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數十本理財書,無數理財文章,其實大多數是同樣的話題及觀念反覆提出,同樣幾個觀念,只是以不同的陳述方式,不同的執行細節,冷飯熱炒,甚至可以開班授徒,在開啟一天的工作之前,筆者以最快的速度整理五件最沒爭議以及最有爭議的理財觀念如下。
目前大家普遍接受"賺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多少錢",以及不想過著"賺多少花多少"的物質奴隸的生活,越來越多人知道沒有儲蓄就沒有理財,然而知者眾,行者卻比想像中寡,除了同溫層效應下永遠睡不醒的嬰兒外,就是以"我沒有辦法不花這個錢"為名,持續過著花著"想要"預算而非"必要"預算的生活。
好負債會帶你上天堂,壞負債帶你住套房,所謂好負債是透過購買會增值、會帶進現金流的負債,以房貸為主要代表;壞負債則是除了支付利息、本金外,負債購進的物品也會隨著時間貶值,甚至甫購進就沒價值,以消費貸款、車貸為代表,由於壞負債除了支付額外的費用外,也會使理財新手錯估自己的消費能力,容易使財務狀況陷入負債循環,醒醒吧,如果你需要分期來買個包包,付出國旅遊費用,那你就是買不起,面對現實先好好儲蓄吧。
股票最大的魅力總是在殺進殺出的零和遊戲中,證明自己擁有獨到的眼光,足以輾壓浮沉股海芸芸眾生的霸氣,然而這十幾年來,從周而復始的股海畢業文潮看來,能夠證明自己的股市神手實在鳳毛麟角,反觀擁有指數投資眼光的人許多早已財富自由,而且花的時間可能還不到主動投資的一半,雖然筆者至今仍然認為ETF投資派的幾個特性:"無門檻"、"簡單"、"不質疑的持續買進"、"受散戶追捧"等,已經符合大多數韭菜農場的典型特徵,但就以目前的結果論來說,這是個CP值最高的投資方式,仍然是理財共識。
只要忍耐不買車,以一台百萬上下的國產車來說,十年內月現金流量含折舊可能會差距20,000~30,000元,對於社會新鮮人的財務來說絕對是項毀滅性的打擊,筆者自己也是靠著堅持十幾年來沒買屬於自己的車,至今這筆錢已經滾了十倍有餘。
相近於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多數產業多數公司規模不斷擴張,因此只要緊緊抓住手上的職業,戲棚下待久升遷的機會總是會輪到你,然而隨著台灣經濟走向成熟停滯,產業會更迭輪替,對於工作的愚忠已不可行,公司要分散風險,員工也要,斜槓個幾條除了可以增加自己應對經濟景氣的能力外,發展的好更說不定能從員工華麗轉身成老闆,開創另一條璀璨的人生,就算沒有這種機緣,擁有多元的職涯體驗也是多彩多姿的生活方式。
有共識也有爭論,以下爭論各有支持者,至今仍未有結論,就筆者而言,理財的勝負取決於每個人的資源背景,原本就不能一概而論,與其為這些話題爭論得你死我活,不如就選擇自己適合的道路認真發展就好。
買房擁護者會認為台灣炒股者9成賠錢,買房者幾乎是立於不敗之地;買股擁護者則會舉股市長期的成長曲線對比整體房價指數,主張股市長期績效勝過房市很多,尤其是房價高漲的現在,資源投進一間房會造成資產過度集中,而且可能影響生活品質。
至於筆者自己則是認為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只要盤點資源,找到自己有熱情有興趣的投資商品,不管是房地產還是股市,資金再少都有投資方法,會賺錢最重要。
無論何時,總有一群人認為少子化會帶來台灣房市的泡沫化,認為買房再等等,或者堅信台灣房市是炒作的產物,相關議題筆者已在以前的文章都談過,台灣房市不能說沒有問題,但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是許多因素的總和,難以一概而論,而且對於整個人生來說,住房需求乃是剛性需求,因此"何時泡沫化"會比"會不會"泡沫化更重要,你確定要用你的人生,去驗證這個台灣房市的千古命題嗎?
這是一個價值觀的衝突,就單就數字來說,結婚生子絕對是項虧本生意,結婚會面臨許多制度的婚姻懲罰,孩子更是吃掉老本不一定有回報的消費財,然而擁有美好的婚姻及完整的家庭,所能帶來的歸屬感及使命感,其價值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就筆者而言,婚姻並不可怕,婚姻就像一艘小船,只要船上的人同舟共濟並有相同的願景,經濟上的問題要克服終非難事,但如果意見相左、同床異夢,則婚姻就會是個可怕的夢靨。
每個人都渴望舞台,希望被看見,筆者也不例外,否則不會放著手邊的事情不管在這廢話連篇,然而自媒體經營在競爭下已逐漸成為埋葬夢想的紅海,大企業也學會砸入大量資源反過來操作本該是百花齊放的自媒體產業,使的這個世界已經喪失原本該有追逐夢想的樣貌。
首善之都台北大生活圈,壟斷台灣大部分的生活資源,但是想要在北部佔據一席之地,也必須付出相對沉重的代價;南部雖然悠閒,卻必須拿未來成長的機會及眼界來交換目前的生活品質,筆者認為這仍然只是選擇的問題,不管南部北部都有屬於自己的財富及成長密碼,例如筆者如果待在台北,永遠不可能成為建商,所以仍然是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大部分的理財道理簡單人人都會,筆者認為連圖書館都不用去,書也不用找,只要蒐集網路文章分享再集其大成即可,筆者認為理財最難的地方有二,一是改變習慣,二是持之以恆,如果真能夠從生活的為小處著手,而且數十年無日,則總有一天總會迎來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