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二):泡者是煩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講的是「夢者是妄身,幻者是妄念」,今天接著講「泡者是煩惱」。煩惱之異名為「塵勞」。《圓覺疏鈔》曰:「經云:『塵勞者,塵是六塵,勞謂勞倦,由塵成勞,故云塵勞。』」正因吾人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貪圖虛妄色身之樂受,於六塵境相,愛著染著不能離,由塵成勞,煩惱由此而生。

raw-image

  泡者,不實也,色之不實,猶如泡沫,亦用以形容如水泡之暫時,易生易滅。《大日經》云:「浮浪,水上所現之泡沫也。」我們就以浪花產生的泡沫來進行討論。《楞伽經》云:「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心體之真如譬如大海,本是風息水澄,海上無波,如同明鏡,能映現萬物,了了分明知一切。因無明故,一念妄動,見相生心,攀緣塵境,吹起境界風,境界風飄蕩心海,心海識心分別執著塵境,緣動捲起千層浪,接連不斷地拍擊岸邊,由塵成勞,激起生滅不斷的無數浪花泡沫,每一個大小泡沫都是塵勞,都是煩惱,生之又滅,滅之又生,緣起性空,假有存在,無一真實。《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無念行亦名般若行,般若智慧覺照,照破無明愚痴,不妄見諸相之生滅,能離一切相,離境不起境界風,風平浪靜,心海本體顯現。《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念覺知,知幻即離,於後念離境,離幻即覺,覺者,菩提也,煩惱即成菩提,所謂煩惱,追尋無有處所。原是波浪不斷的此岸,即成風平浪靜的彼岸,是名「般若波羅蜜」,智慧到彼岸。

  佛經除了以大海比喻心體之真如,亦以虛空比喻真如自性,智慧猶如日月,慧日處虛空,遍照一切處;菩薩清涼月,智光垂三界。眾生一念無明,顛倒夢想,妄念煩惱有如浮雲,蓋覆自性,障蔽日月,不得明朗。遇善知識,聞真正法,心行口行般若行,菩提覺風吹散彼天雲,慧日智月無不遍照,上下皆明,自除迷妄,煩惱心除,內外明澈,心海風息水澄,日月輝映,映現萬物,海天一際,於自性中萬法皆現,是名海印三昧。《妄盡還源觀》云:「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由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泡者是煩惱

#前念著境即煩惱

#後念離境即菩提

#海印三昧

#風平浪靜 

avatar-img
16會員
14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oeln Walk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明天是農曆七月十八日,是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的聖誕千秋日。《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云:「願世人早求名師,參透心性。」筆者謹遵 母訓,以佛經為師,今試以《六祖金剛經口訣》見《金剛經》,以《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上一篇「非心非佛」的篇章裡,「真心無相,憑何得見」這句話是出自於《金剛經六祖口訣》。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祖弘忍大師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而後五祖親傳衣缽,是為東土禪宗第六祖。上悟心宗見世尊,下化眾生救迷情,六祖為《金剛經》留下一
上一篇文章討論的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說的是佛性平等,凡聖不二,人人皆可成佛,這是給修行者確立自信的思想基礎。在禪宗的傳承裡,馬祖道一禪師更是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大弘禪風。有則公案是這麼說的: 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師(馬祖道一)云:「為止小兒啼
先前分享的文章裡面,多次提到「即心即佛」,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什麼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一詞出自於梁武帝時期傅大士所著的《心王銘》。傅大士是當時著名的佛教居士,與菩提達摩祖師、寶誌禪師合稱梁大三大士,是禪宗的先驅人物。   《心王銘》的內容主要是闡述「心即是佛」,知佛在內,不向外尋,
在臉書發表經文義理的文章,不知不覺也來到了第十篇了。有人問我:「你明明就是拜道教的 瑤池金母,怎麼發表的文章絕大部份都是佛教的經典義理?甚至還在著手編寫六祖壇經的導讀本?你何不直接信仰佛教就好?」   關於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因為《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裡面有說到:「願世人早求明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首偈語是著名的〈開經偈〉,作者是曾經削髮為尼的武則天。武后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對於《華嚴經》尤感喜好。因為晉譯的《華嚴經》只有六十卷,並不完整,於是武則天特派使者前往西域于闐國,聘請譯師「實叉難陀」至洛陽大遍空寺進行
明天是農曆七月十八日,是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的聖誕千秋日。《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云:「願世人早求名師,參透心性。」筆者謹遵 母訓,以佛經為師,今試以《六祖金剛經口訣》見《金剛經》,以《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上一篇「非心非佛」的篇章裡,「真心無相,憑何得見」這句話是出自於《金剛經六祖口訣》。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祖弘忍大師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而後五祖親傳衣缽,是為東土禪宗第六祖。上悟心宗見世尊,下化眾生救迷情,六祖為《金剛經》留下一
上一篇文章討論的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說的是佛性平等,凡聖不二,人人皆可成佛,這是給修行者確立自信的思想基礎。在禪宗的傳承裡,馬祖道一禪師更是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大弘禪風。有則公案是這麼說的: 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師(馬祖道一)云:「為止小兒啼
先前分享的文章裡面,多次提到「即心即佛」,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什麼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一詞出自於梁武帝時期傅大士所著的《心王銘》。傅大士是當時著名的佛教居士,與菩提達摩祖師、寶誌禪師合稱梁大三大士,是禪宗的先驅人物。   《心王銘》的內容主要是闡述「心即是佛」,知佛在內,不向外尋,
在臉書發表經文義理的文章,不知不覺也來到了第十篇了。有人問我:「你明明就是拜道教的 瑤池金母,怎麼發表的文章絕大部份都是佛教的經典義理?甚至還在著手編寫六祖壇經的導讀本?你何不直接信仰佛教就好?」   關於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因為《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裡面有說到:「願世人早求明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首偈語是著名的〈開經偈〉,作者是曾經削髮為尼的武則天。武后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對於《華嚴經》尤感喜好。因為晉譯的《華嚴經》只有六十卷,並不完整,於是武則天特派使者前往西域于闐國,聘請譯師「實叉難陀」至洛陽大遍空寺進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Thumbnail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你是否也想過,既然都是夢幻泡影,為何我們都很難醒過來呢? 為何都還是會深陷夢幻泡影? 因而以假為真,為了面子,為了錢,為了慾望,為了感情,而造惡業,痴迷痛苦和恐懼呢? 前幾天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剛好朋友讀到「鏡像神經元」
佛家說:「一水四見。」水對人們來說,是水;對魚兒來說,是牠們的房子;對鬼道眾生來說,是烈火;對天神來說則是晶瑩剔透的水晶。
Thumbnail
貪瞋痴慢疑是根本煩惱,世間一切不善都從這裡生出的,佛法稱它為五毒。貪婪感應的是水災,海嘯是貪婪所感;瞋恚感應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不斷上升,這是瞋恚所感;愚痴感得的是風災,颶風、龍捲風;傲慢對應的是地震,心不平,大地就震動了;疑,則是對於聖賢教誨的懷疑,懷疑就不信,就不學習,貪瞋痴慢就出現了。
羅雲師兄 煩惱有很多種別名,其中一個就是「漏」,「漏」就是煩惱。阿羅漢漏盡,是貪、瞋、癡等永盡。當我們有煩惱,要隨時斷除,不然功德水漏失了,什麼時候才能功德圓滿呢? 我們人都不希望受苦,可是很奇怪,我們卻很喜歡去造作、積集苦的原因。而這苦的原因,其實就是煩惱與業。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Thumbnail
某天恰巧在網上看見一句說話:「也許大海也有它的煩惱吧」 心血來潮,便奔到海邊。聽著浪聲,聽聽看大海的煩惱。 - 大海總是千變萬化的,它前一刻可能仍是風平浪靜、靜影沉璧,轉𣊬間卻變得驚濤裂岸、濁浪排空。 盡管如此,在人們眼中,這卻成了大海獨一格的魅力,它多樣性的美麗。 聽風觀浪
Thumbnail
「輪迴」與「煩惱」之間有何關係呢?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Thumbnail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你是否也想過,既然都是夢幻泡影,為何我們都很難醒過來呢? 為何都還是會深陷夢幻泡影? 因而以假為真,為了面子,為了錢,為了慾望,為了感情,而造惡業,痴迷痛苦和恐懼呢? 前幾天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剛好朋友讀到「鏡像神經元」
佛家說:「一水四見。」水對人們來說,是水;對魚兒來說,是牠們的房子;對鬼道眾生來說,是烈火;對天神來說則是晶瑩剔透的水晶。
Thumbnail
貪瞋痴慢疑是根本煩惱,世間一切不善都從這裡生出的,佛法稱它為五毒。貪婪感應的是水災,海嘯是貪婪所感;瞋恚感應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不斷上升,這是瞋恚所感;愚痴感得的是風災,颶風、龍捲風;傲慢對應的是地震,心不平,大地就震動了;疑,則是對於聖賢教誨的懷疑,懷疑就不信,就不學習,貪瞋痴慢就出現了。
羅雲師兄 煩惱有很多種別名,其中一個就是「漏」,「漏」就是煩惱。阿羅漢漏盡,是貪、瞋、癡等永盡。當我們有煩惱,要隨時斷除,不然功德水漏失了,什麼時候才能功德圓滿呢? 我們人都不希望受苦,可是很奇怪,我們卻很喜歡去造作、積集苦的原因。而這苦的原因,其實就是煩惱與業。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Thumbnail
某天恰巧在網上看見一句說話:「也許大海也有它的煩惱吧」 心血來潮,便奔到海邊。聽著浪聲,聽聽看大海的煩惱。 - 大海總是千變萬化的,它前一刻可能仍是風平浪靜、靜影沉璧,轉𣊬間卻變得驚濤裂岸、濁浪排空。 盡管如此,在人們眼中,這卻成了大海獨一格的魅力,它多樣性的美麗。 聽風觀浪
Thumbnail
「輪迴」與「煩惱」之間有何關係呢?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