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高中的時候,有個同學很喜歡舉手發問問題,其他同學有不少覺得他打斷了上課的節奏,嫌他愛表現,慢慢的對方也就降低舉手發問的次數。
當時頻繁舉手的同學,所詢問的問題,很多時候是我沒意識到的,甚至碰巧也是我所想知道的問題,當老師幫他解答時,底下的我也默默跟著受惠。
現在想想才認為,學生時期其實是最好的學習階段,有很多的老師可以詢問、有同學可以討論,彼此之間所了解與不了解的地方通常不會差異太大。
會認為不想發問,或是當老師詢問的時候認為沒有問題,會有這樣的反應,大概是受到同儕間的壓力,將提出問題的行為視作負面訊息的關係。
傳統的家庭教育體系,一直有著反對詢問問題的養成習慣,認為「小孩有耳沒嘴」或是只看重結論判斷對錯,不思索背後的脈絡與原因,一說明原因則被認為是「頂嘴」反責備一頓。
長期以往,便在學生時期培養出這樣的認知,只看重結論,不思索討論「形成結論之前」的脈絡與原因。不僅不容易舉手發問,就連問題意識也一併消失,一經詢問便反射性回答「沒有問題」。消極應對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形成了默契與共識。
成為大人之後,由於缺乏思考問題形成的「原因」的習慣,一遇到需要主動提出意見或提問問題的場合,便顯得膽怯、沒有自信,深怕說出來的想法不被接受,或被認為是錯的,選擇隱藏自己真正的問題。
如此思維慣習也影響到做事的方式,由於害怕犯錯,便容易過度小心謹慎專牛角尖。對自己與他人一旦鮮少寬容,也就更不容易接受不同的想法與建議,執著於追尋正確的答案,失去隨機應變的彈性以及容許犯錯的經驗。
不敢在公開場合提問或私下詢問問題,更多是無法克服自己內心的負面假設,認為會獲得負面反應,私下被嫌棄或麻煩到別人。
同事之間由於不想「麻煩別人」害怕「被嫌棄」,也就不容易獲得討論與學習的空間,關係變得冷淡,在職場互動上缺乏足夠的信任感。
抱持著「好想被麻煩」這樣的想法的人也大有人在,通常會這樣想的,也是能力不錯、真心想要分享自身技能與想法的人,「被麻煩」同時也意味著「被需要」與「被認可」,並非所以的人都「不想被麻煩」。
假如能夠試著打破過往在認知上的負面循環,敞開心扉,給予自己嘗試錯誤的機會,包容自己的不完美,接納他人所給予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培養更柔軟的身段,或許更能夠獲得全新發現,培養出樂於互相幫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