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生命的意義,是一段沒有終點的旅程
"不想上班"是每個上班族共同的情緒,這樣的情緒通常會在假期結束前膨脹到最大,據說也會在工作三年左右達到高峰,不想上班每個人的理由或多或少會有些差異,有些人不習慣當個小螺絲釘,有些人無法忍受主管,有些人受不了辦公室的勾心鬥角...雖然每個人的原因都不相同,但有很高的比例,這些原因最終會導致上班時產生一種共同感受"茫然",然而離職後,茫然感並不會因此消失,只是有所不同。
然如果辭職是為了找尋適合自己的人生,則離職後,面對陳列在面前的道路選擇,只會更加茫然,因為每條道路是否真的適合自己,通常還是必須走了一段時間才知道,但殘酷的是人生苦短,除非家中金山銀山,否則現實並不允許嘗試太多選擇,許多追尋夢想的人,就在不斷的轉換跑道中,無形中蹉跎掉了自己的人生以及職涯競爭力。
如果辭職是為了創業,則離職後,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接踵而來的帳單,在建立穩定的事業之前,可能更會有好幾年的時間,活在不知道明年是否有收入的茫然感中。
許多人總是覺得,區區每個月幾萬元,連房子都不一定買得起,為了這五斗米折腰,真的很不值得。
然而通常離職之後才會知道,這區區的幾萬元,是許多生活層面底氣的來源,有了固定的薪水,不用恐懼下一餐在哪裡,可以讓父母親安心,對親友交代,更可以在工作之餘發展自己的興趣,支持自己的興趣、娛樂、甚至夢想。
而且人往往會低估上班給自己帶來的實質經濟支持,如果不上班,則勞健保費自己要付、退休金要自己存、辦公室要自己找、更不要計算種種的員工福利、職業培訓等,有人計算過,如果要真正替代薪資所得,那自己起碼得賺超過原本領得薪水的30%左右。
難道上班除了固定的收入,就沒其他好處了嗎?上班還是會有種種無形的好處:
穩定的人際社交環境:
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的結果,人類就是仰賴群居的動物,與他人互動共生能帶給我們安全感及滿足感,因此人的天性就需要與人互動才會健康,如果上班後發現自己與"所有同事"都不合,或許這時候該是反思自己與人互動是否有本質上的問題,而非一昧逃避。
建立自我的社會認同感:
無所事事的日子在短時間內會感覺很美好,但時間一長很容易就會產生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的能力,也懷疑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這樣的不確定感在享受悠閒的效用逐漸遞減後,會感到越來越強烈,這時候再回去上班,往往才能感受出被社會所需要,能創造產值本身就是一件能帶來滿足感的事情。
有人給目標:
理想自己的目標當然要自己尋找,滿足感才會高,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順利地找到屬於自己的願景,這時候透過上班,由老闆主管代為訂立目標以及成功的標準,其實也方便得很多,至少也可以當成過渡時期的目標。
建立個人信用:
銀行最害怕聽到自由工作者,最喜歡看到固定的薪資收入,工作在財務上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建立穩定的信用,如果有資金需求的話,離職前貸款一定要借好借滿。
經營自媒體很容易陷入生存者偏誤中,容易只看到表面幾個令人稱羨的大網紅,而忘記背後成千上萬仍生存線上苦苦掙扎的小網紅們,雖然"斜槓"、"網路遊牧民族"、"被動收入"等名詞聽起來十分令人嚮往,但往往只是淪為開課吸金的口號,靠付出的學費完成夢想的其實是老師而不是自己。
所以無論想經營的是何種自媒體,或是其他創業,在收入明顯的高於薪資收入,達到轉職的臨界點之前,千萬不要負氣離職,至於轉職臨界點為何,筆者的標準是斜槓收入達到薪資兩倍,而且上班與斜槓明顯產生互斥的效應時,才是轉職臨界點。
生存是現實的問題,就如同遠古的人們無從選擇,只能選擇打獵或餓死,出生在相對富裕社會中的我們,容易會高估精神層面的重要性,而輕率做出任性的決定,傷害自己的職場競爭力,也拖累自己的家人。
就如同前面所述,上班很令人厭煩,感到茫然,但創業或是追求夢想,同樣都會有不同的茫然感要克服,而且隨著人生階段的轉換,開始面臨生老病死的各種過程,對於人生無常會感受到更加茫然。
既躲不掉,不如就學著如何與茫然共存吧。
人生的路要走過才知道各中的酸甜苦辣,離職創業後才知道創業的艱辛,也才學會欣賞上班族的美好,經過兩年的掙扎後,最近才終於能夠甩掉懷疑,清楚認識自己當初離職是正確的選擇,兩年後再回頭看當初的決定,又有全新的視角,或許下一篇文章再來敘述這種全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