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實際狀況是2016年後PTT至少有兩三次公關大戰,各政黨互顯神通,透過PTT轉到FB跟YT,進而讓新聞轉播,成功打入傳統媒體擴散網裡,可說是各有勝負。直到某黨把持版主後,採取敵對陣營ID通殺的策略。說真的,開廣告公司,開到上門去把競爭對手砸店,實在太沒有道義,但事情就是發生了。

上週說到PTT被沒道義的商業手段搞死,有興趣的可以問問創世神那些人,他們應該都知道狀況,就看當事人願不願說。

各位有時候要明白,政治上的事情不是全部都要說,當事者如果虧了1千萬,自己都不講話,我們連1毛錢都沒入股的,是在旁邊喊什麼正義?太多朋友都以為公開透明就是什麼都要說,不說就是有問題,這才是弄到看不清政治公關在玩什麼的原因。

PTT大戰之後:公關從公開社群轉入封閉群組

PTT公關大戰跟圈粉有沒有關?無關,PTT的性質不能用來圈粉鎖到死,而是讓政治公關漸漸發現,PTT這類型的平台太過危險,巴哈、D卡都一樣,這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地方,要圈粉圈到粉跑不掉,目前只有臉書私密社團,以及台灣人用最多的LINE群。

所以,政治公關公司開始接手政治幕僚的工作,也是台灣近年政治快速劣化的近因。但要說這台灣獨創?不,俄羅斯滲透美國左右派就這樣幹了,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超級嚴重。

政治幕僚的工作之一,如果是地方議員層級,聯絡在地群眾是首要的,你加了議員、里長的群組,人家三不五時會提供有用的訊息。有什麼案件要處理,加了議員助理,助理幫你追進度。這放大到立委層級更誇張,但也不是奇事,以前就有這些基本樁腳工作,只是沒有透過LINE而已。

  • 編:以前得打電話或直接到競選總部找人。所以某個年齡層以上的選民,會很在意競選拜票活動時「有看本人」,因為這表示選民有問題想請託的時候找得到人幫忙。

但想也知道,一個助理能顧幾個群組?

封閉群組的重要性,因為KOL興起而銳變

傳統上,這些群組的功能是用來聯絡感情的,或者稱「有事找、我幫忙」,正常而言你不會在這群組訴苦,議員也不會天天跟你說議會開議時,隔壁位子上的那個王八蛋都在睡覺沒開會。

人情義理。

說真的有些事,講那麼多幹嘛,也沒意義。這類群組的用途,比較像是健康教育資訊分享、地方建設宣導用,有什麼優惠訊息、颱風災害轉貼一下,或是選舉到了,把黨部的政績文宣拿去貼。

就跟以前發傳單沒兩樣。

但是,網路時代,開始出現政黨無法控制的對象,也就是我們前面稱的KOL。

KOL幾乎都是自發性,而且崛起過程依靠的是各政黨的自發性組織,在筆者的認知中,當前各黨派的KOL,若沒有想選議員立委,想走從政之路的,在FB上幾乎沒有人是收錢辦事。不過在YT就難講,因為成本問題,確實有一些政治直播主是靠做影片過日子,但這不是筆者這系列的主題,先跳過。(很有針對性,因為特定群體做最大,不是政黨)

懷柔或金錢拉攏,讓KOL替自己帶風向

如果你今天是政黨高層,發現網路上有幾個人,說說話就會對你的選票造成影響,宣傳的擴散率還比你本人高,你會怎麼做?

想辦法拉攏啊,2014太陽花後崛起很多網路名人,有些人的轉變各位也看得見,有些人則一直在那邊沒變,為何?說到底就是錢。

你派幕僚跟KOL甲吃飯,發現他只是學生,熱衷於政治,成績爛到爆,看來畢業即失業,你想怎麼做?通常是延攬作為文宣,反正他畢業後連3萬行政都找不到,這邊給個3萬5,三不五時黨主席、秘書長、委員找去吃飯。

『我……我感覺自己成為政治高層了!』

  • 編:不是很想貼他的新聞……

若你找了幕僚跟KOL乙約喝咖啡,發現他是醫生,年收入是政治助理的10倍,個人意見很強,你會怎麼做?好好交朋友啊,這個人你買不動啊,人家午休打個文章比幕僚想一晚的文宣分享多10倍,最好不要得罪他。你只要定期約吃飯,培養感情就好,讓這個醫生覺得:

『看起來我支持的對象,還蠻願意聽老百姓意見的。』

簡單說,這網路名人不差你這些錢的,絕對不能談錢,必須談理念。所以我們組LINE群,大家每天交流意見,都是為了國家好嘛。若這網路上的同學很缺錢,那就是拉進我們陣營啊,他有幾千上萬的網路支持者啊,能好好運用就要運用。

KOL就是網路上的樁腳,耳語政治一樣有效

但不管哪一種,兩者被拉進政治幕僚的LINE群中,本質上就與地方樁腳常常被找去吃飯,概念是一樣的。兩者都會在LINE群裡面,接受到各種「刻意製造的內幕」、「刻意型塑的真相」。

今天,你對政治不熟,也不是處理相關事務的公務員,怎麼可能會輕易看出「內幕」有鬼?如果內幕講的是黨內派系鬥爭,敵對政黨惡鬥,非常政治又故事性的,看得出來才奇怪。

例如:「我跟你說,上次那件事情,A委員跳出來是因為他屬於甲派系,而甲派系跟敵黨的B委員關係很好,所以才會在這幾個案子上站在同一邊。」

這句話有任何意義嗎?沒有。但如果是政治高層的幕僚對你說,你應該直接信八成下去,就算整段都是唬爛,也會信一半以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想發簡訊給自己經營的電商會員時,可以直接用大量簡訊平台一次發送。 但目前因為詐騙簡訊"盛行"的關係,申請這類平台的規則也變嚴格了,連自己的個資也要上繳給這些平台做身份驗證,所以還是找一些安全、有信譽的廠商,免得把自己的個資賣掉外,自己會員的個資也賣了。
Thumbnail
想發簡訊給自己經營的電商會員時,可以直接用大量簡訊平台一次發送。 但目前因為詐騙簡訊"盛行"的關係,申請這類平台的規則也變嚴格了,連自己的個資也要上繳給這些平台做身份驗證,所以還是找一些安全、有信譽的廠商,免得把自己的個資賣掉外,自己會員的個資也賣了。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戰男女性別!! 好啦,其實我也不知道辣XDDD 但就是最近很夯的Threads,原本剛申請的時候,純粹只是拿來發發一些廢短文,抒發性質居多,也沒想太多。 但可能是最近脆的用戶暴增,不小心隨便發一則小廢短句,都會有陌生人來響應,真的是嚇死寶寶了~~ 然後捏,一不小心就掌握到了流量密碼,當然我的
Thumbnail
戰男女性別!! 好啦,其實我也不知道辣XDDD 但就是最近很夯的Threads,原本剛申請的時候,純粹只是拿來發發一些廢短文,抒發性質居多,也沒想太多。 但可能是最近脆的用戶暴增,不小心隨便發一則小廢短句,都會有陌生人來響應,真的是嚇死寶寶了~~ 然後捏,一不小心就掌握到了流量密碼,當然我的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家開設企業經營管理課程的顧問公司在 #MeToo 事件中的公關危機操作失敗。從經營層處理事件的方法、影響到企課程帶來的後續變化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家開設企業經營管理課程的顧問公司在 #MeToo 事件中的公關危機操作失敗。從經營層處理事件的方法、影響到企課程帶來的後續變化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