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王國,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民國一百二十五年,經過大肚縣政府的投資和重建後,這座古代的平埔族王國得以重見天日,一躍成為臺灣中部的新興旅遊景點。在本次旅行中,我們將帶領讀者一同穿梭時空,回顧昔日大肚王朝的歷史興衰與文化風貌。
民國一百二十四年七月,大肚市長應姐妹市韓國龍仁市的邀請,親赴當地進行實地考察。深受韓國民俗村內,朝鮮時代的稻草葺韓屋所啟發,回台後的市長媽媽,決定在大肚市興建一座與歷史上的朝鮮王朝,處於同一時期的大肚王國文化村。
大肚王國究竟始建於何時,現在已無從考證。但是從現存的荷蘭史料記載來看,目前已知的大肚國王至少有兩位,分別是 Camachat Aslamie ,及下一任的 Camachat Maloe。(漢語音譯為甘仔轄·阿拉米,與甘仔轄·馬祿。)
大肚王國雖美其名為王國,實際上它是屬於組織較為鬆散的跨部落酋邦制國家,國王並未掌握臣民的生殺大權,至多只有領導權而已;是故,筆者認為稱其為“酋長”應該更加貼切。
大肚國王被荷蘭人稱作白晝之王,傳說只要是被國王弓箭射中的土地,地上的農作就會無比富饒、莊稼豐收,反之則會遍地枯竭、田地荒廢。
梅花鹿是平埔族重要的日常飲食來源。來到大肚王國文化村,梅花鹿生態公園是不容錯過的必遊景點。園區內飼養了上百頭梅花鹿,可供遊客近距離和鹿隻互動玩耍,或遠距離欣賞鹿群吃草覓食活動,但是嚴禁人為餵食梅花鹿。
囿限於史料的缺乏,今日學者對於大肚王朝的了解其實並不多,對王國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這本名為《大肚王國的故事》的歷史小說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