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小說|星期五的沒事教室-溫柔地成為支持別人的力量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老師找來海莉和其他五個陌生的同學,請他們每星期五到「沒事教室」——這裡不用考試、不用寫作業,只要圍成圓圈坐著聊天,直到下午三點。



爸爸不在身邊的海莉,失去了母親,現在,連唯一照顧她的叔叔也即將離開。當老師說「無論如何,你們要照顧彼此」,海莉很困惑:她還不了解母親離開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埃斯特班的父親因為移民身分被逮捕,一家人可能會被迫分開,還有艾胥頓經常被高年級欺負,只能默默忍受,阿莫瑞則是懼怕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新聞中遭警察射殺的少年……大家不但各有心事,還起了爭執——一群連自己都照顧不來的人,如何守護彼此呢?

  • 作者: 賈桂琳‧伍德生 
  • 原文作者: Jacqueline Woodson
  • 譯者: 黃筱茵
  • 繪者: 六十九
  • 出版社:小麥田
  • 出版日期:2021/01/07
關於"自由"
「這裡是美國耶,應該是自由的土地吧,可是我們自由嗎?才怪,我們走到哪裡都踩到規則。不准跑、不准罵、不准玩、不准大吼大叫、不准熬夜、不准這個不准那個的。看吧,大人才是自由的人,…….」
「她不是說『你們都想去美術教室嗎』?她說的是『你們全都得去美術教室』那是自由嗎?還是權利?

什麼是自由呢?在很多時候,看起來小孩好像已經很多自由了,大人覺得已經給孩子好多自由了,但實際上我們其實有已經想好的選項,並不是真的要讓他們擁有自由,擁有自己的選擇權,只是給了AB選項,但是我們已經想好的框架,他們只能按照我們給的選項去選擇,A與B其中一個小孩本來就不可能會選擇的選項,所以他們也只能乖乖地選另外一個。
就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有得選“又總比“沒得選“又好得多了,有限定範圍的自由,又比完全沒有自由好得多,有大一些些圈圈範圍內的自由,又比小圈圈內能選擇的自由,又好得多了。

完全的自由,就是能完全自在與開心嗎?


關於"信任"
「我想要做的事,是給你們一個空間,可以聊大人不在旁邊時會聊的話。你們不是都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裏頭沒有看起來像我這樣的人嗎?」

基於信任之上,把一群孩子放到一間教室裡面,無所謂的課題,無所謂的目的,讓孩子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是基於多麼大的信任啊?!如果在台灣,有個老師把孩子丟到一間沒有其他老師,甚或大人的教室,會引發多大的風波與爭議,家長相信老師嗎?老師相信學生嗎?學生相信自己嗎?

關於"傾聽“
「拉雯老師說我們每天都該問問自己『如果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發生了,我會幫忙守護其他人嗎?我會成為另一個需要庇護的人的港灣嗎?』她還說『我要你們每一個人都對彼此說——我會守護你』。

真心真意地傾聽對方的話語,這是在這個教室裡最難能可貴的,因為他們彼此知道要守護對方,成為彼此的重要支柱,當你把對方放在心上的時候,會把對方的每一句話認真的聽進自己的心裡,沒有猜忌,沒有冷嘲熱諷,放下成見,放下誤解。能認真的對待對方的歡欣與困境,真心為對方的成就收獲而開心,為對方的失落難過而悲傷。最重要的守護還有就是,互相分享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因為是相信對方而出發的,尊重對方而說出的話,以及聽到尊重的回應,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將對方的事件或想法,再去四處廣播分享加油添醋。

關於"接納自己"
「生命會給出妳不想要的東西,而妳只能接受」

成長就是認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從何而來,並且會往何處去,有的標籤原本就是自己身上,例如:紅頭髮·咖啡色膚色、家境不錯的小孩等等,並不是我們想要撕掉就撕掉的。而有的標籤是別人貼在我們身上,可能是我們看不見的自己,可能是他們的誤解,這些標籤,有時候非常的令人討厭,或許是對方認識我們認識的不夠深,也或許是我們自己做出了令人誤解的表現。如果這些標籤讓我們更能認識自己,這些標籤並不是那麼令人難受。很困難的是,那些與事實相違的、造成別人也跟著誤解我們的標籤,如何跟他們和平相處呢?好像也是很困難的難題!但是一旦可以坦然面對這些,就如同主角可以跟朋友說自己的媽媽已經死了,自己的爸爸正在坐牢,不敢面對的過去可以勇敢的說出來,這是接納自己,這是跟自己的和解,跟這個世界的和解,不就是正在長大的好大人又向前邁向一大步嗎?!
「我一直以為年紀越大可以做的事情越多,而不是相反」

關於"生死"
「每當太陽躲在雲朵後面,然後再度出現的時候,就是另一邊的世界傳來了訊息」

主角從小就沒見過媽媽,在與好友的媽媽相認後,好友媽媽把跟自己媽媽的度過的美好時光,媽媽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那一段是多麼令人動容,

結尾

當閱讀完整本小說,我都會再回頭看看,書的封面,序,名人推薦,及目錄頁,整個細細思索品嘗一番,為什麼會設定這樣的一個情節,時空與背景呢?為什麼是這五個腳色五個背景,為什麼老師讓他們不用上課,只是待在這美術教室裡面,可以什麼都不用做,不用老師管理他們,說什麼做什麼都可以,也不用跟老師交代。或許孩子們已經背負了太多的壓力與創傷,他們需要的真的僅僅是一個出口,大人什麼都給得起,為什麼只是孩子需要的空間和時間我們卻給不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