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擁有競爭力,而是保有改變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高中的我,常常會在整理房間時,邊打掃邊聽著自己最喜歡的作家—侯文詠,他所錄製的有聲書。因為內容詼諧幽默,又充滿著人生智慧,所以一聽再聽,百聽不厭。聽了這麼多他的有聲書後,影響我最大的一個觀點就是「中間偏右」。他說,念醫學院時,因為想要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學業成績又要能讓父母放心,所以在幾經思考過後,他讓自己的成績保持在中間偏右的80分。

raw-image

為什麼是80分呢?因為,這個分數看起來還不錯是中上的水準,同時自己在保持這個成績的同時,也不會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功課上,而犧牲掉做想做的事情。所以,他很認真地讓自己的成績,保持在「中間偏右」的80分。

    當時的我,覺得這個想法實在太有道理了。因為「中間偏右」,表示尚未做到完美的程度,很有進步的空間,同時「中間偏右」,卻也表示自己是在領先群中,所以還是要付出足夠的努力,才能和周圍的夥伴一起前進。所以從此以後,保持「中間偏右」的態度,就成為自己做事的指標。而這樣的想法,也在教學生涯中獲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首先,這樣的態度讓自己不追求賽馬式的競爭,而是常常反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對學生在未來的求學生涯中真正有幫助的?透過這個問題,讓自己越來越清楚教學的定位與方向。

因此教了幾年之後有了一些轉變,給學生的作業逐漸變少。到最後他們只需要做學校要求一定要完成的作業就夠了,這樣他們花在寫作業的時間就少很多。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用來運動、閱讀、遊戲,甚至是放空。而且父母如果要在課後為他們安排才藝課,也不用擔心到晚上,還有一大堆作業等著孩子完成而影響休息。然而,作業變少並沒有使他們當下的學習成績表現變差,反而可以讓他們為接下來的學習蓄積了更多的能量。

    其次,因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專業上從來沒有完美過,所以只要有機會,都願意和不同的老師交流,也願意放下身段不斷地向同事請益,聽聽看他們有哪些獨門秘招,覺得很厲害的就先學起來,之後再做適當的調整,讓別人的密招成為適合自己的教學策略之一。畢竟,教學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越來越精進,沒有最完美。

    最後,在執行學校每一項工作任務時,因為明確的知道,所有的呈現一定都有未竟之處,所以只要同事提出意見,總能虛心的接受並修改,而這些過程不但不會產生情緒波瀾起伏的反應,反而覺得他們願意提出建議與想法是一件很值得感謝的事。這種開放的態度,讓自己成為一個還算好合作的同事,因此職場上的人際關係還行。不求一定能夠交到朋友,但求盡可能做到少樹立敵人。

    漸漸的,發現「中間偏右」的想法,讓自己可以可以有著持續改變彈性,與追求進步的態度。同時在工作中,既不會出現缺乏自信到自卑的狀況,但也沒有驕傲到自信心爆棚的程度。反而是可以不斷地發現自己的不足,同時有勇氣面對這些不完美,並願意逐步修正。當然,一定會有情緒失控或失敗犯錯的狀況發生,通常在這種時候,心裡有出現一個聲音提醒:我就是不完美的呀!不要再一直這樣折磨自己,要適當的饒過與放下。

    開始寫作後,只有盡可能的每天完成一篇文章,至於文章內容的好壞,並沒有太過苛求。不求一次就寫出最完美的文章,只求內容可以今天比昨天更扎實,文筆能夠這一篇比上一篇更流暢。這樣的態度,不但保有持續下去的行動力,而且在每次完成時心中都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

現在偶爾回頭看看過去寫的東西,那可真是慘不忍睹,但也覺得很有趣。畢竟這些累積的過程,也都是改變的紀錄,雖然有些羞於見人,但也讓人看見自己成長的經過。所以,「中間偏右」的人生態度,讓我擁有的不是追求第一的競爭力,而是保有可以不斷改變的進步力。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lifesoluti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