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Barbie芭比》得到的7個人生體悟

2023/09/2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影《Barbie芭比》闡述了許多讓人省思的議題。(圖片來源: imdb官網)

電影《Barbie芭比》闡述了許多讓人省思的議題。(圖片來源: imdb官網)

開始思索死亡,發現人生並不完美

  1. 真實的人生中,我們會老、會受傷、會生病、也會發生意外。
  2. 就是人生中的這些不完美,讓美好的地方因而能凸顯出來。
  3. 每天都很完美的人生,其實很無聊,就是因為人生中有各種高低起伏,讓我們能體會喜怒哀樂,人生才因而有意義。
    (題外話,高智商的人們大多活得不開心,因為任何事情都難不倒他們,導致生活其實缺乏挑戰的樂趣。)

我們被刻板印象所束縛,想跳脫刻板印象、又想讓自己符合社會期待的矛盾

  1. 這個社會在我們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就以家庭為單位開始對我們影響。
  2. 芭比說了不只一次「我不是那個刻版的芭比了」,背後代表著我好想回到以前,我擔心我開始做自己大家就不像以前喜歡我了,也擔心我變得跟以前不一樣,會遭到身旁人的非議,因為他人不想要你跟自己不一樣,或是會嫉妒你做到了我也想做到,但卻做不到的事,因此被攻擊。
  3. 我們相信很久的觀念,或是大多數人都這麼做,並不代表事情就是正確的,最近性別平權的風潮開始在中小學校園中吹起,很多人會認為以前就是這樣啊,有什麼不對嗎?如果在過去的我們受到欺負、歧視也感到不舒服的話,那就不要讓這樣的對待繼續發生在下一個人身上。

守著舊有的觀念,是因為想保護自己的自尊

「這些我們曾經堅信不疑的觀念,居然是錯的,怎麼可能?!我不想接受」是許多人在受到衝擊時,會先做出的第一反應,但這樣是為了保護自己,因為想要讓自己能前後維持一致。

其實沒那麼糟,就像以前的人們也使相信地球是平的很久,後來發現地球是圓的,但就算自己想堅持地球是平的,也改變不了地球是圓的事實,只是看自己什麼時候想要去接受,時機未到,有時候也很難幫助對方什麼。

試著讓自己擁有多一點的彈性,能讓我們活得更自由,也能讓我們不會那麼容易就自尊受到傷害。

做自己真正的意思-應該是在不侵犯他人的權益下,我可以做我喜歡的事情

網路上有許多文章開始鼓勵人們做自己,然而做自己這件事卻常常被誤解,有很多背後的脈絡必須去釐清,才能避免自己錯誤的解讀他人的意思,而造成誤會。

所以常常有些人會覺得我就是在做自己,為什麼會被討厭?因為你沒有理解真正的意思!例如「因為我脾氣很差,所以你就是要接受」,然而脾氣很差,會讓他人受到傷害,這樣就違反了做自己的真正意思了;要改變的應該是當自己生氣時,可以怎麼有禮貌的表達,讓對方知道你生氣了,也才能讓對方知道自己不喜歡的是什麼。

所謂被討厭的勇氣,指的是我們既沒有冒犯到對方,僅是單純做自己而遭致的嫉妒,要去面對他人那樣負面情緒時,要擁有的被討厭的勇氣。

我們不需要透過外在事物定義自己是誰,因為我們就是自己

肯尼:我是因為芭比才存在的,沒有芭比那我就什麼也不是了!

在這段中,肯尼後來不斷拿外在事物來加諸在自己身上,以定義自己是誰。就像現在的世界,我們被資本主義所洗腦,必須用各種物質、各種身分地位、各種職業,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然而當這些外在事物都不在時,我們還剩下什麼?

因此,很多人會執著於許多身外之物,想要緊緊抓著所有,滿足自己心中的匱乏,這時候,其實該回到自己身上,問問自己:什麼是讓我快樂的?我喜歡什麼、我又討厭什麼?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我想要什麼樣的朋友?僅僅是思考撇除這些世俗給予我們的價值觀,我們會想要的是什麼?

如何不透過外在事物來定義自己?從認識自己開始!

尊重他人,從擁有同理心開始

同理心是什麼?同理心是芭比最後站在肯的角度,告訴肯:「不該每晚都是女生之夜」,因為她從肯把芭比世界改成肯的世界時,對於肯講出:「每晚都是男生之夜」時,才體悟到自己當時沒有顧慮到肯的心情。

同理心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
為什麼?因為同理心牽涉到大腦的發展,平均在25歲左右大腦才會發展完全,另外,生活的環境中是否有接收到有助於刺激同理心發展的機會,也會大大影響我們是否擁有同理心。例如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中,或許受到挫折的機會少很多,那麼就沒什麼機會發展同理心;又或是有些人需要親身經歷後(就像芭比一樣),才能了解原來自己遭遇到與對方一樣的情況時,是這麼的難受,才能去同理他人。

接受每個人的限制,舊世代需要時間去接受新的人事物

  1. 世界不斷地在進步,因為過去人們的努力,讓我們的生活能越過越好,也因為如此,我們的下一代總是比我們聰明,帶領著我們突破過去的不合理,然而在面對新事物時,大多數人會是恐懼的,這很正常,因為新的事物代表著未知,也衝擊了一直以來不曾懷疑的信念,這是需要時間去消化的,也有可能在有生之年內,也會繼續守著自己那世代的觀念,避免受到太大的衝擊。
  2. 但會發現有些年輕世代還是有著舊有的觀念是為什麼呢?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大腦發展尚停留在較前面的階段,這沒有什麼對錯,就像小時候有人發育得較快、有的人則發育的較慢;除了從科學的角度看之外,上次看了一本書<這一生為何而來>,顛覆了我看待這事件的角度,也更能理解他人,待之後與大家分享~
49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