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歠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禮記·曲禮》:“毋飯,毋放飯,毋,毋吒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tà)羹,毋絮羹,毋刺齒,。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辭以。”(白話解釋)

宴客,自古為人際關係的表現,宴客當做到賓主盡歡,才能達到宴客的目的。因此吃飯的規矩,不止規範客人,也規範主人善盡東道主的風範! 這是反求諸己的美德!




論壇上最近的熱門話題是,「醃漬」義的台語音 sinn7, vs sinn5, 我只對sinn7有語感,對sinn5卻是一無所知。蕭平治先生就它的記憶語感,寫下例句:

Sīⁿ kap(合->和) Sîⁿ :
Sīⁿ: Kō͘ (共)iâm(鹽), thn̂g(糖), tāu-ko͘ (豆菇 )sīⁿ am-koe-á(醃瓜兒), sīⁿ thô-á(桃子), sīⁿ chiùⁿ-sún-á(醬筍兒), sīⁿ phû-tô-chiú(葡萄酒), sīⁿ lí-á-chiú(李子酒).
Ba̍k-chiu(目珠) tih tio̍h(滴著) kōaⁿ(汗) ē kám-kak(感覺) sīⁿ-sīⁿ.
Sîⁿ: A-hôa sai (阿華師)pōng-bí-phang(爆米芳), siâⁿ lâi (引來)chi̍t-kóa(一幾何) gín-á (人子)tiàm (站)piⁿ--a(邊--上) sîⁿ, siūⁿ boeh(想要) chia̍h(食) bián chîⁿ (免錢)bí-phang.(米芳)
Láu-heng(露胸) ê bē kóe-chí (賣果子)ko͘-niû(姑娘), siâⁿ chi̍t-ê (這個)siàu-liân-lâng (少年人)tiàm(站) piⁿ--a (邊上)sîⁿ.
Góa(我們) ū kóng(有講) bah-chiùⁿ(肉醬), bô kóng(無講) bah-sîⁿ. Ū kóng sīⁿ thô-á(桃子), bô kông(無講) thô-á-sîⁿ.

蕭平治先生是彰化田中人氏,傳統上屬於內埔,偏漳腔! 和我的語感接近,不過,sinn5語音的用法,我沒聽過! 這音,使我聯想到 siann5 音義! (引誘),這個音,暫時找不到字! 教育部字典以「」字代替!

《廈英字典》的sinn5

  1. sîⁿ-sîⁿ-sîⁿ, minced very small
  2. chhò-bah-sîⁿ, to mince meat
  3. thô-á-sîⁿ, peaches beaten small with salt
  4. kaⁿ-náⁿ-sîⁿ, preparation of pickled olives

《台日典》: sinn5 vs. sinn7

  1. sinn5:豉。果物くだものなど砕くだいて塩しおけにしたもの。桃子~。青果~。橄欖かんらんの塩しおけ。
  2. sinn7:豉。1.塩しおなどに漬ける。~菜頭。~魚。蛇~。藥水。2.滲みる。~目珠。目に滲みる。

1931 《臺日新辭書 》

  1. sinn5 :碎肉。
  2. bah-sinn5: 擂身すりみ。 tok~~。擂身すりみに刻む。

可以看得出來,《台日典》沒有收錄 sinn5的破碎義!而其他字典都有!那麼這個音,應該是存在的! 其現存的語義是絞肉的「碎肉」義! 而這個音與sinn7, sinn5 有關連!

【豉】:時(si5)吏(li7)切,𠀤音䊓(si7)。與𢻃同。《說文》配鹽幽尗也。《徐曰》尗,豆也。幽,謂造之幽暗也。《釋名》豉,嗜也。五味調和,須之而成,乃可甘嗜也。《史記·貨殖傳》鹽豉千合。《前漢·食貨志》長安樊少翁賣豉,號豉樊。《類篇》或作。(形聲後造字,《台日典》菜用暫做sinn5用字)

  1. tāu-sīnn豆豉。做豆油留落來ê副食物。醤油しょうゆを。作ったあとの諸味もろみ。(副食物とて用ふ。)
  2. 《客英字典》:荳豉thèu-shì。beans boiled and left to ferment,then dried in the sun

《客英字典》的語意接近,tāu-sīnn-pôo豆豉苞或 tāu-pôo,民間採用 豆譜,豆脯,豆粕命名,漢字都不對! 詳下:

  1. tāu-sīnn-pôo豆豉苞。解說(漢羅)做豆油ê原料。解說(日文)醬油[しゃうゆ]を作[つく]る本[もと]。醬油麴[しゃうゆかうぢ]。例(漢羅)∼∼∼ bē發芽=指年老無元氣。例(日文)豆豉苞沒發芽[tāu-sīⁿ-pô͘ bōe hoat gê]=醬油麴[しゃうゆかうぢ]の芽[め]が出[で]ない、老人[らうじん]などの元氣[げんき]なく無能[むのう]なるをいふ。
  2. tāu-sīnn-phoh豆豉粕。解說(漢羅)做豆油留落來ê粕。解說(日文)醬油粕[しゃうゆかす]。醬油[しゃうゆ]の實[み]。例(漢羅)∼∼∼ 咬做爿=非常凍霜。例(日文)豆豉粕咬做旁[tāu-sīⁿ-phoh kā chòe pêng]=醬油粕[しゃうゆかす]を嚙[か]んで二[ふた]つに割[わ]る、非常[ひじゃう]に吝嗇[りんしょく]な意[い]。

Phoh vs. poo5

  1.  tāu-sī-phoh, salted and pickled pease, after soy has been made from them,broken down small. (豆豉粕)
  2. chiú-pô͘, the whole mass of materials prepared for fermentation. (酒麰)
  3. tāu-sī-pô͘, black beans boiled, dried, and kept till mouldy, for making soy. (豆豉麰)
  4. tāu-chiùⁿ-pô͘, white beans boiled into a mass, and kept till mouldy. tāu-pô͘, either of these two preparations. (豆醬麰)
  5. mîⁿ-pô͘ raw cotton in lumps, just as gathered with the seeds in it.(棉母)

poo5 vs. phoh 有混用的跡象! 本來poo5是製作醬油,醬物的原料,phoh是製作後豆豉的殘餘物,可能有破損,不是一粒粒的形狀,故稱「粕」!

poo5 可能的漢字!【廣雅】麰biu5,也。 biu5。:音模(boo5)。熬餌也。廈門方言字典採用! 只是借音字!

對照不同語彙:

  1. 《台日典》mī-sī (味(?)豉),麵sī(泉)=[豆豉pô͘]。
  2. (粵語)味噌:麪豉,又寫作麵豉(粵拼:min6 si2,日文:味噌みそ),或者叫黃豆醬磨豉醬,係大中華同日本飲食入邊都會用到嘅醬料,用黃豆發酵整。唐餐通常用麪豉餸,日本餐就多數用嚟煲麪豉湯。
  3. 1931《台日新辭書》:tau7-tsiunn3豆醬:味噌みそ。~~湯。味噌汁しる

味增,為日語漢字發音: 「みそ」。他的由來有二,其一是,奈良時代經過中國而來的,日本人將其轉化為本土的口味,是為味噌。在日本的文獻中開始出現「未醬」、「末醬」的記載,其意思為「尚未形成醬、還殘留有豆粒的醬」,隨著時代演變,名稱也從「末醬、味醬、味曾」,到最後演變為「味噌」。 醬,tsiong3->tsiunn3(tsionn3 漳), 曾,tsing5/tsing ,兩字可能有音的變異關係! mi7 音,多數用「麵」字,其實應該源自於「未」字,也是味噌,的「みそ」的「み」音字!

tsiùnn醬(1) 豆醬,番薑醬。 (2) 漬(sīⁿ)。 (3) 用豆醬漬(sīⁿ)。 (4) 水摻土來sńg。解說(日文)(1)味噌[みそ]。味噌汁[みそしる]の樣[やう]にどろどろした物[もの]。 (2)味噌漬[みそづけ]。 (3)味噌漬[みそづけ]にする。 (4)水弄[みづいぢり]をする。水[みづ]や泥[どろ]などを弄[いぢ]って遊[あそ]ぶ。 =【醬[chiòⁿ]】。例(日文)(1)豆醬[tāu chiùⁿ]=味噌[みそ]。番薑醬[hoan kiuⁿ chiùⁿ]=唐辛味噌[たうがらしみそ]。 (2)醬料[chiùⁿ liāu]=同上。醬瓜[chiùⁿ koe]=瓜[うり]の味噌漬[みそづけ]。 (3)醬薑[chiùⁿ kiuⁿ]=薑[しゃうが]を味噌漬[みそづけ]にする。 (4)醬水[chiùⁿ chúi]=水弄[みづいぢり]をする。醬(漿)到一身軀[chiùⁿ kah chi̍t seng khu]=全身泥[ぜんしんどろ]だらけにする。

醬:【說文】醢也。【韻會】醢,肉醬也。又豉醬。又菜茹亦謂之醬。

  1. iâm-sînn鹽豉。汗ê鹽分污點。解說(日文)汗[あせ]のしみ。例(漢羅)上 ∼∼=汗ê鹽分污點出現。例(日文)上鹽豉[chiūⁿ iâm-sîⁿ]=汗[あせ]のしみが出來[でき]る。
  2. kue-á-sînn瓜仔豉。醬瓜。
  3. bah-sînn肉䜻。肉醬。
  4. mî-kuà-sînn綿掛鼓。非常執拗。甚はなはだ執念しゅうねい。(->迷掛嗜
  5. mî-sînn綿鼓=[綿掛鼓]。(->迷嗜

廈英字典:上鹽 tshiunn7 iam5-sinn5, 長白色的鹽水垢。 to grow white with saline incrustations.(->上鹽漬)

bah-sînn肉䜻。肉醬。擂身[すりみ]。例(漢羅)掠來tok ∼∼。例(日文)掠來琢肉䜻[lia̍h lâi tok bah-sîⁿ]=捕[つかま]へて來[き]て擂身[すりみ]の樣[やう]に寸寸[ずたずた]に切[き]る。

raw-image



討論紀錄:

  1. Shu-ren Wu,有的字本調陽平,臺灣漳泉濫,一寡陽平的字,泉腔變調(低調)佔大面,教閩典為著配合通行腔變調,所致共本調記做陽去,我的印象是呢。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34167333333483/posts/4692591270824380/
  2. 李大樹醯,音(sinn),為甚麼?該醯字右邊是(生sinn)孩子,還有個產盆。醢,字音(ㄏㄞ3),醯,音(sinn)
  1. Jack Huang醢字才是肉醬義!這個字是曉母,有可能有s-聲母! 這個字有很多的異體字,其中之一是「𥂠」(上臣右下皿),我只能聯想到他是「臣」的音符 sin5->sinn5! 《說文》肉𤖕也。𤖕 古醬字!《疏》醢,肉汁也。醬:【說文】鹽也。從肉從酉,酒以和也。戰國竹簡表示醬汁,指用麥、、豆等發酵製成的調味品;也可能指用鹽醋等腌製的肉醬,《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簡181:「𨡓(醬)半升,采(菜)羮」。
  2. 李大樹醯鹹菜,不會是(豆攴)鹹菜。醯像是複合方滷汁,肉醯兒是滷汁碎肉。前人有肉(豆攴)兒用法,我看是前人誤會。醯同時用就是滷汁碎肉。


複合詞彙:

  1. 【醢醬】肉醬。《禮記·內則》:“濡雞、醢醬實蓼。
  2. 【醯醬】醋和醬。亦指醬醋拌和的調料。《儀禮·士昏禮》:“設洗於阼階東南,饌於房中,醯醬二豆,菹醢四豆,兼巾之黍稷四敦皆盡。”鄭玄注:“醯醬者,以醯和醬。
  3. 醯醢】用魚肉等制成的醬。因調制肉醬必用鹽醋等作料,故稱。《周禮·秋官·掌客》:“米八十筥,醯醢八十罋。”《禮記·郊特牲》:“醯醢之美,而煎鹽之尙,貴天産也。”孫希旦集解:“曰‘醯醢’者,醢必資以成也。

醯he1, 粵語音 hei1

「醋 酢 醯 酸」四字都指調味的酸味液體,今稱「醋」。它們是同詞異字。「醯he1」在先秦常用,「醋tshoo3」「酢tshoo3/tshok8」多見於漢代以後。「酸suan」最初也指稱「醋」,大概是個方言詞,後來泛指醋的味道。



結論:

  1. sinn7 vs. sinn5, 當「醃漬」義時,可能指的是同一字!是腔口差造成的!
  2. sinn5當迷戀義時,可能跟 siann5 (引誘)義同源! 這個字又可以看成是好的「嗜Si7」字,或者是喜好的「喜hi2/hi1/hi3」字義的音變歧義用法!《說文》嗜,欲喜之也。 mi5-sinn5 ->迷嗜
  3. 當「漬染」義時,sinn5,可以看成是「漬tsi7」字的音變!
  4. 「豉Si7」,可以當成「醃漬」的庶民口語用字!
  5. 醢hai2/hi2,醬tsiong3,醯hi1,三字可能互補,互義!
  6. poo5, 是媒介的意思! 可用的漢字有:biu5, biu5,:音模(boo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mnobite的沙龍
65會員
982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somnobit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長安三萬里,將在台灣上印,引進的公司欲發行「閩南語」版,並以此回銷大陸! 心甚期待! 據說,大陸版中關於李白的「靜夜思」有用方言吟誦! 好奇是採用哪一種語言? 有人匯集所有劇中出現過的詩詞,剪輯成一影片,故,思及是否製作一系列以閩南語吟唱的版本! 共襄盛舉! 最為知名的「將進酒」,網路影音本已
Thumbnail
2025/04/25
長安三萬里,將在台灣上印,引進的公司欲發行「閩南語」版,並以此回銷大陸! 心甚期待! 據說,大陸版中關於李白的「靜夜思」有用方言吟誦! 好奇是採用哪一種語言? 有人匯集所有劇中出現過的詩詞,剪輯成一影片,故,思及是否製作一系列以閩南語吟唱的版本! 共襄盛舉! 最為知名的「將進酒」,網路影音本已
Thumbnail
2025/04/20
該走的,還是要走了,花尖的春光逐漸黯淡。我追到城南芳草萋萋的小徑,看落花隨水漂流,柳絮沾泥飛揚——它們和我一樣,都是被季節遺落的影子。鏡中白髮如星火蔓延,原來不是錯覺。我拚命想抓住的年華,終究被時光反手拋下。夢醒時愁緒漫過枕畔,遠方只剩一樹梨花,在斜風細雨中顫顫搖晃。純白花瓣沾著淚,是春天最後的
Thumbnail
2025/04/20
該走的,還是要走了,花尖的春光逐漸黯淡。我追到城南芳草萋萋的小徑,看落花隨水漂流,柳絮沾泥飛揚——它們和我一樣,都是被季節遺落的影子。鏡中白髮如星火蔓延,原來不是錯覺。我拚命想抓住的年華,終究被時光反手拋下。夢醒時愁緒漫過枕畔,遠方只剩一樹梨花,在斜風細雨中顫顫搖晃。純白花瓣沾著淚,是春天最後的
Thumbnail
2025/04/17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自古便是文人志士畢生追求的志業。這不僅是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宏願的唯一途徑,更是讀書人最高的理想與抱負。然而,能登堂入室者終屬鳳毛麟角,時也、命也、運也,缺一不可! 辛棄疾,亦如無數懷才不遇的飽學之士,最終隱沒於滾滾長江之中,在白髮蒼蒼、聲音沙啞的低唱中,留下無盡
Thumbnail
2025/04/17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自古便是文人志士畢生追求的志業。這不僅是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宏願的唯一途徑,更是讀書人最高的理想與抱負。然而,能登堂入室者終屬鳳毛麟角,時也、命也、運也,缺一不可! 辛棄疾,亦如無數懷才不遇的飽學之士,最終隱沒於滾滾長江之中,在白髮蒼蒼、聲音沙啞的低唱中,留下無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禮記·曲禮》:“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tà)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辭以窶。”(白話解釋) 宴客,自古為人際關係的表現,宴客當做到賓主盡歡,才能達到宴客的目的。因此吃飯的規矩,不止規範
Thumbnail
《禮記·曲禮》:“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tà)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辭以窶。”(白話解釋) 宴客,自古為人際關係的表現,宴客當做到賓主盡歡,才能達到宴客的目的。因此吃飯的規矩,不止規範
Thumbnail
「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 這是南宋陸游的一首詩,這首詩說陸游自己用蔥油做成的雜菜麵,像是天上的甘露一樣好吃。 (蘇陀,梵語 sudhā。又作酥酡、修陀、須陀。意譯作甘露。為天人之食物。) 有人會問,有些吃素的人為什麼不吃蔥蒜,那個不也是植物嗎?放在今天素食的標準,陸游做的
Thumbnail
「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 這是南宋陸游的一首詩,這首詩說陸游自己用蔥油做成的雜菜麵,像是天上的甘露一樣好吃。 (蘇陀,梵語 sudhā。又作酥酡、修陀、須陀。意譯作甘露。為天人之食物。) 有人會問,有些吃素的人為什麼不吃蔥蒜,那個不也是植物嗎?放在今天素食的標準,陸游做的
Thumbnail
餛飩是華人的傳統食物,從古至今,自南到北;不同時代不同區域,有著不一樣的講究與稱謂。隨安喜歡這道料理的原因,是因為它是「餛飩」。 混沌,渾沌,意指沒有秩序。 不論我高興包啥入餡,誰都無法批評,說這不是正宗餛飩。此刻,就來分享小步氏「今日渾沌」的做法吧! ● 餛飩1號(素食者專用) ●餛飩2號(肉肉愛
Thumbnail
餛飩是華人的傳統食物,從古至今,自南到北;不同時代不同區域,有著不一樣的講究與稱謂。隨安喜歡這道料理的原因,是因為它是「餛飩」。 混沌,渾沌,意指沒有秩序。 不論我高興包啥入餡,誰都無法批評,說這不是正宗餛飩。此刻,就來分享小步氏「今日渾沌」的做法吧! ● 餛飩1號(素食者專用) ●餛飩2號(肉肉愛
Thumbnail
《王竟攜酒高亦同過共用寒字》(761年) 唐 · 杜甫 臥病荒郊遠,通行小徑難。 故人能領客,攜酒重相看。 自媿無鮭菜(1),空煩卸馬鞍。 移樽勸山簡,頭白恐風寒(2)。 (鮭一作蝦) (頭白句:原注:高每云:“汝年幾且不必小于我。”故此句戲之)。 語料來源: 註解: 鮭 醢 膎 塩辛 臭肚魚:
Thumbnail
《王竟攜酒高亦同過共用寒字》(761年) 唐 · 杜甫 臥病荒郊遠,通行小徑難。 故人能領客,攜酒重相看。 自媿無鮭菜(1),空煩卸馬鞍。 移樽勸山簡,頭白恐風寒(2)。 (鮭一作蝦) (頭白句:原注:高每云:“汝年幾且不必小于我。”故此句戲之)。 語料來源: 註解: 鮭 醢 膎 塩辛 臭肚魚:
Thumbnail
[likecoin] 沒有任何一種飲食或生活方式適合所有人 ! 無論是哪一種飲食方式,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皆有一定程度的健康風險。而適合他人的方法不一定能成功複製在你身上! 也就是說,看完這篇文章後不管你要吃素還吃葷,只要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並且達到營養均衡,才是健康的長久之計 !
Thumbnail
[likecoin] 沒有任何一種飲食或生活方式適合所有人 ! 無論是哪一種飲食方式,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皆有一定程度的健康風險。而適合他人的方法不一定能成功複製在你身上! 也就是說,看完這篇文章後不管你要吃素還吃葷,只要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並且達到營養均衡,才是健康的長久之計 !
Thumbnail
肉絲,是上不了筵席桌子的。上筵席的,都是整隻整體的,像雞就是全雞,魚就是整尾的魚,甚至羊有時就是全羊。豬呢,要不是蹄膀,要不就是整塊方方正正的帶皮帶肥帶瘦的肉方。也就是說:大塊文章。
Thumbnail
肉絲,是上不了筵席桌子的。上筵席的,都是整隻整體的,像雞就是全雞,魚就是整尾的魚,甚至羊有時就是全羊。豬呢,要不是蹄膀,要不就是整塊方方正正的帶皮帶肥帶瘦的肉方。也就是說:大塊文章。
Thumbnail
說到酸辣湯,有人家中用下麵條、下餃子之麵湯,因其濃稠,把它淋在打好蛋花、擱了蔥花的碗裏,再撒胡椒、滴上醋,便是最簡易家常版的酸辣湯。而事實上若用的麵湯是下了幾百個餃子的湯,其中有些下破的餡漏了出來,又是豬肉末、又是白菜絲,於是淋在酸辣湯裏,壓根就又有豬肉又有白菜了。莫非這就是日後酸辣湯的濫觴?
Thumbnail
說到酸辣湯,有人家中用下麵條、下餃子之麵湯,因其濃稠,把它淋在打好蛋花、擱了蔥花的碗裏,再撒胡椒、滴上醋,便是最簡易家常版的酸辣湯。而事實上若用的麵湯是下了幾百個餃子的湯,其中有些下破的餡漏了出來,又是豬肉末、又是白菜絲,於是淋在酸辣湯裏,壓根就又有豬肉又有白菜了。莫非這就是日後酸辣湯的濫觴?
Thumbnail
剛獲選平民的米其林,英才路大麵「焿 」 一般人比較熟悉「羹」字,如肉羹,魷魚羹! 羹:《說文》:「𩱧,五味盉羹也。从𩰲从羔。【爾雅·釋器】肉謂之羹。【註】肉臛也。【疏】肉之所作臛名羹。【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 羹,的主角是肉,「焿 」的主角是「鹼」!「焿
Thumbnail
剛獲選平民的米其林,英才路大麵「焿 」 一般人比較熟悉「羹」字,如肉羹,魷魚羹! 羹:《說文》:「𩱧,五味盉羹也。从𩰲从羔。【爾雅·釋器】肉謂之羹。【註】肉臛也。【疏】肉之所作臛名羹。【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 羹,的主角是肉,「焿 」的主角是「鹼」!「焿
Thumbnail
那天睡前聊天,問室友一起生活的這些個日子,他覺得最好吃的是哪道料理? 最想再吃一次的? 沒想到他的回答竟是,只要是肉的都好吃啊! 後經我循循善誘,他才說:「滷肉、筊白筍炒肉絲,還有飯掃光最好吃!」 飯掃光 — 我覺得取這道菜名的人真是太有巧思了,只不過,根本不是飯掃光,是飯不夠。這道料理是經由朋友
Thumbnail
那天睡前聊天,問室友一起生活的這些個日子,他覺得最好吃的是哪道料理? 最想再吃一次的? 沒想到他的回答竟是,只要是肉的都好吃啊! 後經我循循善誘,他才說:「滷肉、筊白筍炒肉絲,還有飯掃光最好吃!」 飯掃光 — 我覺得取這道菜名的人真是太有巧思了,只不過,根本不是飯掃光,是飯不夠。這道料理是經由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