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個缺乏「社會情緒學習」素養的社會,誰來幫助我們度過社會衝突?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也有人就法律層面來討論,究竟有沒有錄影權?上課有老師和同學的著作權,錄影有沒有違法?但若是錄影時是因為爭議發生,可以公開播放嗎?被拍者的肖像權呢?
一場爭議,引發大眾關注,甚至引發各界參入討論,正表示這樣一場爭議裡濃縮了大量社會長久以來迴避正視的衝突問題,包括:網路成為現代人訴諸輿論的方式,這意謂著現代人不相信社會制度所具有的申訴力?在生活情境中,要能有效雙向溝通是非常困難的事?
事件同時引起許多人負面的「在學經驗」,過去不少受權威壓迫和傷害的情緒被勾動。也有不少仍受權威思想框架的人,引發對於現代孩子(年輕人)不尊師重道的反彈和憤慨。
而我在有限的影片資訊和媒體報導中,看到的是在教室情境裡,師生關係的斷裂(缺失信任)和缺少對彼此情緒理解,表面上像是在雙方對話,但多訴諸自己的立場和位置,缺少了對對方立場和觀點的聆聽及了解,也就有了一場無效(失去焦點)的對話。
任何的衝突發生,都有社會環境的影響,今天雖是在學校裡的「教室環境」,但也包含整體社會風氣和文化對一個教室環境氛圍的影響。
從老師對高一學生態度的指教,可以聽見老師對學生態度的諸多情緒,包括批評和謾罵,這可能觸及到情緒高壓下是否會引發學生的身心傷害,也忽視了在社會情境下,人與人之間需要有基本的尊重和界限。
但為什麼老師的情緒反應如此激烈,並具有攻擊性,這是否意謂著老師對於自己的處境,感到恐懼和不安全,而立刻升起「權威身份」來作為自我防衛的「戰」,以鞏固自己在孤軍奮戰裡的脆弱地位?
常有人認為,權威者動不動就拿輩份或身份壓迫比他低階的人,充斥著上對下的教訓而非允許討論,總以「我就是對的、正確的」來處理關係相處的衝突,並且以強大的情緒壓力咆哮、謾罵來做壓制,根本不是就事論事。
在我看來,想以權威壓制的權威者反而是一個在社會情境中適應不良的人,對於社會階層觀的鬆動,對於「尊師重道」「長幼有序」倫理觀念的式微,再也無法因為既定身份或是「年長」就能獲得什麼尊敬和別人尊崇,著實感到極度挫折和憤怒。
在目前的社會,任何的社會環境裡都有這樣的問題,在不同屬性和使用的年齡層有差異的網路平台中,各式各樣言論都有著屬於那個年代下生活者,所具有的觀念、習慣和價值觀信念。
現在的社會正從過去威權統治的時代,走向法治和講求平等的世代,沒有人有特權,也有沒有人可以仗勢凌人。雖說這是一個開放的民主社會所發展的方向,當對解嚴後短短三十五年劇烈變化和快速轉型的台灣社會來說,完全經歷不同教育環境和思想塑造的各年級生,聚集在這小小的土地上,每天彼此衝撞,每天逞兇鬥狠,把不同世代的思維和價值觀視為洪水猛獸,看做天敵的情況屢見不鮮。
也難怪影片中,老師不斷的說:「現代的學生很可怕啦!很可怕啦!」這個句子也可以換成「現在的孩子很可怕啦!」「現在的年輕人很可怕啦!」或是「現在的社會很可怕啦!」
說到這裡,就是我要說的,我們的社會對於「社會」和「情緒」學習十分缺乏。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快速轉型,勢必會讓人感到價值錯亂,同時難以因應環境變化下的諸多改變和要求。以醫師來說好了,過去的醫師只要學會看病,又具有權威身份,看病時對病人不客氣,或是權威訓斥,甚至要求病人無異議配合治療,其餘不用多問,這種事情可說司空見慣。但是,在現代的社會,為了促進良好的醫病關係,醫師教育中也需要重視「溝通技巧」,需要了解如何和病人建立良性溝通,增進病人醫療知情的權利。
這是否是好的發展呢?基本上,我相信多數人會認為這是好的發展。然而,在價值錯亂和失去理性理解、感性同理的對話能力情況下,在進行許多社會風氣的改革和環境的改造過程中,就會有人極度不適應,同時感覺自己所處的社會正在發生災難,並對現代社會發展感到灰心。
不論是灰心失望或是憤慨,又或是抱怨,在我們的家庭裡、學校裡、職場裡、世代關係裡⋯這種對世代交替無法理解和對話的挫折,正在大量的影響我們每個人的身心及情緒。當人習得無助和習得挫折,而社會資源又明顯不足乏力的情況下,大家只能徒法煉鋼的自找可以為自己扳回一城的方法;年輕人訴諸網路,年長者訴諸權威。
但這可能都只是困獸之鬥,當我們的社會對社會環境和人類行為(以及內在的認知和情緒)的認識不足,且社會資源也不足進行社會教育和協助時,只是訴諸「對錯」評判,而不是從中看見社會環境中,辨識出每個人的身心壓力及適應難題時,我們仍是得不到足夠的社會支持,來一同朝向更好的社會發展,度過這建構嶄新社會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問題和矛盾。
補充法律觀點: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K會員
206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古以來,男男女女都渴求戀愛的感覺,從小時候的喜歡到愛慕,到把各種曖昧的情愫轉成告白的行動,戀愛這一門學分,總是充滿著各種七上八下的情緒,讓人歡喜也讓人憂愁。 但許多人不是想要一個情人或伴侶,這根本是想要一盞阿拉丁神燈。但就算是阿拉丁神燈,也還是幻想的呀!現實中哪能有神丁精靈呢?
有些人,會引出你最壞的一面: 嫉妒、仇恨、敵意、暴力、攻擊、欺騙、背叛⋯ 有些人,會啟動你最好的一面: 接納、支持、寬容、慈愛、友善、勇敢、毅力⋯ 相同的,我們亦能影響著他人,引動別人的最好或最壞的一面。 那我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有在做選擇嗎?
身而為人,我們都了解這一生的任務之一,就是成長為獨立的一個人,為自己在人生的選擇負責,也能透過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發揮個體的潛能、實現自我的願景。 然而,華人社會和家庭,最困難的人生困擾之一,就是我們無法個體「分化」,務求要緊密到分不清楚你和我,就如「你儂我儂」這首歌曲唱的...
世界越亂,人的心可有越靜? 回顧2021年,也許試著回答這幾個問題....
今天讓社會一片喧嘩的演藝圈已離婚的"王李夫妻"相互控訴新聞中,關鍵字裡有gaslighting、自戀性人格、性上癮..等等與心理有關的名詞出現,一時間這三個關鍵字的相關文章也相應而生。 gaslighting,中文為「煤氣燈效應」。和PUA相似,算是一種情感暴力。
 「毒性人際關係」之於現代非常之多;濫用你、騷擾你、剝削你、支配你、侵害你、虐待你、吞噬你⋯進行侵蝕你的自尊、剝削你的資源、削弱你的主體、吸取你的能量、侵害你的個體界限.... 只要對你沒有「身為一個人」的認知,只看見你身上所具有的條件和功能,絲毫不關切你及關懷你身為一個人的需求及限制...
自古以來,男男女女都渴求戀愛的感覺,從小時候的喜歡到愛慕,到把各種曖昧的情愫轉成告白的行動,戀愛這一門學分,總是充滿著各種七上八下的情緒,讓人歡喜也讓人憂愁。 但許多人不是想要一個情人或伴侶,這根本是想要一盞阿拉丁神燈。但就算是阿拉丁神燈,也還是幻想的呀!現實中哪能有神丁精靈呢?
有些人,會引出你最壞的一面: 嫉妒、仇恨、敵意、暴力、攻擊、欺騙、背叛⋯ 有些人,會啟動你最好的一面: 接納、支持、寬容、慈愛、友善、勇敢、毅力⋯ 相同的,我們亦能影響著他人,引動別人的最好或最壞的一面。 那我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有在做選擇嗎?
身而為人,我們都了解這一生的任務之一,就是成長為獨立的一個人,為自己在人生的選擇負責,也能透過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發揮個體的潛能、實現自我的願景。 然而,華人社會和家庭,最困難的人生困擾之一,就是我們無法個體「分化」,務求要緊密到分不清楚你和我,就如「你儂我儂」這首歌曲唱的...
世界越亂,人的心可有越靜? 回顧2021年,也許試著回答這幾個問題....
今天讓社會一片喧嘩的演藝圈已離婚的"王李夫妻"相互控訴新聞中,關鍵字裡有gaslighting、自戀性人格、性上癮..等等與心理有關的名詞出現,一時間這三個關鍵字的相關文章也相應而生。 gaslighting,中文為「煤氣燈效應」。和PUA相似,算是一種情感暴力。
 「毒性人際關係」之於現代非常之多;濫用你、騷擾你、剝削你、支配你、侵害你、虐待你、吞噬你⋯進行侵蝕你的自尊、剝削你的資源、削弱你的主體、吸取你的能量、侵害你的個體界限.... 只要對你沒有「身為一個人」的認知,只看見你身上所具有的條件和功能,絲毫不關切你及關懷你身為一個人的需求及限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一個月的旅程即將結束,打包行李、清理房間成了最後的任務。雖然還有大半盒蘋果,卻因為發現一隻螞蟻屍體而失去食慾。告別這個房間,也告別了這段旅程,心中不免有些惆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自信和積極思考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了作者對於解決問題和學習新知識的堅持。此外,還包含了關於旅行籌備的實用建議。
在避開了三條大狗後,敘述者決定換乘車站並開始清理行李,從洗衣服到整理剩餘的食物,包括那些不再想吃的香腸。
Thumbnail
對於成長環境如何影響人的性格發展,有很多科學家想要解開這個謎團。 於是在1960年代有某個研究團體,偷偷的做了這樣的實驗(把貧窮家庭中的雙胞胎,三胞胎分別交給藍領,白領,富豪家庭收養,觀察生長環境如何影響性格): 請看連結
Thumbnail
一位旅行者驚喜地發現了手機照片翻譯功能的強大,這項科技讓她能夠清晰地理解收據上的每一個細節。 在Red Cross Fair,還意外地在一條燈光閃耀的大道上找到了兒時記憶中的手工薑糖公仔,喚起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Thumbnail
本篇內容針對我們所選擇的全美幼兒園可能會有的優缺點。內容分成來二個部分,其一是討論我們自己孩子幼兒的課程特色而發生的缺失,以及第二部分則是我們的孩子(目前大班)學習達到的成果。
Thumbnail
「當你質疑自己的行動是否有用時,請先相信,自己其實能夠改變世界。」 這是他在個人 Instagram 上寫下的文字,作為「斜槓學生生存筆記」系列的內容,他不只寫下了這句話,也親身實踐了這句話。 他是豆腐,一位用設計關心社會的高中生。
Thumbnail
如果大野狼與祖母是同一個人, 小紅帽該如何順利長大?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蘿蕊‧葛利布力薦—— 吉爾迪娜堪稱是一名極為出色的治療師與作家。本書精采地捕捉到心理師被允許進入人們生活內在層面,同時看著人們逐漸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時所帶來的意義。
Thumbnail
因著疫情警戒,每個人升起「求生存」本能反應,紛紛到大賣場掃貨、囤積物資,然而也造成疫情管控失衡。如同法國社會學家Alexis de Tocqueville描述「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唯有成為真正「自利」的人,不侷限於眼前短期好處(這是「自私」),而能拉長視野,從更長期效益思考怎樣促進自己和社群的共同
癌末病人對於醫院來說是什麼呢?至少,在父親末期住院的醫院裡,我常常感受到的是放棄。醫院是治療病人的地方,沒有辦法痊癒的病,是不會被積極治療的,這我能夠理解。但也是到了最後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安寧病房的重要性。對於末期的病人來說,不只是肉體上的舒緩而已,而是病人以及家屬面對生命最後一哩路的尊重。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一個月的旅程即將結束,打包行李、清理房間成了最後的任務。雖然還有大半盒蘋果,卻因為發現一隻螞蟻屍體而失去食慾。告別這個房間,也告別了這段旅程,心中不免有些惆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自信和積極思考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了作者對於解決問題和學習新知識的堅持。此外,還包含了關於旅行籌備的實用建議。
在避開了三條大狗後,敘述者決定換乘車站並開始清理行李,從洗衣服到整理剩餘的食物,包括那些不再想吃的香腸。
Thumbnail
對於成長環境如何影響人的性格發展,有很多科學家想要解開這個謎團。 於是在1960年代有某個研究團體,偷偷的做了這樣的實驗(把貧窮家庭中的雙胞胎,三胞胎分別交給藍領,白領,富豪家庭收養,觀察生長環境如何影響性格): 請看連結
Thumbnail
一位旅行者驚喜地發現了手機照片翻譯功能的強大,這項科技讓她能夠清晰地理解收據上的每一個細節。 在Red Cross Fair,還意外地在一條燈光閃耀的大道上找到了兒時記憶中的手工薑糖公仔,喚起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Thumbnail
本篇內容針對我們所選擇的全美幼兒園可能會有的優缺點。內容分成來二個部分,其一是討論我們自己孩子幼兒的課程特色而發生的缺失,以及第二部分則是我們的孩子(目前大班)學習達到的成果。
Thumbnail
「當你質疑自己的行動是否有用時,請先相信,自己其實能夠改變世界。」 這是他在個人 Instagram 上寫下的文字,作為「斜槓學生生存筆記」系列的內容,他不只寫下了這句話,也親身實踐了這句話。 他是豆腐,一位用設計關心社會的高中生。
Thumbnail
如果大野狼與祖母是同一個人, 小紅帽該如何順利長大?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蘿蕊‧葛利布力薦—— 吉爾迪娜堪稱是一名極為出色的治療師與作家。本書精采地捕捉到心理師被允許進入人們生活內在層面,同時看著人們逐漸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時所帶來的意義。
Thumbnail
因著疫情警戒,每個人升起「求生存」本能反應,紛紛到大賣場掃貨、囤積物資,然而也造成疫情管控失衡。如同法國社會學家Alexis de Tocqueville描述「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唯有成為真正「自利」的人,不侷限於眼前短期好處(這是「自私」),而能拉長視野,從更長期效益思考怎樣促進自己和社群的共同
癌末病人對於醫院來說是什麼呢?至少,在父親末期住院的醫院裡,我常常感受到的是放棄。醫院是治療病人的地方,沒有辦法痊癒的病,是不會被積極治療的,這我能夠理解。但也是到了最後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安寧病房的重要性。對於末期的病人來說,不只是肉體上的舒緩而已,而是病人以及家屬面對生命最後一哩路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