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紐約行|Lobster Place、Los Tacos No.1 |雀兒喜市場 Chelsea Marke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並不是特別跑去 Chelsea Market 的,當天因為放假,所以我從東 39 街一路騎共享單車到東 30 街的 Penelope 吃了頓早餐,才又一路往西南騎到 Chelsea Market 附近,跟新認識的朋友 Jacky 錄了他的 Podcast 節目。

接著就在 Chelsea Market 吃完飯,又閒晃到 Union Square 順便逛了農夫市集後以及附近的書店,最後再一路走回東 39 街附近的飯店,移動量非常大,但沒有什麼特定目的的一天。

raw-image

在曼哈頓內移動,除了散步+地鐵,我其實蠻推薦用 Citi Bike,30 分鐘內歸還最划算,只要約 5 USD,載個 APP 設定好就可以用了。

不過 Citi Bike 有個缺點是還車的時候,卡榫感應的邏輯很迷,要有一個奇怪的角度用力推才可以成功,所以經常可以看到一堆人在還車點地點猛撞(笑),多試幾次就可以上手。

Penepole 的價位比一般美式的街坊早餐店略高,大約 20% 左右吧。本來是因為實在吃膩了美式大早餐,所以在 Google 上找到的,菜單多了些比較健康的選擇,環境也舒服些。

結果進店後我還是點了差不多的東西,內容物也差不多,後來的早餐大多都直接找附近小有名氣的 Bakery 跟 Cafe 。

raw-image
raw-image

吃飽後繼續騎 Citi BIke 移動,一路騎到 Chelsea Market ,大概花了 15 分鐘左右,沿途開始熱起來了,剛好閃進室內躲太陽。

raw-image

錄完 Podcast ,到 Chelsea Market 吃午餐,時間點其實有點怪,已經下午了。

raw-image

這次來紐約出差,總共到 Chelsea Market 兩次,網路上有不少介紹 Chelsea Market 食物的文章,不過我個人最推薦的是裡頭家專賣中式麵食的「新鮮麵條」(Very Fresh Noodle),其中的之後再另外整理,這次一個人吃了:

  • Los Tacos No.1:除了 Chelsea Market 外,在中央車站附近、 Bowery 都有,台灣人似乎蠻不喜歡墨西哥料理的?尤其是 Taco 。但我非常喜歡,應該是紐約數一數二的 Taco 了,我總共吃了三次。
  • Lobster Place:專賣龍蝦、生蠔等等的海鮮吧,不少觀光客會來,但品質不錯,新鮮。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生蠔控如我,當然直接點了一打,一個人全部嗑掉(XD),種類很多,已經沒有印象了,只記得紐約州的生蠔都偏鹹,尺寸中等偏小。

Los Tacos No.1 的 Tacos 真的很好吃,點菜也簡單,選擇自己想要的主食後結帳,到一旁廚師取單會問你要哪一種餅以及佐料,廚房都是開放的。

主食就是四種:POLLO(雞肉)、ADOBADA(豬肉,通常是豬里肌、豬肩肉)、CARNE ASADA(牛排,但通常是薄片的),NOPAL(仙人掌)。不懂西文也沒關係,店員看你黑人問號會直接問:Chiken、Grill Steak or Pork ?仙人掌直接放棄不問(笑)。

Taco 餅皮可以選玉米或麵粉的——但既然如果都要吃 Taco 了,就不要點麵粉餅了,佐料也別懷疑,洋蔥、香菜、酪梨醬跟 Slsa 全都要。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Los Tacos No.1 沒有座位,所以取餐後到一旁立食。

從上面的內場照片可以看到,肉類都是現場直火碳烤,所以會有明顯的香氣,Corn tortilla 也好,不是過度酥脆的那種,配上所有的佐料,再擠上一點檸檬汁。

一口咬下,先是燒烤肉類以及玉米粉的香味,佐料再賦予了更多的層次、香氣,而 Gucamole 把所有味道融合在一起,也帶點濕潤感,咀嚼後所有的味道在口腔直接炸開,真的夭壽好吃。

如果是在正餐時間,通常會需要排隊,可以抓一瓶 IPA 一邊喝一邊等。

Goole NYC

Goole NYC

吃飽後,散步走到 Greenwich 造訪書店 Three Lives & Co. ,接著走到 Washington Square 逛了農夫市集,再一路向北走回飯店。

Three Lives & Co. 閱讀讓人像是活了三輩子?

Three Lives & Co. 閱讀讓人像是活了三輩子?

raw-image

猶豫了很久,最後決定不帶走任何一本書。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17.4K會員
128內容數
這裡主要會用來分享和紀錄不正經的東西,有時候也可能是關於內容產業的觀點(我的觀察啦)、工作的心得,不過,說不定大多時候都還是亂七八糟的東西和雜談。總之,不正經跟業餘的就在「下班剝洋蔥」,正經的東西會在「上班剝洋蔥」,歡迎付費支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剝洋蔥 的其他內容
一開始想要訂大名鼎鼎的 Peter Luger 慶生,但訂不到;後來又致電 Brooklyn 的老牌餐廳 Gage & Tollner,還是訂不到...。最後找了這家在 Dumbo 的小館 Vinegar Hill House 。位置離 Dumbo 比較熱鬧的地點再偏遠寫,店家的指引蠻可愛的。
有多久沒這樣聽一張專輯了?前幾天很紅的 42 張專輯,我想對年輕一點的世代來說,挑出 42 首歌可能更容易些?在兩段感情之間的空檔,在突然失去目標的暫停期,在孤注無緣的時候,很推薦Bon Iver 的這張專輯,也正如團名「美好冬季」一般,聽完後收拾好心情,充滿力量,接著往春天邁進。
台灣鯛就是吳郭魚啦,現在你在全聯跟家樂福都會看到的那種已經處理好的魚塊,成功外銷歐美,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老外稱為 Taiwan Tilapia(想不到吧?驚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總之,這道簡單的早餐,概念很簡單,在烤的酥脆的酸麵包上,要有酪梨奶油般濃郁的質地,接著檸檬(或酸麵包)給予適量的酸,再加上蜂蜜的甜來平衡,最後加上烤南瓜子的口感,以及七味粉的些微辛辣。
味覺記憶對於一個人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但奠定味覺記憶的過程則非常複雜,鄉民們經常論戰各種我家巷口,但說到「我家滷肉」、「我家炒飯」、「我家咖哩飯」,因為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旁人就無法隨意置啄,因為背後代表著的,不只口味的差異,同時也有深刻的個人經驗、記憶...等。
有些很年輕的創作者,看到專業的創作者能夠很有紀律、維持高效產出,經常會很不可置信,這背後其實是有運作框架的。既然要能夠源源不絕的產出,代表著也要能夠持續的輸入。否則很快就會遇到瓶頸期,找不到靈感,但同時又一直在寫差不多的東西,自己感到疲乏、消耗的同時,讀者和受眾也對於雷同的作品感到厭倦。
一開始想要訂大名鼎鼎的 Peter Luger 慶生,但訂不到;後來又致電 Brooklyn 的老牌餐廳 Gage & Tollner,還是訂不到...。最後找了這家在 Dumbo 的小館 Vinegar Hill House 。位置離 Dumbo 比較熱鬧的地點再偏遠寫,店家的指引蠻可愛的。
有多久沒這樣聽一張專輯了?前幾天很紅的 42 張專輯,我想對年輕一點的世代來說,挑出 42 首歌可能更容易些?在兩段感情之間的空檔,在突然失去目標的暫停期,在孤注無緣的時候,很推薦Bon Iver 的這張專輯,也正如團名「美好冬季」一般,聽完後收拾好心情,充滿力量,接著往春天邁進。
台灣鯛就是吳郭魚啦,現在你在全聯跟家樂福都會看到的那種已經處理好的魚塊,成功外銷歐美,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老外稱為 Taiwan Tilapia(想不到吧?驚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總之,這道簡單的早餐,概念很簡單,在烤的酥脆的酸麵包上,要有酪梨奶油般濃郁的質地,接著檸檬(或酸麵包)給予適量的酸,再加上蜂蜜的甜來平衡,最後加上烤南瓜子的口感,以及七味粉的些微辛辣。
味覺記憶對於一個人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但奠定味覺記憶的過程則非常複雜,鄉民們經常論戰各種我家巷口,但說到「我家滷肉」、「我家炒飯」、「我家咖哩飯」,因為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旁人就無法隨意置啄,因為背後代表著的,不只口味的差異,同時也有深刻的個人經驗、記憶...等。
有些很年輕的創作者,看到專業的創作者能夠很有紀律、維持高效產出,經常會很不可置信,這背後其實是有運作框架的。既然要能夠源源不絕的產出,代表著也要能夠持續的輸入。否則很快就會遇到瓶頸期,找不到靈感,但同時又一直在寫差不多的東西,自己感到疲乏、消耗的同時,讀者和受眾也對於雷同的作品感到厭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好奇心驅使,選了個不想煮食的日子,外帶一個回家吃 沒想到這可以說是,我吃過的健康便當中,最好吃的一家!!!
Thumbnail
𝘼𝙪𝙜𝙪𝙨𝙩 𝟭𝟬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𝟮𝟳 𝙅𝙪𝙡𝙮 𝟮𝟳 𝘿𝙖𝙮 𝟮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𝟮𝟴
Thumbnail
在東京車站附近找不到原本想吃的NY Perfect Cheese後,我決定試試不遠處的利久牛舌早餐。優惠定食只在平日提供,飯量可以免費加大。牛舌鹽巴調味簡單美味,非常推薦在東京車站轉車前來品嚐。
Thumbnail
Day 6-2 離開好玩好逛的Queen's Walk 皇后大道後,揮別倫敦塔,我們往波羅市場的方向走去 其實,就在London Bridge倫敦橋旁邊,隔壁而已,真的很近 經過教堂,往橋下走,穿過熱鬧的小吃店,就可來到波羅市場 Borough Market 波羅市場是倫敦最大的食品市場
今天早上趕七點前去趟人氣十足的中央市場覓食,平日裡的早餐很多時候不外乎是匆匆外帶連鎖早餐店的三明治、蛋餅、或是在周末悠緩的點上早午餐形式的樣貌,來享用悠閒的一餐! 但是看了報導說中央市場有糯米湯圓配上濃厚白色的大骨湯,算得上是在地的巷弄美食!什麼!?我還真的沒享用過,所以今晨就特意起了個大
Thumbnail
作者在曼谷的美食街上發現了一些獨特的美食,包括炒通心麵和即食麵,以及用雲吞皮包裹的魚肉或蝦膠。這些美食讓作者感到驚喜,並激發了她的創新烹飪靈感。
Thumbnail
文章記錄了作者在曼谷的生活體驗,從超市購物到對食品和價格的觀察,展現了在異國他鄉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身處外食昂貴的多倫多,想吃外賣當然要找門路省錢。有些餐廳付現的話可以打 9 折,所以出門我都會至少帶個 100 加幣在身上,加減省點餐費。假日點 UberEats 也是我們母子倆的日常。我都會上去挑那些 buy one get one 的餐廳。
Thumbnail
來倫敦的第二天,一早起床天晴氣朗,外出覓食早餐,幾個街角後就被隨意吃到的早餐咖啡店裡的吐司驚艷,沒想到接著的午餐前隨意走逛的街邊麵包店、午後在雜貨店隨意吃到的自製布朗尼等,一日裡三個「隨意」嚐到的麵包皆有台灣名店水準的美味,以為這是今天的運氣足夠好的關係,然而這樣充滿烘焙美感的體驗,卻在倫敦一日復一
Thumbnail
好奇心驅使,選了個不想煮食的日子,外帶一個回家吃 沒想到這可以說是,我吃過的健康便當中,最好吃的一家!!!
Thumbnail
𝘼𝙪𝙜𝙪𝙨𝙩 𝟭𝟬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𝟮𝟳 𝙅𝙪𝙡𝙮 𝟮𝟳 𝘿𝙖𝙮 𝟮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𝟮𝟴
Thumbnail
在東京車站附近找不到原本想吃的NY Perfect Cheese後,我決定試試不遠處的利久牛舌早餐。優惠定食只在平日提供,飯量可以免費加大。牛舌鹽巴調味簡單美味,非常推薦在東京車站轉車前來品嚐。
Thumbnail
Day 6-2 離開好玩好逛的Queen's Walk 皇后大道後,揮別倫敦塔,我們往波羅市場的方向走去 其實,就在London Bridge倫敦橋旁邊,隔壁而已,真的很近 經過教堂,往橋下走,穿過熱鬧的小吃店,就可來到波羅市場 Borough Market 波羅市場是倫敦最大的食品市場
今天早上趕七點前去趟人氣十足的中央市場覓食,平日裡的早餐很多時候不外乎是匆匆外帶連鎖早餐店的三明治、蛋餅、或是在周末悠緩的點上早午餐形式的樣貌,來享用悠閒的一餐! 但是看了報導說中央市場有糯米湯圓配上濃厚白色的大骨湯,算得上是在地的巷弄美食!什麼!?我還真的沒享用過,所以今晨就特意起了個大
Thumbnail
作者在曼谷的美食街上發現了一些獨特的美食,包括炒通心麵和即食麵,以及用雲吞皮包裹的魚肉或蝦膠。這些美食讓作者感到驚喜,並激發了她的創新烹飪靈感。
Thumbnail
文章記錄了作者在曼谷的生活體驗,從超市購物到對食品和價格的觀察,展現了在異國他鄉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身處外食昂貴的多倫多,想吃外賣當然要找門路省錢。有些餐廳付現的話可以打 9 折,所以出門我都會至少帶個 100 加幣在身上,加減省點餐費。假日點 UberEats 也是我們母子倆的日常。我都會上去挑那些 buy one get one 的餐廳。
Thumbnail
來倫敦的第二天,一早起床天晴氣朗,外出覓食早餐,幾個街角後就被隨意吃到的早餐咖啡店裡的吐司驚艷,沒想到接著的午餐前隨意走逛的街邊麵包店、午後在雜貨店隨意吃到的自製布朗尼等,一日裡三個「隨意」嚐到的麵包皆有台灣名店水準的美味,以為這是今天的運氣足夠好的關係,然而這樣充滿烘焙美感的體驗,卻在倫敦一日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