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深秋。柿子紅了—媽媽的秋燥小秘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脾、肺血分之果

      小時候,從九月、十月到農曆過年,一吃到上火的東西就容易咳嗽、流鼻血
、便祕。後來,家中媽媽便會買些柿子、柿餅回來,記憶中身體就舒服多了。長大後,才知道在老家附近迪化街一帶,主婦婆婆們都很愛的各類柿子、柿餅,有很好的清熱潤肺效果呢!秋,也是柿子的產季,自北部竹苗,中部台中東勢、后里,嘉義番路、竹崎等地,皆為產地。

        柿子,性甘寒、味甘澀,入脾、胃、肺。有清熱潤肺化痰,養胃陰澀腸功效。深秋時,吃點柿餅可以治療燥咳、乾咳、慢性支氣管炎、還可緩解燥熱體質的便秘、痣瘡症狀。此外「柿餅」更自古是潤肺理氣、助消化、整腸健骨的食補、食療品,以現代營養學來看,柿子含有其他水果少有的「錳」,有助於改善骨骼異常、動脈硬化。(但並非長期單獨食用就可以健骨的意思)

深秋。柿子紅了—媽媽的秋燥小秘方

深秋。柿子紅了—媽媽的秋燥小秘方

柿餅藥膳

●「柿餅雞湯」,就是適合一家大小顧肺、治咳嗽(肺熱燥咳)的藥膳。
    材料:柿餅2~3個、黃耆10g、枸杞10g、紅棗8~10個、、薑、雞肉。

●「柿餅茶」,則是適合秋冬的潤肺飲品。
    材料:柿餅、薑片、松子、糖(肉桂)。


食柿叮嚀
        柿性較涼,所以,不宜與螃蟹、魚、蝦等同食,易腹瀉;並且不適合空腹食用(柿子含較多鞣酸及果膠,若空腹食用易與胃酸形成硬塊而滯留在胃中),也不適宜與其他高纖維的食物一起吃,避免難以消化;未熟的柿子水溶性單寧酸則易與舌頭表面黏膜蛋白質結合,吃起來就有繃緊的澀味,應熟透再食;柿餅含鉀量較高,限鉀的腎臟病患者不宜。


現代運用
      柿子在現代除了是水果、可作食療之外,還是洗衣精的配方之一嗎?「柿單寧酸」被運用作為消除留在衣物上體味的成分,還做成香皂。日本有「柿葉茶」,柿葉的天然果酸,可保養心血管系統、美膚,本草記載,有活血止血作用。



avatar-img
26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秋末涼燥,容易引起風熱、肝火、肺燥等,因此有眼睛搔癢、頭暈熱、咽乾咳嗽等現象。 「胡蘿蔔玉米枸杞粥」、「四神松子牛奶粥」,是深秋初冬的好選擇。
過了中秋,主氣“燥”漸明顯,在人體相應於五行屬金的肺臟,五色相應於“白”,平常可以潤肺益肺的白寶食材們補益。 老一輩都有印象,以往的早餐店,有油條搭配熱騰騰的杏仁茶這傳統口味,喝完微微發汗、肺胃都潤澤舒服。一般喝的杏仁茶,其實不同於中藥行賣的藥用杏仁,也跟堅果類零食進口的杏仁果不同。 天然杏仁茶
豆腐,性味甘、涼,可清胃火、下腸內濁氣。 烹調後可緩涼性, 薄抹層味噌,家用小烤箱預熱後,約烤 7、8 分鐘。 再輕灑日式山椒粉,風味佳。
豆腐,性味甘、涼,可清胃火、下腸內濁氣。 烹調後可緩涼性, 薄抹層味噌,家用小烤箱預熱後,約烤 7、8 分鐘。 再輕灑日式山椒粉,風味佳。 # 從節氣飲食,學中醫 # 好日子: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
梨汁,潤肺涼心、消痰降火,利大小腸, 佐以薑汁少許、純蜜一匙。 益肺宜胃。 秋日,宅居好品味 ~ (梨,多食冷利,脾胃虛寒者不宜生梨。 以生薑汁和平;蜜少許補中和藥。)
膏梁之變,足生大疔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中醫學,常見勸戒人們忌食「膏梁厚味」,飲食過於豐厚,酒類、油膩、肉品過食,容易使脾胃濕熱,積聚內熱,導致熱毒易從虛處發生。例如:關節炎紅腫熱痛、痛風、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癰疽等等。......
秋末涼燥,容易引起風熱、肝火、肺燥等,因此有眼睛搔癢、頭暈熱、咽乾咳嗽等現象。 「胡蘿蔔玉米枸杞粥」、「四神松子牛奶粥」,是深秋初冬的好選擇。
過了中秋,主氣“燥”漸明顯,在人體相應於五行屬金的肺臟,五色相應於“白”,平常可以潤肺益肺的白寶食材們補益。 老一輩都有印象,以往的早餐店,有油條搭配熱騰騰的杏仁茶這傳統口味,喝完微微發汗、肺胃都潤澤舒服。一般喝的杏仁茶,其實不同於中藥行賣的藥用杏仁,也跟堅果類零食進口的杏仁果不同。 天然杏仁茶
豆腐,性味甘、涼,可清胃火、下腸內濁氣。 烹調後可緩涼性, 薄抹層味噌,家用小烤箱預熱後,約烤 7、8 分鐘。 再輕灑日式山椒粉,風味佳。
豆腐,性味甘、涼,可清胃火、下腸內濁氣。 烹調後可緩涼性, 薄抹層味噌,家用小烤箱預熱後,約烤 7、8 分鐘。 再輕灑日式山椒粉,風味佳。 # 從節氣飲食,學中醫 # 好日子: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
梨汁,潤肺涼心、消痰降火,利大小腸, 佐以薑汁少許、純蜜一匙。 益肺宜胃。 秋日,宅居好品味 ~ (梨,多食冷利,脾胃虛寒者不宜生梨。 以生薑汁和平;蜜少許補中和藥。)
膏梁之變,足生大疔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中醫學,常見勸戒人們忌食「膏梁厚味」,飲食過於豐厚,酒類、油膩、肉品過食,容易使脾胃濕熱,積聚內熱,導致熱毒易從虛處發生。例如:關節炎紅腫熱痛、痛風、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癰疽等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入秋養生攻略 在香港潮濕天氣,秋燥都好明顯,呼吸道過敏&皮膚過敏嘅朋友仔 一唔覺意就會咳嗽、感冒&過敏 中醫師表示「從處暑開始到秋天結束,都好適合進補養生,所以大加可以趁秋天時節吃!吃!!吃!!進補養生,為冬天做好準備」 建議現在立即收藏本post秋天養生指南⬇️ #雪梨:性涼味甘澀。具有清
Thumbnail
台灣地區的秋季保養重點( 台灣限定 )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醫食療 補陽補氣:秋天是陽氣漸漸衰退的時候,可以進食補陽補氣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乾薑、蘿蔔等。 滋陰涼血:選擇一些滋陰涼血的食材,如蘆筍、冬瓜、藕、蓮子等,以調和體內陽氣。 減少辛辣食物:避免過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和
Thumbnail
白露是秋季的標誌,隨著天氣變涼,適宜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成為調理身心的關鍵。此時,選擇「白色食物」如白木耳、山藥、蓮藕等可潤肺補養,搭配飲水和運動,能夠有效對抗秋燥。保持規律作息與心情放鬆,讓我們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中,享受健康與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這柿子原本很苦,但是如果希望它變甜,可以從蒂頭淋上一點燒酒,然後拿厚厚的棉被蓋上幾天,這柿子就會變甜了,人生就像生柿一樣,又苦又澀。 人生就已經苦得要命了,要是再澆上苦苦的燒酒。 唉,肯定會覺得活不下去,可是如果堅持下去,突然間又會變甜,用這股力量又可以活下去,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Thumbnail
清明時節,春風拂面,萬物生機盎然。在這個美好的節氣裡,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過一個健康愉悅的清明。 在中醫的理論中,清明時節宜溫食,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以幫助身體調整和適應春季的氣候變化。山藥、薺菜、菠菜等食物被認為具有「柔肝養肺」的功效,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春季容易出現的
Thumbnail
過年拜拜常見的水果包含橘子、鳳梨、蘋果等,不過,吃不完的水果,一不小心就會放到壞掉、發出酸臭味。為避免這種情形發生,農糧署特別公開食譜,教大家用年節拜拜的水果搭配國產茶,製作好喝的「鍋煮水果茶」。 農糧署介紹,鍋煮水果茶需要的食材有,水1000cc、綠茶或紅茶包3至4包、茂谷柑2顆、柳丁3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入秋養生攻略 在香港潮濕天氣,秋燥都好明顯,呼吸道過敏&皮膚過敏嘅朋友仔 一唔覺意就會咳嗽、感冒&過敏 中醫師表示「從處暑開始到秋天結束,都好適合進補養生,所以大加可以趁秋天時節吃!吃!!吃!!進補養生,為冬天做好準備」 建議現在立即收藏本post秋天養生指南⬇️ #雪梨:性涼味甘澀。具有清
Thumbnail
台灣地區的秋季保養重點( 台灣限定 )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醫食療 補陽補氣:秋天是陽氣漸漸衰退的時候,可以進食補陽補氣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乾薑、蘿蔔等。 滋陰涼血:選擇一些滋陰涼血的食材,如蘆筍、冬瓜、藕、蓮子等,以調和體內陽氣。 減少辛辣食物:避免過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和
Thumbnail
白露是秋季的標誌,隨著天氣變涼,適宜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成為調理身心的關鍵。此時,選擇「白色食物」如白木耳、山藥、蓮藕等可潤肺補養,搭配飲水和運動,能夠有效對抗秋燥。保持規律作息與心情放鬆,讓我們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中,享受健康與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這柿子原本很苦,但是如果希望它變甜,可以從蒂頭淋上一點燒酒,然後拿厚厚的棉被蓋上幾天,這柿子就會變甜了,人生就像生柿一樣,又苦又澀。 人生就已經苦得要命了,要是再澆上苦苦的燒酒。 唉,肯定會覺得活不下去,可是如果堅持下去,突然間又會變甜,用這股力量又可以活下去,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Thumbnail
清明時節,春風拂面,萬物生機盎然。在這個美好的節氣裡,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過一個健康愉悅的清明。 在中醫的理論中,清明時節宜溫食,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以幫助身體調整和適應春季的氣候變化。山藥、薺菜、菠菜等食物被認為具有「柔肝養肺」的功效,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春季容易出現的
Thumbnail
過年拜拜常見的水果包含橘子、鳳梨、蘋果等,不過,吃不完的水果,一不小心就會放到壞掉、發出酸臭味。為避免這種情形發生,農糧署特別公開食譜,教大家用年節拜拜的水果搭配國產茶,製作好喝的「鍋煮水果茶」。 農糧署介紹,鍋煮水果茶需要的食材有,水1000cc、綠茶或紅茶包3至4包、茂谷柑2顆、柳丁3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