忘了,但事實上一直存在。

為什麼受害者往往要經過數年甚至十年以上才能夠說出口,這些都是由於落後的父權主義社會遺毒。

而且你知道嗎?根據真實研究顯示,當受害者遭受侵害時,為數不少的受害者會產生一種驚嚇癱軟呆滯的症狀,身體無法反應。

站出來發聲控訴的受害者,得把傷口的結痂處再挖開來看一遍,也知道會面臨社會不同的輿論以及沒有同理心的酸言酸語,更別說加害者會極力否認並利用權勢打壓,受害者得需要多大的勇氣才敢站出來!

對於那些說出「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這種混淆視聽、雙標、把重點刻意轉移到外表問題的垃圾話,全然漠視判斷性騷擾的核心在於「違反他人意願」的人,我覺得他們也真夠可憐的:

第一,他們心腸不好,體現為憤世嫉俗的酸民;

第二,他們三觀不正,全然不懂什麼叫做尊重;

第三,他們邏輯不佳,連問題核心都看不清楚;

第四,他們情商不高,粗暴地在受害者傷口灑鹽,卻自以為幽默。

他們體現這麼匱乏的狀態,也算是可憐的「心智弱勢族群」,大家幫幫忙,他們也非常需要接受性平教育,不能拖!

⊹⊹⊹

謹記 —— 

▋MeToo 運動的發生是為了將來不再有其他受害者 MeToo!

受害者不限性別、不限年齡,更不是只會發生在別人家就絕對不會發生在你家或親友家,這就像是天災意外一樣,無人能夠保證。

請感謝勇敢發聲的受害者喚起社會性平意識、請感謝上天讓你自己或親友沒有遭此苦難,而不是冷血又腦殘地檢討受害者。

每一位受害者都是十分勇敢的靈魂,我們不該讓他們孤軍奮戰。

他們代替千千萬萬個說不出口的受傷靈魂說出了真相,療癒了無數傷者與家屬的心。

⊹⊹⊹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

善良與勇敢都是非常寶貴的人格特質,不過「勇敢」比「善良」還要稀缺,從古至今,「勇敢」在任何時代都是一個非常珍貴且稀缺的人格特質。

在地球上,大多數人都很善良,但不見得具備敢於對抗權勢與面對黑暗的勇氣,若你幸運地擁有這項珍貴的特質,請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並且好好的守護你的勇氣,因為這是一個除了能守護你自己,也能守護你愛的人的武器。

既勇敢又善良的你,根本就是地球的寶藏女孩 / 男孩,你應該要感到非常自豪。

⊹⊹⊹

請永保善良與勇敢。

即使你做不到勇敢,至少保持善良,這是你起碼能做的。

最後,腦袋不是垃圾桶,不要塞滿垃圾話。

Be kind and brave, always.

Even if you can't be brave, at least be kind, that's the least you can do.

Lastly, your brain is not a trash can, don't fill it with crap.

⊹⊹⊹

支持 MeToo. 我們不會讓你孤軍奮戰。

讓我們制止性侵害。

Stand with MeToo. We won't leave you alone. 

Let's Stop Sexual Assault. 

️️️ॐSasha Whimsy © WHIMSTOPIA 202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ॐSasha Whimsy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 異想莎巫的宇宙,分享學習與異想以及對世界的愛與觀察 ✡ ❖ 靈性/神秘學/心理學/人文社科/商業/科技 ❖ ✡ Follow me to get Inspired & get Magick ✡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關注於給予對方的「尊重/被允許」 有時候我們為了與一個人拉近關係或是更了解對方,我們常常有意無意地促使對方 「自我揭露」發生,但我認為這件事 需要被「允許」以及「事前告知對方後果」的 #metoo 運動在 2023 年於台灣引起了廣泛討論。我理解這種事件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元素:「性騷擾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關注於給予對方的「尊重/被允許」 有時候我們為了與一個人拉近關係或是更了解對方,我們常常有意無意地促使對方 「自我揭露」發生,但我認為這件事 需要被「允許」以及「事前告知對方後果」的 #metoo 運動在 2023 年於台灣引起了廣泛討論。我理解這種事件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元素:「性騷擾
Thumbnail
身為普通的人類,一般人當然是不可能完全保證能辨識得出別人是否值得你的信任、善意或關愛,因此,不論是如今我們認為的「錯信」或「錯愛」,這個失誤都不是一個願意提供信任與關愛的人所需要承擔的。 為什麼無法百分百正確判斷人心呢? 有兩個原因: ㈠ 人心可能會因為時間更迭以及遇到的人事物與生活歷練而逐漸
Thumbnail
身為普通的人類,一般人當然是不可能完全保證能辨識得出別人是否值得你的信任、善意或關愛,因此,不論是如今我們認為的「錯信」或「錯愛」,這個失誤都不是一個願意提供信任與關愛的人所需要承擔的。 為什麼無法百分百正確判斷人心呢? 有兩個原因: ㈠ 人心可能會因為時間更迭以及遇到的人事物與生活歷練而逐漸
Thumbnail
相信在2023過了一半的時點,在大量社群、平台上,無論是在政治、演藝、學術、藝術領域間,都可以「被」揭露出很多過去數年間發生性騷擾、性侵等事件。但在這個運動背後,我們應該要重新審視的問題,除了要求加害人負起應該承擔的法律、社會責任外,我們應該還需要反思什麼樣的問題?與讀者分享筆者的觀察。
Thumbnail
相信在2023過了一半的時點,在大量社群、平台上,無論是在政治、演藝、學術、藝術領域間,都可以「被」揭露出很多過去數年間發生性騷擾、性侵等事件。但在這個運動背後,我們應該要重新審視的問題,除了要求加害人負起應該承擔的法律、社會責任外,我們應該還需要反思什麼樣的問題?與讀者分享筆者的觀察。
Thumbnail
關於MeToo,身為一個心理師的觀察與思考。 對他人的痛苦更有想像力。 不輕易批判、評價他人的痛苦,那是一個人僅有一次的人生。 獨孤與社會的排拒會讓人走向邊緣,如果可以,別讓受傷的人持續孤單,試著伸出手。
Thumbnail
關於MeToo,身為一個心理師的觀察與思考。 對他人的痛苦更有想像力。 不輕易批判、評價他人的痛苦,那是一個人僅有一次的人生。 獨孤與社會的排拒會讓人走向邊緣,如果可以,別讓受傷的人持續孤單,試著伸出手。
Thumbnail
為了避免被罵死,所以先說結論:Me Too運動當然很重要! 本文想提醒大家的是,在Me Too運動燒不停的背後,或許有些事我們必須要記得。
Thumbnail
為了避免被罵死,所以先說結論:Me Too運動當然很重要! 本文想提醒大家的是,在Me Too運動燒不停的背後,或許有些事我們必須要記得。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梳整一下寫下來。近期台灣在#metoo效應影響下,許多人”開始關注”有關於性騷擾與性犯罪等議題,可以說是比起其他國家慢了幾年,從很久之前到現在一直有在發生的事,而現在才開始被重視的一個社會運動。 從新聞事件中,除了看到人設崩塌(這是另一個議題了),主要是性騷擾與性犯罪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梳整一下寫下來。近期台灣在#metoo效應影響下,許多人”開始關注”有關於性騷擾與性犯罪等議題,可以說是比起其他國家慢了幾年,從很久之前到現在一直有在發生的事,而現在才開始被重視的一個社會運動。 從新聞事件中,除了看到人設崩塌(這是另一個議題了),主要是性騷擾與性犯罪
Thumbnail
雖然我在168,天天被迫要吃瓜。 膩的不是瓜,是各種評論千百家。 首先metoo是一種權益 所以雖然我吃瓜吃的不甚舒服,我認為受害者有權傾訴她們的委屈。讓社會大眾看到她們在面對的是什麼,也警惕那些道貌岸然的加害者。 我老實說,我也會傾向先相信受害者。 因為要舉證自己受性騷擾非常的不易。 受害者在面對
Thumbnail
雖然我在168,天天被迫要吃瓜。 膩的不是瓜,是各種評論千百家。 首先metoo是一種權益 所以雖然我吃瓜吃的不甚舒服,我認為受害者有權傾訴她們的委屈。讓社會大眾看到她們在面對的是什麼,也警惕那些道貌岸然的加害者。 我老實說,我也會傾向先相信受害者。 因為要舉證自己受性騷擾非常的不易。 受害者在面對
Thumbnail
到底要受傷到多大的程度,才能夠允許說:「我受傷了。」還是這樣是一種大驚小怪?小題大作?又或者,要被踩到多深的底限,才能夠做出拒絕:「對,我就是不行,不想要、就是不可以!」還是會被當作難搞?指控情緒化?光事後一個對自我的疑問,就足以撞擊當事人的自我懷疑,像法官一樣質問自己......
Thumbnail
到底要受傷到多大的程度,才能夠允許說:「我受傷了。」還是這樣是一種大驚小怪?小題大作?又或者,要被踩到多深的底限,才能夠做出拒絕:「對,我就是不行,不想要、就是不可以!」還是會被當作難搞?指控情緒化?光事後一個對自我的疑問,就足以撞擊當事人的自我懷疑,像法官一樣質問自己......
Thumbnail
資料來源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F%BC%83MeToo #我也是(英語:#MeToo)是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1][2][3]社會運動人士塔拉納·伯克在此之前數年便
Thumbnail
資料來源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F%BC%83MeToo #我也是(英語:#MeToo)是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1][2][3]社會運動人士塔拉納·伯克在此之前數年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