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錯並不可恥 勇敢提出想法更有收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記得高中的時候,有個同學很喜歡舉手發問問題,其他同學有不少覺得他打斷了上課的節奏,嫌他愛表現,慢慢的對方也就降低舉手發問的次數。

當時頻繁舉手的同學,所詢問的問題,很多時候是我沒意識到的,甚至碰巧也是我所想知道的問題,當老師幫他解答時,底下的我也默默跟著受惠。

現在想想才認為,學生時期其實是最好的學習階段,有很多的老師可以詢問、有同學可以討論,彼此之間所了解與不了解的地方通常不會差異太大。

會認為不想發問,或是當老師詢問的時候認為沒有問題,會有這樣的反應,大概是受到同儕間的壓力,將提出問題的行為視作負面訊息的關係。

傳統的家庭教育體系,一直有著反對詢問問題的養成習慣,認為「小孩有耳沒嘴」或是只看重結論判斷對錯,不思索背後的脈絡與原因,一說明原因則被認為是「頂嘴」反責備一頓。

長期以往,便在學生時期培養出這樣的認知,只看重結論,不思索討論「形成結論之前」的脈絡與原因。不僅不容易舉手發問,就連問題意識也一併消失,一經詢問便反射性回答「沒有問題」。消極應對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形成了默契與共識。

成為大人之後,由於缺乏思考問題形成的「原因」的習慣,一遇到需要主動提出意見或提問問題的場合,便顯得膽怯、沒有自信,深怕說出來的想法不被接受,或被認為是錯的,選擇隱藏自己真正的問題。

如此思維慣習也影響到做事的方式,由於害怕犯錯,便容易過度小心謹慎專牛角尖。對自己與他人一旦鮮少寬容,也就更不容易接受不同的想法與建議,執著於追尋正確的答案,失去隨機應變的彈性以及容許犯錯的經驗。

不敢在公開場合提問或私下詢問問題,更多是無法克服自己內心的負面假設,認為會獲得負面反應,私下被嫌棄或麻煩到別人。

同事之間由於不想「麻煩別人」害怕「被嫌棄」,也就不容易獲得討論與學習的空間,關係變得冷淡,在職場互動上缺乏足夠的信任感。

抱持著「好想被麻煩」這樣的想法的人也大有人在,通常會這樣想的,也是能力不錯、真心想要分享自身技能與想法的人,「被麻煩」同時也意味著「被需要」與「被認可」,並非所以的人都「不想被麻煩」。

假如能夠試著打破過往在認知上的負面循環,敞開心扉,給予自己嘗試錯誤的機會,包容自己的不完美,接納他人所給予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培養更柔軟的身段,或許更能夠獲得全新發現,培養出樂於互相幫助的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celmarcel的閱讀頻道的沙龍
30會員
46內容數
心理勵志與職場工作術
2023/07/23
就算是書寫筆記,抑制了遺忘的速度,但是終究會因沒有使用而讓記憶生疏。
Thumbnail
2023/07/23
就算是書寫筆記,抑制了遺忘的速度,但是終究會因沒有使用而讓記憶生疏。
Thumbnail
2022/09/17
拖延是一種長期養成的無意識行為。需在事前建立相關認知,提升警覺,給予適當回應。
Thumbnail
2022/09/17
拖延是一種長期養成的無意識行為。需在事前建立相關認知,提升警覺,給予適當回應。
Thumbnail
2022/04/01
日常生活中所產生噪音、噪訊,是導致專注力下降的關鍵因素;這些噪音導致我們感覺過度。因此,要想管理專注力,得從這些雜音噪訊所造成的各種分心中,重新奪回自主意識。
Thumbnail
2022/04/01
日常生活中所產生噪音、噪訊,是導致專注力下降的關鍵因素;這些噪音導致我們感覺過度。因此,要想管理專注力,得從這些雜音噪訊所造成的各種分心中,重新奪回自主意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只如此,你敢講,也要能聽。你能說你的想法,就要能聽懂別人的想法,這樣才會有「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是非對錯」,所有人說的都是對的,這也代表著,你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看法—就算你不同意,這很重要,如果無法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那你也沒有被尊重的資格。
Thumbnail
不只如此,你敢講,也要能聽。你能說你的想法,就要能聽懂別人的想法,這樣才會有「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是非對錯」,所有人說的都是對的,這也代表著,你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看法—就算你不同意,這很重要,如果無法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那你也沒有被尊重的資格。
Thumbnail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在學習上,永遠記得這句話
Thumbnail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在學習上,永遠記得這句話
Thumbnail
受教經驗,會無意識地被複製,進而影響人我互動的經驗。 但如今,我們可以把世代承襲的包袱卸下了!希望透過這樣的看見,我們可以在每次的表達中,選擇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Thumbnail
受教經驗,會無意識地被複製,進而影響人我互動的經驗。 但如今,我們可以把世代承襲的包袱卸下了!希望透過這樣的看見,我們可以在每次的表達中,選擇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Thumbnail
對於提問和表達這件事,最近深有感觸。在上大學以前,我和許多人一樣,很少會有問題想問。在我心裡,偶爾也會覺得到底有甚麼可以問的呢?帶著這樣的納悶,而打從心底佩服那些可以問問題的人,頂多湊在他們身旁一起聽解釋。但是,怎麼問問題,還有問為什麼,其實都是很重要的。 1.害怕問錯
Thumbnail
對於提問和表達這件事,最近深有感觸。在上大學以前,我和許多人一樣,很少會有問題想問。在我心裡,偶爾也會覺得到底有甚麼可以問的呢?帶著這樣的納悶,而打從心底佩服那些可以問問題的人,頂多湊在他們身旁一起聽解釋。但是,怎麼問問題,還有問為什麼,其實都是很重要的。 1.害怕問錯
Thumbnail
「學習是雙向的,不是永遠只有學生挑老師,老師也會挑學生的。」 「不怕你問問題,只怕你有問題不問」
Thumbnail
「學習是雙向的,不是永遠只有學生挑老師,老師也會挑學生的。」 「不怕你問問題,只怕你有問題不問」
Thumbnail
#有效提問 一直以來, "提問"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不論是在課堂上, 在家庭中, 或是在辦公室內. 聽到某些直覺上怪怪的說法, 尤其是面對老師, 長輩, 長官, 我們當下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他們懂得比較多, 說出來的話應該是正確的".
Thumbnail
#有效提問 一直以來, "提問"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不論是在課堂上, 在家庭中, 或是在辦公室內. 聽到某些直覺上怪怪的說法, 尤其是面對老師, 長輩, 長官, 我們當下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他們懂得比較多, 說出來的話應該是正確的".
Thumbnail
傳統的家庭教育體系,一直有著反對詢問問題的養成習慣,認為「小孩有耳沒嘴」或是只看重結論判斷對錯,不思索背後的脈絡與原因,一說明原因則被認為是「頂嘴」反責備一頓。 長期以往,便在學生時期培養出這樣的認知,只看重結論,不思索討論「形成結論之前」的脈絡與原因。不僅不容易舉手發問,就連問題意識也一併消失,
Thumbnail
傳統的家庭教育體系,一直有著反對詢問問題的養成習慣,認為「小孩有耳沒嘴」或是只看重結論判斷對錯,不思索背後的脈絡與原因,一說明原因則被認為是「頂嘴」反責備一頓。 長期以往,便在學生時期培養出這樣的認知,只看重結論,不思索討論「形成結論之前」的脈絡與原因。不僅不容易舉手發問,就連問題意識也一併消失,
Thumbnail
當孩子不想說時,大人也就別逼他說了。 道理孩子大都懂的,(算算你唸了幾百遍就知的道啦!聽到耳朵都要長繭了呀!)還需要你ㄧ再囉唆嗎? 更何況,逼他回答。贏了,又如何呢? 只是把孩子推得更遠而已。 如果 是關係中曾有創傷經驗的孩子,對人是不信任的,常常會拒絕長輩老師的善意關懷,對於任何探問也習慣帶著防
Thumbnail
當孩子不想說時,大人也就別逼他說了。 道理孩子大都懂的,(算算你唸了幾百遍就知的道啦!聽到耳朵都要長繭了呀!)還需要你ㄧ再囉唆嗎? 更何況,逼他回答。贏了,又如何呢? 只是把孩子推得更遠而已。 如果 是關係中曾有創傷經驗的孩子,對人是不信任的,常常會拒絕長輩老師的善意關懷,對於任何探問也習慣帶著防
Thumbnail
主題:面對高中生最好的說話方式 說明:高中生的特性 A. 自主性:想要成為自己,但自我規劃與負責的能力還不夠 B. 成就感:渴望成就感、被肯定,但總被外在的標準框住。 C. 認同感:希望被接納、被尊重,但經常不自覺的展現自我,而不能尊重與接納他人。 提醒:關鍵的注意事項,這些事情在平常就可以多注意、
Thumbnail
主題:面對高中生最好的說話方式 說明:高中生的特性 A. 自主性:想要成為自己,但自我規劃與負責的能力還不夠 B. 成就感:渴望成就感、被肯定,但總被外在的標準框住。 C. 認同感:希望被接納、被尊重,但經常不自覺的展現自我,而不能尊重與接納他人。 提醒:關鍵的注意事項,這些事情在平常就可以多注意、
Thumbnail
教學應該是網狀結構,亦即A的學習可對B、C、D等有正向驅動。
Thumbnail
教學應該是網狀結構,亦即A的學習可對B、C、D等有正向驅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