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不斷的廢死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剛追完八尺門的辯護人

隊友不太喜歡看台劇,我一直說想看
他都說:我覺得台劇的台詞都好尷尬
後來是他聽podcast聽到才願意看的

看的過程...有些台詞我也覺得很尷尬欸
可能太久沒看台劇了...

這部劇是由湯英伸事件改編的

就連我去YT搜尋這事件的影片下面
還是有一堆在爭議原住民福利的留言...
我就不去商討這個了,大家想法不同啦...

事件概述(來源維基百科):
湯英伸曾就讀嘉義師專,後因故休學
1986年初,為負擔家計,從故鄉阿里山鄉(當時稱「吳鳳鄉」)特富野前往臺北市謀職

  • 湯英伸根據報紙上的西餐廳徵人廣告前往應徵,不料該餐廳的真面目是求職介紹所
  • 誤入求職陷阱的湯英伸因而被介紹到洗衣店工作,並因此欠下雇主包含計程車費在內的2200元借款,且身分證交給雇主充當抵押品
  • 其工時從早上9點到凌晨2點,每日工作17小時

1986年1月25日,於工作九天後,湯英伸在酒後為索回身分證
被雇主辱罵番仔而發生衝突,遂殺害了雇主夫妻和女兒共三人

  • 湯英伸犯案後前往警局投案,因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定讞

湯英伸事件涉及原住民遭到漢族欺壓歧視和剝削等敏感問題,而引發時任天主教花蓮教區單國璽主教為首的社會各界聲援湯英伸,並且向總統蔣經國請願,希望能夠「槍下留人

  • 但最後仍於1987年5月15日執行槍決

湯英伸成為臺灣最年輕死刑犯
執行槍決時他拒絕法醫為他施打麻醉藥,因為他說

自己罪有應得,所以必須接受這個刑痛

劇情改編為原住民跟外勞的衝突

但幕後黑手一樣是白浪(原住民稱漢人為白浪
因為他們的老闆幫助了他們很多(實際上還是不公平

還有一些官商勾結的劇情

我自己不理解的是,改編成換原住民去欺壓外勞
不知道是不是想要訴說,換了位置換了腦袋這事

只是我自己實際經歷,都是漢人欺負外勞比較多
感覺好像劇情又扯遠了?

廢死的爭議

近年因為國際與廢死聯盟的極度爭取
台灣會判死刑的案例已經越來越少
就算判了死刑,執行的日期也一再拖延

限制判處死刑的條例

依照國際兩公約:
一、若非犯下「情節最重大之罪」,也就是達到「蓄意、致死」的程度,法院便不能判處被告死刑

二、法院的判決不得抵觸公約內容

聯合國的政策也越來越趨向廢死

大多數人誤以為犯下謀殺案的罪犯都經過審慎計畫

事實上,這些人通常是在情緒超越理智,或是受到藥物、酒精的影響下做出錯誤的決定,對於死刑的恐懼並沒有阻止這些罪行發生

  • 預謀犯罪的人甚至有可能無視被判處死刑風險持續犯罪
  • 遏止罪行最主要的關鍵在於增加罪犯被監禁、逮捕和定罪的機率
  • 既然沒有事實能夠證明死刑遏阻犯罪的功效,若政府仍以死刑有效的錯誤假設為前提,必然導致政策徒勞無功並有被濫用的危險
  • 死刑是嚴重的懲罰,但無法嚇阻犯罪

但對於被害人及被害家屬來說

他們只希望能: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位子不同,腦袋也不同

我自己各站在兩方立場思考
真的也是不斷拉扯

站在判刑者這邊,會覺得死刑好像太輕鬆

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他也沒有得到該得的懲罰

一槍就結束,太便宜他了
也沒辦法去了解他為什麼要殺人

  • 雖然根本沒有老百姓在乎他為何殺人,殺人償命就對了
    當然大家都怕死,因為人有求生本能

沒有讓他限制自由多年再出獄,然後去體會這個社會多排斥他
除非他很有錢啦...但有錢人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殺人

  • 在監獄裡不是被關而已,還要到監獄中的工廠工作
    不然哪來的錢吃飯,哪來的錢還給被害人
  • 很多監獄做的產品,賣到嚇嚇叫欸(又離題了...
有案底的人,可是比外勞還受到歧視

站在受害者家屬這邊,又會很希望他被判死

因為新聞議題總是打著:
加害人的人權

受害者家屬就會不斷去想:
那我們受害者就沒有人權嗎?

受害者死前的恐懼,痛苦的掙扎,誰來體諒

我要是同時是被害者家屬跟法官的身分
就...真的很難啊...

真的太難了...互相都有不想退讓的立場

人一旦遇到利益衝突的事,那都是非常困難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築夢人-avatar-img
2023/10/14
戲劇只是反映出人生的一部分,有的距離事實和真相太遠,甚至為了收視率而大加改編或扭曲。真的好的戲劇會長存於觀眾的心中,而很多戲劇只有創造一時的口碑,劇情卻空洞無力,很快就為人所遺忘。所謂的不朽名作,要誕生出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這件事的確被很多人垢病過,改編還不如原本的故事,而且作者的得獎也被質疑有黑箱作業。內幕很多…唐大大這個導演兼編劇有水份。
Han-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14
林燃(創作小說家) 覺得改成原住民去欺壓外勞整個莫名其妙...原住民明明人都很好
蔓無目的-avatar-img
2023/10/14
兩難議題......法官難為了!
avatar-img
Han的沙龍
39會員
87內容數
我的日常,你的娛樂
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3
最近開始在找正職工作了 找工作真是很焦慮的事情 讓我一點寫文章的心情都沒有 因為大概能上我想去的工作了 就覺得要來講講等候通知這件事 超級討厭不明講的這種文化 雖然我在讀書時找打工就知道 等候通知就是沒上 但聽到這句話還是會有期望人家通知你 剛剛去藥廠面試也是 人事小姐很愛聊天 但我也很愛
Thumbnail
2023/11/03
最近開始在找正職工作了 找工作真是很焦慮的事情 讓我一點寫文章的心情都沒有 因為大概能上我想去的工作了 就覺得要來講講等候通知這件事 超級討厭不明講的這種文化 雖然我在讀書時找打工就知道 等候通知就是沒上 但聽到這句話還是會有期望人家通知你 剛剛去藥廠面試也是 人事小姐很愛聊天 但我也很愛
Thumbnail
2023/10/28
下個月要回去認真工作了 雖然不知道兼職多不多,沒有的話還是得做全職 (想要兼兩份職,錢比較多 因為再過幾年我隊友的爸爸要退休了 他爸爸其實也還是愛孩子,有時候也會來他媽媽這邊串門子 據隊友說通常他媽媽都會要他跟爸爸要學費之類的,爸爸也是有給 不過我隊友從高中就是半工半讀了,吃住都還是靠媽媽居多
Thumbnail
2023/10/28
下個月要回去認真工作了 雖然不知道兼職多不多,沒有的話還是得做全職 (想要兼兩份職,錢比較多 因為再過幾年我隊友的爸爸要退休了 他爸爸其實也還是愛孩子,有時候也會來他媽媽這邊串門子 據隊友說通常他媽媽都會要他跟爸爸要學費之類的,爸爸也是有給 不過我隊友從高中就是半工半讀了,吃住都還是靠媽媽居多
Thumbnail
2023/10/16
最容易被疏忽的器官 非眼睛不可了 大家會在意魚尾紋、淚溝、眼袋 但都會忘記眼睛本人 我之前健康檢查出眼壓高 我其實不太懂什麼是眼壓高 眼壓上升的症狀 從輕微的眼睛不舒服、酸澀、看到燈泡周圍有彩虹圈(光暈)、眼球脹痛、眼窩疼痛、看東西模糊不清、偏頭痛到劇烈頭痛及嘔吐等 不過很多人是沒有症狀的
Thumbnail
2023/10/16
最容易被疏忽的器官 非眼睛不可了 大家會在意魚尾紋、淚溝、眼袋 但都會忘記眼睛本人 我之前健康檢查出眼壓高 我其實不太懂什麼是眼壓高 眼壓上升的症狀 從輕微的眼睛不舒服、酸澀、看到燈泡周圍有彩虹圈(光暈)、眼球脹痛、眼窩疼痛、看東西模糊不清、偏頭痛到劇烈頭痛及嘔吐等 不過很多人是沒有症狀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剛追完八尺門的辯護人 隊友不太喜歡看台劇,我一直說想看 他都說:我覺得台劇的台詞都好尷尬 後來是他聽podcast聽到才願意看的 看的過程...有些台詞我也覺得很尷尬欸 可能太久沒看台劇了... 這部劇是由湯英伸事件改編的 就連我去YT搜尋這事件的影片下面 還是有一堆在爭議原住民福利的留
Thumbnail
最近剛追完八尺門的辯護人 隊友不太喜歡看台劇,我一直說想看 他都說:我覺得台劇的台詞都好尷尬 後來是他聽podcast聽到才願意看的 看的過程...有些台詞我也覺得很尷尬欸 可能太久沒看台劇了... 這部劇是由湯英伸事件改編的 就連我去YT搜尋這事件的影片下面 還是有一堆在爭議原住民福利的留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律政台劇劇情縝密,涉及許多法律專業,卻精采跌宕,絲毫不枯燥。 故事從案件審判的過程開展出多元的議題:死刑存廢、遠洋漁業、移工的勞動環境,以及法律與政治拉鋸的多角勢力。而原著小說描繪更多細節,對於議題也談得更加深入,這篇文我為大家整理了小說中多有著墨,劇集卻省略未談的6個遺珠。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律政台劇劇情縝密,涉及許多法律專業,卻精采跌宕,絲毫不枯燥。 故事從案件審判的過程開展出多元的議題:死刑存廢、遠洋漁業、移工的勞動環境,以及法律與政治拉鋸的多角勢力。而原著小說描繪更多細節,對於議題也談得更加深入,這篇文我為大家整理了小說中多有著墨,劇集卻省略未談的6個遺珠。
Thumbnail
一部好的劇需要多久的時間發酵呢?全劇僅有八集的《八尺門的辯護人》在播畢之後掀起了廣大的討論,其中不乏因為劇中討論的議題眾多,以「死刑」作為貫穿整部片的核心,討論了關於廢死、種族、移工等議題,並探討法律之於政治、權勢者以及人民而言是什麼樣的存在。
Thumbnail
一部好的劇需要多久的時間發酵呢?全劇僅有八集的《八尺門的辯護人》在播畢之後掀起了廣大的討論,其中不乏因為劇中討論的議題眾多,以「死刑」作為貫穿整部片的核心,討論了關於廢死、種族、移工等議題,並探討法律之於政治、權勢者以及人民而言是什麼樣的存在。
Thumbnail
我真的不認為殺人者無罪, 但是在這法庭上、在台灣的司法裡, 我們的死刑卻是運氣問題! -八尺門的辯護人/佟寶駒- 上週末一次追完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的「八尺門的辯護人」,真的很過癮! 但看著看著,也產生許多哽在喉頭、卡在腦中的心得,需要消化,也需要時間。 google了一下這部劇,共參考了三件真
Thumbnail
我真的不認為殺人者無罪, 但是在這法庭上、在台灣的司法裡, 我們的死刑卻是運氣問題! -八尺門的辯護人/佟寶駒- 上週末一次追完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的「八尺門的辯護人」,真的很過癮! 但看著看著,也產生許多哽在喉頭、卡在腦中的心得,需要消化,也需要時間。 google了一下這部劇,共參考了三件真
Thumbnail
你以為那就是故事的起點,隨著劇情推進,才發現原來沒有真正的起點,一宗殺人案件之前,還有另一宗殺人案件,在被剝削、不當虐待的移工之前,有另一群也是被剝削、不當虐待的原住民,在那之前,是一層又一層更核心的人性拉扯。一滴惡意,也能累積成集體解不開的惡行。
Thumbnail
你以為那就是故事的起點,隨著劇情推進,才發現原來沒有真正的起點,一宗殺人案件之前,還有另一宗殺人案件,在被剝削、不當虐待的移工之前,有另一群也是被剝削、不當虐待的原住民,在那之前,是一層又一層更核心的人性拉扯。一滴惡意,也能累積成集體解不開的惡行。
Thumbnail
等了一陣才把《八尺門的辯護人》看完。是部製作滿精緻的劇,但可惜就是旁枝太多了,讓整部劇的軸心一直東搖西晃的,不知道到底重點在哪!即使一眼就知道主軸在說什麼,但卻因為企圖太大想把所有「必須給觀眾看的事」都放進去,而使得它看起來有點鬆散且零碎了!
Thumbnail
等了一陣才把《八尺門的辯護人》看完。是部製作滿精緻的劇,但可惜就是旁枝太多了,讓整部劇的軸心一直東搖西晃的,不知道到底重點在哪!即使一眼就知道主軸在說什麼,但卻因為企圖太大想把所有「必須給觀眾看的事」都放進去,而使得它看起來有點鬆散且零碎了!
Thumbnail
Netflix新上架的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以一件外籍漁工的兇殺案以及辯護調查、審判過程的種種,帶出外籍移工環境、原住民就業、台灣漁業發展、死刑存廢等社會議題,以及不同社會階級各自的糾結與盤算,本劇編導唐福睿不僅是原小說作者,本人更是從律師執照轉戰電影藝術, 也難怪整齣劇在法律用語、法院及機關行政
Thumbnail
Netflix新上架的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以一件外籍漁工的兇殺案以及辯護調查、審判過程的種種,帶出外籍移工環境、原住民就業、台灣漁業發展、死刑存廢等社會議題,以及不同社會階級各自的糾結與盤算,本劇編導唐福睿不僅是原小說作者,本人更是從律師執照轉戰電影藝術, 也難怪整齣劇在法律用語、法院及機關行政
Thumbnail
最近一直罵的廢死⋯ 前陣子有一個姦殺案,犯人說女友也知情犯案,頓時間媒體、所有人都在幹瞧那個女生,網路霸凌也不斷發生,一時間罵得多難聽就有多難聽⋯可最後審理出來他是無辜的,沒有人給他一個道歉!好像當做沒這回事,如果在人人唾罵的時候他自殺了該怎麼辦?怎麼賠? 這篇難得認真談一下,帥吧!
Thumbnail
最近一直罵的廢死⋯ 前陣子有一個姦殺案,犯人說女友也知情犯案,頓時間媒體、所有人都在幹瞧那個女生,網路霸凌也不斷發生,一時間罵得多難聽就有多難聽⋯可最後審理出來他是無辜的,沒有人給他一個道歉!好像當做沒這回事,如果在人人唾罵的時候他自殺了該怎麼辦?怎麼賠? 這篇難得認真談一下,帥吧!
Thumbnail
湯英伸案是早期威權體制下之社會悲劇,得以讓人思考死刑對於冤案發生之觀點,藉此以社會學角度淺談死刑之看法。
Thumbnail
湯英伸案是早期威權體制下之社會悲劇,得以讓人思考死刑對於冤案發生之觀點,藉此以社會學角度淺談死刑之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