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正面思考

更新於 2024/10/1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過度鼓勵正向思考,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等觀點,這種忽視/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被稱為"毒性正面思考"

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一切都會好起來"或"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等無法真正應用於現實生活中的信心喊話,這種態度可能會導致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負面情緒感到無效、無力或被忽略,甚至被那些空泛的口號搞得更加沮喪、無力,因為大多數的人從小到大,都被灌輸應該要快樂、正面或積極的觀念,而導致無法/不敢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和情感,錯誤地認為,有了負面情緒,是不好或不應該的事、自己是沒用或是不夠堅強的人...

我們必須要正確地認識,情緒和情感是會"變身"的,並且要尊重每個人的真實感受,毒性正面思考選擇無視情緒的多樣性,剝奪了人們表達負面情緒、尋求支持和處理困難的權利,過度的虛假正面,反而會成為侵害心理健康的毒素,短時間內,我們也許真的會被"洗腦"、被激勵,但長期下來,不但藥效無法維持,更深度的負面情緒卻會因此而生

因此,我們應該要建立一個具有支持性的環境,鼓勵人們勇敢坦誠地表達自己,並加以提供實際的支持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更健康且有效地幫助個人的心理健康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幾天,跟幾位朋友討論到一個議題:有沒有人可以同時具備"堅強卻柔軟"的心呢? 有朋友認為不可能,但我知道是有的,尤其是從小的原生家庭中,若有一位缺席的父或母,那麼,家中比較體貼的孩子,就會自動補位,成為還留在位置上的那一位父或母的情緒替代伴侶,這個孩子就會在這種補位、錯位的環境下,被迫快速長大,一
    人的情緒,是錯綜複雜的,當負面情緒問題還單純時,若沒及時察覺、處理,就會不斷地累積,若不小心有事件,觸動了炸彈的開關,常常會就此產生連鎖反應,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甚或,會有天崩地裂或是兵敗如山倒的骨牌效應,這時,就需要有耐心地慢慢梳理,找出故事的根源,而不是一昧的壓抑、逃避 處理的過程有點類似
    東方文化中,有一個很普遍的思想,就是"認命",但是大部份的人,似乎都曲解了這兩個字真正的含義,而把它和"放棄"劃上等號,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誤解,如果認命,得以換來心中平靜,那是好事,反之,如果是"不甘願、不得已"的認命,那就很可怕了,讓我說說我的想法吧: 真正的認命,指的是接受無法改變事實、放下抵抗
    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時常面臨壓力、挫折和困難,這些因素,會讓我們心情低落和沮喪,當我們感到不快時,人們(尤其在東方社會中)都會告訴我們要忍耐、堅持下去,然而,這種忍耐的態度和方式,往往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首先,過度的忍耐可能導致情緒被不當壓抑,使得負面情緒沒有得到真正的處理和釋放,而積累下來的
    很多人,尤其是習慣將情緒內化的人,往往會花費許多時光回頭看過去,並且沉浸在懊悔及痛苦中無法自拔,以前的我,也是如此,一直流連在回不去的過去回憶中,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浪費每一分每一秒的未來,以及身邊愛自己的人的等待 還好,我及時回頭,看到了在燈火闌珊下的家人,也看到了前方的道路,所謂,"心開,眼
    前幾天,跟幾位朋友討論到一個議題:有沒有人可以同時具備"堅強卻柔軟"的心呢? 有朋友認為不可能,但我知道是有的,尤其是從小的原生家庭中,若有一位缺席的父或母,那麼,家中比較體貼的孩子,就會自動補位,成為還留在位置上的那一位父或母的情緒替代伴侶,這個孩子就會在這種補位、錯位的環境下,被迫快速長大,一
    人的情緒,是錯綜複雜的,當負面情緒問題還單純時,若沒及時察覺、處理,就會不斷地累積,若不小心有事件,觸動了炸彈的開關,常常會就此產生連鎖反應,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甚或,會有天崩地裂或是兵敗如山倒的骨牌效應,這時,就需要有耐心地慢慢梳理,找出故事的根源,而不是一昧的壓抑、逃避 處理的過程有點類似
    東方文化中,有一個很普遍的思想,就是"認命",但是大部份的人,似乎都曲解了這兩個字真正的含義,而把它和"放棄"劃上等號,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誤解,如果認命,得以換來心中平靜,那是好事,反之,如果是"不甘願、不得已"的認命,那就很可怕了,讓我說說我的想法吧: 真正的認命,指的是接受無法改變事實、放下抵抗
    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時常面臨壓力、挫折和困難,這些因素,會讓我們心情低落和沮喪,當我們感到不快時,人們(尤其在東方社會中)都會告訴我們要忍耐、堅持下去,然而,這種忍耐的態度和方式,往往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首先,過度的忍耐可能導致情緒被不當壓抑,使得負面情緒沒有得到真正的處理和釋放,而積累下來的
    很多人,尤其是習慣將情緒內化的人,往往會花費許多時光回頭看過去,並且沉浸在懊悔及痛苦中無法自拔,以前的我,也是如此,一直流連在回不去的過去回憶中,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浪費每一分每一秒的未來,以及身邊愛自己的人的等待 還好,我及時回頭,看到了在燈火闌珊下的家人,也看到了前方的道路,所謂,"心開,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昨天終於去領了之前做的飲料提袋 收到了兩種不一樣種類的聲音 第一種是我覺得聽了心情很好的回應 「好可愛喔~」「不錯啊~」「要上架嗎?」之類的回饋 另一種聽起來是讚美,但老實說我聽到後心情不是很好 「很可愛啊~但就是有點小」 「不錯啊~但你做這個要幹嘛?有人會買嗎?」
    Thumbnail
    毒性羞恥介紹 他是個好人,總是怕身邊的人生氣,所以不管人們說什麼他都答應。 他是個好人,不過女友曾說他有點窩囊,而且不太想跟他做愛。 他是個好人,上次老闆承諾加薪卻沒做到,他也不敢要求。 他是個好人,他真的是。只不過他好錯了地方,而且,有點太好了。 …… 我們身旁有很多這樣的「好好先生」
    Thumbnail
    當自己願意去選擇相信時,內在的能量會更凝聚在真正渴望的畫面、 更願意對自己承諾、更敢於去承擔挑戰與未知。
    Thumbnail
    既然孩子彰顯了原本所不欲面對的陰影,何不藉此機會改變自己,而不是讓其複製在孩子身上。可曾想過,如果在孩子長成之後,卻在其身上看見自己陰影的烙印,那痛豈非無以復加,而心境又豈止是悔恨而已。
    Thumbnail
    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過度鼓勵正向思考,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等觀點,這種忽視/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被稱為"毒性正面思考" 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一切都會好起來"或"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等無法真
    Thumbnail
    你覺得正向思考是什麼呢? 有些看似正向的思考,其實是毒性(無效)的正向思考。 在生命經驗當中,有沒有人跟你說過這些話,你聽到的感受是甚麼?
    Thumbnail
    推廣文章。PART 2後開始鎖文,方格子的會員條款管很寬。閱覽全文到雜誌網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昨天終於去領了之前做的飲料提袋 收到了兩種不一樣種類的聲音 第一種是我覺得聽了心情很好的回應 「好可愛喔~」「不錯啊~」「要上架嗎?」之類的回饋 另一種聽起來是讚美,但老實說我聽到後心情不是很好 「很可愛啊~但就是有點小」 「不錯啊~但你做這個要幹嘛?有人會買嗎?」
    Thumbnail
    毒性羞恥介紹 他是個好人,總是怕身邊的人生氣,所以不管人們說什麼他都答應。 他是個好人,不過女友曾說他有點窩囊,而且不太想跟他做愛。 他是個好人,上次老闆承諾加薪卻沒做到,他也不敢要求。 他是個好人,他真的是。只不過他好錯了地方,而且,有點太好了。 …… 我們身旁有很多這樣的「好好先生」
    Thumbnail
    當自己願意去選擇相信時,內在的能量會更凝聚在真正渴望的畫面、 更願意對自己承諾、更敢於去承擔挑戰與未知。
    Thumbnail
    既然孩子彰顯了原本所不欲面對的陰影,何不藉此機會改變自己,而不是讓其複製在孩子身上。可曾想過,如果在孩子長成之後,卻在其身上看見自己陰影的烙印,那痛豈非無以復加,而心境又豈止是悔恨而已。
    Thumbnail
    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過度鼓勵正向思考,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等觀點,這種忽視/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被稱為"毒性正面思考" 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一切都會好起來"或"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等無法真
    Thumbnail
    你覺得正向思考是什麼呢? 有些看似正向的思考,其實是毒性(無效)的正向思考。 在生命經驗當中,有沒有人跟你說過這些話,你聽到的感受是甚麼?
    Thumbnail
    推廣文章。PART 2後開始鎖文,方格子的會員條款管很寬。閱覽全文到雜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