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擁有競爭力,而是保有改變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高中的我,常常會在整理房間時,邊打掃邊聽著自己最喜歡的作家—侯文詠,他所錄製的有聲書。因為內容詼諧幽默,又充滿著人生智慧,所以一聽再聽,百聽不厭。聽了這麼多他的有聲書後,影響我最大的一個觀點就是「中間偏右」。他說,念醫學院時,因為想要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學業成績又要能讓父母放心,所以在幾經思考過後,他讓自己的成績保持在中間偏右的80分。

raw-image

為什麼是80分呢?因為,這個分數看起來還不錯是中上的水準,同時自己在保持這個成績的同時,也不會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功課上,而犧牲掉做想做的事情。所以,他很認真地讓自己的成績,保持在「中間偏右」的80分。

    當時的我,覺得這個想法實在太有道理了。因為「中間偏右」,表示尚未做到完美的程度,很有進步的空間,同時「中間偏右」,卻也表示自己是在領先群中,所以還是要付出足夠的努力,才能和周圍的夥伴一起前進。所以從此以後,保持「中間偏右」的態度,就成為自己做事的指標。而這樣的想法,也在教學生涯中獲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首先,這樣的態度讓自己不追求賽馬式的競爭,而是常常反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對學生在未來的求學生涯中真正有幫助的?透過這個問題,讓自己越來越清楚教學的定位與方向。

因此教了幾年之後有了一些轉變,給學生的作業逐漸變少。到最後他們只需要做學校要求一定要完成的作業就夠了,這樣他們花在寫作業的時間就少很多。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用來運動、閱讀、遊戲,甚至是放空。而且父母如果要在課後為他們安排才藝課,也不用擔心到晚上,還有一大堆作業等著孩子完成而影響休息。然而,作業變少並沒有使他們當下的學習成績表現變差,反而可以讓他們為接下來的學習蓄積了更多的能量。

    其次,因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專業上從來沒有完美過,所以只要有機會,都願意和不同的老師交流,也願意放下身段不斷地向同事請益,聽聽看他們有哪些獨門秘招,覺得很厲害的就先學起來,之後再做適當的調整,讓別人的密招成為適合自己的教學策略之一。畢竟,教學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越來越精進,沒有最完美。

    最後,在執行學校每一項工作任務時,因為明確的知道,所有的呈現一定都有未竟之處,所以只要同事提出意見,總能虛心的接受並修改,而這些過程不但不會產生情緒波瀾起伏的反應,反而覺得他們願意提出建議與想法是一件很值得感謝的事。這種開放的態度,讓自己成為一個還算好合作的同事,因此職場上的人際關係還行。不求一定能夠交到朋友,但求盡可能做到少樹立敵人。

    漸漸的,發現「中間偏右」的想法,讓自己可以可以有著持續改變彈性,與追求進步的態度。同時在工作中,既不會出現缺乏自信到自卑的狀況,但也沒有驕傲到自信心爆棚的程度。反而是可以不斷地發現自己的不足,同時有勇氣面對這些不完美,並願意逐步修正。當然,一定會有情緒失控或失敗犯錯的狀況發生,通常在這種時候,心裡有出現一個聲音提醒:我就是不完美的呀!不要再一直這樣折磨自己,要適當的饒過與放下。

    開始寫作後,只有盡可能的每天完成一篇文章,至於文章內容的好壞,並沒有太過苛求。不求一次就寫出最完美的文章,只求內容可以今天比昨天更扎實,文筆能夠這一篇比上一篇更流暢。這樣的態度,不但保有持續下去的行動力,而且在每次完成時心中都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

現在偶爾回頭看看過去寫的東西,那可真是慘不忍睹,但也覺得很有趣。畢竟這些累積的過程,也都是改變的紀錄,雖然有些羞於見人,但也讓人看見自己成長的經過。所以,「中間偏右」的人生態度,讓我擁有的不是追求第一的競爭力,而是保有可以不斷改變的進步力。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lifesoluti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寧閱療癒工作坊
23會員
334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寧閱療癒工作坊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因為意識到過去因脆弱而表現出自大。改變自己比試圖改變別人更為重要,因此決定改名。新名字「寧閱療癒工作坊」除了有對閱讀和人類圖的熱愛,並強調陪伴他人自我探索的過程。這個名字還象徵著接受和臣服於生命,帶來更多可能性。改名也與寫作帶來的自我療癒過程相契合,希望透過這個工作坊,陪伴更多人接受和理解自己。
Thumbnail
2025/01/07
因為意識到過去因脆弱而表現出自大。改變自己比試圖改變別人更為重要,因此決定改名。新名字「寧閱療癒工作坊」除了有對閱讀和人類圖的熱愛,並強調陪伴他人自我探索的過程。這個名字還象徵著接受和臣服於生命,帶來更多可能性。改名也與寫作帶來的自我療癒過程相契合,希望透過這個工作坊,陪伴更多人接受和理解自己。
Thumbnail
2024/12/31
      2024年即將結束,回顧一年的成就。這一年每天洗澡,保持清潔,完成了部落格週更五日的挑戰,共更新了257天。還完成了碩士學位,寫成了一篇自認「很厲害」的碩士論文。感謝身邊人的支持與包容,展望2025年,希望能保持清潔、繼續更新部落格以及維持良好的讀書習慣。
Thumbnail
2024/12/31
      2024年即將結束,回顧一年的成就。這一年每天洗澡,保持清潔,完成了部落格週更五日的挑戰,共更新了257天。還完成了碩士學位,寫成了一篇自認「很厲害」的碩士論文。感謝身邊人的支持與包容,展望2025年,希望能保持清潔、繼續更新部落格以及維持良好的讀書習慣。
Thumbnail
2024/12/24
與學生檢討期中考國語考卷的經歷。學生從五十多分進步到七十多分,讓他非常滿意。作者則從過去嚴厲批評轉變為耐心傾聽,幫助學生自我反思與改進。快速反應並不總是優點,有時反而是阻礙,學會放慢腳步,給予學生更多自主空間。文章強調「人類圖」在發現天賦與處理內在衝突中的作用,以及旁觀者聆聽與陪伴對個人改變的幫助。
Thumbnail
2024/12/24
與學生檢討期中考國語考卷的經歷。學生從五十多分進步到七十多分,讓他非常滿意。作者則從過去嚴厲批評轉變為耐心傾聽,幫助學生自我反思與改進。快速反應並不總是優點,有時反而是阻礙,學會放慢腳步,給予學生更多自主空間。文章強調「人類圖」在發現天賦與處理內在衝突中的作用,以及旁觀者聆聽與陪伴對個人改變的幫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於該不該用考試評斷學生,以前我總是覺得好啊!畢竟還算是會念書的我可以說是看重考試成績世道裡的既得利益者。 不用成績評斷的話,拼身世背景、品性才藝,我絕對穩輸的。 然而,我最近看了愈來愈多關於正向教養的書籍,其闡述了鼓勵內在動機,不用外部獎勵時,我反思了我的考試經歷,似乎有些道理。 我的大考運
Thumbnail
關於該不該用考試評斷學生,以前我總是覺得好啊!畢竟還算是會念書的我可以說是看重考試成績世道裡的既得利益者。 不用成績評斷的話,拼身世背景、品性才藝,我絕對穩輸的。 然而,我最近看了愈來愈多關於正向教養的書籍,其闡述了鼓勵內在動機,不用外部獎勵時,我反思了我的考試經歷,似乎有些道理。 我的大考運
Thumbnail
    高中的我,常常會在整理房間時,邊打掃邊聽著自己最喜歡的作家—侯文詠,他所錄製的有聲書。因為內容詼諧幽默,又充滿著人生智慧,所以一聽再聽,百聽不厭。聽了這麼多他的有聲書後,影響我最大的一個觀點就是「中間偏右」。他說,念醫學院時,因為想要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學業成績又要能讓父母放
Thumbnail
    高中的我,常常會在整理房間時,邊打掃邊聽著自己最喜歡的作家—侯文詠,他所錄製的有聲書。因為內容詼諧幽默,又充滿著人生智慧,所以一聽再聽,百聽不厭。聽了這麼多他的有聲書後,影響我最大的一個觀點就是「中間偏右」。他說,念醫學院時,因為想要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學業成績又要能讓父母放
Thumbnail
看了我的上一篇發文,老同事在影印間碰到我,好奇我怎麼挺過難熬的求學時間,便當總是不在蒸飯箱出現,而被惡意遺落在匪夷所思的地方,長期被冷坐在垃圾桶旁。
Thumbnail
看了我的上一篇發文,老同事在影印間碰到我,好奇我怎麼挺過難熬的求學時間,便當總是不在蒸飯箱出現,而被惡意遺落在匪夷所思的地方,長期被冷坐在垃圾桶旁。
Thumbnail
有的,是發軔於生活的隨筆札記,讓人大悟:啊!原來可以這麼過生活! 有的,是有意識地提及心理與情緒狀態。沒有艱深的醫學名詞,是很好入門的書籍。 或激勵,或鼓舞,或分享,或實踐,或安定身心。這些書,是很多過來人的心血結晶,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和一位位智者進行對談,並汲取他們由經驗累積而來的智慧。
Thumbnail
有的,是發軔於生活的隨筆札記,讓人大悟:啊!原來可以這麼過生活! 有的,是有意識地提及心理與情緒狀態。沒有艱深的醫學名詞,是很好入門的書籍。 或激勵,或鼓舞,或分享,或實踐,或安定身心。這些書,是很多過來人的心血結晶,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和一位位智者進行對談,並汲取他們由經驗累積而來的智慧。
Thumbnail
我不是特別感性的人,哭點很高,但我最近看到一段影片,竟讓我有想哭的感覺。 影片是一個所謂「頂大」學生的自述。
Thumbnail
我不是特別感性的人,哭點很高,但我最近看到一段影片,竟讓我有想哭的感覺。 影片是一個所謂「頂大」學生的自述。
Thumbnail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這句話是彭明輝教授一本書的書名《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在看了教授的書後,這也變成我常常鼓勵自己與學生的話。 在考上醫學系時,老師請我回高中母校分享,我跟學弟妹說,在倒數50天左右的階段,會發現雖然一天可以唸書的時間很多,但給你一整天的時間,要進步一個級分都很有難度。有些內
Thumbnail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這句話是彭明輝教授一本書的書名《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在看了教授的書後,這也變成我常常鼓勵自己與學生的話。 在考上醫學系時,老師請我回高中母校分享,我跟學弟妹說,在倒數50天左右的階段,會發現雖然一天可以唸書的時間很多,但給你一整天的時間,要進步一個級分都很有難度。有些內
Thumbnail
讀書是為了要賺錢、搶學分是因為要畢業、要分數是因為有付出、生小孩是因為要成家。但好像卻沒有人願意說:學東西可以不用靠學分、讀大學不是為了考研究所、拿學歷不是為了以後找工作方便。
Thumbnail
讀書是為了要賺錢、搶學分是因為要畢業、要分數是因為有付出、生小孩是因為要成家。但好像卻沒有人願意說:學東西可以不用靠學分、讀大學不是為了考研究所、拿學歷不是為了以後找工作方便。
Thumbnail
有些話想跟你們年輕人說 好的你各位宜中學弟們,學長兼你們曾經的老師要來男性說教了,當然能的話我也很想對學妹說話但可惜沒有這回事。當然如果你現在在羅工、羅商、宜商、頭家、聖護、耕莘、羅高、蘭女,的學生不小心看到這篇文也可以稍微看一下。不過文章有點長,沒耐心的可以直接去看你的抖音PO你的IG玩你的傳說了
Thumbnail
有些話想跟你們年輕人說 好的你各位宜中學弟們,學長兼你們曾經的老師要來男性說教了,當然能的話我也很想對學妹說話但可惜沒有這回事。當然如果你現在在羅工、羅商、宜商、頭家、聖護、耕莘、羅高、蘭女,的學生不小心看到這篇文也可以稍微看一下。不過文章有點長,沒耐心的可以直接去看你的抖音PO你的IG玩你的傳說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