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內心深處的探索:自我揭露的尊重與允許|我從 #metoo 學會的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章探討關注於給予對方的「尊重/被允許」

created by midjourney

created by midjourney

有時候我們為了與一個人拉近關係或是更了解對方,我們常常有意無意地促使對方 「自我揭露」發生,但我認為這件事

需要被「允許」以及「事前告知對方後果」的

#metoo 運動在 2023 年於台灣引起了廣泛討論。我理解這種事件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元素:「性騷擾/侵害」與「權力動態的影響」。性騷擾元素講求的是尊重他人的身體自主權,不管是物理上直接碰觸或是間接性造成對方有畫面而被侵犯都可能屬於這範疇;而「權威議題影響」aka 中國式 PUA、煤氣燈效應(英語:Gaslighting) 也是導致此類型事件重要的元素,其所表達的是下位者(權威弱勢方)在當下是無法判別合理性進而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會因此假性順從上位者,而其矛盾也於此,因上位者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不舒服卻不說」認為人應該為自己負責,進而缺少對於下位者處境的同理心,產生了所謂「不在同頻率上的溝通」。

為什麼特別提到 #metoo ,是因為我認為「內心深處的想法」也是人的私密領域的一部分,這與性騷擾的議題相同,都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兩點:
1. 告知對方自我揭露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與想法
2. 請求對方「允許」

其實不少心靈探索者可能稍微有注意到第 2 點,但往往其實忽略了第 1 點;也因為「傷害性不夠顯性」以及「目前社會人們被現實所困,缺乏內在的覺察」所以導致該類型事件不夠顯學。而我今天也是想多談談這塊,也讓大家能更知道如何做。

「我竟然在他/他們面前分享了這麼多!我感到很不自在,甚至感到厭惡和抗拒。」

這是很常出現的負面反應,這反映來自「深處被侵犯」的不安全感,我所聽到最常出現場景是一些「心靈探索」課程甚至企業訓練後。那我也認為這些課程與訓練缺少了「先告知他人後果與處理方式」的過程,即便多多少少會「徵求同意」,但畢竟在目前社會這件事不夠顯學,所以很常讓人是不知所措的。

我自己切身例子是,我身為一個主管我在於內部訓練時,我很長去探討情緒感受,進而去挖「源頭」,但自從 #metoo 事件後,我尤其反思的是關於「權威議題」這塊;因為身為主管,組員自然而然會相信我的作法可能是對,當我深入探討時,他們甚至對於產生的不舒服都會試圖「合理化」,雖然可能不會像「性騷擾」如此嚴重,但我人為這在「私密處碰」與「權威議題」的邏輯上,行事方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身為比較了解或處理的人,必須先告知對方後果與處理方式,進而請求同意,達到『尊重他人心靈自主權』」

我將更深入了解這個議題,我相信讀到這篇文章的你也一定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今天分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的世界能更尊重每個人的自主權。而我也突然能對少部分「無意性騷者」感到同理,就好比如果哪天「心靈自主權」成為顯學並產生了 #metoo 心靈版,我被控訴我的行為時,如果我現在沒這個反思,可能當下也會覺得「有這麼嚴重嗎?」

最後,雖然自我揭露的問題與性騷擾的問題在一些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兩者的嚴重程度和影響可能有所不同。性騷擾涉及到對個人身體自主權的直接侵犯,而自我揭露則更多地涉及到心理層面。兩者都需要尊重和允許,但可能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和解決策略。(非專家,關於如何處理目前沒特別答案)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女性心靈重生:10本引領您走向內在平衡的療癒書籍!以下圖書資訊皆來自於金石堂官網 1.試著戒掉「隨便」,妳該有點主見:懂得取捨×保有自我×從容大方,別怕受傷害,妳是自己人生的摯愛! 「除非妳默許,否則沒有人能將妳當作是下等人。」 ──前美國第一夫人艾蓮娜.羅斯福 張愛玲對愛情的描寫是低到塵埃裡,並滿懷欣喜地開出一朵花來,這樣近乎無悔的愛,
Thumbnail
avatar
綺的閱讀空間
2023-08-18
閱讀分享:《走向內在》無論是穿梭於城市中的街道巷弄,還是縱走於山林間的的漫漫長路,步行中的五官感受,都遠比搭乘任何交通工具來得深刻,令人陶醉。那麼,你曾連續走過多遠的距離呢?全程馬拉松的42.195公里?環島台灣的900多公里?四國遍路的1142公里?還是更遠呢?
Thumbnail
avatar
少鋒
2023-05-02
走向綠色和節約:企業如何獲得淨零碳排放的好處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公司正在尋找減少碳足跡的解決方案。但是,究竟什麼是淨零碳排放,以及企業如何才能實現這一轉變? 淨零碳排放是一個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設定倡議,重點是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之間的平衡。它比單純的碳中和要雄心勃勃得多,後者的目的是通過植樹或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
Thumbnail
avatar
ESG學院
2023-04-23
走向「老」的路上—助記的方法避免忘記的方法,不能光靠腦袋「記」和「想」,可以用一些動作來幫助記憶,我平時用的方法是:◆將待辦事項記在紙條或記事本上,不過要記得看。●●出門時,帶全要帶的東西;●●瞬間記憶,或短期記憶變差的應變(剛剛或最新的不記得);●●我想到的是: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0-11-18
走向「老」的路上—什麼都不想做?只是和人家不一樣我寫了一百多項,呼!放心了,我不是什麼都不想做,還是有喜歡做的,只是和人家不一樣,自己心裏開心就好。而且寫的是我喜歡做,愉快的事情,心情也跟著愉快起來,後來用一本簿子寫幾類事情,記錄自己的情況,目前寫的有: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0-11-13
走向「老」的路上—肌肉、身體的感覺和使用平常認為自己「有在」運動的那些運動,像:走路、游泳、走郊山、瑜珈、氣功、甩手功……都太輕了,要加重一點才行,而且使用的肌肉部位也不夠,還有像:走路、游泳、騎腳踏車等是有氧運動,缺少的是重力(阻力)訓練,重訓才會增加肌肉,增強肌力,肌力夠,才能支撐我們身體的重量,跟一般的活動。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0-11-08
走向「老」的路上—腦袋不連線觀察了半天,也一直在改善中,情形還是一樣,每天都會出現幾次,最近想到一個詞:「老化」,尤其在我和健身教練說一個情況時,她也認同後,開始將這些現象往「老化」的方向想。我將這些細節記錄下來,將來可以和別人的情形或是醫學紀錄核對。●急●漏掉、忘記●接錯了●光想,動作沒接上●寫錯字●視野變窄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0-11-02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孤兒,牽著你的手走向屬於他的英雄之旅 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是第一次與母親從共生中分離,剪斷了和母親連結的臍帶,以一個個體的身分來到了這個世界。 在嬰兒時期,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在哭了或餓的時候,她及時的回應,滿足了當下被愛和被照顧的身心需求,孩子能與母親有安全的依附關係;然而,若母親無法和孩子有穩定情感的正向連結
Thumbnail
avatar
沒關係,是人生啊!
2020-09-10
走向人生巔峰的四個階段(24小時後賺變為訂閱文章) ●賺到目標,休息一下 前一陣子,工作投資演講論文專欄,晚上還要直播,假日還要全省自辦講座,忙著幫基金會募款,設計一些證券分析的平台、建立各種知識的臉書資料庫,一堆事情擠在一起,忙到很久沒在社團魯拉拉......
Thumbnail
avatar
Jackie Chien
2019-04-14
賽德克 走向彩虹(內有劇情)大雨過後的豔陽天 可能會出現彩虹 被太陽旗壓迫至極的賽德克 才能走向彩虹橋彼端的獵場 成為真正的賽德克 冥冥之中的呼應 如果你願意走入戲院看賽德克巴萊 請盡可能地連續上下集一起看 一次呵成  感動的淚珠才能成串 看電影前已經不習慣看簡介 排山倒海而來的宣傳以及訪談卻想不看也難(為電影宣傳的工作
Thumbnail
avatar
喂~文青!偽文青的餘光
201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