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起芙蓉,很容易就喚起人們關於浪漫愛情的旖旎感受。但其實,「芙蓉」不是一個很精確的詞,有時被認為是荷花,有時被認為是木芙蓉,有時根本就只是一種形容,所以造成很多的混淆。後世將許多美麗的事物都冠以「芙蓉」之名,然而經常只流於一種虛化的符號。文中將辨析芙蓉的意涵,也會拈取真正的芙蓉花來做料理。
一談起芙蓉,很容易就喚起人們對於浪漫愛情的旖旎感受。光是〈長恨歌〉就出現了不少次芙蓉,既被用來形容貴妃絕美的容顏——芙蓉如面柳如眉;還有那輕籠纏綿愛意、令春宵苦短的華麗錦帳——芙蓉帳。
最著名的大概是五代時期的蜀主孟昶的浪漫事蹟。為了討花蕊夫人的歡心,孟昶下令整個成都都種滿夫人最愛的芙蓉花,讓數十里的成都美得有如錦繡一般,甚至還用芙蓉花染色製成了芙蓉帳,與夫人共度良宵,成都還因此被喚成「蓉城」,沿用至今呢。
後世更是將許多美麗的事物都冠以「芙蓉」:如秋月被稱為「芙蓉月」;被譽為石后的壽山「芙蓉石」;繡花的錦被被稱作「芙蓉褥」;遍植芙蓉花的湖南被稱為「芙蓉國」;背面鑄有芙蓉花飾的銅鏡稱作「芙蓉鏡」;就連鴉片都被稱作「芙蓉膏」,一方面固然是音譯而來(唐時由阿拉伯語傳入,音譯阿芙蓉),另一方面也是因罌粟花色美如芙蓉而得名,除此,也曾在莫言的《紅高粱》讀到:那吸大煙卻不上癮的奶奶始終面如桃花。
但其實,「芙蓉」不是一個很精確的詞,有時被認為是荷花,有時被認為是木芙蓉,有時根本就只是一種形容,所以造成很多的混淆,比如《紅樓夢》提到的花籤,林黛玉到底是木芙蓉還是水芙蓉?一堆學者就吵翻天了,還有王維的「木末芙蓉花」,根本就是指辛夷嘛,說它是芙蓉花不過是一種形容!
還有現在還把一種民俗植物“蘄艾”(這個詞也有失精確,照理說應該是指蘄地的艾草)稱為芙蓉菊(我們的方言根本直呼“芙蓉”)!芙蓉一開始應該是作為荷花的別稱,從很多的文學詩詞如「涉江採芙蓉」、「清水出芙蓉」,芙蓉被用來形容荷花的美,而且是一種很艷麗的美,所以經常被拿來形容美人,到了唐代,荷花與木芙蓉開始有混淆的現象,人們為了區別,於是將陸生的稱為木芙蓉、水生的荷花稱為水芙蓉。
然而芙蓉到了後世已漸被虛化為一種對美麗事物形容的符號,而荷花被道德化後(所謂的「花中君子」),人們就漸漸不再稱荷花為芙蓉了。也正因為如此,後世很多以「芙蓉」為名的美食,如芙蓉豆腐、芙蓉酥、芙蓉糕、芙蓉魚、芙蓉蛋、芙蓉包……根本是不可能出現芙蓉花的。
以餐芳為職志的我們,當然是不能就這麼虛晃,要玩一定是要玩真的,於是今天跟大家分享木芙蓉花酥與芙蓉包,雖然廚藝不見得精湛,卻都是自家種的貨真價值的木芙蓉花所做的。木芙蓉花酥是用做鳳梨酥的方式,花餅餡則是用梅滷煮過的木芙蓉花醃作成的,嘗起來酸甜可口。
另一款芙蓉包,是將傍晚採下的木芙蓉花加上豆皮、香菇與粉絲做成的鹹味餡料所做成的包子。其實錦葵科的木芙蓉是種很可口的食用花,口感微帶黏性而有脆感,只是不耐烹煮,花青素易退,木芙蓉花期轉眼將過,大家可別錯過這美麗又可口的食用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