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系列#4 淺談斜槓

2023/09/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前言

這次嘗試一個比較特別的文體(?)來寫這篇文章,尼爾姑且稱之為「放肆體」好了。主要是希望用最原始的方式紀錄自己想表達的原話,而不追求被認同或好理解而過多修飾自己的言詞,所以冒犯的話請見諒…,太冒犯也可以留言跟尼爾說一下QQ相信會想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已經不需要尼爾介紹什麼是斜槓,不過尼爾這邊要提醒: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斜槓」,或者跟你說「你該斜槓些什麼」。如果是想透過斜槓賺取收入的人,可能觀看前要三思!好那我們就進入正題吧!

🤡 我討厭的斜槓

剛前言有提到,我想用不同的觀點看一下斜槓這件事(但或許更接近原本的定義也說不定)。近年來,我們很常聽到某個人斜槓很多「事業」,多猛多了不起,又或者透過「斜槓」、「下班創業」為自己賺到多少多少收入,老實說,這樣的斜槓我是有點看不起。

當然喜歡錢、權力、名聲、社會地位的人不在少數,而我也不會裝清高說「哦工作是自我實現的機會,我才不像某些人只是為了錢工作」。但我為什麼看不起「這種斜槓」呢?

其實這邊有一個很微妙卻巨大的差距,通常屬於前者因而想要「斜槓」的人們,往往是希望得到財富自由之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那些「想做的事情」好像往往是屬於純粹的消費行為,好比旅遊或吃好穿好著好,讓家人過上好生活。當然這些不是不好,但實際上工作的價值對這樣的人來說,就只剩下「換到錢」這個目的,甚至會因為這樣單一目的,會讓工作內容上更容易做出「很冗」、「無效」、「一文不值」的行為,就像所謂的「公務員心態」一樣。

💗 我喜歡的斜槓

對我來說,斜槓這件事代表的事情不是「同時擁有很多工作」,也不是得到一堆Title只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有多Diao,也不是證明自己很懂怎麼生活怎麼賺錢,而是「真實的樣貌」。想一下,小明高中花了很多時間在康輔社,各種帶活動。上大學後跟朋友一起在吉他社混,一起練歌一起成發。出社會之後去當業務,因為有一些閒錢,開始會跟朋友出國旅遊,也會開始品嚐美食,甚至對某一樣料理風格感興趣,還寫起了美食部落格,雖然沒幾個人看。

試問:小明希望他在別人認知中,是一個「業務」,還是一個「業務/主持人/活動策劃者/吉他手/旅人/美食部落客」?

我們的斜槓不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比別人強」,而是更勇敢的表達自己的興趣,也不會因為「等級不夠」就不能承認自己喜歡做某件事。

🤨 啊產能勒

這時候功利主義者(還是社會主義?還是只是熟悉的長輩?)跑出來說了句:「你一個醫師/工程師/律師不好好幹,業餘時間不精進自己的專業能力,搞那麽多花裡胡哨,對社會是有什麼幫助???還不是在自爽的自私鬼?」

嘿對很抱歉,我就只是換個方式自私~我只是想要用這種方式包裝,讓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件事合理化,而且還可以得到一個「不那麼世俗」的觀感,不行嗎?對我來說,「對社會的貢獻」以及「自我的愉悅」是平等的關係,我不會因為要追求對社會總體福祉最高,而無限制地犧牲自己的快樂,也不會為了追求自我快樂的極致,而完全不去對社會盡一份心力貢獻。

對我來說,「斜槓」這件事其實是最好體現「工作觀」的事情。因為談到「工作觀」,無法避免的會談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Work-Life Balance),而我的工作觀,並不是把「工作」跟「生活」分開,並取得時間比例上的平衡;我要的是,「工作」跟「生活」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達到「我既在工作,也在生活」的狀態,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斜槓」這件事,是一種「自我實現」、「自我認識」,也是一種「自我介紹」。

💬 結語

畢竟我們都身處在同一個社會,生活本來就互相影響著,沒有人可以真正自私地活著。因此,我想試著烙一句punchline:

工作不是為了讓自己或他人生存,而是找到群體的最佳共存之道
這是尼爾想一邊紀錄自己的職涯路徑,一邊也蒐集朋友/同事/前輩/在講職涯的創作者們的經驗與意見。尼爾想用第一人稱讓你代入探索,而非第二人稱視角帶給你職涯上的建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