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側寫|溫暖靈魂的日本庶民美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結束為期五天的日本遊回到台灣,睡醒的第一餐我就選擇了排骨飯。這排骨飯雖然不是名店所出,但那醬油與香料一同滷得鹹香透味的排骨滋味,再搭配辣蘿蔔,真是連靈魂都被撫慰的美妙滋味。唯有吃到故鄉的料理,我才感覺到自己真正回家了。

這幾天在日本的旅遊實在說不上身心愉快,主要是我出發前重感冒加腸胃炎,本身精神與肉體狀況就不太好。日本入秋後早晚天氣較涼,使得我比以往更加渴望嚐到能溫暖身心、撫慰感強的食物。這一篇就彙整了我去日本時最喜愛的庶民美食。沒有大魚大肉或珍稀食材,但價格便宜實惠,令人百吃不厭。若說和牛海鮮這類高價食材是跨年時綻放的華麗煙火,那麼這些庶民美食就像是每日踏出家門時會看到的風景,百看不膩,看不到時會時常想念。反倒是煙火,到沒有想要天天看了。

生薑湯

假名又做しょうがゆ,「湯」就是熱水。這是一種化入薑末、滋味甜蜜的熱糖水,微涼的秋冬喝上一杯特別溫暖。這種生薑湯台灣也有,不過我在台灣喝到的比較不辣,並且多用黑糖,日本版的是白糖,甜度比較高,店家的版本裡會浮薑末。這個飲料作法很簡單,在家裡自製就可以了,日本也有賣沖泡版,但我比較喜歡去店裡喝。在店裡喝時常會有薑末,而且日本版用的是白糖,讓你能更專注在品嚐薑香。

蕎麥麵

時下主流的蕎麥麵幾乎都走豐富的配料,但我最喜歡滋味單純、單純用麵露、海帶、豆皮做的熱蕎麥麵。豆皮是事先煮好的,只要做好蕎麥麵,最後再放上滷得甜鹹入味的豆皮即可。有些版本上會放白蘿蔔泥或是大量青蔥,微微的辛辣感起到轉味的作用,讓人忍不住捧起麵碗,將最後一口湯汁都喝得一乾二凈。

味增湯

煮湯台灣用白味增居多,而日本常見紅味增。日本味增湯特別重視「高湯」,我自己做飯時懶得做高湯,就會用鰹魚風味味增來偷懶。雖不知在日本店家喝到的味增湯是否真的是自己準備高湯而不似我般便宜行事,但加入海帶芽、豆皮、紅味增的版本比白味增更多了層次感,是容易上癮的味道。我們外國遊客去日本免不了都想吃大餐,反而少品嚐這種家常菜,想想也是可惜。

鹽鮭

鹽鮭是在低溫保鮮還不發達年代時所發明出來的料理,也可說是鮭魚版的鹹魚,但沒有鹹魚那種奇特的味道。這道菜很常出現在旅館早餐中,特色就是「冷的上菜」,魚肉本身比較紅,鹹度較高(畢竟是醃漬後的魚肉),但跟一夜干相同,水分較少,熟成之後肉質甘甜。每每吃到這一道菜,我腦中就會出現老奶奶醃漬鹽鮭的場景,這是一道很有溫度的菜。當然啦,商用鹽鮭不可能是老奶奶醃漬的,可是這道菜就是很容易勾起一種情懷。

佃煮

佃煮是用醬油、味醂、糖滷煮食材而成的料理。配料放得很自由,南瓜、竹筍、紅白蘿蔔、雞肉都可以放。這道菜也是日本料理中必不可少。佃煮常常都是成為定食裡的一小缽出菜,如同首圖般的份量大小,大概兩口可以吃完。其實佃煮鹹甜下飯,又幾乎無油,是很健康的配菜,只是自己做的時候要注意別放太鹹。

跟佃煮同樣做法的還有羊棲菜,是一種海藻,多和胡蘿蔔絲一起燉煮。如果大家喜歡在旅館吃早餐,這道菜也是飯店每天必定會端上的。

小結

出外旅行時常常很容易暴飲暴食導致腸胃不舒服。而以上提及的這幾款美食,不僅經濟,對腸胃的負擔也小。很多人到了異地後多少因為水土改變腸胃不適,而我的狀況卻是出國前腸胃不適,出國後自動就好了。靈魂食物更奇妙的一點是,你可以天天吃而不會感到厭煩。我想靈魂食物的真義就是「雖不起眼,但卻不可或缺」,只有拼上這塊拼圖,你才會覺得自己完整了。

你的日系靈魂食物是什麼呢?不防留言告訴我吧:)

從文化分享到社會觀察,商業觀點接軌到行銷策略,我寫那些繽紛燦爛的,也寫那些緊湊燒腦的。歡迎閱讀我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聊聊我們家的中秋節儀式,還有節慶感是怎麼來的。
我家附近有間小有名氣的涼麵攤,一早營業到下午1:30收攤,座無虛席。那天週日經過攤子,隊伍排到街角轉過去繼續排,約莫也排了 20 幾位,其中有幾位顧客都自帶鍋子裝,不禁讓我想到小時候的光景
最近聽到最悲傷的「句型」,莫過於:「我都已經這個年紀了,只能這樣啦。」為什麼生理成長就必須學會放棄機會呢?這是一篇關於「變老」的職場生存思辨文。
從認識快10年的前任下屬T的成長史,重新看見自己帶兵的盲點,也檢討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為何常感到疲憊。
母親對已逝大舅的懷念,隨著她每次述說與哥哥的相處點滴,次次都更加深刻。大舅死後的三次事件,也讓我更加確定,死亡也無法分隔兄妹之情。
聊聊我們家的中秋節儀式,還有節慶感是怎麼來的。
我家附近有間小有名氣的涼麵攤,一早營業到下午1:30收攤,座無虛席。那天週日經過攤子,隊伍排到街角轉過去繼續排,約莫也排了 20 幾位,其中有幾位顧客都自帶鍋子裝,不禁讓我想到小時候的光景
最近聽到最悲傷的「句型」,莫過於:「我都已經這個年紀了,只能這樣啦。」為什麼生理成長就必須學會放棄機會呢?這是一篇關於「變老」的職場生存思辨文。
從認識快10年的前任下屬T的成長史,重新看見自己帶兵的盲點,也檢討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為何常感到疲憊。
母親對已逝大舅的懷念,隨著她每次述說與哥哥的相處點滴,次次都更加深刻。大舅死後的三次事件,也讓我更加確定,死亡也無法分隔兄妹之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幾天爸媽和姐妹在新北玩,他們傳了菜單到家裡群組,問我姐跟我妹要吃什麼。看到菜單時,我的口水都快滴下來了。熟悉的臺灣小吃、熟悉的味道,還有便宜好多的價格。 倒也不是不能自己做那些小吃,而是台灣味就是台灣味。台灣味代表的是快速、輕鬆、方便和家,這是在德國無法比的。 我已經想好回台灣要吃什麼喝什麼了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有點餓又不會太餓的時候,主食會選擇吃麵食,吃完有飽足感又不會太撐。偶而來上一碗熱騰騰的烏龍麵真的挺不錯的,烏龍麵最喜歡吃的就是牛肉壽喜烏龍麵,牛肉的香氣配上壽喜燒醬,再搭配一顆半熟水波蛋,半熟的蛋液與牛肉壽喜拌在一起吃,真是人間美味,每次煮這道菜都會被料理給感動到,一個自己感動到自己的概念(笑翻)。
Thumbnail
自幼我便喜好麵食勝過米食,在台灣成長有很幸福的是,融合開放的社會讓飲食也跟著多元了起來,中式、日式、韓式、義式甚至是南洋,各式麵食都能輕易吃到,而且都在水準之上,而其中除了中式麵食外,日式拉麵一直是最愛之一。 來到越南,日式拉麵不難找,但對比本地消費水準,價格自是高出越南物價甚多,偶一食之打打牙祭
Thumbnail
南僑讚岐的烏龍湯麵和烏龍麵帶你不用飛日本,在臺灣也能品嘗道地日本烏龍麵的好滋味!無論是南僑讚岐豬肉烏龍湯麵或烏龍炒麵,除了簡單易做,更充滿滋味。南僑讚岐的烏龍麵結合澳洲頂級小麥粉製成,帶來Q彈有嚼勁的美味。快來試試這簡單又美味的道地日式烏龍麵吧!
半年之間,去了日本北海道,及韓國釜山,我對於日韓美食,其實都很愛,但身為一個有胃食道逆流的弱胃者,對兩國的美食,還是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Thumbnail
位在京都的雲月料亭,把美味放進了料理包中,簡單的工序放入電鍋中等待熟成,當米飯吸收了醬汁讓充滿乾貨香味的炊飯華麗登場。
Thumbnail
這天到苗栗出差,剛好有些時間,想吃些不一樣的東西,本來像去吃貓貍棒的,走進去結果客滿。出來繼續找吃的,有米飯,也有漢堡店,都不怎麼喜歡。剛好走過一個小小的麵攤。覺得味道還不錯,於是就走進去了。原本以為是台灣式的麵攤,吃結果仔細看了菜單,才知道是日本式的拉麵。其實日本式的拉麵跟台灣的差不多,主要就是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幾天爸媽和姐妹在新北玩,他們傳了菜單到家裡群組,問我姐跟我妹要吃什麼。看到菜單時,我的口水都快滴下來了。熟悉的臺灣小吃、熟悉的味道,還有便宜好多的價格。 倒也不是不能自己做那些小吃,而是台灣味就是台灣味。台灣味代表的是快速、輕鬆、方便和家,這是在德國無法比的。 我已經想好回台灣要吃什麼喝什麼了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有點餓又不會太餓的時候,主食會選擇吃麵食,吃完有飽足感又不會太撐。偶而來上一碗熱騰騰的烏龍麵真的挺不錯的,烏龍麵最喜歡吃的就是牛肉壽喜烏龍麵,牛肉的香氣配上壽喜燒醬,再搭配一顆半熟水波蛋,半熟的蛋液與牛肉壽喜拌在一起吃,真是人間美味,每次煮這道菜都會被料理給感動到,一個自己感動到自己的概念(笑翻)。
Thumbnail
自幼我便喜好麵食勝過米食,在台灣成長有很幸福的是,融合開放的社會讓飲食也跟著多元了起來,中式、日式、韓式、義式甚至是南洋,各式麵食都能輕易吃到,而且都在水準之上,而其中除了中式麵食外,日式拉麵一直是最愛之一。 來到越南,日式拉麵不難找,但對比本地消費水準,價格自是高出越南物價甚多,偶一食之打打牙祭
Thumbnail
南僑讚岐的烏龍湯麵和烏龍麵帶你不用飛日本,在臺灣也能品嘗道地日本烏龍麵的好滋味!無論是南僑讚岐豬肉烏龍湯麵或烏龍炒麵,除了簡單易做,更充滿滋味。南僑讚岐的烏龍麵結合澳洲頂級小麥粉製成,帶來Q彈有嚼勁的美味。快來試試這簡單又美味的道地日式烏龍麵吧!
半年之間,去了日本北海道,及韓國釜山,我對於日韓美食,其實都很愛,但身為一個有胃食道逆流的弱胃者,對兩國的美食,還是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Thumbnail
位在京都的雲月料亭,把美味放進了料理包中,簡單的工序放入電鍋中等待熟成,當米飯吸收了醬汁讓充滿乾貨香味的炊飯華麗登場。
Thumbnail
這天到苗栗出差,剛好有些時間,想吃些不一樣的東西,本來像去吃貓貍棒的,走進去結果客滿。出來繼續找吃的,有米飯,也有漢堡店,都不怎麼喜歡。剛好走過一個小小的麵攤。覺得味道還不錯,於是就走進去了。原本以為是台灣式的麵攤,吃結果仔細看了菜單,才知道是日本式的拉麵。其實日本式的拉麵跟台灣的差不多,主要就是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