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遭南迴鐵路:藍皮解憂號的哀愁與美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藍皮解憂號(筆者攝影)

藍皮解憂號(筆者攝影)

橘紅的柴油車頭,拉著三節藍色開窗的印度製車廂,早早停靠在第一月台。老舊的綠色硬椅背,電風扇緩慢轉動,還有味道差強人意的廁所,彷彿載著滿滿的八○年代,甚至更老的台灣。——劉克襄《小站也有遠方》

因為《南方,寂寞鐵道》而認識了南迴鐵路、一直聽聞「藍皮解憂號」大名已久的我,突然也有種前去朝聖的衝動,看看那依山傍海的鐵路、傾聽那柴油牽引機的引擎聲、聞一聞混雜窗外海風與車廂鐵窗的鹹味與鐵鏽。


承載鄉愁與思念的藍皮解憂號,重生南迴微笑曲線 

湖水綠沙發椅、循環式廁所、沒有冷氣、吊頂電扇、全台唯一可開窗的列車⋯⋯關於藍皮解憂號的獨特,網路上已經有許多說明,就不再贅述了。

藍皮解憂號的前身是由柴電機車頭所牽引的台鐵普快車,也就是區間通勤用的火車,隨著鐵路電氣化的進行,普快車的行駛區間從西部縱貫線退至僅剩的東部和南迴,2014年後更只剩枋寮到台東這段南迴鐵路。2020年12月23日,南迴線與屏東完成鐵路電氣化之後,藍皮普快車正式停駛,時隔近一年後才以「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的身份重新亮相,標誌著台鐵的另一個新時代。

湖水綠皮的椅子、懸吊式電扇、可以開窗的火車,這就是藍皮解憂號。(筆者攝影)

湖水綠皮的椅子、懸吊式電扇、可以開窗的火車,這就是藍皮解憂號。(筆者攝影)

對於再長一輩的台灣人民與南迴沿線的居民來說,藍皮普快車承載的應該是家、思念與鄉愁居多,不過對於90後和千禧世代來說,或許對藍皮普快車沒什麼印象,今日再識已是以「光觀列車」的身份審視它的美與舊,一是重新認識、一是再次回味,不同身份與年代的人們,體驗到的鐵道之旅也會有所不同吧。


行走阿朗壹、出海花蓮,再靠鐵路完成台東段太平洋

今年夏天先是走了趟阿朗壹古道、用雙腳與重機看見了屏東旭海一帶的的太平洋,接著去花蓮用船隻欣賞了整個台11線與193縣道、花蓮段的太平洋與抹香鯨,剩下的缺口,就是台東太麻里段的那片台東藍了,趁著中秋連假、東北季風報到之前,趕緊訂了藍皮解憂號的套票行程——這次就用鐵路來完成吧!

藍皮解憂號怎麼訂票?

1. 藍皮解憂號行程目前由雄獅旅遊獨家經營,有單程半日票、一日來回票、高鐵一日來回套票、包含其他行程的多日套票等。
2. 以藍皮列車體驗來說,都會包含:
- 藍皮解憂列車單程車資
- 乘車識別證
- 紀念車票
- 導覽耳機(兒童票未含)
- 遊程導覽
- 藍皮解憂茶飲(兒童票未含)
- 特色餐盒(兒童票未含)
- 專屬紀念禮品(兒童票未含)
- 旅行業責任保險
3. 我這次選擇的是高鐵一日來回套票,還會包含接駁車接送,至於高鐵票則可以等高鐵開放的30日前開放預訂
4. 為了搭配藍皮解憂號發車時間,接駁車會準時於8:50發車,因此建議高鐵買203車次,時間比較充裕
5. 接駁車的位置在台鐵新左營站一樓(站前北路1號),從高鐵站出來需要走捷運站通道到2號出口才會抵達


藍皮解憂號的一日來回行程有什麼?

1. 枋寮出發往台東沿途停靠加祿、大武與太麻里,其中太麻里車站會由導覽員帶領前往櫻木平交道景點
2. 台東出發往枋寮則會停靠金崙與枋山,金崙車站會停靠一小時,由當地原住民族人導覽部落風情


去藍皮解憂號要注意什麼?

1. 藍皮解憂號的紀念商品建議發車前就先在藍皮意象館購買,因為回程時時間不夠充分,列車上的紀念品數量則有限
2. 由於整趟幾乎都會開窗行駛,用餐時務必拿好手上東西(包含手機)
3. 往台東坐右手側、往枋寮坐左手側才能在第一排看到海景,但是車廂基本不會坐滿,屆時再移動去拍這也沒問題,不必在上車時搶佔位子
4. 藍皮解憂號歷經努力修復得以復駛,切勿破壞、愛惜搭乘
藍皮意象館。(筆者攝影)

藍皮意象館。(筆者攝影)


明暗之間穿越中央山脈

藍皮解憂號行駛於南迴路段,從枋寮開始沿途經過加祿、內獅、枋山、枋野號誌站、中央號誌站、古莊、大武、瀧溪、多良、金崙、香蘭、台麻里、三和、知本、康樂與台東,不過古莊、多良與香蘭等三站皆因運客量少而廢除或裁撤,而枋山、枋野號誌站、中央號誌站等站則因地處偏遠或是飛載客用途,基本上一般人及極少有機會前往,搭乘藍皮解憂號不失為一種一探秘境車站的辦法。

藍皮解憂號路線。(取自雄獅旅遊)

藍皮解憂號路線。(取自雄獅旅遊)

盛產魩仔魚、芒果和蓮霧的枋寮是藍皮解憂號的起點站,也是藍皮意象館的所在地,藍皮意象館提供的蓮霧果露特調也是融合當地的特產而製成,在夏末秋初的時節挺消暑的。喝了飲料、買了紀念品,踏上月台後那身「浪漫藍」映入眼簾——解憂也好、浪漫也好、復古也好,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車廂內的湖水綠皮椅以及懸吊式,更是時代的印證,「不要太早開電扇喔,不然這台車是會沒電的。」導覽人員半開玩笑地提醒著。

發車後的第一站是被鐵道迷戲稱為「最大的小站」的加祿車站,因為鄰近加祿營區,加祿車站儘管不具備什麼載客功能,卻擁有極大的腹地,乘載著軍事與載貨的用途,甚至在車站南邊還有一座為了防止砲彈演習打中火車的假隧道——嘉禾遮體佇立在沒有山坡的鐵道上,是個極具人文特色的地景,也是整個南迴鐵道36座隧道裡唯一的假隧道。

過了知名攝影景點枋山彎之後,藍皮解憂號正式進入山區,往中央山脈穿越。山區裡分別有枋野站、中央站、古莊等三站,目前都是用於監控的號誌站性質,並非真正載客運輸的車站,都被說是最難抵達的無人車站。枋野號誌站和中央號誌站基本上掌控著南迴鐵路單雙軌的交會運作,中央號誌站以東直到古莊站就是第二長的中央隧道,全線單軌通行,枋野號誌站則是讓列車交會與通過的地方,同時監測落山風、遠端遙控中央號誌站。

這一段的體驗就是明暗、明暗的不斷交錯,可以想見當時開鑿的不易與艱辛,到了長達八公里的中央隧道時,藍皮解憂號的特製便當也交到遊客手上了,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接下來好一段時間沒有風景,大家放下手機與相機,可以好好休息、慢慢用餐了。

藍皮解憂號特製便當。(筆者攝影)

藍皮解憂號特製便當。(筆者攝影)


藍皮搭配藍海,懸浮在海上的藍皮解憂號

出了古莊、過了大武,窗邊景色換成眾人期待已久的太平洋海岸線,到了鼎鼎大名的多良車站時,車速還會降到20公里,就是為了讓遊客們拍得盡興。對於環島常客的我來說,這一段海岸線已經欣賞過無數次,但從沒有在這麼高的高度以第一排視角欣賞這海景,從窗邊望去只會看見蔚藍的大海,彷彿真的是搭乘著懸浮在海上的火車般,那驚豔程度彷彿是整趟列藍皮解憂號的「iPhone時刻」。

藍皮解憂號彷彿懸浮在海面上。(筆者攝影)

藍皮解憂號彷彿懸浮在海面上。(筆者攝影)

下一個停靠站也是個觀光大站:太麻里。可以望向太平洋的車展景緻以及一旁的櫻木花道平交道是這次停留的重點,不過我選擇在月台上好好欣賞藍皮解憂號以及太麻里車站。太麻里最知名的除了日出外就是名產金針花了,台麻里車站也特別以金針花的代表色黃色作為點綴與裝飾;至於這一趟5899號車次的藍皮解憂號由R129柴電機車領頭,看得出來編號R129的車頭與車身的藍色不太一樣,查了一下才發現車頭的藍色屬於海軍藍,與車身的浪漫藍確實不同。

在太麻里車站碰到藍皮解憂號、新自強與普悠瑪號三代同堂的畫面。(筆者攝影)

在太麻里車站碰到藍皮解憂號、新自強與普悠瑪號三代同堂的畫面。(筆者攝影)

抵達終點站台東後,藍皮解憂號的下一個任務就是調頭值勤回枋寮,原本的車尾將變成車頭,改由R115柴電機帶領大家回枋寮。


賣復古情懷的鐵道遊:如何滿足供需平衡

去程時的興奮、海景的豔麗,基本上已經耗去大家不少的體力,因此回程只會在金崙和枋山停留,不過金崙站倒是本趟停留最久的一次,達到70分鐘之久。

排灣族部落長老擔任導覽帶領我們認識在地部落文化與生活,包含參觀金崙聖若瑟天主堂和小米文化的認識。金崙部落以排灣族為多,還有魯凱、卑南與阿美族在此,基本上是個多元族群融合的地方,聖若瑟天主堂以排灣族石板屋形象和百步蛇文化作為裝潢便可窺探一二。可惜停留時間不長,對這裡的認知有限,不過金崙算是整個南迴鐵道上熱鬧的地方了,或許以後有機會還可以再者裡多走走與停留。

其實,整條南迴只有瀧溪和金崙兩站是一出站即可到部落,大武、康樂、香蘭、古莊等站都離聚落有段不小的距離,後兩者甚至因此失去運輸用途,大武則因為南迴鐵路的開發,使得人口外流更加嚴重,對比之下是有那麼些不勝唏噓。

再上藍皮解憂號時,天色漸漸暗去,穿越中央山脈時已經無法分辨隧道的黑暗和天空的夜色,穿越中央隧道期間車長還點上了以前柴電火車才有的小夜燈,橙黃色的氛圍頗有種惆悵感——可以是離鄉的惆悵,也可以是行程即將結束的惆悵。

在中央隧道內的小燈頗有氛圍。(筆者攝影)

在中央隧道內的小燈頗有氛圍。(筆者攝影)

枋山作為最後一站,送給了我們一顆完美的蛋黃夕陽,也為旅程劃下句點。

一大早搭乘高鐵一路奔波南下,直到日落才回到枋寮車站,整個行程確實滿緊湊的,以嚐鮮或純粹拍照觀光來說,或許已經足夠,不過對於想要學習與深度體驗的人就比較可惜了,也許以半日遊或一日單趟的方式會更適合。不過以南迴鐵路上各站的居民來說,這樣的觀光可能是他們的經濟命脈,如何在滿足遊客遊樂期待的同時,又要達到教育意義和文化保存,仍是個值得思考的命題。

avatar-img
129會員
142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懷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在19世紀台灣茶就在國際發光發熱,如今已難以想像當時的盛況,不過在產茶地源頭的坪林仍然有著無數茶農辛勤耕耘,這次有幸來到坪林綠光農園來一趟輕鬆的一日茶農體驗,讓我對於這個重要的台灣文化有了更多認識。 包含茶的分類、製程體驗以及坪林如何靠茶文化續寫下一個篇章,都在這一趟小旅行中有所體悟。
《南方,寂寞鐵道》寫下了關於南迴鐵路的種種故事,包含興建之前整個南台灣交通的狀況、人民生活的面貌、南迴興建的歷史及意義、工程師們當時的艱困、鐵道家庭成員不為人知的辛酸、鐵道員在鐵路公安事件面對的壓力,以及興建後帶來的變化。我從沒搭過南迴鐵路,不過南迴鐵路,卻翻轉了在地人「難回」家的印象。
193縣道北起新城三棧,南至玉里新民,全長近111公里,是台灣最長、也唯一破百的縣道。而這趟花蓮旅行的目標,正好座落在這條公路的南北兩端——從花蓮港出航的賞鯨之旅,以及玉里鎮的行動郵局。 這兩道風景,一個具有國際意義,一個則是屬於地方生活文化資產,但兩者人共同之處:都需要一點運氣才能碰上。
第一次環島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我要走完最大圈的!」不過台東南田到旭海那一段卻無法通行。後來才想起,那就是地理課本上赫赫有名的阿朗壹古道。 阿朗壹古道其實正名是「琅嶠卑南古道」,因為環團抵抗才沒有被開發成台26線公路;這一段8公里左右的阿朗壹古道,去之前要準備什麼?路途美景與風險又是如何?
「羅妹號事件」對曾經的我來說,只是課本上的幾行字句而已,時間上非常久遠,地理上也很是遙遠,不過《斯卡羅》一劇把恆春半島當年的風風雨雨刻畫得挺深刻,讓我對這段歷史也有了更多想像。 這一趟去走阿朗壹古道,正是一次消除地理距離的好機會,也是一次親近股恆春歷史的時刻。
澎湖,從小到大聽聞身旁友人去最多次的一座離島,而我直到今年才有機會踏上。初來乍到,我選擇少走一點知名景點,特別去看了曬麵線、造船廠、咾咕石和讓澎湖被稱為菊島的天人菊等景色。 咾咕石建築在澎湖隨處可見,不過不像蘭嶼班被珍惜的感覺,實屬可惜。
早在19世紀台灣茶就在國際發光發熱,如今已難以想像當時的盛況,不過在產茶地源頭的坪林仍然有著無數茶農辛勤耕耘,這次有幸來到坪林綠光農園來一趟輕鬆的一日茶農體驗,讓我對於這個重要的台灣文化有了更多認識。 包含茶的分類、製程體驗以及坪林如何靠茶文化續寫下一個篇章,都在這一趟小旅行中有所體悟。
《南方,寂寞鐵道》寫下了關於南迴鐵路的種種故事,包含興建之前整個南台灣交通的狀況、人民生活的面貌、南迴興建的歷史及意義、工程師們當時的艱困、鐵道家庭成員不為人知的辛酸、鐵道員在鐵路公安事件面對的壓力,以及興建後帶來的變化。我從沒搭過南迴鐵路,不過南迴鐵路,卻翻轉了在地人「難回」家的印象。
193縣道北起新城三棧,南至玉里新民,全長近111公里,是台灣最長、也唯一破百的縣道。而這趟花蓮旅行的目標,正好座落在這條公路的南北兩端——從花蓮港出航的賞鯨之旅,以及玉里鎮的行動郵局。 這兩道風景,一個具有國際意義,一個則是屬於地方生活文化資產,但兩者人共同之處:都需要一點運氣才能碰上。
第一次環島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我要走完最大圈的!」不過台東南田到旭海那一段卻無法通行。後來才想起,那就是地理課本上赫赫有名的阿朗壹古道。 阿朗壹古道其實正名是「琅嶠卑南古道」,因為環團抵抗才沒有被開發成台26線公路;這一段8公里左右的阿朗壹古道,去之前要準備什麼?路途美景與風險又是如何?
「羅妹號事件」對曾經的我來說,只是課本上的幾行字句而已,時間上非常久遠,地理上也很是遙遠,不過《斯卡羅》一劇把恆春半島當年的風風雨雨刻畫得挺深刻,讓我對這段歷史也有了更多想像。 這一趟去走阿朗壹古道,正是一次消除地理距離的好機會,也是一次親近股恆春歷史的時刻。
澎湖,從小到大聽聞身旁友人去最多次的一座離島,而我直到今年才有機會踏上。初來乍到,我選擇少走一點知名景點,特別去看了曬麵線、造船廠、咾咕石和讓澎湖被稱為菊島的天人菊等景色。 咾咕石建築在澎湖隨處可見,不過不像蘭嶼班被珍惜的感覺,實屬可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釜山的第二天~我們安排來到海雲台一日遊, 大約一個月前就先在網路預約了很紅的膠囊小火車 當天抵達時間還有點早,先去附近的咖啡廳LIEBEMENT休息 海雲台藍線公園一共有6個站,膠囊小火車是尾浦—青沙浦來回 若要去其他的站需要搭乘海岸列車 我們是預約11點的小火車,到二樓之後大約排了4
Thumbnail
為了一碗80元的什錦湯麵,在這暑期熾熱的午後,我從台北市中心出發,搭乘火車去四腳亭,一個北迴鐵路上的小地方,去追尋我心目中完美的什錦湯麵。 從七堵站以後便是北迴鐵路的起點。七堵—八堵—暖暖—四腳亭。這裡是北迴鐵路的第四站,小時候往返花蓮時覺得「四腳亭」是北迴鐵路裡面站名最奇怪的一站,卻從來沒有
Thumbnail
這次參加公司委託旅行社辦理的員工旅遊活動,《藍皮解憂號》行程,這是一趟非常特別旅行,可以想到要做出這一整套旅行的包裝與行銷,其實也蠻厲害的,尤其是對台北俗的我來說,這趟旅程留下的印象蠻深刻的。 從枋寮的藍皮意象館出發 藍皮解憂號是一整套的套裝行程,帶著旅客搭乘舊式的藍皮列車,從枋寮到太麻里,或者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好久之前就想去搭藍皮解憂號,想像中,開闊的山、海、天隨著火車速度在身側不斷倒退,像動畫般不斷變換景象,天與海的清澈湛藍、山的蔥籠綠意,光用想的就令人身心舒暢,感覺整個人都要飛起來了!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臺鐵藍皮解憂號提供獨特的鐵道旅行體驗,隨著介紹車廂裝潢和沿途景點,搭乘者可以享受多日行程或單程旅程。穿越山脈回鄉的過程中,沉浸在火車運轉聲中,零距離感受海潮氣息,欣賞海岸線美景。 行程提供部落走讀、美食小點心,讓旅程更加豐富有趣。以及獨家車站體驗,高CP值的鐵路小旅行體驗。
Thumbnail
正好看的見火車駛過田野,有時是區間車,有時是普悠瑪、自強號、莒光號...,後來我也常停留於那間青旅,坐在房間的窗邊,看著火車,也聽著火車,還不敢自稱鐵道迷,頂多是身為時常東漂的旅人對於那開往花東的列車有所迷戀罷了。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
Thumbnail
臺鐵藍皮解憂號是臺鐵復駛的經典復古列車,搭乘有如漂浮在海上的列車,欣賞東部沿線的美景和特色車站。這趟藍皮解憂號之旅非常值得推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釜山的第二天~我們安排來到海雲台一日遊, 大約一個月前就先在網路預約了很紅的膠囊小火車 當天抵達時間還有點早,先去附近的咖啡廳LIEBEMENT休息 海雲台藍線公園一共有6個站,膠囊小火車是尾浦—青沙浦來回 若要去其他的站需要搭乘海岸列車 我們是預約11點的小火車,到二樓之後大約排了4
Thumbnail
為了一碗80元的什錦湯麵,在這暑期熾熱的午後,我從台北市中心出發,搭乘火車去四腳亭,一個北迴鐵路上的小地方,去追尋我心目中完美的什錦湯麵。 從七堵站以後便是北迴鐵路的起點。七堵—八堵—暖暖—四腳亭。這裡是北迴鐵路的第四站,小時候往返花蓮時覺得「四腳亭」是北迴鐵路裡面站名最奇怪的一站,卻從來沒有
Thumbnail
這次參加公司委託旅行社辦理的員工旅遊活動,《藍皮解憂號》行程,這是一趟非常特別旅行,可以想到要做出這一整套旅行的包裝與行銷,其實也蠻厲害的,尤其是對台北俗的我來說,這趟旅程留下的印象蠻深刻的。 從枋寮的藍皮意象館出發 藍皮解憂號是一整套的套裝行程,帶著旅客搭乘舊式的藍皮列車,從枋寮到太麻里,或者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好久之前就想去搭藍皮解憂號,想像中,開闊的山、海、天隨著火車速度在身側不斷倒退,像動畫般不斷變換景象,天與海的清澈湛藍、山的蔥籠綠意,光用想的就令人身心舒暢,感覺整個人都要飛起來了!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臺鐵藍皮解憂號提供獨特的鐵道旅行體驗,隨著介紹車廂裝潢和沿途景點,搭乘者可以享受多日行程或單程旅程。穿越山脈回鄉的過程中,沉浸在火車運轉聲中,零距離感受海潮氣息,欣賞海岸線美景。 行程提供部落走讀、美食小點心,讓旅程更加豐富有趣。以及獨家車站體驗,高CP值的鐵路小旅行體驗。
Thumbnail
正好看的見火車駛過田野,有時是區間車,有時是普悠瑪、自強號、莒光號...,後來我也常停留於那間青旅,坐在房間的窗邊,看著火車,也聽著火車,還不敢自稱鐵道迷,頂多是身為時常東漂的旅人對於那開往花東的列車有所迷戀罷了。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
Thumbnail
臺鐵藍皮解憂號是臺鐵復駛的經典復古列車,搭乘有如漂浮在海上的列車,欣賞東部沿線的美景和特色車站。這趟藍皮解憂號之旅非常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