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不說話〉佳作五

喜閱樹-avatar-img
發佈於喜閱樹.孩想寫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作者:高三 朱函

「她真的是妳女兒嗎?」這大概是我父母最常被周圍的朋友問的一句了。畢竟看到自家爸爸被隊友撞飛後還可以毫不留情的瘋狂嘲笑,甚至現場轉播給沒看到的人,任誰看都像是仇人而非親人。可能是家庭環境比較特別吧?從會說話開始,我們就被「允許」發表自己的「想法」,而且想說什麼都行—「爸爸你是不是欠打?」、「媽媽你真的很吵ㄟ!」,但後面都會補上「說的好像上次告訴我......的人不是你,現在打臉了齁~」、「就跟妳說這樣做才能節省時間,用妳那個方法不是不行但就是......」。

這對我們的影響就是......我們很會「說話」。什麼意思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食物很好吃,普通的小朋友說到「這個好好吃!我喜歡!」就結束了,而我們則被要求多補上為什麼喜歡,是喜歡口味、口感,還是有其他的因素?你以為這就完了嗎?不,並沒有,在生氣時、委屈時、同意時、反對時都會被要求「好好說話」:為什麼生氣、誰說了什麼樣的一句話,讓我感受到什麼樣的情緒與感覺、為什麼會說出這句話,這個行為後面有什麼意義,全部都要說出來。

不只如此,你敢講,也要能聽。你能說你的想法,就要能聽懂別人的想法,這樣才會有「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是非對錯」,所有人說的都是對的,這也代表著,你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看法—就算你不同意,這很重要,如果無法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那你也沒有被尊重的資格。

也是這「敢說話」、「會說話」的環境,什麼都敢質疑、什麼都敢講,讓我們在外人面前看起來像造反一般的不可思議;對我們來說稀鬆平常的日常,卻是很多學生遙不可及的夢想。

進到高中後,早已習慣提出意見的我們,面臨到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他們都不說、不聽、不進步?說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就是不尊重、就是故意找麻煩、就是挑釁、就是異類?聽從他人的意見改變想法,就是沒骨氣、就是沒自我、就是自打臉沒面子?

經歷了被排擠、被嘲諷、被針對,到最後一狀申訴書讓討厭我的人在我面前完全禁聲,只敢在背後說壞話抱怨,感觸最深的,是原來他們不是不說話,而是不會說話。

「為什麼生氣?」「因為她讓我很不爽。」「她為什麼讓你很不爽?」「因為她很機X」「哪裡機X?」「......她整個人都很機X,你不覺得她很討厭嗎?」,這是高中生的對話,從中你能得到什麼訊息?有人心情不好,因為不喜歡某個人,然後呢?為什麼不喜歡?她做了什麼事讓你感到不悅?所有能讓人變得更好的、能解決這件事的關鍵一個都沒說,只能知道她的情緒—氣憤。這才發現,原來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的,這也是讓大人越來越忽視學生感想的原因—沒有人想聽重點只有四個字「我很不爽」的長篇大論。

為什麼會說進到高中後才發現這一切呢?在國小國中時,學校都是由父母精挑細選找出來的,能讓我們享受最大程度的自由。校園風氣開明,教師包容度高,家長重視人格發展,讓同學普遍素質高;就算少數說了一些不太好聽的話,也會被當場制止,並創造出另一個機會教育,這種高情商的教育模式造就了一個互相尊重的環境,也讓每個人的想法更加多元。

而也是進到高中後,我才知道,被生活環境壓抑的學生為何不會說話—不只不會,還不敢。

不僅僅是因為說錯很丟臉,沒有自信,更害怕被討厭、被嘲笑,之前的經驗告訴現在的自己:有問題也不要說出口,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就不會被罵;有不同的想法也不要說出口,這樣就不會被認為是異類、在找麻煩,留下不好的印象,被四處說壞話。這就是現況,家長希望有個懂事聽話的「乖孩子」,老師希望有個得全要領的「好學生」,其餘會提出問題的全部都是「問題小孩/學生」,不僅不會受到重視,還會慘遭打壓。

在這種高壓環境下,根本沒有讓學生學習「表達」的機會,而某天突然叫他們訴說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他們當然只能說出最直觀的感受—情緒,接下來將會發生的事就很簡單了,當你一直訴說自己的情緒—也就是所謂的抱怨,就會被認為無需參考,畢竟只是在宣洩不滿,真正需要被重視的需求就會被忽視,然後你又開始憤怒,陷入惡性循環。

想說話、敢說話、好好說話,這很重要,如果每個人都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樂於接收新的觀點,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衝突發生。當你看事情的角度越廣、越全面,你就會發現,沒有所謂的敵人與反對,只有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的人,說出所看到的事實。而這也是我還需要學習的地方。

最後,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舒適,沒有是非對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運作的,不需要攻擊他人,也無需委屈自己。如果你還是不敢站出來與不公硬剛,那請記得,你是有能力維護自己權益的,只要踏出那一小步,發出一點點聲音,會有人聽見的。


師評:朱函的文字真是充滿生命力!本文雖然要說「為何我們不說話」,但妳卻反向從「為何我會說話」切入,再回頭論述你觀察到他人不說話的原因,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也成為你的角度與其他人截然不同的地方,非常棒喔!不僅如此,你還提及自己仍需學習的地方,也跟大家說明「會說話」的好處,真是讓人佩服。相信你這篇文章,不只可供許多同齡人參考,也可以讓很多大人們好好反思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喜閱樹的沙龍
10會員
127內容數
在喜閱樹豐富的課程裡,也釀出許多小作家的好作品。這裡是喜閱樹小作家們的發表專區,我們將會在這個好文分享站中,集結各個課程中小作家們的不同作品,除了讓孩子們的精彩創作有發表空間,也給可作為不同類型題目、文章的佳作欣賞及範文,期待這些好文能激發更多孩子們的創作能量!
喜閱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8
首次感受到編曲的力量,是在聽一首13分鐘的歌,當時作為英文文盲,完全聽不懂歌詞,只覺得這好像是首非常矛盾的歌,既悲傷又快樂;明明前奏開頭的鋼琴與小提琴有些傷感冷清,中間的木吉他又轉為眷戀但釋然,最後的電吉他卻將氛圍變得雀躍不已,序幕隨之被揭開。
Thumbnail
2024/02/08
首次感受到編曲的力量,是在聽一首13分鐘的歌,當時作為英文文盲,完全聽不懂歌詞,只覺得這好像是首非常矛盾的歌,既悲傷又快樂;明明前奏開頭的鋼琴與小提琴有些傷感冷清,中間的木吉他又轉為眷戀但釋然,最後的電吉他卻將氛圍變得雀躍不已,序幕隨之被揭開。
Thumbnail
2024/02/08
生命是一段詩,是沿途的詩意不斷碓疊而成,是你不斷的好奇和思考講你的生命譜成一首令人詠嘆的詩,是那美好的瞬間的定格成就了你的詩。我用日落寫詩,寫出青春的氣息。
Thumbnail
2024/02/08
生命是一段詩,是沿途的詩意不斷碓疊而成,是你不斷的好奇和思考講你的生命譜成一首令人詠嘆的詩,是那美好的瞬間的定格成就了你的詩。我用日落寫詩,寫出青春的氣息。
Thumbnail
2024/02/08
今年五月,好萊塢演員及編劇因勞資糾紛而宣布罷工,歷經了四個多月的罷工後,也衍生了許多議題值得我們去探討。而其中有關重播費和AI的問題更是引起大家關注。
Thumbnail
2024/02/08
今年五月,好萊塢演員及編劇因勞資糾紛而宣布罷工,歷經了四個多月的罷工後,也衍生了許多議題值得我們去探討。而其中有關重播費和AI的問題更是引起大家關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只如此,你敢講,也要能聽。你能說你的想法,就要能聽懂別人的想法,這樣才會有「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是非對錯」,所有人說的都是對的,這也代表著,你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看法—就算你不同意,這很重要,如果無法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那你也沒有被尊重的資格。
Thumbnail
不只如此,你敢講,也要能聽。你能說你的想法,就要能聽懂別人的想法,這樣才會有「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是非對錯」,所有人說的都是對的,這也代表著,你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看法—就算你不同意,這很重要,如果無法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那你也沒有被尊重的資格。
Thumbnail
都說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樑,然而,我們為何不敢發言,甚至不敢溝通呢?是出於緊張?還是害怕自己成為焦點?又或者已經先預設了最壞的結果?我想,每個不敢發言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顧慮,但以我的觀察,外在環境的影響佔了大部分。
Thumbnail
都說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樑,然而,我們為何不敢發言,甚至不敢溝通呢?是出於緊張?還是害怕自己成為焦點?又或者已經先預設了最壞的結果?我想,每個不敢發言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顧慮,但以我的觀察,外在環境的影響佔了大部分。
Thumbnail
沈默是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古老諺語,但在我看來沈默是一種原罪,哪怕你的內心有著波濤洶湧的情緒和想法,沒有說出口就是從眾的開始。正如我們網頁的名字「高中聲,在這裡」取名時,我便希望更多人跟我一樣,為自己、為社會發聲,將自己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使社會有著前進的動力。 
Thumbnail
沈默是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古老諺語,但在我看來沈默是一種原罪,哪怕你的內心有著波濤洶湧的情緒和想法,沒有說出口就是從眾的開始。正如我們網頁的名字「高中聲,在這裡」取名時,我便希望更多人跟我一樣,為自己、為社會發聲,將自己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使社會有著前進的動力。 
Thumbnail
「你怎麼對我說話這樣?」六十多歲的父親生氣地大喊 「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還想我對你說話多有禮貌?」我也不客氣地大吼回去 對於父母親,一直抱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他們很愛我,家境不富裕的二人,盡了最大努力讓孩子不愁吃穿,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你怎麼對我說話這樣?」六十多歲的父親生氣地大喊 「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還想我對你說話多有禮貌?」我也不客氣地大吼回去 對於父母親,一直抱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他們很愛我,家境不富裕的二人,盡了最大努力讓孩子不愁吃穿,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說話不難,好好說話很難。委婉令人誤解、直率可能傷人;從惡意出發的讚美如刀上蜜,從善意出發的諍言禍福難料。怎麼說話?說些什麼?用6個W(when、who、 where、 why、 what and how) 一次明瞭我們該怎麼教孩子好好說話。
Thumbnail
說話不難,好好說話很難。委婉令人誤解、直率可能傷人;從惡意出發的讚美如刀上蜜,從善意出發的諍言禍福難料。怎麼說話?說些什麼?用6個W(when、who、 where、 why、 what and how) 一次明瞭我們該怎麼教孩子好好說話。
Thumbnail
與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無奈衝突的產生呢?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勢。我們因說話,而能有效的表達想法,造就許多的合作與創造;而我們也因為說話,產生許多衝突與誤解,造成分歧、決裂人際關係。面對說話這件事,除了學習如何表達之外,如何避免溝通衝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分享一個簡單
Thumbnail
與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無奈衝突的產生呢?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勢。我們因說話,而能有效的表達想法,造就許多的合作與創造;而我們也因為說話,產生許多衝突與誤解,造成分歧、決裂人際關係。面對說話這件事,除了學習如何表達之外,如何避免溝通衝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分享一個簡單
Thumbnail
傳統的家庭教育體系,一直有著反對詢問問題的養成習慣,認為「小孩有耳沒嘴」或是只看重結論判斷對錯,不思索背後的脈絡與原因,一說明原因則被認為是「頂嘴」反責備一頓。 長期以往,便在學生時期培養出這樣的認知,只看重結論,不思索討論「形成結論之前」的脈絡與原因。不僅不容易舉手發問,就連問題意識也一併消失,
Thumbnail
傳統的家庭教育體系,一直有著反對詢問問題的養成習慣,認為「小孩有耳沒嘴」或是只看重結論判斷對錯,不思索背後的脈絡與原因,一說明原因則被認為是「頂嘴」反責備一頓。 長期以往,便在學生時期培養出這樣的認知,只看重結論,不思索討論「形成結論之前」的脈絡與原因。不僅不容易舉手發問,就連問題意識也一併消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