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對問題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

  這本書可以大概把它整理成四大重點,也可以理解為解決問題時的順序,

  1. 「問題發現」,最一開始必須先了解問題在哪裡?你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2. 「跳出框架」,在發現問題後,因為問題大多都是多樣化的,所以要試著不被問題的範圍所受限。
  3. 「重新思考目標」,跳出框架的同時就要重新整理,了解到問題和解決方案,把問題界定的更加清楚。
  4. 「檢視亮點」,最後列出的解決方案中再做出選擇,選出最適合的,也是把這一個問題建構完成。


「問題發現」

你抓對問題了嗎?為了解決問題,已經讓我們浪費多少時間、金錢、精力,如果能夠增進「抓對問題」的能力,會為我們帶來很多便利,只要每個人都增近一點,這會讓大家在處理問題上更有效率!就以書中例子舉例,有客戶投訴「公司電梯速度很慢」,有人跟你投訴了這件事情,這是對方對於電梯的問題發現,那麼針對這個問題發現,必須去做一個確認,真的如同對方說的,公司電梯速度很慢,還是其實還有其他問題,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根本問題,這就是我們要去發現的。

  「跳出框架」,以上述的例子,有客戶投訴「公司電梯速度很慢」,應先去想真的是電梯本身速度的快慢嗎?還是因為其他外在原因,例:人潮、電梯分布,而導致讓人覺得電梯很慢,不只是一再思考「電梯」也要去思考到其他原因可能導致「電梯速度很慢」,這是一種反向思考,也是依照他人角度思考,更是一種跳出框架的思考方式。

  「重新思考目標」,愛因斯坦和英菲爾德曾在1938年提出一項知名的說法:「問題的解答可能只是某種數學或實驗的技巧;問題的形成,常常比問題的解答更為重要。如果要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要從新的角度來看待舊的問題』,就需要有創意想像,而這也是科學的真正進展。」

  在經過前三項步驟,再從你所想所列出的解決方案裡,挑選最符合、適合的完成問題。在書中作者也特別強調,「重組問題框架」不等於「分析問題」。像書中舉例的問題「為什麼電梯速度很慢?」,用上述的四個步驟來做就會變成以下:

  • 我們問題的發現是客戶向我們投訴「公司電梯速度很慢」這件事,但為什麼電梯會速度很慢?假如問題是因為正值上下班時間,那我們就完成了書中說的問題發現
  • 問題發現後,今天來投訴的對象是客戶,我們試著「跳出框架」其實重點瞬間就不在於電梯的速度快慢,而是客戶來公司的時間,如果約客戶的時間能避開正值上下班的時間,或是約客戶去咖啡廳、餐廳或是公司裡不需坐電梯就能到達的場所,這問題的解決方法瞬間就多元了。
看到全局,從不同的觀點來思考。
  • 細節固然重要卻不是在前面理清楚問題時所想的,而是在最後步驟,準備下決定要用什麼方法解決時所思考的,因為如果太過把注意力放在很細節的地方,往往忽略掉的就是整個全局,這便是書中所說的「重新思考目標」
  • 約客戶的時間能避開正值上下班的時間,或是約客戶去咖啡廳、餐廳或是公司裡不需坐電梯就能到達的場所方法視情況選定出來,便是書中所說的「檢視亮點」。

  藉由這本書,讓人在處理問題時也不亂了步驟,讓人更確切的發現問題點、更冷靜處理問題、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


avatar-img
78會員
143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宇彗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身段也有手段,人生的規矩我說了算。 「要有去看大山大海的野心」這句話我把它理解為當我們面對人群時,不管對方的身分地位是在我們之上還是之下,只要謹記,做好我們所要做的,即使碰到如同大山、大海一樣的人物甚至是事情,只需做好準備,當你誠心誠意去做,表現通常也不會太差,就算完成不好,但過程依然精彩。
「沒有說教,只有榜樣與趣事,沒有冗言,只有精華和哲理。」 人必須先有目標才會有後續的努力,也才會得到最後的榮譽,但是榮譽代表的是生活的「點綴」,也提醒著我們不要為了得到榮譽而失去生活最原本的樣子。
「成功絕對不是賺很多的錢,而應該是全方位立體式的成功,不僅要賺很多的錢而且要有社會地位、健康的身體、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要有智慧,這些都有才叫成功的人生,缺一不可。」
有身段也有手段,人生的規矩我說了算。 「要有去看大山大海的野心」這句話我把它理解為當我們面對人群時,不管對方的身分地位是在我們之上還是之下,只要謹記,做好我們所要做的,即使碰到如同大山、大海一樣的人物甚至是事情,只需做好準備,當你誠心誠意去做,表現通常也不會太差,就算完成不好,但過程依然精彩。
「沒有說教,只有榜樣與趣事,沒有冗言,只有精華和哲理。」 人必須先有目標才會有後續的努力,也才會得到最後的榮譽,但是榮譽代表的是生活的「點綴」,也提醒著我們不要為了得到榮譽而失去生活最原本的樣子。
「成功絕對不是賺很多的錢,而應該是全方位立體式的成功,不僅要賺很多的錢而且要有社會地位、健康的身體、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要有智慧,這些都有才叫成功的人生,缺一不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在分享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階段,有7個關鍵步驟:找出問題之王、找出關係人、分析問題的現況、明確目標、明確差距與代價、制定方案和行動計劃。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在麥肯錫的邏輯裡,分析力是解決問題中最重要的因素,要正確分析問題,才有辦法從根本處置和防止復發。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懂得提問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而問一個好問題的關鍵,在於它能夠挑戰我們的既有認知。 「因為每個好問題都是對現狀的一次質疑,它迫使我們跳脫框架,探索更廣闊的視野。」 當我們提出問題時,我們不只在尋求答案,更在拓展我們的認知邊界,這是增進知識的高效率手段。 問問題也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在分享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階段,有7個關鍵步驟:找出問題之王、找出關係人、分析問題的現況、明確目標、明確差距與代價、制定方案和行動計劃。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在麥肯錫的邏輯裡,分析力是解決問題中最重要的因素,要正確分析問題,才有辦法從根本處置和防止復發。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懂得提問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而問一個好問題的關鍵,在於它能夠挑戰我們的既有認知。 「因為每個好問題都是對現狀的一次質疑,它迫使我們跳脫框架,探索更廣闊的視野。」 當我們提出問題時,我們不只在尋求答案,更在拓展我們的認知邊界,這是增進知識的高效率手段。 問問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