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個缺乏「社會情緒學習」素養的社會,誰來幫助我們度過社會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也有人就法律層面來討論,究竟有沒有錄影權?上課有老師和同學的著作權,錄影有沒有違法?但若是錄影時是因為爭議發生,可以公開播放嗎?被拍者的肖像權呢?

raw-image

一場爭議,引發大眾關注,甚至引發各界參入討論,正表示這樣一場爭議裡濃縮了大量社會長久以來迴避正視的衝突問題,包括:網路成為現代人訴諸輿論的方式,這意謂著現代人不相信社會制度所具有的申訴力?在生活情境中,要能有效雙向溝通是非常困難的事?

事件同時引起許多人負面的「在學經驗」,過去不少受權威壓迫和傷害的情緒被勾動。也有不少仍受權威思想框架的人,引發對於現代孩子(年輕人)不尊師重道的反彈和憤慨。

而我在有限的影片資訊和媒體報導中,看到的是在教室情境裡,師生關係的斷裂(缺失信任)和缺少對彼此情緒理解,表面上像是在雙方對話,但多訴諸自己的立場和位置,缺少了對對方立場和觀點的聆聽及了解,也就有了一場無效(失去焦點)的對話。

任何的衝突發生,都有社會環境的影響,今天雖是在學校裡的「教室環境」,但也包含整體社會風氣和文化對一個教室環境氛圍的影響。

從老師對高一學生態度的指教,可以聽見老師對學生態度的諸多情緒,包括批評和謾罵,這可能觸及到情緒高壓下是否會引發學生的身心傷害,也忽視了在社會情境下,人與人之間需要有基本的尊重和界限。

但為什麼老師的情緒反應如此激烈,並具有攻擊性,這是否意謂著老師對於自己的處境,感到恐懼和不安全,而立刻升起「權威身份」來作為自我防衛的「戰」,以鞏固自己在孤軍奮戰裡的脆弱地位?

常有人認為,權威者動不動就拿輩份或身份壓迫比他低階的人,充斥著上對下的教訓而非允許討論,總以「我就是對的、正確的」來處理關係相處的衝突,並且以強大的情緒壓力咆哮、謾罵來做壓制,根本不是就事論事。

在我看來,想以權威壓制的權威者反而是一個在社會情境中適應不良的人,對於社會階層觀的鬆動,對於「尊師重道」「長幼有序」倫理觀念的式微,再也無法因為既定身份或是「年長」就能獲得什麼尊敬和別人尊崇,著實感到極度挫折和憤怒。

在目前的社會,任何的社會環境裡都有這樣的問題,在不同屬性和使用的年齡層有差異的網路平台中,各式各樣言論都有著屬於那個年代下生活者,所具有的觀念、習慣和價值觀信念。

現在的社會正從過去威權統治的時代,走向法治和講求平等的世代,沒有人有特權,也有沒有人可以仗勢凌人。雖說這是一個開放的民主社會所發展的方向,當對解嚴後短短三十五年劇烈變化和快速轉型的台灣社會來說,完全經歷不同教育環境和思想塑造的各年級生,聚集在這小小的土地上,每天彼此衝撞,每天逞兇鬥狠,把不同世代的思維和價值觀視為洪水猛獸,看做天敵的情況屢見不鮮。

也難怪影片中,老師不斷的說:「現代的學生很可怕啦!很可怕啦!」這個句子也可以換成「現在的孩子很可怕啦!」「現在的年輕人很可怕啦!」或是「現在的社會很可怕啦!」

說到這裡,就是我要說的,我們的社會對於「社會」和「情緒」學習十分缺乏。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快速轉型,勢必會讓人感到價值錯亂,同時難以因應環境變化下的諸多改變和要求。以醫師來說好了,過去的醫師只要學會看病,又具有權威身份,看病時對病人不客氣,或是權威訓斥,甚至要求病人無異議配合治療,其餘不用多問,這種事情可說司空見慣。但是,在現代的社會,為了促進良好的醫病關係,醫師教育中也需要重視「溝通技巧」,需要了解如何和病人建立良性溝通,增進病人醫療知情的權利。

這是否是好的發展呢?基本上,我相信多數人會認為這是好的發展。然而,在價值錯亂和失去理性理解、感性同理的對話能力情況下,在進行許多社會風氣的改革和環境的改造過程中,就會有人極度不適應,同時感覺自己所處的社會正在發生災難,並對現代社會發展感到灰心。

不論是灰心失望或是憤慨,又或是抱怨,在我們的家庭裡、學校裡、職場裡、世代關係裡⋯這種對世代交替無法理解和對話的挫折,正在大量的影響我們每個人的身心及情緒。當人習得無助和習得挫折,而社會資源又明顯不足乏力的情況下,大家只能徒法煉鋼的自找可以為自己扳回一城的方法;年輕人訴諸網路,年長者訴諸權威。

但這可能都只是困獸之鬥,當我們的社會對社會環境和人類行為(以及內在的認知和情緒)的認識不足,且社會資源也不足進行社會教育和協助時,只是訴諸「對錯」評判,而不是從中看見社會環境中,辨識出每個人的身心壓力及適應難題時,我們仍是得不到足夠的社會支持,來一同朝向更好的社會發展,度過這建構嶄新社會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問題和矛盾。

補充法律觀點:

https://www.lre.org.tw/lawqa/17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2/03/15
老師如無法與時俱進(無論專業、行為或觀念),終究會爆發這樣的對立,傷害師生的關係。
蘿拉 laura-avatar-img
2022/03/15
好精闢的分析,突然覺得自己上次嗆不認識的爺爺奶奶是有道理在的。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21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2025/01/23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5/01/23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4/08/31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Thumbnail
2024/08/31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Thumbnail
2024/07/22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2024/07/22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是成已,隨所欲修,若止若觀,於彼屬意無大劬勞,即能成辦,如是觀修,即是成辦無分別定勝方便故。』       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心血來潮的想要去做,但是做事之前如果能夠加以停看聽,多多觀察和聽聽多方說法與做法,這就是佛法生活的第一步,避免讓自己踏入錯誤的一步,還有犯下錯誤
Thumbnail
   『如是成已,隨所欲修,若止若觀,於彼屬意無大劬勞,即能成辦,如是觀修,即是成辦無分別定勝方便故。』       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心血來潮的想要去做,但是做事之前如果能夠加以停看聽,多多觀察和聽聽多方說法與做法,這就是佛法生活的第一步,避免讓自己踏入錯誤的一步,還有犯下錯誤
Thumbnail
過去這幾年,許多人過度渲染和扭曲老師對學生的「權力不對等」,導致許多老師在導正學生偏差行為上動輒得咎,讓老師越來越不敢管教行為偏差學生,進而導致校園內絕大多數的老師和學生被行為偏差生綁架,生活在恐懼中。因此,重新釐清「權力」的定義,讓校園回歸秩序,才能讓學生安心學習,讓老師有效教學。
Thumbnail
過去這幾年,許多人過度渲染和扭曲老師對學生的「權力不對等」,導致許多老師在導正學生偏差行為上動輒得咎,讓老師越來越不敢管教行為偏差學生,進而導致校園內絕大多數的老師和學生被行為偏差生綁架,生活在恐懼中。因此,重新釐清「權力」的定義,讓校園回歸秩序,才能讓學生安心學習,讓老師有效教學。
Thumbnail
最近台灣歧視言論頻傳,從台中一中的「烯環鈉」到台大言論月、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皆有對不同族群的偏見。非單一事件意味著並非特例,開始有人反省高中端出了什麼問題——畢竟,我們不是才實行號稱多元的新課綱嗎?難道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嗎? 不,其實理解他人情境等情意連結,在新課綱前就是令人感到頭痛的一部分。
Thumbnail
最近台灣歧視言論頻傳,從台中一中的「烯環鈉」到台大言論月、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皆有對不同族群的偏見。非單一事件意味著並非特例,開始有人反省高中端出了什麼問題——畢竟,我們不是才實行號稱多元的新課綱嗎?難道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嗎? 不,其實理解他人情境等情意連結,在新課綱前就是令人感到頭痛的一部分。
Thumbnail
眾生喧嘩 身為教育行政人員,處理親師問題已是家常便飯,然而拜科技媒體的興盛,許多社群、群組紛紛成立,美其名是「溝通」其實往往是溝而不通,衝突對立持續發生,各種嗆聲、爭吵、釘孤支、到警局備案,總在身邊發生,不是真理越辯越明,而是情緒的勒索,在乎的是你有沒有站在我這邊,一起與敵人廝殺!
Thumbnail
眾生喧嘩 身為教育行政人員,處理親師問題已是家常便飯,然而拜科技媒體的興盛,許多社群、群組紛紛成立,美其名是「溝通」其實往往是溝而不通,衝突對立持續發生,各種嗆聲、爭吵、釘孤支、到警局備案,總在身邊發生,不是真理越辯越明,而是情緒的勒索,在乎的是你有沒有站在我這邊,一起與敵人廝殺!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現在的學生真的很難馴服,偏偏少年十五二十時,又是個最自以為是的年紀,教學現場時不時就會出現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場面,此時一句不該出現卻出現的話,就可能點燃熊熊烈火,但因為師生地位的不對等,往往形成無法收拾的殘局。
Thumbnail
現在的學生真的很難馴服,偏偏少年十五二十時,又是個最自以為是的年紀,教學現場時不時就會出現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場面,此時一句不該出現卻出現的話,就可能點燃熊熊烈火,但因為師生地位的不對等,往往形成無法收拾的殘局。
Thumbnail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Thumbnail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社會就充滿了「我告你」的聲音,表面上這是個法治的社會,所以每個人都有權利爭取自己的權益,但實際上,卻嚴重地改變了整個社會風氣,人人自危,深怕一個閃失,就會被告。連我們最信任的老師也緊張了起來,紛紛採取自保的措施,老師必須花更多的時間處理親師之間的責任問題……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社會就充滿了「我告你」的聲音,表面上這是個法治的社會,所以每個人都有權利爭取自己的權益,但實際上,卻嚴重地改變了整個社會風氣,人人自危,深怕一個閃失,就會被告。連我們最信任的老師也緊張了起來,紛紛採取自保的措施,老師必須花更多的時間處理親師之間的責任問題……
Thumbnail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Thumbnail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Thumbnail
這個學生早晚出事。他經常小息找老師,很出名。事事講公平,世界哪有公平?太多事情看不順眼,又收收埋埋。我覺得這個學生衝動,年輕人熱向無可厚非。他不是襲警嗎?問心,都是他先主動,他不打人,別人就不會這樣。
Thumbnail
這個學生早晚出事。他經常小息找老師,很出名。事事講公平,世界哪有公平?太多事情看不順眼,又收收埋埋。我覺得這個學生衝動,年輕人熱向無可厚非。他不是襲警嗎?問心,都是他先主動,他不打人,別人就不會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