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許多的習慣,都是從小到大培養出來的,隨著慢慢長大,漸漸會知道哪些行為對自己有益,進而有意識的去刻意養成。
然而,為什麼大家都知道好習慣的重要性,卻常常難以堅持,那些可以堅持好習慣的人,是因為自制力特別強的關係嗎?為何我明明認為自制力不輸人,卻常常無法堅持好習慣呢?
包含我在內,許多人都很致力於堅持好習慣,但看了《原子習慣》發現,我們常常用錯方法,導致事倍功半,甚至被誤會自制力不足。
《原子習慣》透過分析、拆解「習慣養成」的四個步驟,接著各自進行微小優化,目的讓我們可以輕鬆、自然的執行好習慣。
巨大的成功,絕非來自巨大的改變,而是微小但持續地改變;習慣就是自我改變的複利,每天變好(變差)一點點,當下也許不明顯,但當時間拉長到一季、一年、三年,就會看到明顯的變化。
很多人都很困擾,一而再的中斷好習慣,被別人指責自制力不夠,到最後,連自己都開始懷疑自身的自制力。
這本書就是要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透過小小的行為和環境改變,以更輕鬆的方式養成好習慣。本書提到的方法相當多,根據習慣養成的四步驟,跟大家分享這本書對我的幫助。
你下班經過健身房(1),想像著年底在海邊拍婚紗的美麗畫面(2),於是你進去鍛鍊一個小時(3),多巴胺的分泌讓你相當愉快(4),持續一陣子後,久未見面的朋友稱讚你身材精實了不少(4),你下次經0.0過健身房時(1),更有運動的動力(2)。
上面這個情境,包含了習慣養成的四階段:提示(1)、渴望(2)、回應(3)、獎賞(4)
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讓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現。
習慣來自於「提示」,沒有提示,習慣就不會展開行動,像是你沒有看到健身房、運動場,自然不會開始運動,手邊沒有手機,就不會拿出來滑社群網站。
當想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先找出這個習慣的提示為何,然後盡可能的讓提示顯而易見,像是想養成喝水的習慣,便可以在生活周遭擺滿水杯、水瓶。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改掉壞習慣,想要瘦身的人,與其用自制力對抗冰箱的美食,不如「只」在冰箱擺放健康的食材。
當接觸到了一個有吸引力的提示,便會產生渴望來展開行動,像是看到健身房(提示),產生想要有好身材、拍出美美照片的渴望,進而開始運動;也就是說,習慣越具吸引力,接觸到提示後就越容易展開行動。
同樣的,越沒吸引力的習慣越難堅持,像是生菜健康但不好吃,運動很好但很累,整理房間有成就感但要花時間。
我們可以透過誘惑綑綁,增加習慣的吸引力。研究證實,高吸引力行為可以帶動低吸引力行為,這常見於小孩教育,像是「先吃正餐,再吃點心」,或「先寫作業,再看電視」。
漸漸的,小孩看到正餐,會預測到隨之而來的是好吃的點心,讓正餐的吸引力不知不覺中增加。
正所謂「越自制的人,越不需要用到自制力」,自制力就像是賽車的NOS加速系統,使用起來有極限,所以非到必要關頭,不輕易使用。
養成好習慣的道路上,我們要盡可能清除需要「動用到自制力」的阻礙與誘惑,好習慣執行起來越輕鬆,越容易維持。
同理,想要改變壞習慣,就增加執行起來的難度,人是個追求輕鬆的生物,越不輕鬆的事,越不愛做。
維持習慣,關鍵在擁有成功、滿足的感覺,進而想要重複執行,重複次數夠多,習慣就會養成。然而,好習慣的獎賞大多在「未來」,壞習慣的獎賞多在「當下」,導致好習慣難維持,壞習慣難戒除。
我們必須順應人性來解決這問題,正視「立即性回饋」;首先,同樣可以透過「誘惑綑綁」來加強獎賞,像是爬山後接一頓美食,拒絕一次垃圾食物後存入1000元的消費基金。
其次,可以運用「習慣追蹤」,像是每次執行完好習慣,就在日曆上打個勾,人是個視覺性動物,透過習慣追蹤的視覺證明,會默默讓你不願意中斷、甚至產生滿足。
長久以來,我一直有許多好習慣想要養成:擁有良好體態、練好外語、提升生活品味,然而,卻常常「因故」失敗,只能一邊懊惱自己的不自制,一邊反覆的下定決心。
閱讀本書後,我獲得了極大的反思,除了發現一直以來都用錯方向,也實際透過應用在生活上,獲得了許多益處:
我更容易維持屋內整潔、提升了閱讀時間,增加了運動次數、減去了幾公斤的脂肪;此外,每當不小心中斷好習慣,我能立刻找出真正原因,不中斷第二次。
這是一本受用終身的好書,推薦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