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工作體悟〕社工身份的自我標籤

2023/12/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上一篇《社工身份的被標籤》文章中,我提到自己因為「社工」這個身份而曾經被他人貼上的標籤以及背負不合理的期待;

 

此外我更進一步發現,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標籤,我們都會討厭被貼標籤的原因來自於「被要求必須如此的不自由感」;

 

而這次接著要分享,我當年如何因為「社工」這個身份產生了對自己形象的標籤,甚至如果發現自己不符合標籤還會自我懷疑。

raw-image

 

在上禮拜的文章中我有提到,社工最常聽到的「被標籤」就是:「你們社工一定很有愛心、耐心、同理心齁~」

 

原本我以為這只是社會大眾單方面對於社工的理想化期待,但在成為社工多年後,我發現這個期待其實也悄悄在我心中轉化為對自我形象的要求;

 

「具有愛心、耐心、同理心」的背後同時也會衍生出「熱心助人、樂善好施、付出不求回報、願意犧牲奉獻」等等的形象;

 

我突然想起,大學一年級剛就讀社工系時,系上教授曾經問同學:「當社工又不會賺錢,你們想來念社工系的原因是什麼?」

 

當時主動舉手回答的同學提到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我小時候曾經接受過社工的幫助,所以長大後我也希望可以成為社工去幫助別人」;

 

包含我自己也是,高一的時候因為講話不小心產生誤會,被當時班上的風雲人物同學討厭,讓我相當受傷又害怕從此被排擠,因此主動去輔導室求助;

 

那時的實習輔導老師跟我談了2-3次,給了我很大的安慰以及實際可以採取行動的方向,讓我覺得受到很大的幫助,因此萌生想要成為助人工作者的想法;

 

後來陰錯陽差,雖然我不是成為心理師或輔導老師,但終究還是成為一名社工;

 

而我跟社工系的同學們正因為在小時候曾經得到幫助,長大之後才會想要變成助人工作者,將當初受助的善意傳遞下去;

 

就像成長過程受到協助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被要求提供回報,成為助人工作者也是我們自己的志向與選擇;

 

因此「付出不求回報」似乎也變成我們對自己的期待及要求,甚至變成社福機構請求我們「共體時艱」、不要要求薪資福利的一種枷鎖;

 

更進一步演變成社會大眾對於助人工作者的付出無限上綱、予取予求的藉口,讓「當社工」幾乎與「做公益」畫上等號;

 

這個情況我認為在不直接向服務個案收費的「社工」身上特別明顯,連帶我在服務的過程中也不敢期待個案有任何回饋;

 

無形之中受到這個價值觀的制約,認為自己當社工應該只要能夠服務個案、讓個案過得更好就可以從中獲得全身心的滿足,不需要也不應該再要求其他任何東西;

 

甚至如果我聽到別的社工收到他的個案給予很多回饋,像是寫滿滿的感謝卡,而我卻從來沒有收到的時候,我心裡會偷偷覺得非常羨慕;

 

但隨之而來我又會譴責自己不該羨慕,因為「社工的付出應該是不求回報的」,我不應該這麼貪心。

 

 

現在回頭去看這件事情,加上學習占星增加了對自己原生設定的理解之後,我會想要告訴自己:「努力認真服務個案後,期待得到回饋是沒問題的」;

 

因為老實說,社工在服務過程所要付出的時間心力絕對不亞於其他工作,甚至我敢說我們付出的更多,但我們的收入卻始終低於一般薪資水平;

 

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去我就常安慰自己:「社工工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獲得心靈的滿足、消除過去的業障以及累積來世的福德」;

 

既然沒有令人滿意的金錢收穫,我認為自己期待獲得個案的滿滿回饋是沒有問題的;

 

而社工是一份有領薪水的正式職業,並不是無償的志願服務,因此我們努力工作付出不需要不求回報,更不能成為社福機構要求我們「共體時艱」的藉口。

 

 

這次的〔社工工作體悟〕就分享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因為職業身份而不小心為自己貼上的標籤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而如果你覺得自己被種種標籤貼得喘不過去、內心有渴望被看見及理解的感受,歡迎來預約【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的免費體驗;

 

讓我陪你梳理情緒、整理情境、擬定行動方案,希望最後能夠讓你逐漸走出陰霾、展露一絲微笑:)

47會員
1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