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沒有退路,才有出路》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好,我是地方老師。

身為一個地方老師,教學一段時間,有目標的同學固然是有的,但更多的,是那些迷茫的小孩

pexels

pexels

在斜槓成為這世代的註解,老師能合法兼差的時代,雖然遲來但總是來了,老師這個行業穩定,缺點卻是容易太封閉,我並不認為老師在課餘時間處去兼差不好,除了自身的學習與成長外,也能給學生更多更接現代社會狀況的建議,同時也能藉由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與技能,真正的樂在學習,並把這個熱情傳遞給學生

曾經我認為自己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因為在這個環境下,同事談論多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反而甚少談論到自身的學習,甚至一度還被同事警告,我這樣的作法並不正確,因為老師有副業就會罔顧學生的學習,或是會影響學生受教權等等的言論。

 直到我讀到商業領域的書籍,我才發現我自己的不孤單,外面多的是跟我相同想法的人,我並不會評斷堅持只有一個職業的老師不對,而是本來想法不同,只要互相尊重就好。

最近閱讀到李尚龍老師的《沒有退路,才有出路》,原本他就是一位英文老師,後來又身兼作家、青年導演、編劇、考蟲網聯合創始人,實在是一位斜槓青年代表。

書中重點

三種自由


在書中老師提到人有三種自由,而且這三種自由是有分階段的,分別為:經濟自由、身體自由、靈魂自由

首先是經濟自由,這個大家很能夠理解,你要有穩定的錢,才能讓你在不擔心經濟的狀況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存夠了錢,才能離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譬如閱讀前哨站的瓦基,在發現自己熱愛閱讀與分享讀書心得後,並不是立刻就辭職去做,而是嚴謹地規劃好經濟不虞匱乏後(當然他好好存一筆錢),才脫離人人稱羨的好工作。

這便來到第二個自由:身體自由,有了經濟自由,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便如同〈大人學〉在節目中說的:要把錢當作一個能夠讓自己擁有選擇權的工具,你才能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拒絕不想做的工作,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達到靈魂自由。

而作者對於自由的定義則是:自由便是擁有更多的選擇

斜槓建議


「這個時代的高手,一定是具備跨界學習能力的人。」

其中對於斜槓與跨界學習能力有諸多建議與描述,我擇幾個適合我實踐的方式來作為方向的參考。

  1. 多個領域的百分之五十,要在一個領域做到前百分之二十相當困難,但如果在兩個行業都做到前百分之五十,並透過深度學習,是有機會成為前百分之二十五的人。
  2. 跨界的前提,作者在書中提到跨界的前提是必須要在該行業做到頂尖,再考慮別的。書中提到社會上有許多假斜槓青年,確實跨了許多行業,但每個行業都做得平庸,作者形容這些人是麻辣燙(雖然我好喜歡吃):每道小菜都拿不出手,只能混在一起,而真正的高手是能將端出來的小菜,道道是滿漢全席。

 讀後心得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順順利利就看完了。

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是看不起這本書了,因為太淺顯易懂,而且講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我總想,這些道理為什麼要一再的重新包裝再次上市呢?

真正在寫文章後,我反而非常崇拜這樣的能力,因為能將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用另外一種方式講出來,文句通暢,閱讀起來毫無障礙,這是需要經過時間的淬煉即不斷修正的。

況且,作者不只是寫心靈雞湯,而是用看似心靈雞湯寫法,將許多接地氣的建議都放在文章中,透過一個個的故事,帶出疑問,藉由作者閱讀過的書與電影,給予讀者建議,也會在每章後面提出建議書單,讓讀者能延伸閱讀,實在是足以當作寫文章的參考!

購書去

購書去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一年,學校動盪不安。 學校用各種名義減少老師薪水,並逐步減少老師待遇,連在學校運作有盈餘的狀況下,年終獎金及各式獎金都不發了,甚至還發公文給所有老師,強迫老師簽不合理聘書,這是私立學校的常態,這對許多人來說,聽起來實在是無法接受,連班上家長都在為老師抱不平。 剛好在Youtube上,看到因為演
某一天,在車上聽著Podcast的同時,廣志推薦了某一集曾寶儀的節目。 他說聽完好感動,想再聽一次,我想說哪來的那麼厲害要用好好聽來形容?結果只能說:我錯了,真的好感動! 來自〈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EP66,她分享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在節目中曾寶儀評論作者在書中及其可能的「真誠」,曾經是一位出家
你的鐵飯碗會不會有生鏽的一天? 身為一個在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穩定」是這個行業最大的吸引力,隨著公立學校老師退休年金改革、少子化、退撫基金可能破產等因素,加上本身在私校上班,更加重了不穩定因素,即使招生率每年屢創新高,一種「生於憂患」的意識總揮之不去。 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南嬿:「就原本退撫基金的體
由於身處在類公家機關的環境:私立學校,在做事上其實有蠻多眉角。 最近因工作價值觀的不同,與同事有些觀念上的衝突,才發現同事在做事上面,非常在意所謂的人情關係,也致力於處理人情關係,讓他自己有許多麻煩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兩難,實在是相當辛苦。
還記得自己升大學時,第一次面對人生大選擇時,你在想什麼呢?心情又是如何? 我確實是在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交界點中長大的,家人老師總告訴我們好好讀書,以後考上理想學校,但自己學的又非印象中能賺大錢的相關科系,選擇學習畫畫,家人也支持我學畫畫,並不會質問我將來畫畫能做什麼。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這一年,學校動盪不安。 學校用各種名義減少老師薪水,並逐步減少老師待遇,連在學校運作有盈餘的狀況下,年終獎金及各式獎金都不發了,甚至還發公文給所有老師,強迫老師簽不合理聘書,這是私立學校的常態,這對許多人來說,聽起來實在是無法接受,連班上家長都在為老師抱不平。 剛好在Youtube上,看到因為演
某一天,在車上聽著Podcast的同時,廣志推薦了某一集曾寶儀的節目。 他說聽完好感動,想再聽一次,我想說哪來的那麼厲害要用好好聽來形容?結果只能說:我錯了,真的好感動! 來自〈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EP66,她分享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在節目中曾寶儀評論作者在書中及其可能的「真誠」,曾經是一位出家
你的鐵飯碗會不會有生鏽的一天? 身為一個在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穩定」是這個行業最大的吸引力,隨著公立學校老師退休年金改革、少子化、退撫基金可能破產等因素,加上本身在私校上班,更加重了不穩定因素,即使招生率每年屢創新高,一種「生於憂患」的意識總揮之不去。 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南嬿:「就原本退撫基金的體
由於身處在類公家機關的環境:私立學校,在做事上其實有蠻多眉角。 最近因工作價值觀的不同,與同事有些觀念上的衝突,才發現同事在做事上面,非常在意所謂的人情關係,也致力於處理人情關係,讓他自己有許多麻煩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兩難,實在是相當辛苦。
還記得自己升大學時,第一次面對人生大選擇時,你在想什麼呢?心情又是如何? 我確實是在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交界點中長大的,家人老師總告訴我們好好讀書,以後考上理想學校,但自己學的又非印象中能賺大錢的相關科系,選擇學習畫畫,家人也支持我學畫畫,並不會質問我將來畫畫能做什麼。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索斜槓人生的概念,鼓勵讀者在職業生涯中追求多元發展,以實現財富自由。討論了被動收入的必要性、運用個人優勢的智慧以及跨域學習的重要性。文章引用了作者蔡志雄的見解,強調職業成功需要穩固的基礎及充分的準備,才能在多變的職場中穩健發展。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現在大家都很流行斜槓人生這項說詞, 但是斜槓跟兼職的差別是? 依照我的理解是... 兼職是正職工作收入無法負擔所有的生活開支, 所以必須有其他方面的收入來協助, 使得自己可以繼續在這個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 而斜槓呢? 是因原本的正職工作已經駕輕就熟了! 再來開發其他技能與學新的知識~
Thumbnail
近期,越來越多人開始考慮斜槓職涯,建議可以透過閱讀相關書籍先建立基礎思維想法。而斜槓職涯除了需要花更多的心力與時間培養專業,也可以透過斜槓的方式增加收入來源,進而達成分散風險的目標。經營自己是職涯中必要的事,這或許是一種選擇,但面對人生,經營自己是一種必然。
Thumbnail
斜槓是一種多元的職涯選擇。在選擇斜槓事業時,我們可以文中的幾個面向來評估。 選擇斜槓事業除了相關的評估之外,有一種思維可能會成為絆腳石,需避免被影響。
Thumbnail
回想當初會選擇進入教育出版業業務的原因,除了覺得與人交際對我來說不是難事,另一方面也認為自己從學生時期好像就一直很嚮往所謂的「自由」。 記得以前最喜歡趴在教室窗台邊,看著人行道旁的馬路上,我好羨慕那些能在外面自由自在走動的人們,尤其是停在路邊休息的計程車司機,相較於教室裡的我們,他好像才是擁有自由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漲薪水沒有漲的時代,我們已經不是可以僅依靠一份薪水過活了,斜槓已經是許多人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然而到底甚麼是斜槓族群或斜槓世代? 斜槓族群指的是一群『多工者』,他們利用下班時間或假日時間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技能賺取報酬或者兼一份差,這樣的生活模式造就了很多新興職業的興起例如:美食外業:Food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斜槓人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面對迷惘的心路歷程和多次經歷選擇之後找到的屬於自己的方向。文章中提到了斜槓文化、迷茫的一代、不同時代父母的困境等觀點,最後鼓勵讀者敢於面對自己的迷惘,去嘗試、去吃果醬,因為只有在挑戰中,我們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索斜槓人生的概念,鼓勵讀者在職業生涯中追求多元發展,以實現財富自由。討論了被動收入的必要性、運用個人優勢的智慧以及跨域學習的重要性。文章引用了作者蔡志雄的見解,強調職業成功需要穩固的基礎及充分的準備,才能在多變的職場中穩健發展。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現在大家都很流行斜槓人生這項說詞, 但是斜槓跟兼職的差別是? 依照我的理解是... 兼職是正職工作收入無法負擔所有的生活開支, 所以必須有其他方面的收入來協助, 使得自己可以繼續在這個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 而斜槓呢? 是因原本的正職工作已經駕輕就熟了! 再來開發其他技能與學新的知識~
Thumbnail
近期,越來越多人開始考慮斜槓職涯,建議可以透過閱讀相關書籍先建立基礎思維想法。而斜槓職涯除了需要花更多的心力與時間培養專業,也可以透過斜槓的方式增加收入來源,進而達成分散風險的目標。經營自己是職涯中必要的事,這或許是一種選擇,但面對人生,經營自己是一種必然。
Thumbnail
斜槓是一種多元的職涯選擇。在選擇斜槓事業時,我們可以文中的幾個面向來評估。 選擇斜槓事業除了相關的評估之外,有一種思維可能會成為絆腳石,需避免被影響。
Thumbnail
回想當初會選擇進入教育出版業業務的原因,除了覺得與人交際對我來說不是難事,另一方面也認為自己從學生時期好像就一直很嚮往所謂的「自由」。 記得以前最喜歡趴在教室窗台邊,看著人行道旁的馬路上,我好羨慕那些能在外面自由自在走動的人們,尤其是停在路邊休息的計程車司機,相較於教室裡的我們,他好像才是擁有自由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漲薪水沒有漲的時代,我們已經不是可以僅依靠一份薪水過活了,斜槓已經是許多人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然而到底甚麼是斜槓族群或斜槓世代? 斜槓族群指的是一群『多工者』,他們利用下班時間或假日時間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技能賺取報酬或者兼一份差,這樣的生活模式造就了很多新興職業的興起例如:美食外業:Food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斜槓人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面對迷惘的心路歷程和多次經歷選擇之後找到的屬於自己的方向。文章中提到了斜槓文化、迷茫的一代、不同時代父母的困境等觀點,最後鼓勵讀者敢於面對自己的迷惘,去嘗試、去吃果醬,因為只有在挑戰中,我們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