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框架」:搞不懂它,就拆了它

2023/09/2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細節下手,化整為零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小時候,你拿起一把小螺絲起子,將平常把玩在手上的模型車從底盤開始,把你看得到的螺絲一個一個都依序鬆開,並且把車殼、輪胎、車軸、馬達、油箱、座椅……等所有你拆得動的的零件全都排列在一旁,為的就是想看看模型車裡面是什麼構造。

看到這些零件的做工之精緻,最小的比你小指的指甲還小一半,你內心不禁發出讚嘆:「原來它內部是這樣的啊……!」。

然後,你再試著把這模型車的所有零件,一個一個重新組合,試圖還原成一開始的模樣,但你忘記了拆卸時的步驟,怎麼拚、怎麼裝,模型車都組不成原來的樣子。

你也許會這麼想:「當初我幹嘛要拆這台模型車呢?」

這個問題你一開始就有了答案:「因為我想知道它內部是什麼樣貌」。

但其實這裡還有另一個答案──因為「拆解」這件事本身,是人類面對複雜問題時,所慣用的能力之一。



拆解、化繁為簡

每當人類遇到龐大的問題、複雜的現象,我們總希望能夠見樹又見林,希望能像上帝停立在雲端上俯瞰芸芸眾生那般,來俯瞰這問題的全貌,好通盤瞭解它。

但有的時候,問題之所以棘手,現象之所以龐大,就是因為它大到難以一覽全貌、複雜到難以理解。我們畢竟就只是凡夫俗子,不是上帝,很多現象和問題超出了我們智慧和認知能力可以處理的範圍。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既然大的東西很難理解,那麼把它變小如何?」

任何形式的「大」,都是聚集了許多「小」而組成的,總會有些地方可以讓我們動手把「大」拆解成一個又一個的「小」。

大的問題很難處理,那小的問題總好處理了吧!把一個又一個的小問題搞清楚了、處理掉了,這個大問題就解決了,不是嗎?

於是「拆解」、「化整為零」、「化繁為簡」,成為了有智慧的人解決問題時的基本動作,它幫助人們把知識和技術廣泛地傳遞出去,也造就了許多發明和革新。


如果你想讓自己說話時的聲音聽來更吸引人、更有魅力,你會怎麼做?

話每個人都會說,誰都知道什麼是「聲音」,但是突然被這麼一問,大部分的人頓時之間都會手足無措。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其實它可涵蓋的範圍太廣,讓人搞不清楚問題的癥結會在哪裡、該從哪裡下手。

你可能會這麼想:「你是指什麼問題啊?是指聲音的什麼地方?聲量還是聲紋、音色、還是音調?」

這個時候,我們來看看專家會怎麼做。

台灣聲音與口語表達訓練領域的權威──周震宇老師,在他所開設的課程裡,就把聲音拆解成了各種相關的元素,例如呼吸、發聲、共鳴、聲調、咬字、語調、 語速、節奏、斷句、輕重音、高低音、延音、氣音、顫音等。課程中針對每個小項目,都各花了十到十五分鐘來詳細地解釋。周老師又把各個元素又再拆分成幾個更小的元素,並講述各自的適合使用場景、以及訓練方法。

原本很廣泛的一個主題「聲音」,在周老師的精心安排下,被拆解成了一個又一個細小的項目,有興趣而且有所需求的同學就可以輕鬆地逐一學習,也可以依據自身的需要,針對性改善自己需要加強的項目。



第一原理思維

世界首富馬斯克在某一次雜誌社的訪談之中,提到了他當時是如何使用「拆解」這項思維方式,來幫助他製造特斯拉電動車的電池。

當時大家都苦於現行的電池供應鍊已經遇到瓶頸,無法把電池的成本壓低,讓特斯拉可以用一般人也能負擔的價格來量產電動車。

此時,馬斯克回顧了自己以前讀物理學時所學到的一個思維:「第一原理思維(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來解決這個問題。

何謂「第一原理思維」呢?在物理學上的意思是「不另外多加假設和經驗判斷,從最基本的物理學定律出發,來重新推導和計算」。

馬斯克在這裡的應用和解釋就是「回歸事物最初始的原理、本質、與事實」。

基於這個思維,他對著電池產業的專業人士們這麼問到:「我知道電池很貴,價格很難壓下來,但是電池本身的結構,主要是由哪些物理元素組成?它們在市場上的價格是多少?」

於是他問到了,電池是由鈷、鎳、鋁、碳、一些聚合物、以及密封裝置組成的。也就是不論製程如何改善,電池就是會有這些材料和元素。這是電池的本質,也是不會改變的事實。

接下來馬斯克又問:「如果我們到倫敦金屬交易所購買這些材料,它們分別要多少錢?」

就像這樣,馬斯克把一開始的大問題「無法買到夠便宜的電池」,拆出一個小但是最初始的問題「電池本身的材料、以及其價格」,再一步一步地順著這個方向思考,他發現了解決問題的方向:「用更聰明的方式來找到這些材料,並將它們組裝起來」。

最終,馬斯克真的製造出成本更低而效能更高的電池,應用在特斯拉的電動車上,其性能與高檔的傳統汽車相比毫不遜色。


最小可行性產品

一家企業創立,理所當然目標就是要獲利,勢必要在市場上推出產品。一般企業主肯定都希望自己家的新產品不但符合客戶所有需求、功能也相當完善,一上市就立即受到客戶的喜愛和踴躍購買。但是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產品做得愈好、功能愈到位,勢必要耗費大量資源和時間,更何況實際的客戶反應在產品還未上市前都是說不準的,誰能保證說產品開發階段時所設想的客戶需求、百分之百都跟真實客戶們的需求一樣?一旦產品上市後反應不如預期、甚至與當初的計劃有極端的落差 ,企業在開發階段花的成本愈多,虧損就愈大。

一般大型企業也許還禁得起大虧特虧個一兩次,但新創公司不行。對於規模小、節奏快的新創公司而言,資源和時間恰巧就是他們最缺乏的兩項東西,他們玩不起這樣的遊戲,因此發展出「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這樣的思考框架。這是什麼呢?

「很成熟、很完整的產品」是個龐大的概念,從這個概念之中只抽出最精簡、最為重要的部分,用最快的速度來打造一個還堪用到可以被稱為是「產品」的東西,這就是「最小可行性產品」,先推出到市場來觀察客戶反應。

得到實際的客戶反饋,再來迭代更新、調整產品,讓它漸漸從「堪用」進步為「好用」,總有一天再讓客戶「愛不釋手」。

最小可行性產品一開始推出市場時,如果客戶反應不佳,對新創公司本身也沒什麼太大的損失,反正那個時間點還沒花太多成本在上面,反而還因此得到了一個珍貴的市場情報──「這個產品方向沒搞頭,要換一個」。

「最小可行性產品」這個概念本身,何嘗又不是對於「產品」這個概念某種程度上的拆解呢?



結尾:如何處理「細節」

「第一原理思維」和「最小可行性產品」這兩個思考框架都具有一個共同的原理:把事物拆解成小單位

「拆解」這項思維能力和上兩個禮拜所介紹的主題──「抽象」在本質上有一個決定性的不同,那就是「對於細節的處理」。有注意到嗎?

抽象能力的本質,就是「省略細節」,而拆解能力,則是要你「盡可能注意細節」。

視情況,我們必須盡可能地不拘小節,把過多細節去掉,才能成大事。而視情況,我們又必須對細節一絲不苟、錙銖必較,才能成就一些事情。

小說《大亨小傳》的作者史考特.費茲傑羅(F.Scott Fitzgerald)有這麼一句名言:「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有一部分,就是在講這樣的事情吧!


44會員
65內容數
以簡明的文字,探索心智、思考與知識的本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