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們一家六口的經濟窘境,我知道很多人關心我們,甚至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覺得我們為何執迷不悟,非要走「務農維生」這麼困難的一條路?
假如我的父母仍然在世,他們的責備,我們首先就招架不住。
面對許多的聲音,許多的建議,甚至許多的責難,我覺得自己就像啞巴吃黃連,徹底有苦說不出。
我們並不是覺得自己很厲害,非要去面對「務農維生」這種高難度的挑戰不可。
假如可以選擇,我當然希望可以做那種坐在冷氣房裡,在電腦前打打字就能糊口的工作,比如我以前做的翻譯工作,或是我先生修改英文論文。
但我早已從翻譯工作退下來,而我先生也因ChatGPT的出現,失去了他用來養家的論文修改工作。
很多人會好心建議我們拿出專業才能,去找專業人士的工作,這樣才能營生。但我們的專業才能就是翻譯和論文編修,當這兩種工作已不存在,我們並沒有其他專業才能,除非重新花時間去培訓。
我先生雖是電腦博士,但他並非從事程式設計工作。從事論文編修多年,要重新回去寫程式,這根本就不可行,而寫程式這種沒日沒夜的工作型態,也不是他想走的路。
去大學教書呢?更不可行!就算能在距離最近的大學找到工作,不管是去花蓮的大學,或是去台東市的大學教書,來回都要至少四個小時的車程。那週間待在那裡教書,週末才回家?這是拆散一個家庭啊!
透過視訊教英文?是可以這樣做,他也開始這樣做,但這種收入能夠養家?我只能說,大家恐怕都高估了。
「務農維生」並不是我的夢想,「自耕自食」和「自給自足」才是。但因為我們所有的資產就是這塊農地和農地上的作物以及農舍,我們只能不斷思考和研究,如何利用現有的農場資源和家庭人力,來發展一個可行的事業,養活一家大小。
我們目前正在努力靠務農維生──多種植一些經濟型作物,將農產品加工,蒸餾純露和精油等等。這是我們目前唯一能想得到的生計。
務農維生很辛苦,很困難,有人對我們說,要完全靠務農維生是不可能的。
我不知道可不可能,但我知道,如果連僅有的這個資源都要放棄,我們全家就等著餓死吧。
我們不能連「務農維生」這條路都放棄了。
假如我們能想到或找到更容易養家的路,我們會去走的,只是,先生失業這半年來,我們還沒找到那條容易走的路。
今天看到一篇勵志的新聞故事(https://udn.com/news/story/6810/7446317),裡面這句話,挺發人深省:
難走的路,從不擁擠;
難做的事,必有所得。
希望「務農維生」這件「難做的事」,讓我們「必有所得」。
上帝必會開道路。
祂是我們唯一的盼望。
* * *
農產品表單
https://forms.gle/tTHwD7bPqTozYCDG9
務農基金贊助
郵局帳號:(代碼700) 000-1449-0588839
戶名:許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